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哭訴:路遙,請聽一聽我們的哀訴;12年後,女兒把她告上法庭

2020-12-22 阿財姐姐me

1992年11月,42歲的路遙病逝。

葬禮上,神色哀悽的妻子林達被人攙扶著,以自己和女兒路遠的名義送了一幅輓聯,上面寫著:路遙,如果你靈魂有知,請聽一聽我們的哀訴……

12年後,路遠成年後幹的第1件大事,就是把母親林達和2家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路遠的名字來自於父親和母親的筆名組合—路遙和程遠。她出生時父母感情還在,父親正值創作的高峰期,她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父親路遙出身赤貧,小學時曾為了一口吃的,忍辱趴在地上學狗叫。中學靠同學湊錢和養母乞討才讀下來,經常餓得跑到野地裡找食,只要不苦不毒的就往嘴裡塞。

20歲的路遙

因此,有了女兒後,路遙發誓要把最好的全給女兒。

路遠想吃三明治,路遙跑遍西安買到2隻,花了60元錢,他當時的月工資才110元。

他總是疼愛地看著女兒,自豪地對人說:「遠遠就是我的上帝」,「遠遠把我管定了。」

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他數次吐血,健康和精神差點崩潰,是資料堆裡的2張女兒的照片,支撐著他走過煉獄般的創作歷程。他無數次對著相片自言自語,發誓要寫好《平凡的世界》,讓親愛的女兒為她的爸爸自豪。

路遙帶女兒騎駱駝

長達6年沒日沒夜的創作、極其粗劣的飲食,榨乾了他的健康,寫完《平凡的世界》不久,他就倒下了。

而妻子林達,也無法再忍受長期一個人支撐家庭的重擔,數次提出離婚,並將工作調回到北京。

路遙病逝前3個月,林達來到病房,路遙籤署了離婚協議書。

結婚不久的路遙林達夫婦

此時的路遙對妻女仍隱瞞著真正的病情,尤其是女兒路遠。

住院前,他為女兒裝修好了新家;看到病房窗外的落葉,他惦記著沒帶女兒去看紅葉,但卻不敢讓女兒前來探望。

生命快到盡頭時,經濟窘迫的他惦記著女兒的學費,顫抖著寫下了最後一張欠條。

病床上憔悴不堪的路遙

因此,13歲的女兒路遠在葬禮上看到數月未見的爸爸,徹底崩潰了。

她掙脫拉住自己的叔叔,絕望地哭嚎著「爸爸呀!爸爸!」擠過人群,撲到裝著爸爸的水晶棺上,弄得現場一片大亂。

當大家看清她手裡拿的是一張生日賀卡時,所有人都哭了。

那時,離路遙的43歲生日只有12天。

路遙葬禮上神情呆滯的路遠

路遙走後,路遙的父母兄弟們承擔了欠債,把路遙作品的版權全給了林達和路遠母女倆。

林達帶著女兒回了北京,把女兒改名為路茗茗,自己也另組了家庭。

路茗茗怨恨母親的絕情,認為她是父親死亡的最大原因,多年來一直和母親形同陌路。

對於父親路遙,則是無盡的思念,受父親職業的影響,她的大學專業也選擇了和圖書裝幀有關的平面設計。

曾經歡樂溫馨的一家三口

2002年,路茗茗發現,市面上路遙的作品出版亂象叢生。前後共有幾十家出版社在出版路遙的作品,有很多已經過了出版年限,仍然在繼續出版銷售。

尤其是路遙影響最大的《平凡的世界》,每年有300多萬的銷量,然而版本不一,不少書籍設計印刷粗糙,盜版書更是不計其數,對路遙及其作品的聲譽造成很壞的影響。

不同版本的《平凡的世界》

此外,拿到作品版權時路茗茗年齡幼小,林達對著作權很不熟悉。

1997年,林達獨自和太白文藝出版社籤訂了10年的出版合同,1999年又和廣州出版社籤訂出版合同,用的都是稿費而非版權費的形式。

這樣一來,書籍賣得再多,林達母女拿到的錢也非常有限。

路茗茗無法忍受父親的作品被這樣隨意處置,在諮詢了著作權相關專家後,她決定對路遙作品的無序出版進行規範,並開始協調和各家出版社的關係。

路茗茗在父親雕像揭幕儀式上發言

對女兒心懷愧疚的林達,籤署了遺產轉讓協議,把路遙作品的全部版權都給了路茗茗。

2004年,拿到父親全部著作權的路茗茗,把2家出版社和母親一起推上了被告席,要求判定林達和2家出版社所籤合同無效,並銷毀已經出版的圖書,賠償自己的損失。

但經過3年的艱難訴訟,這場女兒狀告生母及2家出版社的版權之爭,最終還是路茗茗敗訴,只能等合同到期自動終止後,路茗茗才能對版權作進一步處理了。

長大後的路茗茗和五叔王天笑等人

儘管輸了官司,但路茗茗經過這幾年的風雨,從一個需要父親呵護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從容的大人,有信心和能力更好地保護父親留下的寶貴遺產。

