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上市25家內地教育企業2019年財報對比:新東方在線營銷費用率最高

2020-12-19 騰訊網

截止至2020年3月31日,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教育企業已達25家。

這25家教育企業中,財政年度各不相同,其中的16家財政年度是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8家是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新東方在線為每年6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

我們的分析,都是基於最近的一個財政年度、以及前一個財政年度進行的。

我們從多維度看這些內地教育企業年報的PK結果吧。由於春來教育沒有披露2019年年報,所以不參與比較。

01

盈利對比情況

1. 營業收入

這24家教育企業中,2019年營業收入合計247.22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家營業收入10.3億元,只有9家教育企業營業收入超過平均值,15家未達平均值。

2019年營業收入前三甲分別是中國東方教育(39.05億元),中教控股(19.55億元)和卓越教育(18.32億元)。

橫向對比2018年與2019年收入增長率,可喜的是24家教育企業收入增長均為正數,平均增長率為32.2%,其中增長率超過50%的有四家,以新高教集團的增長最為迅猛、增長94.1%,其次是民生教育、增長61.3%,嘉宏教育增長60.6%,中教控股增長51.0%。

2. 毛利總額

毛利排名前三甲的企業分別是中國東方教育(22.80億元,毛利率58.4%)、中教控股(11.21億元,毛利率57.3%)和宇華教育(10.00億元,毛利率58.3%)。

這24家教育企業毛利總額為126.43億元,平均毛利為5.27億元,有9家毛利超過平均水平。

橫向對比2018年與2019年毛利增長率,僅銀杏教育毛利出現負增長,其餘23家毛利均有增長,平均增長率為32.5%。毛利增長超過50%有四家,分別為新高教集團89.9%、思考樂教育62.6%,嘉宏教育59.3%,民生教育55.0%。

3. 毛利率

教育企業的毛利率相對比較平均,2019年度這24家教育企業的平均毛利率為51.1%,毛利率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辰林教育(68.1%)、科培教育(67.5%)和向中國際(63.4%)。

博駿教育的毛利率墊底,僅26.6%,明顯低於其他同行。

02

股東收益對比情況

1. 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

2019年這24家教育企業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總額為68.8億元,其中23家為正數,僅新東方教育(-0.4億元)為負數。5億元以上的三家:中國東方教育(8.48億元),中教控股(7.47億元)和楓葉教育(6.57億元)。

與2018年進行比較,2019年有三家出現了負增長,特別是新東方在線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利潤增長-144.0%。增長超過100%有兩家:希望教育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增長191.7%、卓越教育增147.3%。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教育的歸母淨利潤(2.71億)居然比它的毛利(2.61億)還要高,主要是其他收入達到了1.15億,主要是租金及物業管理收益、服務收益、金融資產的利息收益及政府補貼。

2. 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率

就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率來看,排在前三位的是科培教育(63.9%)、新華教育(61.9%)和楓葉教育(41.8%)這三家。值得關注的是這三家的毛利率是科培教育(67.5%)、新華教育(59.6%)和楓葉教育(46.8%),看來這三家教育企業的三費水平控制得相當好。

在24家中以在線教育為主營業務的新東方在線,其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率-4.4%,只有它一家出現虧損。

3. 市值表現

於2019年12月31日,市值前三家企業分別是中國東方教育(357.59億港元)、中教控股(206.06億港元)和新東方在線(174.56億港元)。

23家企業的市值均值為75.88億港元。

* 由於建橋教育是2020年1月上市,所以不參與平均值計算

4. 市盈率表現

於2019年12月31日,靜態市盈率數值前三高分別是思考樂教育(72.01倍,股價10.68港元)、中國東方教育(61.42倍,股價16.32港元)和卓越教育(52.21倍,股價5.27港元)。

22家企業的靜態市盈率均值為25.93倍。

動態市盈率數值前三高分別是思考樂教育(77.14倍,股價10.68港元)、中國東方教育(52.05倍,股價16.32港元)和卓越教育(42.19倍,股價5.27港元)。

22家企業的動態市盈率均值為23.62倍。

* 建橋教育是2020年1月上市,新東方在線為虧損,所以不參與平均值計算,數據來源於choice金融數據

03

資產及負債對比情況

1. 資產、負債及淨資產

24家教育企業中資產、負債位列前三的企業為中教控股(資產153.39億元,負債83.31億元)、希望教育(108.57億元,負債62.91億元)、宇華教育(資產97.83億元,負債56.40億元)。淨資產的表現有所調整,前三名主要是中教控股(70.08億元)、中國東方教育(61.20億元)和希望教育(45.65億元)。

