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漕涇鎮一家麵館,醫生、警察、志願者等歡聚一堂,同吃「國慶面...

2020-12-22 上觀

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國慶面」被端上飯桌,舀上一勺辣椒油,香味隨著熱氣撲面而來……喜迎國慶之際,在金山區漕涇鎮,一家少數民族同胞開的牛肉麵館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中有醫務工作者、警察、城管,有社區居民、志願者,也有環衛工人、企業員工,大家共同聚集在不到20平方米的有著濃鬱民族風情的小店開展「為祖國慶生·吃國慶面」活動。

「小國旗連起來貼在兩邊吧!把『歡度國慶』這四個字掛在最前面!」鎮上的志願者們提前趕到了麵館內,掏出準備好的各種節日掛飾,開始緊鑼密鼓地裝飾店面。志願者們在這頭忙著裝飾營造節日氛圍,廚房那頭的廚師也馬不停蹄地進行著手上的工作,和面、扯麵、切菜、洗碗,為大伙兒的國慶面做準備。一些志願者也參與到麵食製作過程中,志願者黃春鋒笑著說:「去年,在阮巷村,我也端過國慶面,今年在這兒繼續,為人民服務嘛!」

這家「一品牛肉麵」店是由一位名叫馬五麥日的撒拉族老闆開的,在年初疫情防控期間,老闆主動聯繫花園居委會要求給防控點位的志願者無償提供午餐,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此番接待客人的是老闆的侄子馬智龍,他興奮地說道:「第一次參與這類活動,有點緊張、有點激動,但我感覺非常有意義,也希望能做好。」

時間臨近中午,手頭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陸續有熟悉的「客人」應邀而來。鎮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夏懿醫生看完上午的最後一批病人,笑意盈盈地和同事一起前來麵館吃麵。環衛工人也結束了上午的清掃工作,放好掃帚和簸箕,來到店內。

「這碗『國慶面』味道特別好,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也希望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顧福新老人面帶幸福的笑容說道。

漕涇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在這家開了10多年的少數民族店舉辦這次活動,是希望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不分你我,不分民族,共同慶祝祖國母親的生日。這對於每一位參加活動的人來說,都有一種自豪感和參與感。