同時成熟的她也理解了母親的難處,母女重歸於好。

多年來,路茗茗反覆閱讀《平凡的世界》,每次讀完都情不自禁地淚雨滂沱,她說:「這部作品讓我更深刻、更徹底地了解了父親。」

骨子裡,她是和父親路遙一樣倔強的陝北人,在通過文字反覆回味父親曾經的愛時,她還執拗地要用一生來維護心中那個父親的完美形象。

不能否認,路遙對待家庭有太多的疏忽,但對於女兒,他卻是個極好的父親。

路遙和女兒在一起時是最開心的

他用生命寫出的巨著《平凡的世界》,寫盡了他對生命和生活的執著熱愛,除了是留給女兒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之外,也溫暖和鼓舞了無數個為生活奔波奮鬥的普通人。

路遙去世至今快30年了,從學術精英到草根百姓,各地自發紀念他的活動層出不窮,平均每年有1本以上研究他的書籍出版。

延安大學的路遙文學紀念館,僅用2個月的時間便全部建成。徵集文章一發出,各地朋友都把第一時間寄來自己珍藏的路遙物品。

搬運路遙用過的物件時,搬運工們一聽是「給路遙做事」,都兩眼放光,互相叫喊著「路遙啊,這是路遙用的啊!」

路遙文學紀念館

《平凡的世界》創造了邊寫邊播的紀錄,光在198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第一次播出時,聽眾便超過3億人。

電臺每天都能收到成麻袋的書信,在那些字跡各異、許多都被淚水泡得變形的信紙上,無數人急切地傾吐著《平凡的世界》帶給自己的震撼和改變。

頭版廣播劇《平凡 的世界》播講李野墨

《平凡的世界》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冊,現在仍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在增長,並且常年雄踞「大學生最愛借閱的圖書」第一名。

每年有無數的學生拿它做畢業論文選題,無數的老師向學生推薦或為它開課,以至於有個教授酸酸地吐槽:「你們不要就知道一個路遙!」

路遙文學館長厚夫講解平凡的世界

地產大亨潘石屹,創業失敗時受書中的孫少安啟發,從磚窯廠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他給自己剛畢業的弟弟推薦的第一本書,就是《平凡的世界》,"每天晚上看著看著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他去拜謁路遙墓時,看到破爛的墓地就哭了,隨後捐出100000元用來修繕。

潘石屹含淚回憶拜謁路遙墓

馬雲說:「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如果不是路遙,我可能現在還在踩三輪車。」

無數受《平凡的世界》鼓舞,進而改變的命運的普通讀者就更加不可勝數。

蝸牛漫步爆微下第一個留言截圖

路遙用樸實的語言,寫出了現代文學史上最貼近普通勞動人民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電視劇主人公孫少平

每個人都能從《平凡的世界》裡,看見那個平凡卻不甘平庸的自己。

在充斥著「寒門難出貴子」,到處有人誘惑你得過且過的今天,《平凡的世界》卻告訴你我:為自己奮鬥的人生是幸福的!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值得關注的!

生存的壓力一直都在,但再卑微弱小的人物,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書中的親情、愛情、兄弟情、師徒情甚至陌生人無私的幫助,也瞬間撫慰你疲憊的心靈,幫你重新發現生活中的溫暖和愛。

逆境時,它給你戰勝困難的力量;順境時,它教你感恩惜福。

人生實苦,但有《平凡的世界》護航,你不會走上生活的歪路。

這樣一本充滿溫暖和勇氣的好書,現由唯一取得授權的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整理出版,正版全套3冊,原價108元,現價79.9元。

