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往嘴裡塞?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2020-12-15 琦想媽媽

昨晚和二寶到鄰居家玩。只見10個月大的凱凱一直將一臺玩具小汽車往自己的嘴裡塞。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

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

我們聊了一會,凱凱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特專心地咬著一隻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的襪子,凱凱媽媽看到後立刻制止,並且將襪子拿走。可是小傢伙立刻又拿出另一隻襪子,繼續咬。

凱凱媽顯得很擔心和我說:「這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只要手裡有東西,就喜歡往嘴裡塞。是不是不正常呀?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我和凱凱媽說,她家孩子正處於口腔敏感期。凱凱媽很好奇地問:「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什麼是口腔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是指寶寶通過口來認識周圍世界,並建構自己大腦和心理世界的時期。大多數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出現在0~2歲。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唯一的器官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儘管他一出生便有了視覺敏感期,但腦科學認為兒童的視覺並沒有達到完善,他看世界時是模糊的,而口不行,他剛出生時就能熟練的運用——口是他連接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最自然的通道。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最初,兒童是通過口來打開外在世界的,是通過口來認識周圍的一切的。

像前面凱凱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這種表現說明孩子正處於口腔敏感期。

那麼,為何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

有研究發現,小寶寶們在5~6個月的時候就會主動伸手去抓面前的東西,這就證明他們進入了探索的敏感期。

但是小寶寶們光靠抓和看是不能夠確定物體的種類與性質的,而他們又想知道手裡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於是在本能的作用下,將東西塞進嘴裡,用嘴巴來探索手上的物品。

在不斷地嘗試中,小寶寶們會慢慢學會用舌頭和嘴巴來辨認各種物體,這是寶寶們的一種本能,也是口部感覺發育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理論,2歲以下的孩子處於感知運動階段,他們主要不是通過眼睛、耳朵看到的、聽到的產生思考,積累知識,更多的是通過吮吸、抓、撫摸、咬等行為來與外界發生直接的互動反應,從而建立起初步的環境認知。

所以,我們會看到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什麼東西都用嘴咬,才不管它是不是衛生,是不是安全的。

因為他們在通過嘴的咬、舔、吮吸等行為認知這個物體。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不是他們有意識到,故意的,只是他們探索環境的一種方式。

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儘可能地滿足寶寶的要求

對於處於敏感期的寶寶來說,如果自己的要求不能夠得到滿足,那麼他們就會在以後的日子中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補償自己的口腔敏感期。

比如:他們可能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可能會在上學的年紀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食物上而不是學習上,這些都是讓人頭疼的缺點。

所以為了不讓孩子染上這些缺點,父母應該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要求得到了滿足,也就能夠很快地度過口腔敏感期。

(2)尊重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

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寶寶最大的需要就是用口去探索,所以很多寶寶總是喜歡將很多東西都咬一口然後就換下一個。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出於節約的考慮,往往會讓寶寶吃完一個再咬下一個,結果讓寶寶探索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他們會哭會鬧,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而實際上,孩子用口進行探索的時期,並不是無休止的,他們通常在品嘗了幾個同類的食品之後就不會再繼續下去了。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其吃不衛生的東西

如果媽媽帶著孩子外出,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很可能會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

比如說從土裡摳出的一個小石子,從地上撿的一片小樹葉。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父母可以將石子當成小足球,一下子踢遠,然後再讓孩子踢,這樣孩子就會只沉溺於遊戲的快樂而忘記要將它們塞進嘴巴嘗嘗味道了。

媽媽媽請注意,絕對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不能夠一下子就把石子或者樹葉從孩子嘴裡奪下來,而應該很溫和地告訴他們不能吃,然後利用孩子手裡的物品做一個小遊戲,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得到轉移,而不會再去吃它們了。

(4)為孩子準備乾淨衛生的東西

在家裡的時候,口腔敏感期的孩子往往會盯著幾樣物品咬,但是有些物品確實很髒,比如說鞋子、襪子。在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準備幾樣已經洗乾淨的東西,讓孩子去吃或者咬。比如:磨牙圈、磨牙餅乾或磨牙棒等。

