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東西,比人更會講故事

2020-12-22 騰訊網

第一次來昆明,

如果不想辜負秋日裡的豔陽天,

請避開市中心的車流人潮,去翠湖走一走。

特色美食店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的文化巷

就在幾條街後,

與車水馬龍的龜背立交橋鎖住了

翠湖的歲月靜好,

更鎖住了春城的舊時光景。

昆明城從始至今都是包容萬象的,這一點在散落在翠湖周邊的博物館群落中的建築特色上尤為明顯。雲南起義紀念館、昆明朱德舊居紀念館、聶耳故居紀念館等博物館如群星般璀璨閃爍。

雲南起義紀念館

雲南起義紀念館

聶耳故居紀念館

而在這些博物館中,陸軍講武堂便是最為獨特的存在。

它是一座極其標準的「走馬轉角」式建築,從高處鳥瞰,其造型又與昆明典型的「一顆印」式民居十分相似。屋頂是中式人字坡覆以黑瓦,門窗則加以西式圓拱紋飾,薑黃色的正門外體是法式風格,細節處理上運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線條,呈現出浪漫典雅風格。整個建築多採用對稱造型,氣勢恢宏。

雲南陸軍講武堂

雲南陸軍講武堂

這樣極具特色的建築風格,與講武堂校訓「堅忍刻苦」中所蘊含的精神力量,被設計師們視諾珍寶,將更多設計的巧思與審美融入其中;時至今日、中國人民抗戰紀念日75周年的今日,那個時代艱苦與卓絕的精神力量,依舊在將堅韌的意志融入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之中,讓刻苦的精神伴隨著我們不斷砥礪前行。

校訓系列、功勳系列、色彩系列、剪影系列、自然系列、軍事系列六大系列,它們從不開口,但你卻可以見到人們一代又一代,為實現美好生活「堅忍刻苦」地努力、奮鬥著。

雲南陸軍講武堂

堅忍刻苦,精神永恆

用最深沉的情懷,繪一段五彩斑斕;

用這份沉甸甸的禮物,向歷史致敬。

校訓系列 —— 冰箱貼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設計團隊精心設計製作,運用15種顏料入色,製造難度堪稱罕見。用色多樣但是恰到好處,不浮誇;採用鍍金材質,鍍金工藝一層層疊加,精美耐看。不僅有紀念意義,更有收藏價值。

校訓系列 —— 文創T恤

講武堂款式系列T恤,以講武堂建築、字體以及校訓「堅忍刻苦」元素為創意點,圖案經典耐看,造型簡約時尚,建築圖標款色彩搭配鮮明巧妙,「堅忍刻苦」四字使得整件T恤具有了非凡的意義。

功勳系列提取綬帶色彩為創意元素,將勳章、綬帶色彩融入方寸絲帛,材質細膩,柔滑千裡,精緻優雅,彰顯時尚。

功勳系列 —— 絲巾

長條絲巾,搭配襯衫簡單幹練,搭配毛衣彰顯氣質;也可作為頭巾編發,時尚耐看。這些絲巾,或許在經歷歲月洗禮後,還能保留著自身獨特的價值與意義。

方形絲巾,以講武堂建築與校訓為元素,手繪的建築更為柔和,色彩搭配很巧妙,復古耐看。

百年軍校,將帥搖籃

一抹「講武黃」,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系列由故宮文創團隊設計製作的講武堂卡包、筆套、書籤,將建築元素、色彩特點、情懷闡釋進行詩意的結合,一套「特色皮具」,帶走講武文化。

色彩系列 —— 筆套、書籤

以講武堂內的紅窗、綠樹、黃牆為設計元素,材質選用了柔軟的羊皮材質,富有很好的彈性,皮紋很細膩,皮質也很輕薄,經久耐用不易磨損,撞色系相配不會顯得突兀但是又非常美觀,色澤明亮鮮豔但不豔俗,羊皮的材質保持顏色不易掉色、脫色,將講武堂的建築元素、色彩特點進行結合。一套簡約時尚的「特色皮具」,讓講武文化陪伴著你走遍祖國大好河山。

