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不代表不想社交,沒有社交能力才是最苦惱的

2020-12-17 咕力咕力兒歌動畫

媽媽們總是因為孩子的內向感到特別焦慮、苦惱,卻又無能為力。內向的孩子往往會被貼上膽小自卑沒禮貌的標籤。

外向的孩子總是更受周圍人的偏袒,被更多目光澆灌,得到更多的青睞與垂愛。

沒有一個父母不想養一個討人喜歡、人見人愛的孩子。

家長每次都是說著、罵著、拉著、扯著,一次次把孩子往人堆裡塞,眼巴巴希望孩子能變得外向點。

他們也很頭疼,又不能強迫、又不忍心看著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地玩,以後在學校被同學孤立,該怎麼辦呢?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不是沒有社交的動機,只是缺乏社交的技能。

內向是指人偏向於從內部世界尋找快樂,勝過從集體生活獲得樂趣的特質。而害羞則是在與人交際時感到畏縮和恐懼。

很多人認為的兒童的怕生和不敢當眾交往,並非內向,而是將其與害羞混淆了。害羞的孩子不是沒有社交動機,而是缺乏社交技能。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在《發現孩子》一書中說過:與他人接觸並不是自然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越來越多地去主動接近別人,但在最初的幾年裡,他並不一定覺得有這必要。

孩子不願意跟小朋友一起玩,並不能單純地據此判斷,孩子內向或者孤僻,這是其社會化進程的一部分,是受其社會化能力發展所限的。因此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先要了解下孩子的社會化能力的發展。

3-6歲的年齡段是孩子社交能力的關鍵期,7—9歲的年齡段是孩子社交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已經有自己的小圈子了,他們會不斷的模仿身邊的朋友,以及會從朋友哪裡得到反饋,開心、難過、糾結的情緒,而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疏導孩子的情緒,不要過分幹預孩子之間的交往。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成一個情商高、社交能力的人,能被人喜歡,能有很多朋友,並且能和能力強、情商高的孩子成為朋友。

然而現實往往並非盡如人意,我們的孩子,情商可能並不高,社交能力也可能不行,可能很難交到朋友,甚至不被人喜歡;而即使我們的孩子情商比較高,也可能會遇到很多情商並不高的孩子。

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在社交過程中去練習和提升。在學校與同學的交往就是在培養社交能力,從小擁有良好的社交力,未來職場上也會擁有更強的軟實力,生活也更幸福。

社交心理障礙其實算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但是並不需要藥物的治療。作為父母,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出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引導孩子走出社交心理障礙的誤區。