一頓飯錢,換來的卻是改變命運的機會。點擊下方連結「去看看」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路遙病入膏肓,妻子卻狠心拋棄!12年後路遙之女將母親告上法庭
    路遙也因為傑出的文學成就被人們認可,後來成立了一個獎項為「路遙文學獎」。這個獎項,觸及了路遙女兒的內心,令路遙女兒將媽媽和兩個出版社告上法庭,叫停「路遙文學獎」。林達的祖籍是福建省,父母都是歸國的華僑。不得不說,路遙與林達的結合是帶有一定功利性的。後來,林達成為了路遙上大學的主要贊助者,每月的工資大部分都供給了路遙上大學,自己只留下一點點日常花費。直到後來路遙在大學順利畢業,並進入《陝西文藝》當了一名編輯,他的妻子林達才終於不用過著緊巴巴的生活。
  • 1992年,病床上的路遙籤下離婚協議,林達卻說:聽一聽我們的哀訴
    路遙和林達路遙出生在陝北的一個窯洞中,家中共有九個孩子,度日十分艱難。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也曾描述童年那段艱難的經歷。路遙長大後,在一次難得的機遇中,進入縣通訊組參加培訓。在這裡,路遙遇見了日後的妻子——林達。
  • 母親林達私自授權,胡亂糟蹋父親心血,路遠一氣之下將她告上法庭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如此真實地礦下場景的描繪。搜集完所有的素材後,路遙開始了更高強度的工作,每天創作幾近十八個小時。而這種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代表的不僅僅只是體能的消耗,更多的是「生命力」的損耗。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及40歲的路遙已經白髮叢生了。
  • 路遙病危,妻子卻再三讓他籤離婚協議書,路遙弟弟:十分理解嫂子
    在完成創作後,他終於舒了一口氣,但是就在這個時候,陪伴了他多年的妻子林達,卻給他送來了一封離婚協議書,路遙不同意,妻子卻再三堅持,最終,路遙強撐病體,籤下了離婚協議書。看著妻子林達離去的身影,路遙痛哭,3天後,路遙與世長辭,年僅42歲。
  • 路遙愛女兒勝過自己,13歲女兒在葬禮上哭暈,15年後女兒起訴媽媽
    這一年是1992年,他獨一的女兒,路茗茗才13歲,獲獎無數將路遙的文學成就推高到人生巔峰,卻在過世後,留給欣喜若狂的女兒,只要厚厚一疊的欠條,僅僅只要欠條。路遙虛弱的躺在病床上時,依然念念不忘女兒,無法病重薪水稀薄的他,還在對女兒的一千元學費憂心忡忡,趕在臨終前寫了一張欠條。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失戀後,有人勸路遙找一個農村女人,不要攀高枝找北京知青,路遙生氣地說:「哪一個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學?不上大學怎麼出去?就這樣一輩子在農村窩著嗎?」在愛情上,路遙理智而目標明確,甚至是非常功利。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巧的是,林達又被路遙的才華和一個作家特有的幾分獨特氣息深深吸引了。他們在一起了。
  • 路遙愛女兒勝過自己,13歲女兒在葬禮上哭暈,15年後起訴媽媽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這句話出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裡,縱觀路遙短暫的一生,這不正是他自己真實生活的寫照嗎?「平凡的世界,輝煌的一生」是路遙墓碑上的悼詞,也是他綻放的一生最貼切的總結。
  • 路遙離世前,林達與他離婚,為何路遙對前妻沒有怨恨,只有感激?
    路遙臨死前,林達逼他離婚,為何路遙不但不記恨她,還厚待她?1992年,偉大的人民作家路遙先生去世了,享年42歲。路遙先生離世後,他的前妻林達卻備受爭議,外界控訴林達絕情、冷漠,為路遙抱不平。仔細翻看路遙生前有關兩人的點點滴滴,才發現原來我們都誤解了林達。於路遙而言,他對這位前妻也是滿懷感激之情。
  • 路遙——中篇小說《人生》作者
    文|翩翩蝴蝶四妹 首發路遙——王衛國(原名),路遙出身寒苦、一生命運多舛。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路遙的初戀是北京下鄉女孩林虹,當路遙自己的返程當工人的招工指標下來時,他義無反顧的給了女友林虹,而林虹在返回北京後給路遙的書信逐漸減少,路遙知道這段戀情將要結束,心情異常痛苦,無法振作起來。1972年路遙在寫作中又遇到了另一個北京女孩林達,林達欣賞路遙,用自己的私房錢資助路遙讀完了:「延安大學」。彼此完成了長達6年的愛情長跑後,二人於1978年結婚。
  • 田曉霞賀秀蓮,初戀林虹妻子林達,路遙:小說與現實的不完美心結
