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擁兵十萬,為何最終卻慘敗?

2020-12-25 騰訊網

太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在16歲時加入拜上帝教,成為開平天國的主要將領之一,之後他南徵北戰,立下戰功無數,成為天王洪秀全的得力幹將,他文武雙全,然而卻在天京事變後被洪秀全猜忌,遂帶領10萬士兵遠走天京,欲從側翼擴大自己戰略地盤,獲得更大戰略延伸,於是經過細密的思索,石達開制定了經兩廣入蜀的戰略計劃,即從天京到湖南湖北再進入四川戰略路線,然而在湖南寶慶之戰中,由於指揮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太平天國軍隊大敗於湘軍,所以石達開軍隊不得不繞由廣西再進攻四川。

石達開

在1858年10月15日石達開率領10餘萬精兵,首先攻佔了廣西慶遠府,進而佔領了廣西大部地區,然而廣西地處山區,土地貧瘠,多年戰亂,嚴重缺糧,為了養活這10餘萬軍隊,石達開決定派1萬士兵去充當徵糧官,向各地的官紳百姓徵集糧食,然而這卻觸犯到了官紳惡霸們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的反抗,廣西作為太平天國的發源地,在起義之後,鹹豐帝就號召當地的惡霸豪紳聚集起來反抗,被稱作團練武,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財產,抵抗起來更加強烈,比清兵還勇猛。所以石達開的軍隊並沒有徵到多少糧食,由於多次徵糧無果,軍隊糧食緊缺,石達開一籌莫展,他的情緒日漸低落,低迷了一段的時間之後,作為一軍的統帥,長期的情緒低落,低迷消極引起了朱衣點等將領的不滿,之後不久,包括朱衣點在內的60餘名將領在石達開的同意之後,前往天京與李秀成的軍隊會合。

石達開

石達開的軍隊由於多次徵糧失敗未果,又屢次遭受到清軍的襲擊,石達開決定率軍隊前往南寧,命賴裕新為先鋒,從東,南,北進攻南寧城,不料南寧守將早就有所準備,數日前就建築防禦態勢,堆積糧草和防禦器械,使得石達開的軍隊屢次受挫,並損失慘重,「十不存二」,一向所向披靡的翼王軍隊為何卻抵擋不住南寧的守軍的進攻的呢?事後仔細分析原因,有如下兩點值得一提:

1.石達開當時手下的士兵以湖南湖北籍的居多,而軍官卻重用廣西籍的人,將士離心是慘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2.在戰前,石達開的弟弟石鎮吉為了嚴肅軍紀,曾下令所到之處不能打家劫舍,更不能隨意欺辱當地百姓,然而一位湖南籍的軍官卻公然違反軍紀,石鎮吉為了整肅軍紀,當即下令處死這名軍官,這件事卻點燃了眾多湖南湖北籍士兵們心中的怒火,士兵們糾集起來造反,將石鎮吉殺死。使得還未開戰就損失了一名大將。

