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心梗急救「三步訣」,關鍵時刻能救命

2020-12-18 瀟湘名醫

近年來,我國急性心梗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病例約有50萬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由於忽略了急性心梗的某些症狀,耽誤了治療時間,最終釀成了悲劇。

1120代表著「2個120」。無論何時何地,發現心梗信號後,其一是要及時撥打120,其二是明確診斷心梗患者爭取在黃金120分鐘內得到有效的救治。

所以,及時、準確地識別急性心梗的先兆症狀,及早住院治療,避免急性心梗的發生,對於挽救患者生命至關重要。

常見症狀要知曉

識別急性心梗是救治的第一步。典型的心梗有以下幾個特點:

1.疼痛:近70%表現為胸痛伴大汗。胸痛常有一種緊縮感、壓榨感、壓迫感、燒灼感、胸憋、胸悶或有窒息感、沉重感。

2.持續時間長:心梗的胸痛持續時間較長,多超過20分鐘,不能自行緩解。常伴有放射痛(包括左上肢、右上肢及肩部)、噁心/嘔吐、氣短、呼吸困難等。

3.約20%有明確的誘因:心梗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過度體力活動。此外,與平時相比的過度飽餐、高脂飲食、大量吸菸、大量飲酒、夜間過度娛樂、用力排便、情緒激動、天氣及環境驟變、疾病/手術/創傷也都是常見誘因。

心梗急救「三步訣」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不可麻痺大意,認為「忍一忍」就可以扛過去,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心梗救治要及時,掌握以下「三步訣」,關鍵時刻能保命!

第一步:平臥休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高血脂,以及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被心梗盯上,一旦出現胸痛等心梗症狀,應立刻停止任何活動。情緒激動和身體活動都會提高心臟耗氧量,加重病情,所以大口呼吸,用力咳嗽之類的行為肯定不對。

正確的方法是:立即平臥休息,或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再呼叫他人協助。克制緊張情緒,可適當緩慢深呼吸,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會造成通氣過度,一般5秒一次為宜。

第二步:本人或親屬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真正的心梗不是一般的藥物或方法能緩解的,儘快去醫院才是最佳解決方案,沒有之一。感覺有可能發生心梗(如持續發生15分鐘以上的胸悶胸痛,服藥不能緩解),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告知家屬的聯繫方式。

第三步:及早手術。患者來到醫院後,急診科、心臟科等相關專科醫生會迅速診治。患者及家屬要充分相信醫生,配合醫生工作,爭取在發病120分鐘內讓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療。心梗發作時,被堵塞冠狀動脈遠端的心肌細胞會失去血液和氧氣的供應。超過20分鐘,心肌便會出現壞死。壞死面積越大,死亡率越高。因此,應當儘早開通閉塞血管,爭取挽救瀕死的心肌或縮小梗死範圍。

溫馨提示

一旦發生急性心梗,便是時間與生命的較量。那麼,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有效預防心梗,避免「生死較量」的發生呢?想要避免心梗的發生,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四點:

1.健康飲食

2.戒菸戒酒

3.加強體育鍛鍊

4.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危險因素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