2. 資產負債率及淨資產負債率

在資產負債率與淨資產負債率的控制上,表現較優秀的前三家是嘉宏教育(資產負債率17.3%,淨資產負債率21.0%)、科培教育(資產負債率18.5%,淨資產負債率22.7%)和新華教育(資產負債率20.5%,淨資產負債率25.8%)。

負債率較高的三家是卓越教育(資產負債率71.2%,淨資產負債率247.1%)、建橋教育(資產負債率64.3%,淨資產負債率179.8%)和睿見教育(資產負債率64.2%,淨資產負債率179.1%)。

04

管理水平對比情況

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這三項費用分別除以企業年營業收入總額,可以分別得出財務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營銷費用率這三個標誌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標。數值越高,說明管理成本越不經濟。

1. 管理費用率表現

表現優秀的前三甲的企業分別是新高教集團(0.85億元,費用率7.8%)、成實外教育(1.18億元,費用率7.9%)和向中國際(0.08億元,費用率8.6%)。

24家企業管理費用率均值為14.8%。費用率高於20%的有4家,分別是辰林教育(0.66億元,費用率26.3%)、銀杏教育(0.41億元,費用率24.7%)、建橋教育(1.10億元,費用率22.0%)和新華教育(0.94億元,費用率21.5%)

2. 營銷費用率表現

由於傳統K12教育、課外輔導、線上教育的運營模式差距較大,因此營銷費用這一塊教育企業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營銷費用率最高的三個企業分別是新東方在線(4.44億元,費用率48.3%)、中國東方教育(6.98億元,費用率17.9%)和卓越教育(1.63億元,費用率8.9%)。

24家企業營銷費用率均值為4.9%。而新東方在線遠高於平均水平,達到了48.3%,主要是因為在線教育的平均學費相對比較便宜,而營銷投入巨大,獲客成本較高,和傳統網際網路企業類似,比較燒錢。如何在眾多在線教育平臺中脫穎而出,看來新東方在線還得下一番大力氣。

3. 財務費用率表現

財務費用率比較高的三家企業分別是希望教育(1.71億元,費用率12.8%)、建橋教育(0.49億元,費用率9.8%)、辰林教育(0.23億元,費用率9.2%)。

4. 三費綜合費用率表現

綜合三費與收入的佔比中,表現較優秀分別是嘉宏教育(12.6%)、成實外教育(13.6%)和天立教育(13.8%)。

其中新東方在線因營銷費用較高,導致其三費費用佔收入比率以59.5%最高。

不管什麼原因,提升管理水平依然要引起企業的重視!

05

平均學生人數及平均學費對比情況

*宇華教育、睿見教育、希望教育未單獨披露學費,所以以平均學費及住宿費/平均人數計算,楓葉教育年報已披露平均學費直接取數。

1. 平均學生人數增長率

表現前三甲企業分別是民生教育(19.86萬人,增長203.2%)、希望教育(14.01萬人,增長62.9%)和宇華教育(13.82萬人,增長48.5%)。除了辰林教育(1.42萬人,增長-1.9%)是負增長外,其餘23家均為正增長。學生人數最多的是新東方在線教育(217.9萬人),學生人數最少的是博駿教育(1.02萬人)。

民生教育的高增長主要是因為2019年對在線教育平臺進行委託管理,在線教育或已成為教育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希望教育的學生人數增長主要是因為2019年有5個學校加入集團,其中2個學校是通過收購方式完成的。

宇華教育的增長主要2019年有3個學校加入集團。

2. 平均學費(學費收入/平均人數)