太平天國後期的勢力範圍

石達開的軍隊經此一役,軍隊幾乎損失殆盡,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太平天國最終的覆滅。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忠王李秀成,誰的軍事才能更厲害?
    1851年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今蒙山)後,確定官制,天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了五個王,分別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所封諸王,皆受東王節制。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前期如何百戰百勝?他結局如何?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 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 ),祖籍地廣東省和平縣。 太平天國名將,中國近代軍事家,民族英雄 。曾封為「聖神電通軍主將翼王」,被尊為「義王」 。
  •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一個主要原因葬送了10萬太平軍
    1862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大軍進入四川,為早日攻克成都,石達開制定了取道川、康邊境,抄近路搶渡大渡河的戰略方針。然而,石達開最終在大渡河畔全軍覆沒。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到底是什麼壓垮和葬送了10萬太平軍?筆者認為,糟糕的後勤是主要原因。
  • 廣西一山洞發現石達開留下的40個字,歷史專家:我們錯怪洪秀全了
    戰場上,石達開英勇無畏,常常身先士卒。在與曾國藩的交戰中,石達開屢戰屢勝,短短兩個月便攻下了七府四十七縣,威震江南。也正是因為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在石達開20歲的時候,受封為太平天國翼王。1857年,震驚中外的天京事變爆發。因為洪秀全的倒行逆施,石達開帶著十萬精銳部隊反出南京城。
  • 石達開單飛打不贏土匪,為何在「首義五王」中名氣最高?
    相信絕大多人都會選擇翼王五千歲石達開,說他在「首義五大王」中名氣最大;晚清戰神,號稱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都被他吊打,屢次三番要投水自盡。此外,石達開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靈魂」,是一顆最耀眼的星。 單純從名氣上看,「首義五王」中翼王石達開最高。
  • 四川大渡河畔,居住著數千太平軍後裔,他們感恩石達開,這是為何
    太平軍起義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雖然它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它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當太平軍將士以悲壯作為收尾後,歷史將他們載入了自己的年輪中。如今我們只會在課本和書本上了解到太平天國,可是太平軍將士的後裔,他們的基因中還記載著先祖們的忠烈之魂。
  • 石達開30萬雄兵,為什麼敗給了只有2萬人的左宗棠?3個原因很致命
    這場農民起義運動也差點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但卻在關鍵時刻,太平天國的幾位領袖人物最終沒能逃過歷史的局限性,將前途葬送在自己手中。至此太平天國五王僅剩下翼王石達開,其後安於享樂的洪秀全將軍國大事全權委託給石達開。
  • 翼王石達開勇猛善戰,為何在大渡河全軍覆沒?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的名將,他在天京事變以後,負氣帶領十萬大軍出走,最後在大渡河全軍覆沒,按理說他也是個身經百戰的將軍,就算是打了敗仗也不至於全軍覆沒,但結局是不但敗了,自己還被俘虜。石達開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八歲的他就開始自立門戶生活,十九歲時就已經統帥三軍。1857年5月天京事變之後,由於受到了洪秀全的猜忌和刁難,石達開選擇脫離太平天國獨自帶領十萬大軍徵戰。從天京離開以後石達開就一直在浙西山區附近徘徊,他帶兵襲擊杭州,使得清軍受挫,後來清軍加派人手將石達開擊退到江西地區。
  • 石達開兵敗大渡河實景圖:因一意外情況,紫打地和瀘定橋都過不去
    1847年石達開16歲,洪秀全慕名來訪,邀其共圖大計,石達開慨然允諾,3年後毀家紓難,率四千餘人參加金田起義,被封左軍主將、翼王,意為「羽翼天朝」。 石達開雕塑。石達開作為太平天國集團裡的中堅人物,16歲受訪出山,19歲統帥千軍萬馬,20歲獲封翼王,32歲英勇就義。他正是因為沒有能渡過大渡河才全軍覆沒,被清軍所殺。
  • 70位將領20萬大軍為何拋棄石達開?一首「五言詩」告知答案
    1857年5月,石達開脫離天京,在安慶聚集10餘萬兵馬,開啟人生新徵程。此時,翼王石達開意氣風發,又有「戰神」光環加持,風光無限。洪秀全為了挽回石達開,連續派遣使者去安慶,並帶去義王「金牌匾額」與群臣「求情表」,以及石達開留在天京的家屬,低聲下氣地求石達開,希望他能以大局為重,回到天京輔政。結果呢?石達開不領情也就罷,還扣留天京使者,甚至派兵追殺不聽從自己調遣之人。義王是啥意思呢?石達開起初是翼王,寓意「羽翼天朝」,也就是太平天國打工仔,職責是捍衛疆域,是洪秀全臣子。義王又是啥意思呢?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也許不是你想像中那樣,因為你可能讀了假歷史
