三個好消息傳來:中國製造優勢越來越明顯,成全球經濟動力強引擎

2020-12-27 網羅資訊

最近,包括美媒、日媒在內的大量外媒都把目光轉移到中國製造上。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網站發文稱,中國消費者對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的信心越來越強,正在不斷超越國外品牌;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稱,中國製造業事頂尖地位不可撼動。與此同時,中國製造傳來三個好消息。 #直面2020#

第一個好消息,中國製造進一步深入日本社會。根據速賣通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日本買家數量翻倍,中國智慧型手機、消費電子等產品,深受日本35歲以下年輕人群的喜愛。中國製造的豐富性、高品質、高性價比,讓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尤其是在日韓市場,中國製造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第二個好消息,大量中國製造訂單回流,出口份額增長了近6倍。在疫情初期,外媒預測中國製造將一蹶不振,但事實證明,中國製造不僅率先擺脫了困境,如今還在逆勢上揚。此前很多歐美企業以人力成本為由,把生產鏈都轉移到了東南亞和印度地區,由於原料供應不及時、生產設備較落後,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大量工廠無法按時完工,所以這些企業又重新把訂單轉移至中國,上海一家自行車工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7月份。

第三個好消息,中國製造出口復甦成為全球經濟動力強引擎,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1月份出口值超過2680億美元,打破了41年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增速高達21.1%,創下2018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深入推進,高科技製造業增速升至年內新高,消費品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加快,中國製造出口大幅上升。

