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認識理解自己,接納人生的不完美

2021-01-20 以書話人生

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

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和最不了解你的人可能都是你自己。你可能對自己的脾氣、性格、喜好等了如指掌,但為什麼對某些事情偏愛,對某些事物產生恐懼卻一無所知。

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自己,讓禁錮的心靈回歸自由呢?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這本書通過案例,深刻剖析了這個困擾大多數人的問題。

01 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為何偏愛一隻醜陋的狗?

劉濤今年50歲左右,是一名私營企業老闆,掌管兩個公司,兩個兒子都在國外留下,表面上看他事業家庭雙豐收,無疑是個人生贏家。可是,最近他在和第二任妻子鬧矛盾。

矛盾的起源讓人匪夷所思,劉濤很喜歡養狗,所以家裡有四五隻大小種類不同的狗,而且這些狗都是別人不要送他,或者他從街上撿來的,他對這些狗寵愛有加,就像對待自己家的家人一樣。

最受他和妻子喜愛的是一隻名為「妙妙」的小狐狸犬,這是只很嬌氣的母狗,會像女孩子那樣撒嬌發脾氣,長得也很漂亮,深得他們夫妻喜歡。

不過,很快「妙妙」就有了爭寵對象,一次,劉濤從農村又撿了一條幾個月大的公狗,公狗當時又髒又難看,正被很多小男孩折磨,劉濤看到後很心疼,就把它帶回了家。

但是妻子不理解丈夫為什麼要帶一隻這麼難看的狗回家,於是就和他發生了口角。

劉濤聽到妻子嫌棄狗難看感到莫名的反感,發脾氣對妻子吼道:

「怎麼了,長得難看就沒人要嗎?我就要好好養他。」

此後,劉濤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這隻公狗,即使這隻狗洗了澡還是一樣的醜。

但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這隻狗沒有經過訓練,時常在劉濤的豪宅裡隨處大小便,相比之下妙妙就訓練有素,不會給主人帶來這方面的麻煩。

隨處大小便的毛病讓劉濤的妻子無法忍受,為了這個問題他們爆發了無數次爭吵,終於有一次,妻子忍無可忍大聲指責公狗,嚇得它瑟瑟發抖。

劉濤見狀後,按耐不住情緒爆發了,責怪妻子以貌取人,沒有感情,他最後把氣都撒在了妙妙身上,用細柳條抽了它幾下,曾經集萬千寵愛的妙妙哪受過這般打罵,一路叫著跑出了家門,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後,劉家花了很大力氣也沒有找到妙妙,劉濤也懊悔不已,怪自己當時情緒激動失控,也責怪妻子無事生非。

至於劉濤為什麼會失控,為什麼會因為一隻醜狗而和妻子爭吵不休,其實和他小時候的個人經歷分不開。

原來他還有個高大帥氣的弟弟,從小母親就偏愛弟弟冷落他,他覺得這都是因為自己矮小難看導致的,從小他就一直想如果和弟弟一樣帥氣,母親就會對他多些寵愛。

他內心的這種關係模式,充分展現了在自己家中,他回想起自己第一眼看到公狗的時候,難過得不行,因為他覺得如果公狗和妙妙一樣漂亮就不會受到孩子的欺負,也不會不受妻子待見。

所以,從這層關係中不難發現劉濤把自己「內在的難看的小男孩」投射到了公狗身上,他想保護和關愛公狗,其實是想保護那個內在的自己。

為什麼有時會發生連自己都無法解釋的事情,那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不了解導致。

如果我們能認識到真正的自己,就能理解匪夷所思的行為,才能真正和過去達成和解。

02 認識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認識真正的自己後,接下來就是要學會接受自己。

所謂接受,就是直面我們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懂得任何事實一旦發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麼親密的人,我們都不能指望他們為自己改變。

在沒有學會接受之前,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期望別人為自己改變,那麼自己也就得救了,但任何一個獨立的人,都不會按照我們的要求去改變,所以這種期望註定失敗。

學會接受後,我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努力改變自己,最終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那麼,接受包括哪些方面呢?書中概括了幾個重點:

