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挖全部結束,深圳地鐵14號線最難站坳背站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

2020-12-17 騰訊網

12月15日,由深圳地鐵集團建設管理,中國中鐵聯合體總承包,中鐵五局承建的深圳地鐵14號線最難站坳背站開挖全部結束,順利完成工序轉換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14號線是深圳市域快線網絡中東部首條線路,起始於崗廈北,終於沙田站,全長約50.34km,連接起福田區、羅湖區、龍崗區、坪山區,並早已預留延伸至惠州的條件。

據了解,坳背站位於龍崗區紅棉四路與坳背路交叉口。車站長500.2米,寬45.8米,基坑開挖深度約22.4米,總建築面積約36622平方米,為地下兩層五柱六跨雙島式換乘車站,與規劃地鐵21號線同層、同向換乘。合同總價7.2億元,合同工期4年7個月。

坳背站是14號線全線第8個站,也是全線最難施工的一個站點。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地鐵集團總工程師陳湘生曾這樣評價:「坳背站是全線施工最難車站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地處市區繁華路段,周邊建築拆遷量大、道路交通疏解困難、地下管線遷改繁雜,而且車站還穿越了具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複雜地質構造,巖溶強發育、埋藏深厚砂層及軟土層、地下水豐富,施工難度大,安全質量風險高、隱患大。」

面對困難,中鐵五局的建設者敢於亮「科技之劍」。面對交通疏解難的問題,中鐵五局因地制宜、順勢而為將車站大卸「八塊」,化整為零,分段分區個個突破,以「見縫插針、找縫插針、鑿縫插針」的思想創造條件、鋪開工作面,逐步解決了紅棉路四路、坳二路、坳一路、坳南路交通、施工場內道路之間相互制約的難題,得到了業主和設計單位領導的充分肯定。

面對巖溶地質勘探的難題,中鐵五局組織年輕的技術員們仔細研究了施工勘探布孔方案,經鑽探揭露了274個溶洞,根據分布情況劃定了7個溶洞群,根據溶洞大小制定了相應的處理方案,重點把控高為38.4米的最大溶洞,採取回填的方式,確保了施工質量。面對圍護樁施工過程中砂土地質容易塌孔的難題,採取套管超前跟進措施,避免砂土區域管湧的發生,確保了咬合樁的成孔質量。

面對地下水豐富的難題,他們通過查閱大量地質資料摸清了車站四周水系分布情況,與業主、設計等單位制定了三軸攪拌樁、RGP超高壓旋噴樁、土巖界面注漿等綜合地基加固施工方案,採用基坑內分層降水措施,保證了基坑的順利開挖及周邊建築物的安全。

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們通力合作、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大膽使用新設備、新工藝、新工法、新材料。引進全套筒全迴旋鑽機進行臨近房屋的樁基作業,保證了成孔質量和樁的順利澆注,成功地避免了對臨近2米房屋的擾動,避免出現房屋開裂現象。

引進高分子塑膠定型模板代替原來的鋼模板,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效,既便於人工搬運、裝拆,又保證了混凝土內實外美,模板還能重複30多次使用,節省了成本。引進超聲波檢測儀檢測樁基垂直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發生樁基垂直度不達標造成侵限、返工處理的現象。也很好地杜絕了咬合樁之間出現縫隙滲漏水現象。

引進石方礦山切割技術解決了離廈深高鐵橋線路過近不適合大方量爆破的難題,使用繩鋸、圓盤鋸配合小方量空氣能爆破與火工品爆破作業,安全順利地完成了近15萬方弱風化石方開挖作業。

在科技面前,看似困難重重的坳背站施工穩步推進。截至2020年12月15日,1579根圍護樁、工程樁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到目前已經累計完成32%以上,開工兩年多來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質量事故,為明年4月30日全部封頂、全線洞通總節佔創造了條件。深圳地鐵項目部參建者們正全力以赴,時不我待,排除一切困難和影響因素,充分利用冬春季施工黃金季度,努力向這個重要節點衝刺。

中鐵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路走來,坳背站施工得益於龍崗區園山街道辦在徵拆協調工作方面的理解、支持與幫助,他們與項目部長期保持無縫對接,有效溝通,遇事必到,事事有落實,三年時間累計拆遷近5.0萬平方米房屋,為站內管線遷改、交通疏解、圍護樁施工,消除基坑邊安全隱患等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得益於龍崗區政府及部門、深圳市軌道辦、市地鐵集團、中鐵南方、設計、監理、地勘和當地社區、商鋪與居民等相關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為我們順利有序組織施工生產起到了推進作用。」