這三個好消息,折射出的是中國經濟的全面恢復,是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的不可替代性。之前不看好中國製造的外媒,如今紛紛改變態度重新審視中國製造,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都在積極擁抱中國製造。當然,對於外媒的評價,我們應該保持定力,不能被一時的誇讚蒙蔽雙眼,而是更加堅定不移地尋求發展,相信在未來,中國製造能夠不斷實現飛躍式的發展,能夠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三駕馬車全面復甦 大唐財富:2021年中國經濟成全球引擎
    大唐財富預計,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製造強大的供應能力得到了全球的認可,全球製造業與中國不但沒有「脫鉤」反而更加緊密。2021年,儘管全球貿易恢復至疫情前仍遙遙無期,但中國進出口貿易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更加開放的市場也將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動力。
  • 中國經濟的新引擎是什麼?
    (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定的重點期刊、國務院新聞辦確定的63家中央級重點媒體之一;「十八大」指定上會的唯一經濟類期刊;全國兩會指定上會的唯一經濟類期刊),中國官方主流財經媒體,位居中國財經媒體前5強。《中國經濟周刊》為《中國核心期刊資料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等收錄期刊;國內訂戶遍布各省區市,海外訂戶分布在37個國家和地區,每期直接影響80萬高端人士,訂閱量在同類媒體中遙遙領先;網絡轉載率位於中國財經類報刊前3位。 二、議題設置 分論壇主題:中國經濟的新引擎是什麼?
  • 驅動時尚引擎,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將舉行
    一系列重磅文件的密集出臺,特別是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重點行業和城市優勢明顯
    重點行業和城市優勢明顯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國際上對於「新經濟」尚無統一定義。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對新經濟企業的判定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所描述的新經濟特徵。
  • 華創宏觀張瑜:從全球價值鏈角度看中國製造
    本篇報告介紹其中四個。即評估一國GDP對出口的依賴、一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一國的出口結構、一國各個行業的比較優勢。從這四個角度,對中國的製造業的基本狀況形成一個更加立體化的了解。  應用一:中國的GDP中有多少來自出口?其他國家如何?  對於中國而言,從2005年至2015年,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度確實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並不大,每年大概0.7個百分點左右。
  • 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重點行業和城市優勢明顯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榜單前10強中,民營企業佔據了8席,前50強佔據了40席,這說明民營企業已成為新經濟發展主力軍。重點行業和城市優勢明顯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國際上對於「新經濟」尚無統一定義。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對新經濟企業的判定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所描述的新經濟特徵。
  • 揭秘復甦中的中國製造!三個增長邏輯,兩大明星產業進擊全球
    股市反映了經濟環境和政策的變化,這一階段具有強β屬性的煤炭鋼鐵有色行業的龍頭表現較好。  也正是從此時開始,我們提出了核心資產崛起的大邏輯:全球經濟新平庸時代的「贏家通吃」。「核心資產」逆勢崛起的第一步,受益於供給側改革、經濟結構調整。在 2016 年後,各行業核心資產的市佔率、盈利能力持續佔優。
  • 打造「最強引擎」,激活科創澎湃動力!
    一個月後,第二屆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合作峰會上,三市共同發布了共建太湖灣科創帶的倡議書。未來,協同聯動「環太湖」城市群,推動構建由內到外、從弱聯繫到強連結的「環太湖創新經濟生態圈」,科創帶還將拓展成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為標籤的「湖灣經濟」。02科技自立創新引領顯示強勁支撐力事件:2020年度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獎,10月9日公示。
  • 中國傳來一個轟動性好消息,西方人不解:中國人怎麼不再低調了
    中國的的經濟自從改革開放來,經過我國人民共同的不懈努力下一直在飛速發展。顯而易見的我國的經濟實力比之前增強了許多,我國之前因為遭遇過戰爭的緣故,經濟一直處於落後的階段,可以說是經濟的發展很多方面是受制於人。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國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快。
  • 張威:提升我國全球供應鏈競爭新優勢
    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近年來我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逐漸弱化,但同時要看到,我國在勞動生產率、供應鏈效率和營商環境等方面的「高性價比」優勢日益凸顯。據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測算,2018年,中國勞動生產率達到13700美元/人,年均增速(2009年至2018年)達到7.7%,高於全球平均增速(1.36%)6.34個百分點。
  • 勁風滿帆, 民營經濟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2019年省級示範智能車間……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南通廣大民營企業危中搶機、難中攀高,民營經濟發展碩果盈枝,創新資源與要素不斷集聚,成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與「加速器」。
  • 透過網易、騰訊、巨量引擎,我看到了遊戲行業增長的三個動力
    一、內容研發:精品化是大勢所趨在當前這個「消費者主權」時代,用戶需求已然成了一切商業價值活動的起點,經營好「人」遠比經營好「商品」重要得多,行業唯有真正洞悉用戶的喜好,有的放矢地調整發展策略並進行精細化運營,方可在增長乏力的當前搶佔先機,在發掘動能引擎、實現增長的同時,以更加穩健的步伐邁向未來。
  • 好消息傳來,剛果終止澳洲礦石開採權,轉身將許可證給了中國
    好消息傳來,剛果終止與澳洲合作,轉身將許可證給了中國 近日,有好消息傳來,剛果終止了澳洲礦石開採權,轉身將許可證給了中國。據彭博社12月20日消息,剛果共和國已終止與澳洲礦商鐵礦石開採權,並向一家有中資背景的礦業公司授予了三個地區的開採許可證。據悉,所授予的三個開採區域或至少存儲著近5億噸的鐵礦石。 對此消息,澳洲礦商則表示已向剛果政府提出異議,若未能友好解決或考慮向法院提交仲裁。
  • 鞠傳江:中國製造如何應對全球產業鏈的新變化?
    要改變這些產業落後現狀就要充分利用中國的體制優勢,集中人才和財力對這些重點領域實行攻關突破,加快技術創新和高端製造產業升級,全面提升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價值鏈中的水平,以此應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高端製造的圍堵和產業脫鉤。其次,加快培育更多世界領先產業鏈集群,加快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 又一個好消息傳來:中國與歐洲達成重大協定,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據媒體報導,中國和歐盟已經達成了在雙方貿易協定方面的一致。這將對兩國未來的整體貿易帶來巨大的好處,而且這也是對美國單邊主義貿易政策的有力反擊。 同時,中國和歐盟的貿易聯繫加強,也可以十分明顯地抵消來自於美國的龐大經濟壓力。這對於中國和歐盟來說,自然都是好消息。
  • 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發布
    中國先後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智能製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等一系列鼓勵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劃,先後三次將數字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 【地評線】南方網評:暖意濃濃 盡顯中國經濟潛力活力動力
    此外,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均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超過10%……面對衝擊和變局,中國採取一系列非常舉措。隨著疫情防控日漸向好,中國經濟穩舵奮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行至年中,肩負14億人民生計的巨大經濟體正在衝破疫情風浪,加速恢復。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 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 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重點行業和城市優勢明顯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國際上對於「新經濟」尚無統一定義。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對新經濟企業的判定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所描述的新經濟特徵。
  • 又一消息傳來,IMF預測今年美國GDP將下降3.7%,而中國獨一無二
    中美是全球兩大經濟實體,因為川普挑起的經貿戰導致影響了全世界的經濟發展格局,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經濟,世界經濟發展秩序出現了很多異常變化。美國經濟頹勢增幅,今年前三個季度都不樂觀。 經合組織預測,在今年全球經濟萎縮幅度將達到4%以上,而明年或許會增長4%以上,但是這只是平均值。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情況不容樂觀,IMF預測今年美國GDP將下降3.7%。
  • 厚植數字優勢、澎湃新動能,杭州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近年來,圍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目標,杭州持續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掀起了一場場關於質量、效率、動力的深刻變革。來自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市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6433億元,同比增長11.7%,總量佔全省60%。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1921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計算機通信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兩大主導產業分別實現12.2%、17.6%的增幅,支撐拉動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