平均學費較高的前三名教育企業分別是楓葉教育(3.53萬元)、博駿教育(3.23萬元)和中國東方教育(2.55萬元)。

24家企業平均學費均值為1.40萬元。最高學費3.53萬元,最低學費0.042萬元,從學費來看,在線教育的學費比較經濟,這也是在線教育的最大優勢。

相對於2018年平均學費增長變現前三名的企業分別是新高教集團(增長72.2%)、嘉宏教育(增長54.1%)和中教控股(增長49.8%)。

相關焦點

  • 二次上市,新東方真「貴」
    現實中,在紐交所敲鐘 14 年後,這家中國最早上市的教育公司今日 " 落葉歸根 " 回港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回歸港股的教育企業。11 月 9 日,新東方歸港首日上市高開,最高上漲 16.64%。截至發稿前,報 1381 港元 / 股,成為首隻千元港股,市值 2252.98 億港元。
  • 新東方:行業陷入營銷亂局,「地推」擬成為獲客模式新亮點
    來源 | 新浪財經 作者 | 理邏 | 劉詩湲(實習生) 早在2019年新東方的線上模塊「新東方在線」已在港上市,成為港股在線教育第一股。公司上市後發力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階段)業務,估價僅半年實現翻倍,依靠「東方優播+遠程小班+雙師大班」的模式實現快速擴張。
  • 在線教育企業瘋狂燒錢,誰來為它們降溫?
    近期,各在線教育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財報密集披露期,「螳螂財經」想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在線教育企業的第三季度究竟表現如何。今天要對比的,是在11月下旬陸續披露2020年Q3財報的有道、流利說、51Talk和跟誰學。1誰的表現更好?
  • 市值近20億美元,這家3年虧損25億的教育公司,搶在猿輔導之前上市了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9個月,公司毛利潤分別為2.06億、2.33億和4.85億元人民幣。同期公司分別虧損6.56億、9.64億及9.75億,不到三年虧損25.95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起教育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14億元。至於虧損原因,高昂的獲客成本驅動的營銷支出是主要原因。
  • 血與火:在線教育殘酷洗牌_財經_澎湃新聞-The Paper
    跟誰學號稱是在線直播大班課領域唯一盈利的企業,自2019年6月上市以來,一直都賺錢。但最新財報顯示,公司三季度淨虧損高達9.33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這也是跟誰學上市後的首個虧損。跟誰學稱,虧損擴大主要由於加大了銷售和營銷活動投資。「銷售費用的擴大主要源自市場推廣費用、銷售及營銷人員的薪酬增加等。」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擴大學生規模,對於線上教育企業來說首先要過的關口就是通過多渠道做營銷,因為不燒錢打廣告,學生和家長們根本不知道你。從跟誰學近幾年的業績表現看,其營銷費用增長情況成為公司盈虧程度的關鍵。從2019年下半年行業砸錢營銷大戰開始,跟誰學亦加入燒錢混戰。下圖可見,2019年起,跟誰學銷售費用同比暴增7.57倍至10.41億元,佔營收比重提升至49.2%。
  • 在線教育燒錢兇猛
    《21CBR》記者挑選四家主營K12教育的頭部上市公司,其最新季報均覆蓋暑假獲客旺季,其中,好未來和新東方已披露6-8月的財報,網易有道和跟誰學最近接連披露Q3(7-9月)的數據。在搶奪生源的最新一個賽季,4家教育公司共計花掉65億元的銷售費用,比去年大增30億以上,新進者尤其兇猛。
  • 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擴大學生規模,對於線上教育企業來說首先要過的關口就是通過多渠道做營銷,因為不燒錢打廣告,學生和家長們根本不知道你。從跟誰學近幾年的業績表現看,其營銷費用增長情況成為公司盈虧程度的關鍵。從2019年下半年行業砸錢營銷大戰開始,跟誰學亦加入燒錢混戰。
  • 4月教育企業市值排行榜:新東方在線首居港股之首,海亮教育跌出巨頭榜
    群興玩具以37名的位次下跌墊底,總市值從2019年11月末的41.62億下跌到2020年4月末23.45億,樸新教育下跌33名,開元股份下跌25名,融捷股份下跌23名,寶寶樹集團下跌25名,山鼎設計下跌21名。這15家企業中,市值體量最大的企業是海亮教育,半年內市值從百億行列甩出,4月末市值86.66億人民幣,市值排名第40。下面我們再回到4月末的市值變化。
  • 新東方:K12業務成未來增長引擎?
    早在2019年新東方的線上模塊「新東方在線」已在港上市,成為港股在線教育第一股。公司上市後發力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階段)業務,估價僅半年實現翻倍,依靠「東方優播+遠程小班+雙師大班」的模式實現快速擴張。截止到2019財年,K12課外輔導課程參與人數為750萬人,佔總生源數近90%,營收佔總收入約60%。
