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曾說:「死亡是最高的藝術。」
1972年4月16日隨著櫻花的盛開,生前作為佛教信徒的川端康成也到達他心中的西方極樂之地。當我們了解他幼年時候的經歷或許也能理解半分。
兩歲時候,父親去世。在接下來不到8年的時間裡母親,奶奶,姐姐相繼離去。只留下又聾又瞎的爺爺與他作伴,可惜只有肢體間的語言表達,語言的問候,幼年時候的川端康成幾乎為零。
最後,爺爺的溫情也在他15歲那年被無情地剝去。也是在那一次,他真正的理解骨肉分,親情離去的苦痛。
寂寞,孤獨成為他未來幾十年的伴侶。
文學,給他帶來了一縷暖陽
1920年,7月。川端康成考進東京大學文學部,最終進入文學系。此後他沉迷於文學,文學帶給他另一種溫暖。
川端康成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讀書,寫作,旅遊。這是他當時最真實的生活寫照。有人曾勸他不要讓他寫了說是給三歲小孩看的。他笑而不語。
1988年川端康成,成為繼戈爾泰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文學作家。當世人認為他正是厚積薄發,一舉成名時。三年後,他卻與世長辭。
川端康成也曾在《花未眠》中寫道:」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候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當我們都以為他走出幼年接連失去親人都痛苦時候。他選擇讓世人最不可接受的方式與世長辭。
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因為他也曾講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口含煤氣罐,躺在棉被上,臉頰憋得通紅。這是他死前最真實的寫照。
這種超前的思想不僅在日本,中國也有。海子在不惑之年選擇臥軌自殺,他們這種超前的思想,我們或許無法理解,但我們知道也正如,此川端康成創作出無數佳作《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古都》以及《睡美人》等。讓世人欣賞,找到答案。
川端康成內心猶如《雪國》一般簡單,純淨。
又如《千紙鶴》一般錯綜複雜,令人哪以捉摸。他內心究竟在想什麼,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離去或許不是想不開了,也可能是真的看開了,想明白了。
歸於來處,歸於自然。敢於面對死亡,無畏.在前去醫院的救護車上他對司機說了最後一句話:「路那麼擠,真辛苦你了。」
在日本櫻花盛開正好,川端康成卻與世長辭,他筆下的愛情或許也如這櫻花一般,清新,嬌嫩,透露著青年的稚氣。
只可惜,來年花已開,君已不再來。遠赴人間盛世宴,可惜已無法共睹,這人間盛世顏。但寶貴的是作品依舊在,仍在被人賞讀。
青年,社會的新血液。當你們面對這未知的新感情時。川端康成的書籍便是你們最好的借鑑寶典。願你們共勉前行。
年輕一代人,如果對於生活,對於愛情過度的迷茫,不妨靜下心來看一看川端康成的諾貝爾獎三部曲。
這套書共分《雪國》、《千隻鶴》、《古都》三冊。
原價136元,現價只需89.9元。
每冊的價格20多元,比起一頓飯錢,一張電影票,可以說是相當的實惠。
可不同的是,這個價格卻能讓你在川端康成的書籍中暢遊。#川端康成語錄#
如果你喜歡書中唯美的場景,真情的文字,不妨看一看~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