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藝1
【事件】
2月25日,小熊電器(002959.SZ)披露了業績快報,快報顯示,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9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08%。當日,小熊電器股價直奔漲停,收於75.09元。
【解讀】
1、這是小熊電器上市後首份年報業績快報,業績表現略超市場預期。
這是一家成立於2006年3月,主營業務為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公司。2019年8月公司正式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40%的營收增速,基本上保持了小熊電器上市前的營收增長速度。對於業績表現,小熊電器解釋,營收和業績雙雙同比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實施多品類發展戰略,不斷開發新產品;公司不斷開拓並完善銷售渠道。
公司利潤增長速度快於營收增長,不排除公司在2019年毛利率有所提升這一原因。
2、疫情之下,小家電需求增長,小熊電器今年業績或仍有保障。
酸奶機、電動打蛋器、電熱飯盒、加溼器、多士爐、煮蛋器/蒸蛋……總有一款小家電在今年這個春節適合你。新冠疫情之下,宅在家裡的生活方式也帶旺了各種電商小家電品牌。
當前,雖然各城市已陸續復工,但人們出行仍受一定限制,餐飲行業恢復元氣還需時日。而人們對居家烹飪的需求及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使得各類小家電需求爆發。電商渠道上,上述小家電品類正是小熊電器的優勢所在,其市場佔有率領先,有望受益於此。
在新的業績快報披露和今年業績繼續向好的預期之下,小熊電器受資金追捧,股價放量漲停也在情理之中。
3、競爭加劇,未形成有效的護城河。
需要注意的是,創意小家電行業門檻不高,行業競爭加劇。對小熊電器來說,其仍未形成有效的「護城河」。
小熊電器所在地佛山便是傳統的家電重鎮,存在大量同類廠家,此地誕生的淘品牌數不勝數,未來也會有其他品牌殺出重圍。在還未形成有效的技術門檻、品牌門檻之前,小熊電器面臨著來自大量後來者,即新興電商品牌的「價格戰」。
尤其是在過往小熊電器的研發投入較低,上市前小熊電器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不超過1.60%。這是家電行業上市公司的最低水平,也是行業十幾年前的水平。在招股書中所述的342項專利中,外觀設計專利多達231項,發明專利只有8項。
上市後的2019年小熊電器在品類方面已有所拓展,研發投入上會否因IPO成功而有所提升,還要看具體的年報數據。
4、來自家電巨頭們的競爭。
小家電領域毛利率偏低,本是家電巨頭競爭的盲點。不過,大家電行業整體形勢走弱,傳統家電巨頭勢必會將增長較快的小家電領域作為布局點之一。一旦家電巨頭加入競爭,對根基還未穩固,依附於電商平臺生存的小熊電器這類電商小家電品牌或形成衝擊。
前有美的集團(000333.SZ)、海爾智家(600690.SH),在小家電領域還有九陽股份(002242.SZ)、蘇泊爾(002032.SZ),後有網際網路家電品牌小米等,這些競爭對手都不容忽視。這些品牌一旦集體湧入,對小熊電器來說,或許將是一場「降維打擊」。
5、電商品牌對線上渠道的嚴重依賴是把「雙刃劍」。
小熊電器銷售渠道過於單一,線上銷售佔比超過九成,當下電商渠道,為公司帶來的大量流量並轉化為了營收和利潤,但仍存在硬幣的另一面。
一來公司抗風險能力弱,二來營收季節波動性極強,三來業績受電商導流、平臺佣金政策等制約,而電商流量也並非其獨佔資源。公司需要與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保持良好的關係,且需要做好平衡,一旦關係有損,勢必影響公司業績。格蘭仕與天貓事件便是前車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