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川端康成自殺,被發現後送往醫院,但路上卻非常的堵,司機全然無視交通法規,全程喇叭聲音震耳欲聾,拐過最後一個路口,車頂警鈴大響,一個急剎車,到醫院了。
停好車之後,他又到後面幫助護士一起抬下擔架,老人微微抬手,發出微弱的呼吸聲,司機靠近竟聽見老人再說:.....路這麼擠,真是辛苦你了。」
川端康成,日本偉大的文學家,可謂是站在文學巔峰級人物,就在臨死前還對別人充滿敬意,這位日本文學泰鬥界的大神,為什麼輕易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成長歷史
三島出生之後,家中就陸續有人去世,2歲時,父母患肺結核身亡;8歲時,祖母病故;11歲時,姐姐夭折;14歲時,與他相依為命的祖父也撒手人寰。他在殯儀館出出進進,長期披麻戴孝,旁人稱他為:「參加葬禮的孩子」。
年幼的他,根本不知道到底什麼是死亡,他只是覺著見不到了而已,只不過這個見不到的時間過長。
可能是童年的悲慘經歷讓他有一個熱愛文學的愛好,最後一位親人去世之後,雖說他借住在親戚家,但他主要還是住在學校宿舍,因為這樣有大把時間去讀書。
畢業之後,他選擇做一個全職作家,正是他的這個選擇,讓他能一舉成名。
就這樣好的作品越來越多,後來憑藉《雪國》,《千隻鶴》,《古都》1968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領獎結束之後於1972年,他選擇放棄自己。
對家人說,他想出去走走,結果到深夜還未回家,尋找許久之後,助手守敏惠在工作室發現了他,他躺在洗手間,口含煤氣管,臉漲成櫻桃紅,已經奄奄一息,助手立馬叫來了救護車,但因吸入一氧化碳過多,最終搶救無效。
醫院門口,他對司機就說了這句:.....路這麼擠,真是辛苦你了。」充滿敬意。
對於獲諾貝爾之後,川端康成又選擇了自盡,外界有許許多多的說法,但到底是什麼,想必只有川端康成自己知道。
有人說他鬱郁不得志,其實不是,川端康成死前已經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日本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人,在外人看來,這可能是滿志狀態。
也有人說受三島的影響,川端康成跟三島紀夫可謂是亦師亦友,三島一度被川端康成視為自己文學上最理想的接班人。
三島在川端康成之前就已經在先行切腹,可能三島是真的因為當時的不得志,最終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無論如何,三島由紀夫的死,確實讓川端康成倍感蒼涼,他甚至在三島自戕的現場和自己的弟子說:「該死的是我。」
時隔三年,川端康成跟弟子團聚了。正是應了他十年前就寫下的那句:無言的死,無限的活
每一個作家都應該被銘記,川端康成也一樣,沒有留下一句話,讓自己的死成為一種謎或許是不讓人們遺忘的最好方式。
即使川端康成就這麼離開了,但他所產生的影響卻從未停止過。甚至那句:「凌晨四點,海棠花未眠」也給了人們無限的生機。
而他在諾貝爾文學獎作品之一的《雪國》中的開頭曾寫到: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就像是在告訴人們,穿過層層苦難,就是精彩。
他是在用他的死告訴我們,生其實還有無限的希望。
死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因為他終於可以去跟他的親人們團聚了。
川端康成的一生充滿悲哀,但在《雪國》中,更是將絕望和虛無,唯美和哀愁發揮到了極致。
一種獨特的技巧和一種敏銳的感覺,充分的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彩,也使得這本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甚至是幾代中國作家。
餘華曾說:「川端康成是我的文學啟蒙老師之一,他的作品籠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寫作。」
而莫言也曾說:「《雪國》是我寫作道路上的燈塔」,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著我。
看到這,對弈一個悲慘人的一生,是如何產生著特殊的情愫,又是如何影響代代作家的,真正的內容也就需要您自己從書中獲得。
年輕一代人,如果對於生活,對於愛情過度的迷茫,不妨靜下心來看一看川端康成的諾貝爾獎三部曲。
這套書共分《雪國》、《千隻鶴》、《古都》三冊。
原價136元,現價只需89.9元。
每冊的價格20多元,比起一頓飯錢,一張電影票,可以說是相當的實惠。
可不同的是,這個價格卻能讓你在川端康成的書籍中暢遊。#川端康成語錄#
如果你喜歡書中唯美的場景,真情的文字,不妨看一看~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