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採寫日記:世坂村古民居
上午八點半,許天賜老闆當嚮導,今日深入世坂村,拍攝古民居,主要是在世坂「後壁」。
沒有飛行拍攝,效果不好。邀請鷺光謝總再次去拍攝。
之後,到「倫恩堂」與許大頭座談。世坂原來曾經是薛坂。洪武十四年(1381年),世坂開基祖子銘公覺得西林土地有限、人口密集,就選擇世坂作為傳世繁衍壯大之地。
舊時因居住姓薛人家,叫薛坂。因在閩南語中,薛與世諧音,故名世坂。
子銘公先在世坂「下城」前口塘養鴨,後慢慢發展,現在為許氏在雲霄唯一居住地。
早年,在雲霄城郊,佔據西路口,是雲霄下河、馬鋪以及平和縣、詔安縣部分村莊必經喉嚨要地,路過世坂,必須搭渡,「獨許」如何在世坂安居樂業?世坂人還要抗捐、抗北軍、抗日……你不堅強,誰提你堅強?世坂人唯一出路是自強不息。
喝水不忘挖井人。
大頭介紹村裡值得驕傲的人。
第四節名人軼事
許秋植,學名桂芳:民國時代任過營長,雲霄縣參議員,縣農會理事長,為雲霄和平解放做出一定貢獻,後定為起義人員。
許聖:任過雲霄縣縣長、雲霄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許平海:任過福建省衛生廳人事處長。
許加興:任過雲霄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許德邦:任過雲霄縣政協副主席。 一九四四年春,在香港達德加入周興民領導的中共閩中地下組織,同年被組織派回雲霄負責籌謀和平解放雲霄。事後進入閩南公學學習,任分隊長,結業後在龍溪專署民政局工作。
許連木:任過佛山市某區法院院長,市二輕總公司書記。
許良樹:廈門大學教授。
許仲川: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赴臺灣,任憲兵校官。
許周澤:解放前去臺灣任教,後因國民黨情報局要捕他看返回大陸,解放後任過雲霄縣初級中學校長,縣中蘇友好協會主席,1952年11月--1954年6月雲霄縣各屆人民代表會議常委會副主席,漳浦一中副校長兼團委書記。
許榮東:生前曾任過鄉長,退休後為家鄉做出一定貢獻。(2002年編《世坂許氏家譜》)
許進地。
許師遜、許泗寶、許石泉。
近午,再拍向東渠。拍照,要找別人每拍的角度,儘量順光,又要找晴朗的日子,拍許多張,實際用只有一張。
把世坂舊橋也留下。
到家,12點。
感謝許天賜老闆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