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裡,廣東人每天都煲湯,而且都是「老火靚湯」,在廣東人的餐桌上,肉可以不吃,但湯不能不喝。到了冬天天氣寒冷,廣東人照樣會準備一鍋熱湯,羊肉湯、排骨湯、牛肉湯、乳鴿湯、老鴨湯......各有各講究。所以在朋友們眼裡,廣東人都會把能放進嘴裡的食物搭配成煲湯的食材。不可否認,湯水養脾胃,尤其是廣東的水土溼熱,老一輩人們養成的飲食習慣,在現如今大家對待煲湯問題上也相對更理性。
「萬物皆可煲」,廣東人冬天一般都喝什麼湯呢?今天分享我家的6道冬季常煲的湯,家常的,原味的,沒有大魚大肉般滋補,卻能細水長流般滋潤。
【茅根竹蔗粉葛煲豬骨】
食材:粉葛1斤,豬脛骨1斤,竹蔗2-3節,胡蘿蔔1根,茅根1捆,蜜棗1顆,鹽少許。
粉葛,是根莖狀物,許多人也把它叫做葛根,含豐富的澱粉質,常被用來製作成葛根粉。粉葛清熱、解毒,常用它和豬骨、胡蘿蔔搭配,嫩粉葛口感粉,無渣,老粉葛會有渣,但都可用於煲湯。可以再搭配幾節白甘蔗和一小捆茅根,冬日進補的同時也要清清內熱,粉葛湯味甜清熱,老少皆宜。
【人參燉乳鴿湯】
食材:新鮮人參3-4條,乳鴿1隻,紅棗5-6顆,枸杞少許,鹽適量,生薑幾片。
人工種植的人參同樣含有利於人體吸收的十幾種胺基酸營養成分,同時也有滋補的作用,人參克搭配老母雞或者乳鴿煲湯,煲湯的雞肉塊儘量大塊一些或者把乳鴿整隻或半隻入鍋,人參刷洗乾淨,整條放入湯鍋內,小火慢燉1-1/5小時,人參味道微苦,可用幾顆紅棗帶出微甜味。
【花生香菇煲豬肚湯】
食材:新鮮豬肚1個,幹香菇10朵,白胡椒粒幾顆,花生1把,鹽少許,生薑幾片。
豬肚,是豬的內臟,清洗的時候要把豬肚內壁翻出來,用大量的澱粉和食鹽,來回搓洗幾遍,直至把內壁的黏液和異味衝洗乾淨。煲豬肚湯先把豬肚汆燙,汆燙過的豬肚切成細長條,再放入湯鍋內,和泡發好的香菇、花生一起小火煲煮1小時左右。
出鍋前把幾顆白胡椒拍扁,放入湯鍋內,小火繼續煲10分鐘。白胡椒有驅寒暖胃的作用。
【花生木瓜煲雞腳】
食材:花生200克,新鮮雞腳6-8隻,豬腱1塊,熟木瓜1個,生薑幾片,鹽少許,蜜棗1顆。
入冬後的木瓜特別甜,而新鮮雞腳含有特別多的膠質,因為雞腳皮多,木瓜有豐富的鐵質,味道清甜,花生健脾養胃,加一小塊瘦肉或者豬腱能增加湯的肉味。木瓜要選成熟度比較高的,木瓜味道更甜。在雞腳和豬腱花生湯煲至奶白色(大約40分鐘左右)後,再把木瓜切塊放入鍋裡,繼續小火煲15分鐘,木瓜湯的木瓜還成型,味道剛剛好。
【玉竹沙參煲鵪鶉】
食材:鵪鶉1隻,玉竹15克,沙參15克,太子參15克,紅棗幾顆,生薑幾片,鹽少許。
鵪鶉,也是家禽的一種,多用於煲湯、燉湯。鵪鶉個頭不大,大概和乳鴿相仿,價格比乳鴿便宜。體虛乏力、營養不良可食用鵪鶉湯,而玉竹、沙參、太子參性質溫和,滋陰、生津、健脾,把鵪鶉剁成大塊,汆燙過後,和沙參玉竹太子參紅棗等一起用燉盅燉製,補中益氣,清熱散結。
【西洋菜煲豬肺湯】
食材:西洋菜2斤,豬肺1副,南北杏50克,蜜棗1顆,生薑1塊,鹽少許。
西洋菜,清熱、解毒、下火,是秋冬季節廣東地區常見的蔬菜,多用於煲湯,粗纖維多,最常見的搭配是和豬肺、南北杏煲湯。豬肺清洗比較麻煩,需要來回注入清水,反覆清洗,直至豬肺變白,然後汆燙過水。一整個豬肺汆燙過水後沒多少,但和南北杏搭配,有潤肺止咳的作用。西洋菜湯適合長時間燉煮,一般煲50分鐘-1小時左右,煲至西洋菜變黃、菜梗變軟爛,加一塊生薑能去西洋菜的寒涼。
順時而食,順應季節煲湯,家人受益,冬季湯水應該按照季節和家人體質需求選擇搭配。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