【撰文】徐劍

【通訊員】姚文全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深圳地鐵14號線最難站坳背站完成開挖
    央廣網消息 12月15日,由深圳地鐵集團建設管理,中國中鐵聯合體總承包,中鐵五局承建的深圳地鐵14號線最難站坳背站開挖全部結束,順利完成工序轉換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14號線是深圳市域快線網絡中東部首條線路,起始於崗廈北,終於沙田站,全長約50.34km,連接起福田區、羅湖區、龍崗區、坪山區,並預留延伸至惠州的條件。坳背站是全線第8個站,是全線最難施工的一個站點。
  • 地鐵又迎好消息!8號線二期大梅沙站開始主體結構施工,14號線全面...
    8號線二期大梅沙站開始主體結構施工,14號線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2020-12-16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0號、14號16號地鐵線都有新進展了!這條路將封閉180天
    地鐵16號線 據深圳地鐵集團4月18日消息 16號線龍城中路站最後一幅 地下連續牆鋼筋籠順利吊裝並完成灌注 125幅地連牆的吊裝和灌注全部完成 標誌著該站點圍護結構施工全面完工
  • 西安地鐵六號線二期:鐘樓車站全面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11月2日,在受西安市民熱切關注的西安地鐵六號線鐘樓車站施工現場,伴隨著最後一幅地下地連牆的成功澆築,由中國中鐵一局建安公司施工的西安地鐵六號線鐘樓車站主體圍護結構順利完工,這標誌著六號線鐘樓車站建設全面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 深圳「地鐵14號線」大運樞紐明挖區間盾構井接收段順利封頂
    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項目概況深圳地鐵14號線(Shenzhen Metro Line 14)是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中的一條線路,其起於福田中心區崗廈北樞紐,經福田區、羅湖區、龍崗區,止於沙田站。
  • 基坑土方開挖,武漢地鐵12號線科普公園站全面轉入「地下」
    作為武漢首個迎來外地建設者復工復產的建設項目,武漢地鐵12號線科普公園站的施工進展迅速。截至目前,該車站的冠梁支撐已經完成,目前,進入車站基坑土方開挖施工階段,整個車站的施工全面轉入「地下」。6月2日,地鐵12號線科普公園站開始地下施工作業,兩臺挖掘機接力開挖車站基坑 記者李永剛 攝施工方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衛英平介紹,春節前項目的冠梁支撐完成一部分,復工復產以來,項目上的人員總數約150人,施工提速明顯,包括冠梁支撐施工在內的各項進展,都在計劃時間內完成,目前項目的蓋板、端頭加固施工也已經全部完成,
  • 青島地鐵4號線李家下莊站主體結構基坑開挖完成
    3月25日,最後一臺挖掘機從基坑內吊出,青島地鐵4號線李家下莊站主體結構全部基坑開挖完畢。同時該站主體結構已經完成80%,施工單位中鐵二十三局按照安全第一、質量樣板的原則,在加強安全管理、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正加班加點為主體結構封頂做最後的衝刺。
  • 惠州大亞灣錦繡壹號五期離深圳地鐵14號線沙田站多遠
    地鐵14號線邁入    站後施工新階段    12月18日,在深圳地鐵14號線福新鋪軌基地,兩臺大跨度龍門吊將第一節25米長的軌排精準的鋪設在軌道板上,正式拉開了地鐵14號線軌道施工的帷幕。這標誌著該線路從土建施工邁入了軌道、機電、系統安裝齊頭並進的站後施工新階段。
  • 地鐵4號線昌內區間右線隧道貫通!全部採用隧道掘進機施工
    3月30日,隨著刀盤緩緩碾碎最後一層巖石,TBM隧道掘進機在隧道中破壁而出,青島地鐵4號線03工區昌內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是青島地鐵4號線復工復產後首個貫通的TBM區間。青島地鐵4號線昌內區間右線全長1102.5米,管片拼裝735環。
  • 全線最難一站!北京地鐵3號線,今起從這兒下穿2號線
    歷經三年精心籌劃,新建的3號線東四十條站從今天起正式「零距離」下穿既有2號線車站。「雖說整座車站長度只有310米,卻是全線最難也最受關注的一站。」如果要給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列一個建設難度排行榜,北京建工集團地鐵3號線01標項目技術總監白守興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將東四十條站列在首位。
