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叄拾而立#話題的第一篇原創文章
不完美是完美的一部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那是因為所有人或者事情在通向完美的終點時,都要經歷不完美的前期磨鍊。
我最近在學畫畫,就對這一點感受頗深。其實每一幅讓你自己看著舒服的畫,都是在自己不斷的修改和修訂中完成的。
一般繪畫會經歷草稿、線稿、上色等幾個步驟。
先說草圖,草圖的繪製過程幾乎每一筆都是在調整。角度、長度、各個線段之間的比例,都是在不斷的修訂中去找對應的形體感覺。你可能會發現,所有的草圖都是畫了很多的很細的線,這就是不停修正遺留下來的「證據」。
有了草圖,再到線稿,也是一次修訂的過程。草稿給了線稿一個框架。幾乎所有的畫家的線稿和草稿都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我一開始以為,線稿就是對草稿一次顏色的加深。直到現在我自己開始學繪畫,我才明白線稿也是對草稿的一次修訂。
有一些人甚至還會畫兩遍線稿。
關於上色對畫面的修訂,想一想肯定就是不言而喻了,肯定包含了對畫面的再次大幅度的修訂。不過呢,目前我還沒達到上色的地步,所以就不展開和大家詳說了。
以上可以看出,不能因為一次性畫不出完美的畫面,就放棄開始畫畫。
很多時候你只想到了要畫出讓自己滿意的畫面,但是往往因為沒畫幾筆,就被自己的「傑作」噁心到了,然後抱怨說,這麼醜,還是算了吧。就輕而易舉地放棄畫畫了。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到演員們的精彩絕倫的表演,被臺下觀眾的追捧誇讚,就感慨這樣的演員真的好厲害。其實他們每一分鐘節目的背後,都是無數次失敗和調整積累而成的。
不完美是完美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完美,但是不要讓自己的不完美噁心的到自己,或者被他人的嘲諷後,就放棄了自己追求的「完美」。
記住,你正在一步一步踩著「不完美」屍體,向著「完美」奔去。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找到了正確的邁向完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