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學習:數學分析之定積分

2021-01-08 文話教育

前面不定積分是求原函數,而今天的定積分是求和式極限,將兩者關聯起來的是牛頓-萊布尼茲公式。定積分常用於求平面圖形的面積,變速直線運動路程和變力做的功。

第1節:定積分的概念和性質

定義:設函數f(x)在區間[a,b]上有定義,J∈R,若對任意ε>0 都存在σ>0,使得對[a,b]的任何分割T:a=x0<x1<x2<...<xn-1<xn=b,以及取任意介點值{ξi|xi-1≤ξi≤xi},只要||T||<σ,就有|Σ(f(ξi)Δxi)-J|<ε,那麼就稱f(x)在[a,b]上可積,區間稱為積分區間,a,b分別稱為積分下,上限。也有稱為黎曼可積,黎曼積分,黎曼和。可積的必要條件定理:f(x)在[a,b]上可積,則函數在該區間必有界定積分線性性質定理,與不定積分很像:設f(x) ,g(x)在I上都在[a,b]上可積,α,β為兩任意實常數,則αf(x)+βg(x)在區間上也可積 且∫[αf(x)+βg(x)]dx =α∫f(x)dx+β∫g(x)dx |積分上限b,積分下限a可積的充要條件定理:f(x)在[a,b]上可積 <==>對任意c∈(a,b),f(x)在[a,c]與[c,b]上都可積,此時有等式∫f(x) dx |a->b = ∫f(x) dx |a->c + ∫f(x) dx |c->b。這個也叫積分區間的有限可加性定理:滿足可積條件下,|∫f(x) dx |a->b | = ∫|f(x)| dx |a->b ,即積分的絕對值 = 函數值的絕對值的積分

第2節:微積分基本定理 ,在這節內容,會感受到函數連續性的重要性

變上限定積分與變下限定積分,簡單來說就是積分上限 或者下限 是變量 。型如,F(x)=∫f(t) dt |a->x ,x∈[a,b]定理:若f(x)在[a,b]上可積,則其變上限積分所定義的函數F(x) 在[a,b]上連續。關聯了可積與連續性原函數存在定理:設f(x)在[a,b]上連續,則變上限定積分所定義的函數F(x)是f(x)在[a,b]上的原函數,即F`(x)=d*∫f(t) dt |a->x /dx = f(x) x∈[a,b]。 關聯了原函數與連續性推論:設f(x)在[a,b]上連續,則d*∫f(t) dt |x->b /dx = -f(x)。連續函數的可導且複合函數是有意義的。即積分上限是一個關於x的函數微積分基本定理-牛頓萊布尼茲公式:設f(x)在[a,b]上連續,F(x)是f(x)在[a,b]上的一原函數,即F`(x)=f(x),則∫f(x) dx |a->b = F(b)-F(a)

第3節:定積分的計算,主要講常見的定積分計算的類型,沒有太多理論性的東西。可以對比不定積分的計算

換元法定理:類比不定積分,不過此處條件為,函數f(x)在閉區間[a,b]連續分部積分定理:同樣類比不定積分的分部積分法,此處條件為u(x),v(x)都是在閉區間[a,b]有連續的導函數

第4節:討論定積分存在的條件

布達和的概念,包括布達上和S,布達下和s。其實就是同一分割下,最大 與 最小 的積分和上下和性質定理1:滿足條件的同一分割下,上和是所有積分和的上確界,下和是所有積分和的下確界上下和性質定理2:在分割T下增加分割點所得新分割T`,相比以前,下和遞增,上和遞減上下和性質定理3:任意兩分割組合成一個新分割,新上和不超過之前的任意一個分割的上和,新下和≥之前的任意一個分割的下和上下和性質定理4:對任意兩分割,總有下和不超過上和布達定理:lim s(T)=s ||T||->0 ;lim S(T)=S ||T||->0可積準則1:設f(x)在[a,b]上有界,則f(x)在[a,b] 可積<==> f(x)在[a,b]的上積分=下積分,即S=s可積準則2:設f(x)在[a,b]上有界,則f(x)在[a,b] 可積<==>對任意ε>0,總存在一分割T,使得 S(T)-s(T)<ε可積準則3:設f(x)在[a,b]上有界,則f(x)在[a,b] 可積<==>對任意正數ε,η,總存在一分割T,使得屬於T的所有小區間中,對應于振幅wk`≥ε的那些小區間的總長ΣΔxk`<η可積函數類1:在閉區間連續的函數可積可積函數類2:在閉區間單調的函數可積可積函數類3:在閉區間只有有限個間斷點的有界函數可積