  • 北京地鐵11號線西段首鋼、北辛安路、金安橋三站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北京地鐵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首鋼站、北辛安路站、金安橋站三座車站,近日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為2021年底實現初期運營奠定基礎。地鐵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北起金頂街站,南至首鋼站,工程線路長度約4.2公裡,全部為地下線,設站4座,其中換乘站2座,分別在金安橋站與6號線、S1線換乘,首鋼站與規劃R1線換乘。
  • 北京地鐵最神秘的3號線有新進展!「最難一步」預計15天後完工
    從科研、評審到準備,歷經三年精心籌劃,新建的3號線東四十條站從今天起正式「零距離」下穿既有2號線車站。最難建車站東四十條站涉及18個穿越點「雖說整座車站長度只有310米,卻是全線最難也最受關注的一站。」
  • 地鐵四號線難度最高、斷面最大的暗挖區間,主體結構施工全面完成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通訊員 劉倩倩 魏永亮1月9日,記者採訪獲悉,青島地鐵四號線再傳喜訊,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澆築完畢,標誌著由中鐵十二局集團承建的青島地鐵四號線難度最高、斷面最大的暗挖區間——起點至人民會堂站折返線區間主體結構施工全面完成,在凜冽寒冬極大提升了建設者們的積極性。
  • 成都地鐵13號線最新消息!春節後,三聖花鄉站將開始掘進
    作為橫穿成都中心城區的東西向骨幹快線,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自規劃至開建,一直備受市民關注。今年上半年,13號線一期進入實體結構施工階段,至今已過去超過半年的時間。▲成都地鐵13號線站點12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13號線一期工程三聖花鄉站施工現場進行探訪。這一站點位於銀杏大道與成龍大道交叉口,沿成龍大道北側綠化帶東西向設置,毗鄰三聖花鄉,由中鐵六局承建。工地上,吊臂在忙碌作業,百餘名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施工。
  • 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段隧道全線貫通,正全力推進西村站和彩虹橋站施工
    據介紹,八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至滘心段全長18.1公裡,其中,鳳凰新村至文化公園段長1.8公裡,新建同福西站,文化公園站與六號線換乘;文化公園至白雲湖段長16.3公裡,為地下線路,共設13座車站,其中陳家祠站與一號線換乘,西村站與五號線換乘,設有白雲湖車輛段。截至目前,鳳凰新村至滘心段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5%。
  • 豐臺站一期北區主體結構封頂
    8月18日16時,最後一根19.9米長,14.9噸重的次桁架在雨中完成吊裝,北京豐臺火車站一期工程北區主體結構封頂。豐臺站一期工程北區主體結構封頂後,將全力推進普速場站臺層5-9站臺區間內的線間柱、屋面吊頂及站臺石材鋪裝等裝修安裝工程。同時,將儘快啟動既有京廣線、京滬線普速鐵路轉線及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
  • 交通| 武漢最深!一起來看看,8號線二期街道口站究竟有多厲害?
    「街道口站的『一舉一動』關係整個8號線二期的建設進度。這是武漢地鐵第一個回字型車站、最深的車站,施工斷面最窄的車站......做了這麼多次工程,這次真是最難的一次。」15日,在8號線二期街道口站地下二層,施工方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王國慶感慨地對長江日報記者說。
  • 北京地鐵16號線豐臺站主體結構封頂,中段年底達到初期運營條件
    ,地鐵16號線豐臺站克服疫情影響,提前2天完成了車站主體結構封頂任務。市重大項目辦介紹,豐臺站主體結構封頂後將移交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為豐臺火車站2021年度投入運營創造條件。據悉,16號線中段(西苑-甘家口)力爭今年年底達到初期運營條件。地鐵16號線豐臺站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設兩個換乘廳,分別與豐臺火車站及既有10號線實現換乘,將形成鐵路、地鐵及城市公交等多種出行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 深圳地鐵14號線開始鋪鋪鋪鋪軌了!
    18日,在深圳地鐵14號線福新鋪軌基地,兩臺大跨度龍門吊將第一節25米長的軌排精準的鋪設在軌道板上,正式拉開了地鐵14號線軌道施工的帷幕
  • 地鐵6號線可與7線換乘!12、13、14號線再「加速」
    來源:深圳地鐵、深圳軌道交通 今年我市軌道交通要開通7條地鐵線路 分別為: 6號線(一期、二期)、10號線 8號線一期、2號線東延、3號線南延、4號線北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