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布局九大業務 打上遊戲業快車

2021-01-12 17173遊戲網

2月18日,華誼兄弟發公告稱,其將與上海嘉定工業區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他投資方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打造「華誼兄弟文化城」。

「要有城堡,要有趣;要有品牌,要有錢!」華誼兄弟自從在創業板上市後,已經不再只滿足於「站著掙錢」,還在進一步爭取能「躺著賺錢」。

文化旅遊市場落子上海嘉定

公告稱,華誼兄弟與上海嘉定工業區達成合作協議,旗下首個文化旅遊項目華誼兄弟文化城將落地工業區內,雙方於2月15日在黑龍江亞布力舉行的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完成了籤約。根據合約,這座「華誼兄弟文化城」在上海嘉定工業區規劃佔地1000畝,總投資數10億元。「文化城」主要用於建設影視基地。第一期佔地250畝的工程預計年底動工,並於兩年後建成。

華誼兄弟在上市之初便提及未來將計劃建設以影視拍攝、影視內容為主的主題公園,公司此舉意味著華誼正式進軍文化旅遊市場。

華誼文化城的定位主要是文化和旅遊,在文化這塊做成文化產業聚集的地方,所以會有很專業的攝影棚,當然也有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區域,結合旅遊這塊業務。

選取上海做文化城,首先從影視方面講,上海在氣候條件上比較適合,是可以全年拍攝影視的,因為現在多數影視劇是在南方拍攝的,再加上上海交通方便、人才也聚集,所以華誼文化城將來會是華誼兄弟在影視製作上的重要中心。

對於華誼兄弟頻頻出手,國金證券(600109)認為,長期看好華誼兄弟圍繞影視主業進行的戰略布局,影視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以及公司各項業務的快速發展將對業績增長構成有力支撐,維持公司2010-2012年每股盈利分別為0.432元、0.725元、1.013元,對應當前股價估值分別為63倍、38倍、27倍,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9%,維持「買入」評級。

影視製作仍是核心

2010年可謂華誼兄弟的豐收年。根據2010年三季報披露,預計2010年度淨利潤同比增幅可能超過50%。

無疑,影視製作依然是華誼兄弟目前的核心業務。數據顯示,2010年華誼兄弟製片、發行的電影創造了15.3億元票房,市佔率達到了15%,在票房最高的4部國產電影中佔據3席,不僅成為中國排名第一的製片公司和民營發行公司,也同時幫助中國電影業經受住了《阿凡達》領銜的進口大片的衝擊。

2010年華誼兄弟電影業務收入和毛利都將創新高,分別達到5.3億元和2.6億元,更為重要的是除票房分成收入之外創造約0.63億元的電影衍生收入,代表電影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收入結構得到改善。國金證券分析師毛崢嶸認為,隨著國內電影屏幕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二三線城市觀影需求的快速增長,電影行業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另外,電視劇業務雖然進入的時間不如電影長,但最近幾年發展飛速,對華誼的貢獻也在逐年提高。

中信建投分析師高輝預計,2011年電視劇業務將超市場預期。從製作計劃來看,2011年投拍數量有望實現100%左右增長。與此同時,銷售單價也有望繼續大幅上升(預計均價達到130萬元/集)。其原因,一方面來自公司2011年大製作電視劇數量較2010年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將來自行業精品劇均價的大幅上升。

試圖打通上下遊

雖然作為知名的民營電影公司,創作出了不少優秀大賣的作品,華誼兄弟也深受國內電影票房收入分成「潛規則」之困。通常,國內電影票房收入按照40:10:50比例分配給電影製作方、發行方和院線公司,扣除50%的院線分成,華誼兄弟真正的收入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多。而諸多影視公司紛紛開拓終端影院建設,往往是因為如上原因,電影製作、發行、播映的過程,家家都想自己把握上下遊市場,擁有更多的現金流,且無應收款,最重要的是能賺到更多,華誼兄弟自然更是注重這一重要的環節。

截至2011年1月底,華誼兄弟已經在重慶、北京和合肥開張了4家電影院,共有46個影廳和約5800個座位,未來電影院業務將幫助公司增強主營業務收入穩定性,同時進入放映領域也標誌著公司實現了電影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更多的整合優勢值得期待。