  • 2020年在線教育硝煙四起 爭奇鬥豔卻沒有勝負
    在線教育戰亂四起,每一家都頭破淋漓,有的在硝煙中沉寂沒落,有的卻仍帶著傷口奮力廝殺……年尾將至,GPLP犀牛財經盤點了2020年最具代表性的在線教育企業。優勝教育爆雷 上演跑路門2020年10月,多家媒體報導,北京、成都、天津等地的優勝教育線下機構接連關店停課。
  • ...內地71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成人英語市場縮水三成 | 教育周報
    「不只是老師」;跟誰學再遭做空,2020年以來,跟誰學已遭到香櫞、天蠍等四家做空機構共12輪做空。行業動態方面,新東方被傳將尋求在港二次上市,對此,新東方回應不予置評;成人英語市場縮水三成,行業洗牌真的要來了?中教控股發起國內最大一筆民辦大學收購,出資13.56億元收購海南高校。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跟誰學營收19.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9%,但是卻虧損9.32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90萬元。這是跟誰學2019年6月上市以來第一次虧損,而且這次巨虧吞噬了此前幾個季度的盈利總和。財報發布後,跟誰學的股價一度暴跌22%,各方也都關注巨虧的原因。為什麼跟誰學在二季度盈利,去年同期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出現如此巨虧?
  • 2020年在線教育企業新增近10萬家
    在天眼查近日發布的《天眼查大數據:2020教育行業發展報告》(簡稱《報告》)中,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20年新增教育相關企業47.6萬家,註銷13.6萬家,淨增34萬家,淨增企業數量同比2019年上漲22.5%。其中,在線教育企業新增8.2萬家,新增佔比在整個教育行業中達到17.3%。十年新增企業55萬家,在線教育迎來高光時刻?
  • 在線教育大戰逼近「賽點」
    在2020亞布力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公開表達了對在線教育模式的質疑:「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認為在線教育是一個跑通的商業模式。」他斷言,在線教育每收入一塊錢,就要花掉兩塊錢。一旦資本停止輸血,在線教育會哀鴻一片。在輕輕教育CEO劉常科看來,未來在線教育可能是寡頭共存的狀態,這幾家都不會死掉,頭部三家可能會獲得50%以上的市場份額。
  • 港股打新「教育行情」紛紛赴港上市!開戶上艾德一站通吃肉行情!
    艾德一站通訊,港股內地教育板塊再上新,多地教育龍頭企業來襲!港股打新開戶提前做好準備!據招股文件顯示,2020年前8個月,嶺南教育營收2.36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純利約6880萬元。2017、2018、2019年,嶺南教育的營收分別為3.81億元、4.12億元、4.44億元;純利分別為1.13億元、1.36億元、1.55億元。
  • 在線教育瘋狂擴張後 一飛沖天還是一地雞毛?
    為了競爭,多數企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低價競爭的策略,與此同時,多個機構的數十億資金砸向了營銷推廣。瘋狂擴張的背後,在線教育將走向何方?超強吸金賽道張華於2018年末入職在線教育機構,在他眼中,正是這一年,在線教育行業開始快速發展,到了2019年,他明顯感到公司開始了全方位、大規模投入。
  • 三年教育IPO市值排行榜:共37家企業,6家市值破百億
    這37家教育公司,覆蓋了在線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k12教育等領域。下面是藍鯨教育智庫整理的2017年至2019年期間,不完全統計的上市企業共37家,截止2019年12月31日的總市值和在各自的板塊排名。
  • 營收、付費人次增長背後:新東方在線如何搶灘「網課潮」?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讓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了「網課潮」,在外界的一片「利好」聲中迎來最艱難的考驗。整個在線教育行業都意識到,2020年必須抓住機會,但如何能接住機會,卻難以回答。港股上市的新東方在線(01797.HK),在8月21日公布2020財年財報,為在線教育疫情前後提供了一個觀察樣本。
  • 跟誰學終結盈利「神話」 打響在線教育「燒錢」最終戰
    這是跟誰學8個季度以來首次淨利潤虧損,上一次還是在2018年第二季度,虧損40萬元。跟誰學是一家連業內人都「看不懂」的公司:在2019年6月上市後,既保持了3-4倍的收入增長,又是當時唯一一家規模化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跟誰學的淨利潤達到了1.7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