相關焦點

  • 《走出內向》:怎樣從內向者變成社交達人?
    一本給內向者和孤獨者的社交指南,一場從內向轉變到外向的性格試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演講撰稿人戴維利特盛讚推薦的治癒之書。2021年1月,由天喜文化策劃、天地出版社出版的《走出內向:給孤獨者的治癒之書》上市。
  • 一分鐘測試你是不是社交恐懼,內向、零社交≠社恐
    你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些問題?特別害怕當著一群人自我介紹;不敢在陌生人面前吃東西,害怕給人造成負擔;路上遇到熟人寧願繞遠路也不想打招呼;說好的聚會被人放鴿子表面遺憾內心卻是鬆了一大口氣。如果有,請花一分鐘做個測試題,測一測你是不是有社交恐懼。社交焦慮量表(LSAS)是目前應用很廣的社交恐懼自測評估工具。總共24道題,每道題答兩個分數。
  • 你的社交障礙,不是因為性格內向,而是因為危險的人格
    很多人想突破自己迴避社交的障礙,但在面臨一些問題的時候卻是無能為力,只好用自己性格內向來做完美的藉口。性格內向是指人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不願意表現自己。而這種「內向」也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如何表達,一種是不屑表達。
  • 孩子內向不善於表達?家長不妨這樣做,孩子輕鬆變「社交小達人」
    ,忽視對孩子的培養,孩子就會選擇一個人玩耍,很少與他人交流,就容易導致孩子的社交能力較差。如果說孩子自身就不懂社交禮儀,當與他人接觸的時候,就會有可能被別人說不懂禮貌、沒有規矩,所以說社交禮儀要從娃娃抓起。家長讓孩子了解社交禮儀知識,讓孩子使用文明用語,如:你好、您、請、謝謝等。
  • 孩子恐懼社交怎麼辦?3招,讓內向寶寶秒變「社交達人」
    小麗的家的孩子就是有種"社交恐懼"症的傾向,她不喜歡參加任何比賽活動,更別說團體活動了,而且也不喜歡和人主動交流,上課回答問題老師也經常看不到她舉手,或者每次回答完問題的臉總是紅彤彤的,特別害羞一樣,沒有勇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小麗為此也和孩子交流過,但效果一點也不理想,這個孩子該如何糾正她這方面的問題,讓小麗束手無策。
  • 新垣結衣笑容治癒了無數人實際本人超內向,至今沒有個人社交帳號
    對日本娛樂圈不了解的,估計如今認識的日本女明星就只有新垣結衣了吧?被稱為宅男女神的女星,就算是不怎麼了解日圈的人也會對她有很多的印象,好些年過去,感覺新垣結衣還是日本娛樂圈的代表女星啊!但其實笑容和本人的性格差別還挺大的,新垣結衣本人超內向,根本不像笑容展現的開朗活潑。最近新垣結衣在官方號進行了一次直播,而這也是新垣結衣的首次直播。想想如今直播都這麼流行了,很多明星都通過直播來和自己的粉絲互動,結果新垣結衣在這個時候才第一次直播,感覺真的是遠離塵世的老年人,完全不了解如今的流行趨勢!
  • 怕社交是因性格內向?心理上解釋有可能,更有可能是這種危險人格
    很多人想突破自己迴避社交的障礙,但在面臨一些問題的時候卻是無能為力,只好用自己性格內向來做完美的藉口。性格內向是指人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不願意表現自己。而這種「內向」也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如何表達,一種是不屑表達。  在心理學上,對於擁有這樣的性格人,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就叫做「迴避型人格障礙」。
  • 內向者怎樣克服社交恐懼?開言英語學員給出完美答案
    開言英語學員給出完美答案) 「你為什麼不愛說話呀」「大家聊的都挺好,為什麼你單獨在一旁坐著呢?」「你性格太內向了吧」……在生活中,相信你一定會遇到性格內向的朋友,或者你本身就是一名性格內向的人。性格內向的人,會讓人聯想到社交恐懼症。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社交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善於社交的話,孩子不僅性格開朗,而且生活也會多姿多彩。可是社交能力欠缺的話,孩子的性格明顯有些落寞,生活也相對單調。 悅悅的動手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好,唯獨社交能力有些薄弱。進入幼兒園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但是她還沒有真正的融入進去,當然也沒有特別要好的夥伴。
  • 4種社交恐懼症患者,有你麼?
    通過下面的分析,我們會看到,只有最後那一種「尷尬宅」才是缺乏社交的客觀「能力」,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不擅」社交,而其他三種宅男宅女之所以遠離社交,則各有微妙的心理成因。 1、內向宅 說起不擅社交,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性格內向。
  • 內向,不善於社交的人,如何建立人脈,牢記以下三點
