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16:28 |餘杭晨報
康紅新港手划船
最近,良渚街道港南村成了新晉「網紅」打卡點。每到雙休日,數百名遊客從市區、周邊鄉鎮趕來,划船戲水、避暑納涼。小鄉村為什麼突然「躥紅」?上周末,筆者特地趕到港南村,一探究竟。
到了港南村,沿著村裡的主幹道筆直前行,看到一塊489M路公交車站牌,就到了村民說的划船點——康紅新港。
隨著後申遺時代的到來,距離良渚古城遺址僅7分鐘車程的港南村,結合自身特色,定位一村一品——「行在港南」,把鄉村發展的重心從環境建設轉向農文旅融合發展。利用沿村而過的康紅新港,開闢手划船遊樂項目,並於今年「五一」假期正式對外開放。
康紅新港是1979年開挖的人工河,全長約7公裡,水面平均寬度約12米,水深約1.5米,常年用於周邊農田灌溉。兩邊的水杉樹也是當年種下的,樹齡都已超40年。經過一代代人的用心呵護,康紅新港水質常年保持II類,水杉樹長得鬱鬱蔥蔥,綠蔭如蓋,遮擋住了大片熾熱的陽光,划船的時候也不用擔心會被太陽曬傷。
據了解,手划船項目是港南村發展「美麗經濟」的一次嘗試,目前僅開放該村境內幹家橋至水當中橋一段,全長約325米。「這個項目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效果比我們預想得好很多。」港南村黨委書記許洪興說,「五一」假期,手划船項目首次對外開放,只靠村民口耳相傳、朋友推薦而來的遊客就在1500人左右。由於該項目是村裡自主運營,工作人員由網格長、網格員和志願者們兼任,因此,目前手划船項目只在節假日、雙休日對外開放。
划船的費用每人20元,體驗30分鐘,每條船最多可坐4人,一旁有救生員照看。即使每周只開放兩天,這對港南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許洪興估算了下,每個雙休日前來的遊客約七八百人,一個月下來,僅手划船項目就創收60000多元。
兒童迷宮
船劃累了,康紅新港旁邊就是兒童公社。公社裡不僅有滑滑梯、鞦韆、蹦床,還有一大片迷宮。筆者看到,不少孩子正在陽光下盡情玩耍,嬉笑聲灑滿整個公社,家長們坐在邊上的涼亭裡,享受著穿堂風的涼爽,好不愜意。
「接下來,我們打算把手划船項目繼續完善,包括延長划船的長度等等。找一家專業的公司來運營,把村裡的農文旅產業發展得更好。」許洪興說,目前,港南村正準備申報康紅新港南岸整治項目,為南岸遊步道建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原標題《一條手划船讓良渚街道港南村成新晉「網紅」》,作者 潘怡雯 王珏,編輯 李如)
1591172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