在我女兒處於口腔敏感期時,也是見了東西就往嘴裡塞。我那時就入手了一款寶寶咬膠磨牙棒球手抓益智玩具,這玩具既可以滿足寶寶啃咬的需求,同時它又是一件益智的玩具。還送一個可愛長頸鹿造型的牙膠。我女兒可喜歡了。很不錯,關鍵是它可水煮高溫消毒。這樣,我們當媽媽就放心多了,價格也不貴,一個快餐錢都不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下面橫條了解一下。

另外寶寶什麼都往嘴巴裡塞,可能會導致一定的衛生問題,媽媽需要將孩子經常咬的東西洗乾淨。

(5)做好「安全工作」

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什麼都想往嘴巴裡塞,所以媽媽就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接觸到有危險的東西,

做好「安全工作」 ,為了安全起見,一些危險性的物品,如刀、玻璃球、金屬器具等,最好不要讓它們出現在孩子伸手可得的地方,以免孩子受傷。

當他想吃自己的手腳時,我們所要做的是保證他的手腳衛生,其他的不應該幹涉,得到滿足的寶寶會感覺非常快樂。

出門的時候,父母應該準備一些消毒溼巾,在孩子想要將東西塞進嘴巴的時候,及時清洗,並且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擦手。

結語: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手部及其他器官的敏感期也會相繼到來,到那時,孩子會逐步開始學會用手及其他方法去感受與探索他所未知的世界,在不知不覺中,口腔敏感期就會過去了。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相關焦點