色彩系列 筆套

色彩系列 書籤

色彩系列 —— 講武堂「旭日東升」經典

紅窗、綠樹、黃牆為設計元素取自講武堂主建築輪廓造型外形小巧、簡約、時尚;羊皮材質柔軟、細膩。

講武神韻,手繪時尚

講武堂的建築手繪,在獨特色彩的映襯下,成為行走的影像記憶。

剪影系列 —— 帆布包、晴雨傘

聯合北京故宮文創團隊打造,隨意搭配的帆布包、輕巧便攜的晴雨傘、配搭歷史韻味、彰顯時尚思維,從建築到色調,盡顯獨一無二的極致美學。

小錢包大用途,小巧易攜帶,包裡的小物件、零錢硬幣、手機線,一個零錢包搞定雜亂的空間。帆布的材質不佔位置,節約空間 輕便不厚重。

四季講武,和靜之美

自然系列 —— 耳環

以講武堂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為靈感源泉,採用樹脂滴膠工藝、將植物脈絡以各種生動形態呈現於耳環中,輕便環保、時尚百搭,每一處細節都完美體現來自大自然的靈動之美。

自然系列 —— 馬克杯

第一款——「松鼠與海鷗」為主題,遠道而來的西伯利亞海鷗盤旋在講武堂建築上方,映著藍天,樹上的松鼠與人們和諧相處,跳躍著挑逗遊客,畫面和諧自然,似乎在繁雜的城市中找到了一個棲息之地,杯子提取松鼠、海鷗、樹木以及講武堂建築剪影為元素,設計製作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也是對講武堂最美好的祝願。

第二款——以海鷗和建築為元素,海鷗不僅代表了勇敢、無畏,代表了堅毅、英勇頑強的品質,而且還代表著和平,與講武精神交輝相應,初冬時海鷗盤旋在講武堂上空的畫面,猶如在呼應著講武堂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革命精神。遇熱變色,顯講武佳影。層次豐富,現青秀怡然。

自然系列 —— 咖啡杯

通過在杯身上上一層鏡面釉,整個杯體具有映射的效果,通過與盤子上的圖案產生折射效果,猶如水中倒影。

圖案採用講武堂建築,根據杯身原理將圖案向兩邊延伸,杯子搭配盤子與勺,精緻的咖啡杯造型,映射著講武文化,延續「讀一段歷史、品文創咖啡」。

一方校舍,壯志豪情

軍事系列 —— 子彈杯

以講武堂館藏軍事元素為創意點,由講武堂老兵博物館軍事顧問設計製作,將經過了一百多年歲月洗禮後的展品以全新的形式重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設計獨到、簡約實用、做工精良的子彈杯,講述著那個時代的艱苦和卓絕。

講武文創所獲榮譽獎項

講武文創產品「生活化」,文化歷史「活態化」的理念,講武文創與北京故宮文創、國家博物館文創團隊、廣州美院等合作開發的色彩系列、剪影系列、校訓系列、自然系列、軍事系列、功勳系列文創產品,先後獲得文化產業博覽會「最佳展位獎」、全國優秀紅色旅遊文創產品獎、2019南亞東南亞品牌文化旅遊商品國際大賽「新銳設計獎」和「百佳品牌伴手禮」等獎項。