第5節:積分中值定理

積分第一中值定理:設f(x)在[a.b]上連續,則至少存在一點ξ∈(a,b),使得∫f(x) dx |a->b = f(ξ)(b-a)推廣的積分第一中值定理:設f(x)在[a.b]上連續,g(x)在[a.b]可積且不變號,則至少存在一點ξ∈[a,b],使得∫f(x)g(x) dx |a->b = f(ξ)∫g(x)dx |a->b積分第二中值定理:設f(x)在[a.b]上可積,g(x)在[a.b]上遞增且g(x)≥0,則存ξ∈[a,b],使得∫f(x)g(x) dx |a->b = g(b)∫f(x)dx |ξ->b推廣的積分第二中值定理:設f(x)在[a.b]上可積,g(x)在[a.b]單調函數,則存在ξ∈[a,b],使得∫f(x)g(x) dx |a->b = g(a)∫f(x)dx |a->ξ + g(b)∫f(x)dx |ξ->b

相關焦點

  • 數學分析第八章《不定積分》備考指南
    截止到目前,同學們對計算應該有個明確地認識,計算不僅僅拘泥於中小學的關於數的加減乘除運算,還包括求極限,導數,不定積分,定積分,反常積分,數項級數的和,冪級數的和函數,重積分,線面積分,行列式,逆矩陣,特徵值,特徵向量,Jordan標準型等等各種高檔次的運算!所有這些運算中,最能考察一個人的計算能力,非不定積分莫屬!
  • 教學研討|1.5.3 定積分的概念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問題的探究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經歷,增進學習數學的信心,優化數學思維品質。三、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教學重點:(1)了解定積分的概念;(2)掌握定積分的幾何意義,並利用其解決相應問題;(3)極限的思想;如何突出:通過短視頻以及回顧求曲邊梯形面積的步驟,以實例形成「直觀印象」建立新舊知識的連結,注意引導學生歸納概念,最後給出嚴格的定義
  • 2021考研數學高數衝刺備考:遞推法在定積分中的應用舉例 華裡士公式
    2021考研數學高數衝刺備考:遞推法在定積分中的應用舉例 華裡士公式 2021考研已經進入緊張的備考強化階段,考生務必要重視,打好基礎,為將來做準備!
  • 從數學專業基礎課程數學分析開始的雜談
    數學專業的學生都知道,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以及空間解析幾何是數學專業學生的三大基礎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後續包括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數、概率論等的基礎。數學分析以極限為基礎,從數列極限到函數極限(數列也是特殊的函數),通過極限定義了函數的連續性以及函數的可導性。從一元函數到二元函數甚至多元函數都是以極限為基礎。介紹了函數極限的性質,包括保號性、保不等式性、局部有界性、迫斂性等進而連續函數通過極限定義也會具有這些基本的性質或者更良好的性質。
  • 反常積分是定積分嗎?
    反常積分與定積分都表示一個數值,那麼反常積分是定積分嗎?很多同學認為反常積分是定積分,造成這種錯誤理解的原因可能有三個:1)對定積分和反常積分的定義並不很了解;2)從記憶的角度看,定積分和反常積分都描述曲線與坐標軸所圍成封閉區域的面積,因此想當然認為兩者是等價的。
  • 定積分——微積分中最龐大的模型
    定積分——微積分中最龐大的模型(請先關注,再下單)定積分的定義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被老師和學生們有意無意地忽視,無他,太難爾。幾乎沒有哪個定義如定積分一般給出一個完美的數學模型,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橫跨兩千多年才完成曲線圍成的圖形面積的求法,這個完美的建模的過程對於人的思維發展和數學的應用來說其價值都是難以衡量的。可惜,絕大多數人深入寶山空手而歸,僅僅關注使用微積分基本定理去計算定積分,錯失自我提升的一個機會。
  • 2019考研數學:淺析定積分的概念及其性質
    主要知識點與考點含有:不定積分、定積分、二重積分、以及定積分的應用。其中,不定積分的學習重點在於解題方法的掌握。相較而言,定積分的學習除了要求大家能熟練地使用解題方法,還需要大家注重對於定義性質的理解與把握。後續的二重積分和定積分的的應用問題都是需在定積分定義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學習。那麼,老師現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定積分的定義性質。
  • 根據定積分的定義推導表達式
    上篇中我們分析了定積分求取曲邊圖形面積的思想,連續函數f(x)在區間[a,b]的定積分可表示如下按照其定義中的求解過程,可分為四步:分割、近似、求和、取極限。我們可以按照最簡單的分割方法,將區間的寬度等分,假設將區間分為n段,那麼每段的寬度為將區間[a,b]等分成了如下n個區間每個區間的曲邊梯形可用矩形近似,其中第i個矩形的高為那麼所有矩形的面積之和為上述面積之和可作為曲邊梯形面積的近似
  • 持續學習之:數學分析之數項級數
    柯西收斂準則:說明了級數Σan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級數收斂的必要條件:通項->0,即 lim an = 0 n->∞級數具有線性性質定理:級數收斂,則在表達式中任意加括號,不影響收斂性第2節:正項級數正項級數:每一項都是正的,是同號級數的一種,另一種同號級數是負項級數正項級數收斂判別法:充要條件:部分和數列{sn}有上界正項級數收斂判別法:柯西積分判別法
  • 2015年考研數學大綱解析四:級數學習指導
    在2014-9-13日,2015年考研數學大綱正式發布。眾所周知,考研大綱是學生複習的依據。所以,我將對考綱涉及的重要考點進行深度的分析,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後期備考有幫助。  首先說下我對大綱解析的整體安排。由於每年數學考綱比較穩定:題型分布,知識點分布大致相同。