華誼兄弟表明,其合作的對象是有良好的開發經驗,以及在國內外具知名品牌的商業地產商。如新興都會、城市副中心住宅區等3-5公裡內,且有50萬居住人口潛力的項目區域內更值得投資影院。而類似百貨公司以及能分享人流的商圈和餐飲娛樂休閒等場所,也可列為選擇對象。

「攪局」網際網路

2010年12月8日,華誼兄弟宣布與巨人網絡成立合資公司「北京華誼巨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誼兄弟擬投入7000萬元超募資金收購華誼巨人51%股權,上海巨人網絡持股34%,另外15%的股份由上海巨焱網絡持有,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正式進軍遊戲市場。

實際上,由於影視市場的爆炸性增長,網遊與影視的相互滲透已並不鮮見。

自2007年以來,網遊產業已明顯出現增長放緩趨勢。與之相比,電影市場增長率高,2010年預計增長45.1%,超過網遊24.9%的增長率。

鑑於此形勢,各網遊企業紛紛向影視滲透。此前,完美時空憑藉章子怡擔當製作人的《非常完美》大賺特賺。數據顯示,完美時空2010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6.582億元人民幣,其中影視及其他收入為0.825億元人民幣。國內另一網遊大佬麒麟遊戲則宣布與中影集團合作,獲得其賀歲大片《刺陵》的授權,推出最新網遊資料片《成吉思汗刺陵》。立志打造娛樂帝國的陳天橋,更是讓盛大網絡早早與湖南廣電在影視方面展開合作。

在未來,華誼巨人將成為華誼布局網遊領域的重要平臺,成為集研發和運營於一體的綜合性遊戲公司。

從目前雙方合作方向來看,《萬王之王3》不會成為華誼未來的主打產品,更多的是扮演過渡時期華誼的試水之作。「《萬王之王3》只是最初步的合作,是一個起點」。下一款遊戲產品才是華誼的重頭戲。

儘管如此,僅從華誼兄弟藉助本身的內容資源,搭上正熱的網際網路快車,打通傳統娛樂產業與網際網路的界限的頻頻動作裡不難看出,其目的是將華誼兄弟打造為綜合性娛樂帝國。

布局九大業務板塊

綜合來看,華誼兄弟專注九塊業務:剛開始做電影;然後有了電影明星,有了明星之後就有了明星經紀業務;累積了一定明星數量和財力之後,開始進軍電視劇;上市有了資金之後開始擴展業務,建設電影院;有了華誼的品牌之後開始介入流行的網遊業務;各個業務越做越大之後需要一個公關來擴大影響力,就有了娛樂公關;音樂市場不被看好,就把音樂業務改成演出業務;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影響力之後就做一個商業地產旅遊;華誼的這一切都需要新媒體去宣傳,就將有新媒體的業務。

從華誼兄弟當前的戰略布局可以看出,它不是在簡單複製擴張,而是在想辦法更高效利用自己擁有的各種資源,來實現業務的整合,而且可以做到業務層次分明、戰略擴張有序、管理井井有條,這是華誼企業管理的價值所在。

湘財證券研究所TMT行業研究小組分析師田洪港非常看好華誼兄弟新開拓的幾塊業務,他在接受理財一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新業務板塊對公司盈利的貢獻在2011年將逐步開始顯現,但2011年還不會大規模爆發,看點還在未來。」他認為,遊戲業務與數位音樂業務方面,基本可以實現收購時的業績承諾,2011年合計貢獻利潤有望超過2000萬元;另外,主題公園與演出業務以及其他投資併購也在加快推進,預計在2011年也有望持續實現突破。

各業務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將會在一兩年內逐步顯現,屆時將明顯提升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推動公司加快步伐邁向綜合娛樂媒體集團。