第一,接受過去。這裡主要指接受父母,不管有一對什麼樣的父母,這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命運。如果不幸有一對糟糕的父母,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這個事實,而不是妄想去改變父母。

因為到最後你會發現越想改變父母,結果就越糟,特別是當我們成年後若還有這個執念,就會在尋找伴侶的過程中,帶著這個執念去選擇與父母極度類似的人,然後想像童年改變父母那樣改造伴侶。

比如一個女孩的父親有暴力傾向,她從小就渴望改變父親的暴力,這個願望就會埋在心底,變成她的潛意識,成年後有暴力傾向的男子對她就會有吸引力,她會渴望選擇一個同樣暴虐的男子,繼續去實現她潛意識深處的改造夢想。最後的結果是重複童年的錯誤。

第二,接受悲傷。遇到痛苦悲慘的事情時,允許自己有悲傷的情緒,這樣才能與悲傷的事情做一個告別。比如遇到親人離世的情況,痛快地哭一場,讓悲傷得到釋放比隱藏悲傷,逃避現實更重要。

第三,接受憤怒。憤怒是我們最自然不過的情緒,是提醒我們別人對我們的侵犯太厲害了。我們不能因為怕憤怒傷害人際關係而拒絕憤怒,因為拒絕憤怒的結果必然會通過其它行為表現出來。

比如一個女子坦言五年的時間只回過家兩次,原因是女子的母親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從上學到她的工作,母親都要插手幹預,這讓她敢怒不敢言,最後只能採取遠離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第四,接受內疚。之所以會產生內疚的情緒,是在提醒我們一段關係中付出和接受已經失衡,需要調整了。

很多人因為不想承受內疚,就會一味地付出而拒絕接受,讓自己做一個十全十美的老好人,這只會讓別人感到壓力,對你敬而遠之。

第五,接受恐懼。與其它負面情緒一樣,我們也不喜歡恐懼這種情緒,一旦有了恐懼,都會想辦法去戰勝它,但只有恐懼才能提醒我們什麼人和事才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

它提醒我們必須放棄一些虛假的自大,尋找內心真正想要和重要的東西。

03 結 語

每個人只有真正接受自己,理解自己,最後才能改變自己。

不管是家庭還是心理的負面情緒,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無法改變的就讓我們坦然接受,也許接受這些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唯有勇敢邁出第一步才能有自我成長的可能。

當悲傷、內疚、憤怒、恐懼等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無需責備自己的不完美,而應明白真實勝過完美,若能認真接收這些負面情緒傳達給我們的訊號,心靈才能得到成長。