  • 寶寶喜歡亂吃亂咬東西,父母不要認為都是飢餓,背後還有心理原因
    我聽了一下,明白了大概的緣由。就是孩子特別喜歡亂咬一些東西,那天早上孩子拿著一個曲別針在玩,後來這位奶奶怎麼也找不到那根曲別針。所以她懷疑是孫子已經吞到肚子裡了。醫生只能建議先去拍片,但是這位奶奶顯然不著急去拍片,還拉著醫生一直問: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亂吃亂咬一些東西?
  • 孩子3歲前的這些「壞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孩子3歲前的這些"壞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家長不要盲目阻止1、 喜歡"吃手"寶寶在百天左右的時候,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喜歡"吃手"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在2歲前,寶寶經常會將手中的東西往嘴裡塞,家長要時刻注意寶寶身邊的東西是否被塞進嘴裡。雖然這種習慣看似不好,但卻是寶寶大腦發育的一種表現。
  • 寶寶總愛往嘴裡亂吃東西?寶媽這樣處理,滿足孩子需求還促進發育
    孩子動不動就喜歡把腳丫子放到嘴裡去吃,在家的時候還能看著點,但一到了外面,時不時就伸手摸外面,摸完還直把手放到嘴裡吃。緊盯緊看一個不留意,孩子就把髒東西和細菌帶進了肚子裡,是很多寶媽都擔心的事情。小孩子的腸胃發育不完善,本來就比較脆弱,經不起大折騰,孩子小不會說,一難受整個一家人都跟著揪心。是不是所有小寶寶都會有喜歡往嘴裡亂吃東西的習慣呢?之前有個寶媽給我說為了不讓寶寶受到傷害,特意買了嬰兒奶瓶手機玩具電話,而且還帶有可以咬的安撫奶嘴,這才讓她終於放下了心。
  • 孩子為什麼偷東西,不是道德處理問題,背後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朋友和我說,她家寶寶現在三歲了,最近發現帶她去超市的時候,孩子總喜歡「順手牽羊」,把自己喜歡的物品放進口袋悄悄帶回家。朋友嚴厲的批評過孩子幾次,但孩子的這種偷竊行為卻並沒有任何改善,這幾天又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了,這讓朋友特別惱火,不知道該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孩子偷東西是故意的嗎?背後的原因父母一定要知道。
  • 兒科主任忠告:3種傷脾食物,耽誤孩子長高個,家長別往娃嘴裡塞
    兒科主任忠告:3種傷脾食物,耽誤孩子長高個,家長別往娃嘴裡塞1、炸雞類快餐小志就是因為吃了炸雞和烤翅之後,才會出現積食難消化,像炸雞、漢堡等食物,實在是不適合孩子食用,油炸食品裡面熱量高、油脂多,孩子脾胃功能不完善,難以消化,會加重孩子的積食症狀,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
  • 比抹布還髒的一款兒童玩具,堪稱細菌溫床,你家娃可能常往嘴裡塞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養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寶寶長到一定月齡的時候,總喜歡往嘴裡塞東西,而不少媽媽為了安撫寶寶,為其買來各種用品,但是,也可能為其帶來了危害。這些嬰幼兒用品也容易隱藏病菌此外,還有一些寶媽在看到這個新聞之後,內心鬆了一口氣「還好我家沒這個東西」,但是專家表示,藏汙納垢並不是這一款用品的「專利」,日常生活中,還有幾類嬰幼兒用品也容易隱藏病菌。
  • 女孩往「下面」塞玩具,媽媽一句「不要臉」,成為孩子一生的陰影
    在我們成年人看起來,很多孩子的行為是難以理解的,因為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強,而且也很難料想到事情發生之後的嚴重性。而且作為孩子,感到最好奇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身體了。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身體從好奇到了解,但是在這期間,他們還也許會因為好奇,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
  • 迷信產後吃鴨蛋下胎生男孩,婆婆硬往兒媳嘴裡塞,嘴角都流血了
    誰要呀?不值錢的賠錢貨。」婆婆忍不住嘟嘟囔囔,全然不顧產房裡其他家屬產婦的眼神,仿佛兒媳婦生的不是她的孫女兒,是一個討債的。但隨即她又想起什麼似的,從自己編織袋包裡掏出幾個綠皮的鴨蛋,已經被擠壓的破碎。看到這些鴨蛋,大家以為她會拿給產婦,對她這個婆婆又生出幾分好感,豈料他她接下來的舉動讓人瞠目結舌。
  • 對付倔強的孩子,家長不能「硬碰硬」,可用「心理暗示」以柔克剛
    --許慎孩子的性格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聯,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有可能會去模仿,很多性格倔強的孩子並不是生下來就像一頭牛一樣不講道理,對孩子過分的溺愛才是讓孩子性格問題最大的禍源。欲改變現狀,家長不妨試試"心理暗示"教育。什麼是"心理暗示"教育?
  • 孩子10個常見行為背後心理規律,趕緊收藏以後用!
    父母們也有類似的心境,常常因為不能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而暴躁焦慮。相比起小丑,孩子們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容易見,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E·夏皮羅說,父母和孩子交流時,身體動作的非語言暗示,對於信息的表達和接受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們找到孩子表情動作背後的心理規律,有助於更好地跟孩子交流,也能幫助父母更好地進行教育和引導。