    但不論前者還是後者,路遙都給了他們一個不完美的結局,冥冥之中,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現實中路遙情感上的殘缺。我們先看路遙生命中的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初戀林虹,一個是他的前妻林達。然後再看路遙對小說中田賀兩位女性形象的複雜情感。最後來看小說中的田曉霞與賀透蓮是否有著林虹林達的影子。
  • 路遙死後,妻子坦言:如果知道他病得那麼重,一定會回來照顧他的
    路遙去世後,女兒路遠如雨中之花,孤苦伶仃。弔唁大廳裡,前妻林達流淚說,如果我知道他病得那麼重,一定會回來照顧他的。可是,女兒冷漠而倔強,視她如路人。97年,林達授權出版社發行路遙的作品,10年期內稿酬每千字30元。不料幾年後,親生女兒竟把林達告上了法庭!
  • 路遙重病三月,妻子林達沒來醫院一次,唯一一次探望是為了離婚
    在世界上雖然存在著非常多美好的事物,而我們也擁有著非常美好的願望。但是我們都知道,人生十有八九會不如意,一個人真正的生活就如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那樣。路遙這一生最出名的作品便是《平凡的世界》,書中寫盡了他半生的苦楚和心酸。
  • 路遙去世前3個月,妻子絕情提離婚,7年後弟弟一句話道出原委!
    她在路遙病重的那段時間,已經帶著女兒回了北京,等他們趕來的時候,路遙已經去世了,因為女兒太小,一開始沒有告訴她,直到路遙下葬,才將這個消息跟她說了。也因為此,路遙的一些好友,一直對林達頗有微詞,覺得她做得太過分了,如果不是因為她,路遙或許不會死。可是,這一切真的怨林達嗎?
  • 路遙一生愛過5個女人,在他病逝前,卻沒有一人能陪伴他左右
    林紅,拋棄了路遙的初戀1966年初中畢業後,路遙返鄉做了一名知青。當時路遙遇到了一名叫林紅的知青,並與她相愛。1970年路遙21歲,為了討好林紅,正好趕上分配名額,他把自己得到的一個招工名額,讓給了林紅。林紅拿著這個指標成了工人後,當天中午,林紅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提出斷交,愛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軍下級軍官。
  • 路遙初戀林紅的閨蜜來勸二人和好,結果自己卻成了路遙的戀人
    據說兩人時常一起在下雪天沿著河邊漫步,一起聽《三套車》或者《拖拉機手之歌》,林紅喜歡穿紅色的衣服,路遙就經常穿著紅色衣服和林紅見面,這一點也影響到了後來的路遙。1969年路遙認識了一位作家朋友曹谷溪,曹谷溪很欣賞路遙的才華,把路遙叫回了延川縣委工作。
  • 路遙死後,妻子坦言:如果知道他的病情,我就不會離婚了
    在生活的重壓下,父親決定將當時還是7歲小孩的路遙過繼給哥哥王玉德,自此他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1973年,23歲的路遙又被推薦上了大學,考試成績一直遙遙領先,從大學回家到農村,路遙憑藉著紮實的文化功底擔任了民辦老師。
  • 路遙臨死前呼喚媽媽,為何不是14年相濡以沫的妻子,原因讓人心痛
    1992年11月17日上午,年僅42歲的路遙聲聲呼喚「媽,媽」,隨後便去世了。可讓許多人不解,路遙聲聲呼喚裡,為什麼沒有14年相濡以沫的妻子?在路遙與林達結婚一年之後,兩人就有了愛情的結晶,女兒路茗茗的出生,為這個兩口之家增添了一分生機,讓路遙和林達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希望,但這也為他們的婚姻帶來了一些危機。
  • 路遙病逝後,妻子悔不當初:如果知道他的病情,我絕對不會離婚的
    路遙為了創作小說,常年在外奔波,和妻子琳達在感情上有共鳴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時候,林達不僅要收拾家裡,還要在工作繁忙之時照顧自己的女子。多年來的任勞任怨,林達終於選擇放棄這段感情。沒有真實情感存在的生活,實在是枯燥、無味。
  • 路遙病逝12年後,母親終於拿到150元低保,跪謝:我兒子死可瞑目
    問鼎茅盾文學獎的「農民作家」路遙,「窮」了一輩子7歲被親生父母送人1949年12月2日出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家中有5個兒子、3個女兒,一家10口人,全靠目不識丁的父親承擔著,經常揭不開鍋。路遙7歲的時候,家裡實在養不活,就過繼給城裡的大伯。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01 終生與貧窮為伴路遙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北清澗縣,原名王衛國。他的家庭人數眾多:父母親是目不識丁的文盲,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父親用一副侏儒般的鋼鐵雙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