相關焦點

  • 動漫《借東西的阿麗埃蒂》,故事有些傷感,為了生存自力更生
    首先,動漫《借東西的阿麗埃蒂》,這部動畫的故事有些傷感,為了生存和種族的延續離開安逸舒適的居所自力更生。為什麼要對艾莉緹和翔不能在一起而感到遺憾呢?不一定非要帶著愛情的色彩去看這部電影,這個故事更像是送給小朋友或者是仍保留著童心的大人的禮物,又或者說是為了喚起隨著成長而遺忘天真童年的成年人記憶。這樣說可能有些標新立異的嫌疑,但我不是想證明自己有多麼獨到的見解,正是因為我有這樣一個充滿樂趣的童年,才會有這樣的感受。這是米林宏昌第一部親自上陣監督的電影,他之前也是參與了很多吉卜力優秀大作。
  • 總有些遺憾要學會放下
    總以為一切都來得及,總在說來日方長。但卻不知,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就再不會相遇。而我們,總是喜歡在失去之後才後悔不已,朝思暮想,夜不能寐。曾經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檸檬暗戀一個男生,暗戀了好久。男生是她的高中同學,兩個人有一群共同的朋友。
  • 當初火爆全國的《故事會》,如今依然在講故事!
    悄悄火了57年的故事會 作為「讀者最喜愛的全國十大雜誌」,《故事會》創刊於1963年,可以說是中國最老牌的刊物之一,先後兩次獲得中國期刊最高獎——國家期刊獎,不管你身處何處,多大年紀,總都讀過《故事會》,一段時間裡,它是無數老百姓的文化食糧。
  • 《故事力法則》:每個人都會講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講好故事
    美國知名演說家安妮特·西蒙斯曾經說過,「一個好故事總是充滿溫情的,不像數據那樣冷冰冰,所以總是能打動人心裡最柔軟的部分,不管一個人多麼有心機,多麼強硬,都會被好故事影響。用講故事的方法去與別人溝通,這就是故事思維的核心。」誠然,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女(男)同學,或是來自親眼所見,或是親耳所聞,或是親身經歷......
  • 有些人的故事,講著講著就成了成語
    一說「怒髮衝冠」,想必不少人都會接「憑欄處,瀟瀟雨歇」,嶽飛的《滿江紅》太出名了!很可惜,「怒髮衝冠」的出處不在《滿江紅》。 「東床快婿」說的是王羲之,東晉太尉郗鑑要嫁女兒,派人向王羲之伯父王導求親。
  • 《大長今》長今賣慘講故事,結果大獲全勝,會講故事的人有多賺!
    長今這一隊能夠在最後一局中獲勝,完全是她講的故事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由此可見會說話很重要,會講故事更重要。有時候我們要說服愛人做某件事情,或者不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僅僅給他講大道理。誰都不喜歡聽道理,聽多了都會覺得膩味和厭煩,甚至生出些許逆反的心理來。
  • 華高萊斯: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上篇)
    4.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眾所周知,旅遊需要講故事,文旅更需要會講故事。那些平淡無奇、沒有新意、缺少爆點的故事將會對景點的魅力大打折扣。相反,那些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推陳出新的故事,不僅能讓景點充滿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遊客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增強文化體驗的趣味性,從而促使文化資源真正成為遊客樂於消費的旅遊產品,讓文化價值轉化為旅遊價值。
  • 「一眼中意」的走心文案:有些東西失去了,比擁有更讓我們刻骨銘心
    當知道幸福是什麼滋味後,痛苦會更痛苦。 3.Sometimes, everything seems so feeble. 有時候,一切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 你的孩子會講故事嗎?教育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小學成績差不了
    一、哈佛教育心理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小學成績差不了哈佛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凱薩琳伊莉莎白斯諾,經過多年的調研和跟蹤調查發現: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上小學後,學習和社交能力會比同齡孩子高出一大截。二、為什麼會講故事的孩子,會有如此大的優勢?
  • 《當怪物來敲門》:有一個神奇的樹怪,它會給我講另類的童話故事
    康納和外婆夢裡總有一個老樹怪來找他,給他講奇奇怪怪的故事,最後還要求他給樹怪講一個。如果不是劇情氛圍偏奇幻懸疑,我懷疑這是放大版的格魯特。總是在強迫康納聽他講故事倒是挺可愛。三個故事都是不同程度的反轉,頗多寓意。三個故事乍看之下有些莫名其妙,然而恰恰是故事的核心。比如第一個,看似皇后是壞人,但壞事並不是她幹的。看看「老樹怪」的設定,仿佛一個反向樹洞。一般的樹洞讓你說出故事,而老樹怪給你說故事。當然了,最終目的還是讓男孩說出秘密。
  • 自閉症家庭幹預:你還在總給孩子講道理嗎?講一個好故事更有用!
    大部分自閉症兒童在視覺型學習上更具優勢,因此通過社交故事的形式來鍛鍊他們的社交技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社交故事可以教會自閉症兒童一些社交規則,幫助孩子理解社交概念或社交情景,減少焦慮煩躁的情緒,提供恰當的社交示範。