來源:鳳凰網

【來源:】

相關焦點

  • 華誼兄弟玩遊戲勝算幾何
    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手遊行業整體發展潛力較大,但現在進軍遊戲業並非最佳時機,此時大部分遊戲企業估值過高,並且手機遊戲發展有放緩趨勢,即將步入"調整期"  電影公司華誼兄弟又「摻合」遊戲了。華誼兄弟7月24日公告,公司擬26.49元/股定增不超過845.12萬股以67161.60萬元收購銀漢科技50.88%股權。
  • 華誼兄弟危局始末:全線業務下滑 好大喜功成真正禍首
    其後,華誼兄弟又接連拍攝了《沒完沒了》《一聲嘆息》《鬼子來了》等熱門電影作品,在影視圈內佔據了一方天地。在布局電影作品的同時,華誼兄弟還在產業運作上開始發力。2003年,民營資本被允許進入影視發行領域,並且電影製作環節面向民資和外資開放。
  • 併購遊戲公司潮湧 華誼兄弟將收購廣州銀漢
    坊間傳聞,華誼兄弟此次停牌目的將要收購一家遊戲公司,而這家公司很可能是手遊公司廣州銀漢,收購價可能在20億元左右。7月3日,記者分别致電華誼兄弟和廣州銀漢,雙方均拒絕對此事進行確認。但是,無風不起浪,華誼兄弟本身具有包括IP和線下渠道等諸多資源,同時正準備進行轉型,雙方在業務和戰略上都可以融合或互補,二者聯姻可行性較大。
  • 華誼兄弟危局始末
    華誼兄弟出資7000萬元獲得華誼巨人51%股權成為主要股東,而巨人網絡成為少數股東,雙方合作運營巨人網絡的3D遊戲《萬王之王3》。 當時華誼兄弟對於雙方的合作非常看好,其預測華誼巨人2011~2013年的淨利潤將分別達到1125萬元、1380萬元和1819萬元。 密集布局遊戲業務的同時,華誼兄弟的電影業務也在2010年創造了一波小高峰。
  • 葉寧辭任華誼核心高管,兄弟重新掌舵電影業務
    2014年,王忠軍在華誼兄弟的某次晚會上首次提出「去電影單一化」戰略。之後,華誼將影視和藝人經紀業務模式分為「影視娛樂、網際網路娛樂、品牌授權和實景娛樂」三大業務體系。同年,華誼兄弟大舉布局遊戲、網際網路娛樂兩大版塊,並喊出了「在14個省份布局20個電影小鎮」的豪言壯語,而主營業務影視娛樂板塊收入貢獻率則出現了大幅度下跌。
  • 華誼「結拜」新兄弟 張國立攜影視公司加盟(圖)
    證券時報記者 顏金成 嚴惠惠  繼7月份成功聯姻銀漢科技打造「A股最強手遊公司」,華誼兄弟(300027)再次發力電視劇業務。華誼兄弟今日宣布,擬斥資2.52億收購著名演員、導演張國立執掌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70%的股權,以進一步增強華誼電視劇板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塊的內容生產能力,強化其核心競爭力。
  • 華誼兄弟「流動性困局」
    就像華誼兄弟股吧裡面一位網民說得那樣," 華誼退市風險不大,無非是償債壓力。"現金比率持續下跌華誼兄弟 2020 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24 億元,同比下降 69.88%;實現 "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31 億元,同比增長 39%。從產品結構來看,華誼兄弟主要的營業收入還是來自影視娛樂業務。
  • 師說|徐珊:華誼兄弟的「清倉式」股權質押
    當光環褪去,身陷囹圄的兄弟倆自顧不暇。現今兩兄弟對所持的華誼兄弟股權進行多次質押,截止2019年,最終質押率高達92.75%,王中磊的質押率更是高達99.67%。我們不得不去深思,王氏兄弟為何最終迷失在了股權質押的遊戲中?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1994年,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倆靠廣告公司賺到第一桶金。
  • 華誼兄弟-童石網絡成立「角蟲娛樂」 國漫納入華誼大娛樂IP矩陣
    合資公司將在童石網絡的漫畫IP庫中篩選高人氣IP進行改編,而華誼兄弟將享有對這些IP進行全形態開發的優先選擇權。此次合作標誌著「二次元」內容被正式納入華誼兄弟的內容矩陣,一方面豐富了華誼兄弟的多樣化IP儲備,為其「漫影遊」聯動激發更多可能;另一方面,也為華誼兄弟嘗試成熟IP的全形態完整開發提供了豐富彈藥。
  • 華誼兄弟要幹大事,復星、騰訊們為何會掏真金白銀支持?
    來源:德林社若干年後,如果回顧華誼兄弟的公司史,2020年一定是最有紀念意義的一年,也是最有挑戰的一年。資本市場上,18年虧10億,19年虧39億,連虧兩年的華誼在2020年必須扭虧,避免退市危機。在經營上,更是華誼「影視+實景」戰略實施的關鍵之年。
  • 豪門出手能否挽救華誼兄弟的2020?
    然而,伴隨著2018年質押風波、偷逃稅款等問題的集中爆發,業績連續兩年虧損,華誼兄弟早已不是那個市值超800億的大財主,如今股價便宜到不足4塊錢。時逢2020年疫情爆發,華誼兄弟在這個影視寒冬裡顯得格外艱難。2019年財報顯示,華誼兄弟巨虧近40億!就在大家都覺得華誼這次肯定爬不起來時,華誼的「兄弟們」真的出手了。
  • 全球資訊 | 葉寧辭任華誼兄弟高管,王中磊接管電影業務