相關焦點

  • 廈門人鬥陣來吃「國慶面」
    ~ 咱們廈門人 鬥陣來吃「國慶面」 共同祝福新中國71歲生日快樂! 深田社區、滸井社區、福建省軍區廈門離職幹部第三休養所、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醫學院、湖裡區安置房建設工地等以各種形式開展「國慶吃麵」這一民俗活動,大家同吃「國慶面」,共話愛國情
  • 同吃國慶面、齊唱愛國歌...高新學子對祖國花式表白~
    同吃國慶面,共慶祖國華誕;與國旗合影,向祖國致敬;齊唱愛國歌,唱響深情和祝福……在國慶節到來之際,同吃國慶面 共慶祖國華誕用餐前,老師向學生們講解了國慶面的來由,告訴大家新中國成立以來,歷經了兩萬五千多個日日夜夜,百姓餐桌從粗茶淡飯到美味佳餚,從吃飽到吃好到吃的健康,反映出國家不斷強大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並希望大家養成文明、節儉用餐的良好習慣,弘揚愛國愛家、家國同樂的愛國情懷。
  • 共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吃「國慶面」成國慶新民俗
    在上海各地,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國慶面」,共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成為許多市民的選擇。吃「國慶面」正逐漸成為上海國慶飲食文化新民俗、新風尚。龍鋼 攝  百歲老人:苦辣酸都嘗過了,現在是甜,我趕上了 10月1日一大早,96歲老兵鮑奇的家裡就喜氣洋洋,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幹部、街坊鄰居和他在一起吃著「國慶面」,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 國慶期間,太倉這些商家請你吃「慶生面」!
    在太倉,多家老字號推出「國慶面」活動。同願國運綿長,共祝國泰民安!,拍照吃麵照片並轉發朋友圈的,可以獲得一張面券。周年,倡導國慶新民俗,用太倉特色美食向祖國獻禮,太倉市文明辦、太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向廣大餐飲服務單位發出以下倡議:一、倡導餐飲服務單位在國慶活動周期間,積極開展吃「國慶面」活動,引導到店顧客吃「國慶面」,店內以「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為主題進行布置,營造喜慶祥和的氛圍。
  • 民警在解放碑一家一家地「逛」麵館,這是啥意思?
    9日上午9點過,渝中區交巡警朝天門大隊民警在嘉濱路洪崖洞執勤時,一中年男子焦急地向其求助,稱自己裝有很多重要物品的挎包遺失在解放碑一家麵館裡,想去找尋又打不到車,更麻煩的是又記不得麵館的具體位置了,於是想請民警幫忙。解放碑有那麼多家麵館,該如何去找呢?
  • 737萬人次圍觀曬「國慶面」大賽,這12碗豫面成了主角兒
    讓大家心心念念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已經畫上圓滿的句號,不知道各位小夥伴過(吃)得怎麼樣?假期後踏上返崗之路的各位親,是不是還在回味吃過的美食呢?不知道有沒有「每逢佳節胖三斤」?這一說到吃,作為咱河南人,自然離不開那碗家鄉的面。而說到面,大家肯定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河南燴麵,但是,咱老家河南的面,絕對不止燴麵這一種。
  • 蘇州必吃的十家麵館!
    說到吃麵,蘇州人那是數一數二的。面,似乎成為了蘇州人的一種情懷,貫穿在蘇州人的生活日常裡。蘇州城不大,麵館卻有2000多家,百年老字號也多,於是到哪裡去吃麵,吃什麼面,就大有講究了。在蘇州的老面客心中,都有一個麵館排行榜,每天早上去自己心儀的麵館中吃上一碗頭湯麵,這才心滿意足,開始一天的美好生活。
  • 深夜,一「流動麵館」現身海寧多個小區,無數人點讚
    3月6日晚上10點,飄著點雨,氣溫很低,正是服務點值班的志願者比較疲累的點。這個時候,硤石街道西山社區582弄志願服務點,出現了一家流動的「麵館」,現場開火為志願者們燒面。其他志願者,立馬把冒著香氣的面,端到服務點志願者手上。「好吃!真暖。」已經在卡點值班5個小時的卡點志願者,吃了一口剛出鍋的面,開心地說。一個服務點送完,流動「麵館」立馬又要到下一個服務點為志願者燒面。「晚上準備了60碗面。
  • 想要開一家生意火爆的麵館,這3點經營技巧不可錯過
    現如今,進入麵館市場的大軍越來越多,所以麵館市場競爭也開始激烈起來了,那麼對於創業者而言,若想要在這激烈的市場中能夠分得一塊「羹」,沒有幾招經營技巧是不行的。雖然說產品好可以決定著一切,但是只依靠產品好,沒有幾點經營技巧,那是打不下來這個天下的。
  • 面對面,百色一家曾經以主打手工老友面出名的麵館