  • 「高中數學積分」定積分求陰影面積舉例1
    本題看似簡單,經過分析發現,沒有現成公式,經過簡單的割補拼接湊也不能得到基本幾何圖形的有效組合,因為它要用到反三角或定積分計算。法一:如下圖建立坐標系,用定積分思想求解,具體過程略。
  • 數學天才——理察·費曼的積分技巧,高等數學還可以這麼簡單
    您首先應該觀察到α是關於積分的任意常數。由於定積分將是一個取決於α的數字,我們可以把這個積分看成是的函數。該方法如下:把積分看作f()的函數;計算一些特定的便捷α值的積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α等於1,則積分等於0,這使我們得出條件f(1=0。
  • 定積分的計算方法
    萊布尼茨-數學家基本方法:牛頓萊布尼茨、換元、分部積分法特殊方法:幾何意義、奇偶性、周期性、基本公式下面講解幾個特殊的方法1、定積分的幾何意義2、奇偶性與周期性延伸閱讀:動物中的數學『天才』蜜蜂是宇宙間最幸福的令人敬佩的工程師。他們憑著上帝賜予的天賦,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大的空間(數學工程問題)。它的房子就是正六邊形的結構。蜜蜂蜂房是最嚴格的六角柱體,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外一端是封閉的六角凌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
  • 2022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數學考研專業目錄等綜合備考指導
    二、專業目錄三、參考書《數學分析》第二版上、下, 陳紀修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簡明數學分析》 第二版, 郇中丹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數學分析》數學分析第3版(1-3冊), 鄭學安等編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代數學基礎》(上),張英伯,王愷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高等代數學》第三版,姚慕生,吳泉水,謝啟鴻。
  • 無法用公式的形式求定積分時怎麼辦?——藉助幾何意義求定積分
    那如果求定積分時出現圖一中題情況時,該如何求解呢?第二步,知道定積分1-x^2在-1≤x≤1上的意義。定積分1-x^2在-1≤x≤1上則表示半圓的面積。,得出定積分√(1-x^2)(-1≤x≤1)的面積。
  • 小學生居家學習成果展之數學手帳徵集令
    但是,因為居家在線學習難關注、難互動、難評價等原因,這就導致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適學、不樂學、不善學。那麼,如何才能讓小學生既掌握知識技能,又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呢?於是,數學手帳應運而生啦……   一、活動目的   數學手帳能幫助學生自覺梳理在數學學習中獲得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懂得如何思考關鍵問題,自主嘗試建構數學知識框架,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 從認知的角度分析有理函數不定積分為什麼難學?
    從認知的角度分析有理函數不定積分為什麼難學?有理函數的不定積分常常會被我們當作解決不定積分最終「模型」,其他的各類函數(除了原函數不是初等函數)都會通過各種變換將其轉換為有理函數來解決。一方面,有理函數的不定積分總是可以解出來的,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安全感」。畢竟有相當多的初等函數的原函數是無法用初等函數表示的,這意味著我們會遇到很多不會解不定積分的題目;另一方面有理函數的原函數應該是比較容易計算的,畢竟通過待定係數法把有理函數分解成部分分式的和幾乎應成為了「程序化」操作。
  • 機器學習會取代數學建模嗎?讓我們假設一個微積分落後但深度學習...
    在機器模型盛行的當代,數學建模是否已無立足之地了呢?  對於那些擅長於用微分方程、概率論解決問題的數學家們來說,素有「黑盒子」之稱機器學習往往是要被踢到鄙視鏈底端的。  更驚人的是,很多數學博士生打算將機器學習嵌入到它們的研究課題中,從而形成將「傳統」(ODE和PDE)和「現代」(深度學習)相結合和新型混合模型。  所以,機器學習是否會最終取代數學建模?  如果數學模型在科研領域無法突破,我們最終是否會使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來獲得建模上的進展呢?  當然不是!
  • 數學家華羅庚談數學學習法,助你數學拿高分,不要再盲目學習了!
    每當人們提起中國有哪些的數學家時,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華羅庚這個名字,在中國人民的眼中,他就是中國的數學之神。從初中學歷「鹹魚」翻身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再被封為現代數學之父。圖盲目的刷題、低效率的學習方法,只會事倍功半。而學會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能讓你事半功倍。
  • 小學1-3年級數學順口溜丨趣味記憶 數學學習更輕鬆!
    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跟生活也息息相關,但是繁雜的數學公式、定理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尤其是小學生活潑好動,在上課時更是注意力分散,容易開小差,對數學不感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