【來源:光明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球王馬拉度納心梗逝世。記住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急性心肌...
    不良的「放縱」生活習慣,各種疾病隱患,使一代球王的落幕,也讓「心梗」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心血管疾病已佔我國疾病死亡率第一位,在《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中,推算全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達3.30億,其中,心肌梗死更是「頭號殺手」。我國平均每3秒就有一個心梗發生,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目前估計我國心梗患者有250萬人,其中只有5%的患者得到了及時合理的救治。
  • 江蘇公共場所將設心梗「救命神器」AED機
    2016年起,省衛生計生委、省紅十字會計劃將聯合啟動公共場所設置心梗「救命神器」AED機項目,在省及13個地市的政務中心大廳設置AED機,招募志願者,開展心肺復甦、AED使用技能等急救知識培訓。另外,擬與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協作,在機場設置AED機。
  • 危急時刻能救命!關於「AED」你得知道→
    危急時刻能救命!如果呼喊沒反應,應當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通知急救人員;第二步,撕開設備封條,按照提示步驟,通過雙擊設備急救按鈕、掃描二維碼等方法,待玻璃櫃被彈開即可取出AED,按下電源鍵,將機器上預連接的電極片按語音指示粘貼到被救者身上;第三步,在連接電極片後,根據語音提示探測心率,完成充電後,根據語音提示按下放電按鈕;第四步
  • 「剪刀、石頭、布」也能救命?臨安區社會福利中心開展海姆立克急救...
    這可是能救命的法寶!近日,臨安區社會福利中心邀請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主任護師盛珍為講師,為護理員們進行噎食、嗆咳等緊急情況下,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法急救的培訓。培訓中,盛珍圍繞「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為什麼要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的原理和手法有哪些?」
  • 普及「救命神器」AED也是普及急救意識與能力
    普及「救命神器」AED,要實現觀念技能與技術設備相匹配。也就是說,普及「救命神器」攻略要做全套,不僅要解決關鍵時刻「沒得用」的問題,也要同步解決「不會用」「不敢用」的問題。 ■ 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 姚龍華 當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仙林街道為民服務中心開展AED除顫儀急救培訓
    7月8日下午,仙林街道為民服務中心聯合街道紅十字會,共同開展了一場AED除顫儀急救培訓。通過在街道服務大廳現場因地制宜教學,向中心的工作人員及往來的辦事群眾宣傳了急救知識。培訓現場,紅十字會的救護專業培訓師分享了實用的搶救流程指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使用方法和徒手心肺復甦技能。
  • 球王馬拉度納心梗去世,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據阿根廷多家媒體報導,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在意外還沒發生之前,掌握必備的急救技能是很有必要的,防範於未然,關鍵時刻能救命。如果患者出現突然倒地,意識喪失,我們應該怎麼辦?
  • 一天救兩命,公共場所「救命神器」AED顯威力
    資料圖片 來源:華商網記者近日從廣東省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2020年12月14日,在深圳市龍崗區和福田區連續有人因為心臟驟停突然倒地。幸運的是,他們遇上了能開展心肺復甦的人,還在短時間內有「救命神器」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儀相助。目前,兩人均已脫離生命危險。「我學過急救,讓我試試」當日早上,39歲的塗先生走到上班地點坂田創匯國際中心時,突然感到眼前模糊。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 警惕: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這些能救命!
    貼完也搞不清管事不管事,有時候就不疼了,但時不時的還會疼,妻子害怕是心臟問題,勸他到醫院看看,他說自己年輕,能吃能喝,怎麼會得心臟病呢?就這樣,並沒有到醫院......」「某天下午還沒吃晚飯,患者突然覺得後背疼痛加重,渾身涼汗,胸悶憋氣,隨後突然就癱在那了,之後家屬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
  • 心梗是什麼? 突發心梗,又該如何進行急救?
    殺死他的「元兇」名叫心梗,而當我們為一代球王的隕落而嘆惋,又可曾知曉,將迭戈帶離人間的心肌梗死,究竟多可怕,又應該如何去防治呢?心梗是什麼?有何預防良招?突發心梗,又該如何進行急救?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聯繫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北京醫師跑團的成員王娟。阜外醫院心內科,在國際範圍內也可以被冠以權威的名號。
  • 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性猝死 救命神器AED能搶回「黃金4分鐘」嗎?
    央視網消息(記者 董淑雲):近日,深圳一男子上班途中突發心梗倒地,路人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並使用附近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展開施救,經過搶救,他慢慢恢復心跳和呼吸,轉危為安。AED作為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救命神器,應該像滅火器一樣得到重視和廣泛配置。據《中國AED布局與投放專家共識(2020)》,目前,高度自動化的AED操作便捷,非專業人員接受培訓後使用,極少發生差錯,能解決醫務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對院外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有效救治的難題。全國各地AED配置情況如何?
  • ...又被同一「神器」救回……|昏迷不醒|AED|神器|心梗|電擊|-健康界
    這時,上班途經此處的武文(化名)立馬反映過來:「我學過急救的,讓我試試。」2019年11月,武文就參加急救心肺復甦培訓,還拿到了AHA急救證書。這一次是他第一次利用所學知識救人。「我學過急救,我來吧!」成先生不僅學過急救,還是急救培訓的導師。成先生按壓塗先生的胸口,武文則在一旁進行人工呼吸,兩人互相配合。
  • 危急時刻的「救命神器」!邁瑞醫療向梅州捐贈7臺體外自動除顫儀
    腦細胞在缺氧條件下,最佳搶救時間只有4至6分鐘,發病最初4分鐘是搶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時刻,即"黃金4分鐘"。但是,由於80%心源性猝死發生在醫院之外,我國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不到1%。院外心臟驟停急救靠四個字——會、敢、近、全。""
  •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極其安全、極其簡單的「救命神器」,但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它。因此,在公共軌道交通配置AED後,還要普及AED的使用方法,引導民眾遇到突發疾病患者時敢救、會救。
  • 向太陳嵐自曝7月患心梗急救,專家:心梗前有預警信號
    8月17日,向太陳嵐發微博透露,其在今年7月13日由於心梗入院急救,因肺積水及心瓣不太動進了ICU,目前經過一個月的救治,向太已出院回家。心梗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可並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 海賊王:終於知道山治為什麼喜歡抽菸了,關鍵時刻能救命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山治初出場中能找到答案。大家都知道,抽菸的人,都有故事。山治同樣也有故事,山治的故事就是他和廚師長之間的故事,他和廚師長都經歷過忍飢挨餓,餓的都成琵琶骨的時候,可想山治和廚師長是多麼理解餓的人的痛苦,所以當阿金來海上餐廳像廚師門要飯吃時,其他廚師都羞辱阿金,甚至暴打了阿金一頓。只有山治經歷過挨餓,才會同情阿金,為阿金親自做了一盤好菜,因此阿金也很感激山治。
  • 危急時刻如何自救互救?觀山湖區野鴨衛生院把急救知識送進校園
    近日,觀山湖區野鴨衛生院聯合金陽醫院急危重症黨支部、貴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貴州職業技術學院100餘名師生員工代表參加。當天,活動通過「理論基礎教學 實操技能培訓」的方式,向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廣大師生普及了急救知識與技能。活動中,金陽醫院專家團隊的醫務人員向大家詳細講解了當人突發心臟驟停時,如何在「4-6分鐘」的黃金救命時期運用心肺復甦技術挽救生命;並針對氣道異物等突發事件,講述了如何預防及一旦出現氣道異物不能說話和咳嗽時,怎樣正確使用哈姆立克手法進行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 「救命神器」宣講進社區 石景山魯谷街道百名「老街坊」學急救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款 『救命神器』」,12月12日上午10:00,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應急辦、北京急救中心、石景山區魯谷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的「院前急救進社區——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主題宣傳活動」在石景山區第五幹休所舉辦,百餘名老街坊參加了此次活動。
  • 「健康課堂」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貼完也搞不清管事不管事,有時候就不疼了,但時不時的還會疼,妻子害怕是心臟問題,勸他到醫院看看,他說自己年輕,能吃能喝,怎麼會得心臟病呢?就這樣,並沒有到醫院......」「某天下午還沒吃晚飯,患者突然覺得後背疼痛加重,渾身涼汗,胸悶憋氣,隨後突然就癱在那了,之後家屬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