    全球資訊組 新文化商業整理 | 全球資訊組編輯 | 文樂樂資訊速覽1.張朝陽:5月將嘗試直播帶貨2.葉寧辭任華誼兄弟高管,王中磊接管電影業務2.葉寧辭任華誼兄弟高管,王中磊接管電影業務華誼兄弟發布關於更換董事、公司高管職務調整的公告,時任華誼兄弟董事、副總經理的葉寧近日提出辭呈,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職務,同時辭去董事會戰略委員會的相應職務,僅保留華影天下(天津)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一職。
  • 王中軍能否拯華誼兄弟 去電影單一化戰略致公司陷困境
    早在2014年,華誼兄弟就提出「去電影單一化」的戰略方向。當時王中軍認為,電影市場變幻莫測,如果華誼兄弟僅專注於電影一項業務,很容易陷入被動狀態。於是此後幾年,華誼兄弟開始不斷推進「去電影單一化」戰略,形成了影視劇、品牌授權和實景娛樂、網際網路娛樂、股權投資四大業務板塊。
  • 華誼兄弟痛悟想做迪士尼要幾十年!差距究竟在哪裡?
    雖然華誼兄弟流動性危機暫時緩解,可兄弟們的友誼也是建立在「親兄弟明算帳」原則上的,讓22.9 億元投資獲得盈利是王中軍必須承擔的責任,他能做到嗎?首先取決於他能否找到與迪士尼的差距所在。華誼兄弟自2011年開始布局實景娛樂,致力於整合文化、影視、金融、政府、網際網路、商業、旅遊資源,打造全新的電影文化旅遊業態,主要產品形態包括電影小鎮、電影世界和文化城,據媒體報導已經投資近25億元。
  • 華誼兄弟一次虧掉五年淨利潤,股價回到十年前
    4月29日凌晨,國內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發布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2019年營業收入21.86億,同比下降43.81%;淨利潤虧損達到29.6億,同比下降262.3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39.66億,同比下降235.7%。 在迄今已公布年報的影視股中,這是虧損金額最大的一家。
  • 華誼兄弟:17年扣非淨利向好,電影業務亮眼
    公司推出的側重於網絡平臺的「I計劃」,布局《古董局中局》、《神之水滴》、《一生有你》等在內的30餘部劇目,2018年影視內容產品有望繼續發力。渠道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新增影院4家,累計開業影院23家,在建1家。
  • 華誼兄弟等錢來
    對於這筆展期貸款,在原有擔保的基礎上,全資子公司浙江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擬補充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原本《手機2》是當年賀歲檔的有力競爭者,華誼兄弟也指望著這部影片打一個翻身仗。投資已經出去,電影不能如期上映,導致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出現危機。為了解決公司財務問題,公司不得不密集出售資產。僅在2019年,公司就償還了47億元債務,短期警報得以解除。
  • 華誼兄弟發布三季報 淨利潤同比虧損減少
    10月28日,華誼兄弟(300027)近日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1,107,171,777.96元,同比下滑31.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25,943,330.32元,同比虧損減少,其中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94,563,001.35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減少
  • 從馮小剛到管虎,華誼兄弟30年的江湖興衰能出本書了
    究其根本,華誼之所以會淪落到現在的境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資產迅速膨脹後就走遠了。 當上行業老大了就懷揣巨大的野心,瘋狂融資擴展業務版圖,在風雲變幻的資本背後,結局總是不可預知。
  • 八佰爆紅,王忠軍、王忠磊套現忙,華誼兄弟東山再起無望?
    但是,風流總被風吹雨打去,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王忠軍、王忠磊漸漸迷失了,盲目多元化,除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等業務外,還大舉進軍以電影公社、文化城、主題公園等業務為代表的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以遊戲、新媒體、粉絲社區等業務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娛樂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