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消滅內心的惡魔,而是去認識並擁抱它,活出真正的自我。

相關焦點

  •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有些不完美,並不需要急於改變
    對於武志紅的認識,還是從《為何家會傷人》開始。這位考入北大的心理系的作者,在書中對於人性的認識,值得我們共同學習與思考。書中的某一處對不完美的思考,給原本執著的人,前所未有的放鬆與愉悅。讓我們一起閱讀《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走進書中的角落,感受每一處不足帶給我們的美好。01直面惡習書中的開頭,躺著這樣一句話:「擁抱你的不完美」。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讓我們更加接近完美
    所以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快樂。—— 弗朗西斯·培根(英)我們生而不完美,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完美。什麼是完美?定義解釋為完備美好,沒有缺陷,是心理遐想的世界,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是人們渴望得到和追求的一種理念和動力,是存在思想中的。所以,完美是我們精神上的追求。現實世界,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和事。
  •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有一種力量來自於不完美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這本書豆瓣上評分8.2分,據說是改變千萬年輕人的療愈經典,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找到負面情緒背後的正面價值,進而打開生命的通道,認識自我、療愈自我。作者武志紅老師,於 2001年獲得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是一名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作品銷量超百萬冊。
  • 要懂得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平凡的自己
    人生沒有完美,更沒有常開不敗的花。總會在適時轉換一下自己的角色。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人生的前行階段。角色的轉換雖有些無奈,甚至有些傷感,但是我們無法阻擋。只有在平和的心態中不斷調整自己,接受與以往不同的現實,才能在過往與今昔的交錯中學會了坦然而淡定。正視自己和別人之間的不同,不把別人的起點當做自己的出發點,現在的自己只要比過去的自己優秀,就應該值得慶幸。你依然要努力,但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急功近利。承認別人也許比自己優秀,但也不要輕易就全盤否定自己。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才能過得更好
    我有一個朋友,過於追求完美,常常因為一件小事反省半天,就差沒寫檢查。她不能包容自己犯一絲錯誤,也不能包容自己隨便傳遞就出門,對生活的細節把控得十分嚴格。她常常出門前要把自己搗鼓1-2個小時,對個人形象也十分重視,從妝容到一個小小的配飾,都要精心挑選搭配。蔡康永曾說: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覺到風時,風才存在;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裡,宇宙就存在。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激勵自己綻放光芒
    學會接納自己,或是光芒四射的自己,或是暗淡無光的自己。我們都是歡聲笑語的接納前者的自己,而後者的自己卻難以被自己接納。我們學著接納自己,就是學著接納自己的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接納命運的蹉跎歲月。平而淡,亦是我們的另一個自己。
  •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自我接納比自我否定更快獲得成功!
    1人吶,認識你自己!這是偉大的哲人蘇格拉底留給我們的珍貴的名言。那麼, 應該如何認識自己,人又該如何獲得人生的成功以及幸福美滿呢?武志紅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一書中帶給了我們答案,這本書更像是一本認知自我的工具書,讀完,內心沉重卻又豁然 — 人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生物。我知我愚笨,但我全然的接受自己。
  •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在馬瑞拉看來,綠山牆只是一些不太會結果的樹,僅此而已,而在安妮的眼裡,綠山牆如同仙境一般,美不勝收。小小的池塘是閃光之湖;臥室外的櫻桃樹是白雪皇后;田埂上綴滿白花斜出的樹是一位漂亮的新娘;溪流的潺潺水聲,是歌唱的聲音,也是歡笑的聲音……像這樣充滿趣味的想像,在書中還有很多。讀著安妮這些天真爛漫的幻想,我被帶到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在那裡,我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 《冰雪奇緣》:艾莎長大,始於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姐姐艾爾莎天生就擁有冰雪魔法,但她在一次與妹妹玩耍時,誤傷了妹妹安娜之後就對自己的魔法產生恐懼心理,克服不了心魔控制不住魔法。為了不傷害親人,她隱藏和逃避,但這使她的內心更加的孤獨和恐懼。而活潑開朗的安娜,一直在尋找真愛,總是用自己最坦誠的一面示人,她不知道姐姐為什麼總躲著自己。實際上姐妹彼此之間的感情牽絆從未消失,即使她們數年未曾說話,即使兩人相隔兩地,她們的內心都堅信彼此仍然珍愛著對方。