  • 孩子生病吃「黃桃罐頭」就見好?並非謠言,對治癒孩子確實有好處
    2,黃桃罐頭給人心理暗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知道生病就要吃黃桃罐頭這一理念的,因此在吃完黃桃罐頭後,人們都有一種心理暗示,那就是吃完真的會好。心理暗示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在這種樂觀和開心的暗示中,孩子的病就能好的更快了。
  • 父母要注意:你對孩子的評價,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暗示
    你對孩子的評價,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暗示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曾說:人的一生都是催眠的結果,想一想你對孩子說話的高頻詞是什麼,你就是在暗示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家長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慢」就是在暗示孩子是一個「慢」的人;所以爸爸媽媽在評價孩子的過程當中,要反思一下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 為什麼寶寶會走路卻總是不肯走?求抱抱背後,還有這些心理玄機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理暗示,當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寶寶能夠開始開口叫一聲媽媽,那種幸福感油然而生,再多的辛苦都值得。當寶寶不會走路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勇敢的邁出第1步,那種成就感滿滿的感覺,世間所有的美好也不過如此,但是閨蜜的孩子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卻一臉煩憂,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 千萬別給孩子買這些玩具,從我的親身經歷說起
    剛開始其實買玩具毫無章法,有的是自己喜歡的,有的是有大V推薦,有的覺得孩子會喜歡,直到發生了兩件事,我才明白,給孩子買玩具,安全大於一切,這類玩具一定要小心。第一件事:朋友的孩子耳朵裡進了玩具顆粒記得有次跟朋友一起帶孩子去親子餐廳,餐廳裡有那種網紅玩具池子,裡邊有很多很多小顆粒的玩具粒,很多孩子直接跳進去打滾,連大人都忍不住玩兒。
  • 心理「陷阱」:街頭上的夾娃娃機,為什么爸媽要帶孩子遠離?
    我很想跟那位媽媽說:「要怪媽媽,因為根本就不該讓孩子玩!」這問題我以前曾經提及,最近碰巧也有父母留言,說他的孩子每次看到街上的夾娃娃機都要「撲」上去,怎麼勸都不走,有時投了幾十塊錢還要投……我常常給父母們的建議是,讓孩子遠離街上的夾娃娃機,寧願花錢給孩子買一個玩具,也不要輕易玩。
  • 孩子吃過「巧克力」後,坐立不安異常興奮,醫生:可不能隨便吃
    文|秘籍君 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在10歲之前,平均會吃到嘴裡4-6公斤不可以吃的東西。你知道,你家孩子都誤食了什麼嗎? 近日,湖南的一位寶媽發現,2歲的兒子坐立不安,表現得異常興奮,還時不時的吐舌頭。異常的表現,引起了她的注意,隨即就把孩子送到醫院。
  • 為什麼孩子生病吃「黃桃罐頭」就見好?其中這3個原因,你知道嗎
    錦春是北方的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老爸也會買兩罐黃桃罐頭來「安撫」一下我的情緒。有些時候,還拿橘瓣罐頭來替代一下。每次吃了之後,我都感覺自己好多了。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直到成人以後,我才知道其中的原因!一.心理作用這裡指的是心理暗示。
  • 《如父如子》護士心理變態,將別人同時出生的孩子給調換了
    本片講述的是由於醫院護士出於經濟拮据對自己無法撫養孩子產生的變態心理,在醫院將兩個同時出生的孩子互相交錯,使兩個不同階級的家庭陷入家庭倫理的故事。第二天院長找到了慶多的親生父母 兩個家庭做著談話 不說多少 先讓雙方孩子見著自己的親生父母見見面, 然後再考慮後續的問題。次日 ,雙方家長見面,對方帶著三個孩子匆匆跑來了 ,去哪呢, 有孩子肯定要去吃東西。來到了肯德基 , 窮爸爸和富爸爸都要搶著買單, 最後富爸爸拗不過。你來買買,就見窮爸爸對收銀說 ,開發票。
  • 為何孩子總是愛「吃手」?可能不是因為餓了,背後原因家長要注意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為了自身的身體發育,總是會保持很長時間的睡眠,所以一天除去睡覺和喝奶進食的時間所剩無幾,但在這短短的清醒時間裡,孩子總會用各種各樣的小動作來填補空白,比如把手放在空中晃來晃去,或者用腳亂蹬用臉去蹭大人的手等,但有些孩子可能會把自己的手往嘴裡塞,感覺像在「吃手」,家長往往會認為是餓了的表現
  • 孩子經常出現這3種行為,家長要注意,心理學說會是邪惡的種子
    因為等車的過程無聊,孩子就用手戳別人。這也就算了,畢竟孩子只是孩子,也沒有辦法跟他多計較。但是沒想到的是,等到公交車來了,這個孩子居然一把把她推了出去。要不是碰到了騎電動車的大媽,估計就要躺在公交車的車輪下面了。這件事讓網友心有餘悸,她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孩子,會做出這樣可怕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