    人脈其實就是價值互換,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你拿錢去買東西,你如果沒錢,別人也不會給你東西,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就算他認識的人特別特別多,但是它本身沒什麼價值,沒有錢,就算有事情,別人也不願意去幫他,那麼他所認識的這些人,根本就不是他的人脈,他的人脈都是無效的,所以怎麼樣積累人脈,跟一個人的性格內向或者是外向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就很很好說了。
  • 吳鎮宇兒子自曝社交恐懼症:承認吧,你根本不懂內向的孩子
    內向不是問題,只是一種性格特徵# 吳鎮宇一心想改變費曼的內向性格,這麼多年過去了,費曼不僅沒有像爸爸那樣期望的成為一個善於社交往來的孩子,反而感覺變本加厲更加恐懼社交活動,不願意展現自我。
  • 社交恐懼症,你有嗎?
    在特輯02期中有一封來信中的部分內容是這樣的,她說:「我是個很內心的女孩,不懂得如何和他人相處,也經常在和不太熟的人呆在一個空間的時候坐立難安,不知道該不該搭訕問個好,也不知道在面對他的時候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回應,其實我最希望的還是他和我都不要說話,也不要面對面,這樣或許就不會感到尷尬了。」根據來信人的描述,其實她這並不是內向,而是屬於輕微社交恐懼症。
  • 人文|《內向心理學》與西爾維婭·洛肯:聽說你也是個內向的人?
    你是否 在路上遇到認識的人,會故意挪開視線假裝沒有看見或者寧願換一條路走,也不願意尷尬地和對方打個招呼?你是否 不習慣多人聚餐,儘量默默吃飯希望沒人能注意自己,亦或者總是待在角落不願意參與推杯換盞的場合?
  • 心理學:大學生的社交恐懼,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原因很簡單
    看過德國著名性格諮詢專家西爾維婭·洛肯的《內向高敏者》的朋友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存在社交恐懼障礙的大學生們,往往都具備內向的性格特點。因為在他們看來,聆聽使得他們注重思考方式; 反過來思考,正是因為只注重了聆聽,沒有兼具表達,所以就在內向的世界中越走越遠。當獨自面對他人的時候,甚至腦海中已經勾勒出了世界的全景,但嘴上卻蹦不出半個字來。
  • 赫敏不喜歡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內向的人能取得成功嗎?
    在生活中,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嗎?是不是因為自己很內向,所以總是擔心自己被當做「異類」看待?多數人把「內向」當成了一個貶義詞,因為它意味著社交能力差、不善言辭、謹小慎微、容易害羞、缺乏自信,而有這些特質的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社交恐懼症、成癮、強迫症、失眠……都是因為大腦「不正常」? |...
    為什麼不敢和陌生同事聊天?為什麼吃飯時會把刀掉到桌子底下?領導一定注意到了她很緊張,覺得她能力差……就這樣,小諾在之後的兩個星期都沉浸在自我否定中難以自拔。從環境方面來說,雖然一個人沒被欺負過,也沒有經歷過特別丟臉的事,但如果在生活中曾經看到其他人在社交場合被嘲笑,這些負面例子也可能導致一個人產生社交焦慮。這是因為通過觀察模仿別人來學習合適的行為,是動物在進化中的一個重要能力。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從小被父母過度保護而沒有機會學到足夠的社交技能,也可能導致一個人在青春期出現社交焦慮。
  • 心理學家:只有真正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內向的表現是不善言談、不善交際,其實,這並不是內向性格的絕對表現。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內向性格是能量來源於自身的內在世界。那真正內向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從幾幅漫畫入手,來談談內向性格的人會有的四種表現。場景一:剛想出門時,聽到門外有鄰居走過,會等到聲音消失後才出去。相信很多內向的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其實,這不是社交恐懼,而是打心底排斥社交。
  • 好文:成為社交女主角的5大秘密(值得收藏)
    小Y是一位女性情感作家,她的性格非常內向,平時圈子裡有什麼聚會,她也是寧願躲在家裡埋頭工作,也不願意與社會上的各色人等假裝客套。即使哪天她有空去了,也總是習慣於躲在某個小角落裡,和熟識的朋友聊天。有幾次,她明明是活動的主角,卻因此惶恐苦惱著,因為她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不知道跟誰去說,甚至害怕說錯了會讓大家笑話。
  • 最容易忽視的基本社交禮儀
    01 姓氏的重要性 姓氏、名字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標記」,代表著身份、榮耀、地位。 在古代,普通人是沒有姓氏的,有姓氏的都是貴族。比如在三國一書中,有很多關于姓氏的描寫,介紹一個人,只要說出姓氏,人家就知道對方是什麼人,有什麼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