    很多人都說,石達開是太平天國裡最完美的男人。完美在哪兒?第一,英雄出少年,十六歲得洪秀全、馮雲山相邀出山;十九歲帶領千軍萬馬,馳騁疆場;二十歲封王。梁啓超《飲冰室合集》中收錄有「石達開遺詩」五首;《梵天廬叢錄》所輯「入川題壁」;《太平天國全史》載「翼王在川遺詩」兩首;《石達開詩鈔》載《致湘鄉石龍軒先生》四首;《筠連縣誌》載「翼王題詩」一首等等,均流傳很廣。第四,武藝超群,為晚清中國的武學大家。《北平國術館講義》就將他與許宣平、達摩祖師、宋太祖、嶽武穆、張三丰、戚繼光、甘鳳池等人並論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拳術名家。
  • 翼王石達開給兒子慶生招致兵敗大渡河?到底是石王傻還是世人傻
    此人即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 現在解讀石達開的專家、史家,都喜歡在石達開的頭上加上兩頂帽子,一頂是軍事家,另一頂是政治家。 的確,石達開文韜武略一流,戴這兩頂帽子並不過分。
  • 石達開兵敗大渡河,為保命赴敵營談判?的確如此!
    眾所周知,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因被天王洪秀全猜忌而率兵出走,轉戰南北。在前往四川途中,走到大渡河天險,被清兵圍困,十餘萬大軍僅餘兩千多人。石達開決定去清軍大營談判。結果被清軍囚禁,隨後被殺。兩千多太平軍殘部幾乎被殺光。
  • 為何後世詩人,喜歡借翼王石達開的名義寫詩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嶽飛盡忠報國的高歌,最終在風波亭的雪夜嘶啞;「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一生為光復中原奔走的辛棄疾,終究是無人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每次讀這些心懷天下的詩作,總帶著一中敬仰,他們的作品,可謂字字是血淚,即便相隔千年,我們也能感受到那種面對山河破碎的悲傷憤,可是憑一己之力,無法力挽狂瀾。
  • 太平天國有楊秀清、石達開,為何最終仍舊失敗?
    首先是他哥哥洪仁發、洪仁達,分別封為安王、福王,讓兩個老哥掌權,壓制、監視石達開。之後洪秀全迫於滿朝反對,不得已取消兩個昏庸兄長的王爵,還是對他們言聽計從,後來又再改封為信王、勇王,一直幹預朝政。此兩人都極其自私、貪婪、愚蠢、橫蠻,專出歪主意,卻最受洪秀全信任。
  • 名為翼王,石達開卻沒能飛出「忠義」二字的末路陷阱
    翼王石達開(《石達開》劇照)石達開農家起義,初封翼王,英勇奮戰顯露將才《清史稿》記載:「以秀清為東王,軍事皆取決,蕭朝貴西王,馮雲山南王,韋昌輝北王,石達開翼王,洪大全天德王。」1859年,徘徊於江浙的石達開決定遠徵四川。從湘西入川途中,與大批清軍交戰於寶慶,寶慶之戰雙方共投入兵力十餘萬,戰況十分激烈,然而在清軍多方圍攻之下,石達開慘敗。
  • 戲劇《悲歌大渡河》——關於翼王石達開失敗的過程
    戲劇《悲歌大渡河》——關於翼王石達開失敗的過程創作和發布說明:這部歌劇是筆者的作品之一。為的是以歌劇、詩詞、故事的形式,將1863年太平軍翼王石達開在大渡河的失敗過程,藝術地展現給閱讀人。社會興則歌劇、詩詞興!中共黨十一屆三會全會,改革開放幾十年後,中國社會已經極大地興旺。
  • 石達開兵敗大渡河時,將寶藏藏哪兒了?當地人講出實情:無法取出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寶藏,在歷史上眾說紛紜,甚至自清朝以來,都不乏大量的尋寶者,到大渡河附近苦苦尋找,可都無法找到其蹤跡。這一點,歷史上有很多爭論,有的人認為石達開準備進入四川前,就已經派人前往四川做準備工作了,而其寶藏已被第一批入川的人員帶走,找了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藏了起來。這從石達開當時遇到的境況是說不通的。清朝對他進行前堵後追,他的寶藏要想先前入川,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另外,以曾國藩為首的清朝大臣,早已發現石達開進入四川的動機,因此,在四川境內,早已進行了防備。
  • 太平天國西徵:楊秀清與石達開權力博弈,沒有誰是贏家
    但是,西徵是太平天國內部一場權力博弈,楊秀清、石達開相互較量,最終葬送了西徵大好前途,讓湘軍逆襲成功。太平天國西徵:內部一場權力博弈,沒有誰是贏家,楊秀清、石達開都因此而付出代價。太平天國權力分配格局熟悉太平天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洪秀全只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軍國大事都是「首義五王」決定。「首義五王」,即是東王九千歲楊秀清、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南王七千歲馮雲山、北王六千歲韋昌輝、翼王五千歲石達開。
  • 大渡河畔,石達開第14位夫人生下兒子,結局如何?
    這位受石達開託孤的劉王娘是何許人也?劉王娘,記載甚少,出身、籍貫等都不詳。據羅爾綱先生考證,劉王娘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第14位夫人,多才多藝,有勇有謀,求石達開託孤報仇也是仿『趙氏孤兒』,行為獨特。當時石達開的家人在天京變亂中全部被殺,後來天京執政時又娶了幾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