  • 你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嗎?
    每個人生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會有缺點和優點,可能不熟悉你的人接受不了不完美的你,但你一定要接受任何時候的自己,接受自己就是以一種溫暖、關愛、親切、寬容和體貼的態度對待自己。接受自己的前提是了解自己,大多數人會問,我自己我還不了解嗎仔細想想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 接納不完美,才能更精彩
    我們常常在很多人的勵志名言中讀到「追求完美」,完美主義似乎完全成為了正義的一方,而不完美則被批判,被斥責,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也是追求完美。然而,生活本來就是完美與不完美的統一,兩者相互存在,不是個人的主觀意願。正是這兩者相互依存,才使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了更多美。
  • 太要強不一定是優點,讓孩子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做到這四點
    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小林同學都是一個追求完美並且非常要強的孩子,哪怕是在和朋友玩遊戲都要玩到贏才肯罷休。一次班級要組織英語演講大賽,要求學生們課後自行練習。到了比賽這一天,小林同學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怕上場後表現不好而失去面子,於是和老師說自己不舒服,想把自己的比賽時間改成下次。
  • 薦書丨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套裝8冊)-「享書社」
    #享書社勵志書籍#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套裝8冊: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 為何家會傷人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 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 你想得簡單,一切就變得簡單 人生在於心安《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編輯推薦
  • 拆書悅讀|如何正確認識和平衡自己的情緒?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認識和平衡自己的情緒呢?在《加速:從拖延到高效,過三倍速度人生》一書中,作者張萌萌姐提到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需要做到以下四點:1.認識情緒;2.識別情緒;3.理解情緒;4接納情緒。我們要去識別自己當下的情緒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然後給自己的情緒強度評分,用0至10分來判斷自己的情緒承受範圍。如果分數在3分以下,我們就不需要過度去關注;如果在4-6分,我們就要去學會排解自己的情緒;如果是7-10分,我們就要深入去分析,找到情緒的根源並試圖緩解,如果自己無法解決,我們也可以請求外援來幫助自己緩解情緒。理解情緒。
  • 《紅頭髮的N》是你、是我,是明知自己不完美依然愛自己的人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一條是--幽默。紅頭髮的安常常覺得自己是別人的配角,那就做一個特別的配角,做一個樂於搶鏡、敢於搶鏡、享受搶鏡的搶鏡演員。像個孩子一樣,搶出存在感來,是不是也很開心呢?「錢,要麼用來享受美食,要麼用來狠狠減肥,總得選一個方向進行投資。大不了吃完再運動。」
  • 不接納自己哭,我們就無法接納自己|哭,比你想像得更重要
    這種環境性的不接納,讓人們無法接納自己「哭」,也無法接納自己的情緒。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哭,不是一件羞恥的事,它只是一種情緒性的表達,我們可以通過哭來了解自己。當你在某個瞬間被某句話、某件事或者某個電影片段觸動,留下眼淚,你可以問問自己:你感受到什麼?你想起了什麼?
  • 人生苦短,盡然追求一生也難達完美,為何不放過自己?
    大學同學嘆息道:唉,別人都走上人生巔峰了,我的試卷還沒下筆。我只得回復她道:急啥,我們都一樣。大學同學仿佛很無奈地回道:不一樣,我跟你真的不一樣。現在已經離不開藥物的她其實也明白,她說:道理我都懂,要想病徹底好起來,真的太難了,只能給自己打氣,希望自己早日振作起來。她還說:抑鬱症最痛苦的就是親人的不理解,還好自從我得了這個病,我媽就不再逼我了,家裡的其他人也對我格外寬容,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再逼我,我真的可能會死。
  • 《小綠狼》:自我認識的缺失,要做的不是改變自己,而是接納真我
    精美具有想像力的圖畫,童趣幽默的文字,仿佛看到了自己心裡的內在小孩,從迷失、掙扎、努力到接納,實現自我的救贖。今天,我將結合哈瓦尓迷失的過程,從成人的角度來解讀這則兒童故事帶來的思考:自我認識的缺失,要做的不是改變自己,而是接納真我。
  • 豆瓣8.7《時光戀旅人》:完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那麼完美
    「回到兒時,跟奶奶說一聲她燒的菜很好吃」「回到學生時期,遞上那塵封多年的表白信」「回到工作面試那會,我會表現得更好」… …人生有太多太多不完美的過去,但如果我們能回到過去就真的可以改變那些不完美嗎Tim似乎知道,並不是每一次穿越時間的旅行都能實現完美,有些不完美的事情註定是要發生,如果自己強行去進行修補,只會讓另外一件事變得不完美。擁有穿越時間的力量,回到過去能幫助身邊的人,但卻也因此錯過了自己原本會遇上的真愛。
  • 《不完美的她》為了自己所謂的愛情,任由女兒被家暴,現實太殘酷
    《不完美的她》改編自日劇《母親》,該劇在片頭呈現了全國家暴地圖,向觀眾傳達了一個非常沉重的故事線:家庭暴力。一個乖巧又可憐的小女孩「穆連生」遭受母親穆靜及其男友的家暴。媽媽的意義,對孩子來說到底是什麼,一個單親媽媽,追逐自己的愛情有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