  • 寫作技巧:怎樣講好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必備7手法,你不能少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厲害的人物,他們都是很會講故事的,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的這個行業裡頭,很多會講故事的人一下子就站到了風口,乘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一躍成為大家都羨慕的創業成功人士。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故事講得好,好的故事天然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樣投資人看到了美好的前(錢)途自然是大把的投資你了。
  • 有影響力的CEO,都是會講故事的人
    僅靠傳統宣導式的願景與聲明並不容易讓人記住,時間久了,人們的注意力也會對教條式的觀念、道理感到疲倦,不容易讓人記得住、做得到。 那麼,領導者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同事對組織文化更容易聽得懂,產生認同感呢?
  • 暖心文案|路還漫長,喜歡的東西總要慢慢成長
    路還漫長,喜歡的東西總要慢慢成長。The road is still long, like things to grow slowly.路還很漫長,我們之間的道路還沒有明明想的那麼簡單。我覺得你是我值得擁有的東西,所以一切都沒有那麼不容易,故事很長,但是我卻希望永遠會講下去。Lu Han is very long, the road between us is not as simple as clearly thought.
  • 《亞人醬有話要說》總有些人在過著如此麻煩的生活
    導語 假設所有神話故事中出現的存在都跑到了人類世界裡面了。甚至可以說是有部分人類繼承了那些奇怪存在的血液,變得擁有了那些東西的能力,那麼生活會變得怎麼樣呢?聽起來好像很酷,但實際上正如同人類社會中的殘疾群體們一樣,身體上的不同就會導致受到的待遇也不同。
  • 變與不變:那個講故事的人
    他獲諾獎演講的題目就是「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他說「 我該幹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講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說書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爺爺奶奶、村裡的老人們講故事的方式。」 小說和故事的關係,並不是一個自明性的問題。有人強調小說不是故事,起碼不僅僅是故事。他們強調小說的「意味」,強調小說的「形上性」。這是一個不可爭論的問題,如果爭論,也是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 為什麼有些人總比別人更富有攻擊性?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比別人更富有攻擊性?。對此,人格的所有六個流派都至少給出了一種答案。當你們看到這些答案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你見過愛攻擊的人。對於這種行為,六個流派中哪個流派解釋最有說服力?1.每個人都具有一種無意是的死的本能,也就是說,人具有一種自我毀滅的無意識願望。
  • 國漫版《花木蘭》創作人:我比迪士尼會講故事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截至8月27日16點,2020年院線電影總票房正式突破50億,院線復工率已經達到了88%,共有9512家影院復工,觀影總人次達到1.4億。在《八佰》成功打頭陣的背景下,很多重量級大片《奪冠》《姜子牙》湧進國慶檔,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電影已經復甦?在即將到來的國慶檔中,倍受矚目的國漫《木蘭·橫空出世》也將上映。
  • 出借女友:講故事容易,講好1個故事難,講1個好故事更難
    這種商業往來讓人很難不去聯想一個相當成熟的成人行業。於是,我揣測原作者【宮島禮吏】也是在借用「租賃服務」這個噱頭,表達了自己對某些社會現實的理解。這種單薄感,可能是漫畫家【宮島禮吏】的社會閱歷(實戰經驗)不夠豐富,也有可能是編故事的經驗(技巧)缺失;更有一種可能是,對於這部《租借女友》,本來就未考慮過劇情的相對嚴謹——畢竟,作為一部宅男向的漫畫作品,無需燃點,滿足人內心的期待就可以。
  • 中國動漫的高光時刻,更需要講好故事
    動漫不僅僅是給兒童看的,更非幼稚化的,這是中國動漫行業從業者、愛好者努力糾正的社會偏見。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動漫行業與技術、媒介、市場和文化傳播緊密相關、相輔相成,並對這些方面的成熟和進步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能否講好故事,能否傳達更深的哲理內涵,以及能否創造不同於「日漫」或「美漫」,具有獨特風格,具備召喚力與認同感的動漫作品,就不僅事關中國動漫本身,更關係到當代中國文化創造力及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