    在一個以吃粉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有一家麵館得以那麼受歡迎還是很令人意外的。究其原因,得益於這家麵館主打的老友手工面。說到手工面大家很多會想到蘭州拉麵,可是蘭州拉麵在百色一直相對小眾化,麵食雖說很勁道可是口感上並不是很符合本地人主流的口味。而面對面當年進入百色市場一開始就以老友口味的手工面為主打,口感和口味都能很好的契合本土食客的習慣。
  • 太原發現一家肥腸麵館,肥腸香辣麵片勁道,每天客人都絡繹不絕
    俗話說「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麵食是山西的主打美食,並且山西的麵食種類繁多,除了最經典的饅頭之外,還有剪刀面、貓耳朵、餄烙面、剔尖、刀削麵、桃花面、肥腸面等麵食,有人就說如果到山西旅遊不吃麵食,那麼就相當於白來一趟,從這描述我們就能體會到麵食在山西的魅力。
  • 慈甬路邊的一家麵館,只有4張桌子,卻天天被坐滿!
    自從上次探店探到坎墩的一家早飯店,把肉餅子燉蛋做為早飯之後。小最最對於慈谿的早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慈勇路和西直江北路的交叉處,這家名叫阿波麵館的早飯店正是這次的主角。
  • 好有「心機」的一家麵館,只提供凳子吃完就得走,食客還源源不斷
    我國是個美食大國,有著雄厚的美食資源,這一點陽仔我已經說了不下百遍了吧,而且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餐飲這一行業也是做得越來越好了,同時競爭力也是蠻大的,現在我們走在一條大街上,一眼望去,幾乎都是有關飲食的店鋪,各種類型的,咱有很多選擇,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好吃的就行,管它價格高還是低呢,只要吃了之後能滿足自己的胃口就行
  • 杭州餘杭這家麵館,一碗清水面賣60塊錢,還有人大老遠開車去吃
    餘杭這家麵館一碗清水面賣了60塊錢,還有人大老遠,開車去吃,就讓人看不懂了。這家麵館就是餘杭人都知道的明華麵館,這是一家老字號的麵館,有人認為他家是餘杭最好吃的面。這家麵館的門頭很不起眼,就是一家普通的麵館,裝修的也非常普通,看不出跟普通的蒼蠅館子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可是這家麵館裡的面確實非常高檔,是普通麵館面的三倍。
  • 藍田八零後女子棄醫從商,在西安東郊開手擀麵館,生意火爆!
    現實生活中就有這麼一個奇女子叫王潔,藍田縣厚鎮人,在位於四醫大唐都醫院後門西600米,電廠東路與席王路丁子路口開了一家手擀麵館,夫妻二人經營,靠淳樸厚道,靠量大價廉,靠童叟無欺、靠買賣公平贏得客人讚譽。今年三十六歲的王潔受父親的影響,喜歡行醫,畢業於某衛校,畢業後在家鄉開了一家私人診所,治病救人。
  • 鄭州街邊的4家老式炒麵館,每一家都充滿老鄭州味道,滿滿的回憶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找出了四家鄭州街邊的炒麵館,正宗的河南味道,來看看你都吃過哪家吧!1 大林炒麵館這是一家老式炒麵館,愛吃炒麵的人對這家永慶路上的大林炒麵館應該都不太陌生。店裡的炒麵也是用比較傳統的方法做出來的,面裡還有青菜、肉絲、麵條等豐富的物料,滿滿的一大盤,飯量小的可能還吃不完。
  • 寶業路這家三十多年的老牌麵館,吃到了廣州難尋的地道竹升面美味
    老廣們對麵條也有著嶺南人獨有的那份喜愛,這裡的面不像北方諸省那麼粗獷勁道,也不像蘇南那麼婉約秀氣,廣州的麵條就像廣州這座城市氣質一樣,咋一看可能並不出彩,但是越吃越覺得美味,實在又好吃。所以今天毛哥就帶大家來一家非常典型的廣州麵館,這家麵館在海珠寶業路一帶開了三十多年了,出品非常地道,一直很穩定,當下很難得的正宗廣州竹升面。
  • 蘭州牛肉麵大數據:10分鐘任意方向走可找到一家麵館
    圖為蘭州牛肉麵博物館內民國初年第一家牛肉麵館場景。(資料圖) 崔琳 攝12月初,由西北民族大學攜手甘肅易覽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產業研發中心發布了《蘭州牛肉麵大數據報告(1.0)》。報告數據還顯示,民眾在大街上向任意一個方向行走,不出十分鐘,大概率會找到一家牛肉麵館。「坊間說,蘭州人的一天是從牛肉麵開始的,且沒在凌晨等過牛肉麵館開門,沒吃過頭鍋面的吃貨,是不足以談人生的。」該報告驗證了上述說法,9%的蘭州牛肉麵館24小時營業,開門營業的時間是很早的,每天5時至6時30分開始營業麵館佔到了68%,7時至8時半開始營業的佔15%。
  • 14天同吃同住後,醫生深夜開車送老年患者回家:我們是朋友!
    經過十四天的同吃同住後,幫王老伯看病的一醫生送他回家,他表示,經過14天的同吃同住後,他們已經是朋友了。浦東醫院抗疫成功前段時間,浦東醫院接納了許多新冠肺炎患者,導致"關閉醫院大門"。而就在十二月五日這天,浦東醫院"重開醫院大門"表示,裡面的病人已經可以出院了,回到自己的家去。
  • 小新一家品嘗美味料理,神秘麵館味道出眾,美伢想成為芭蕾舞者
    相信許多小夥伴到了周末都喜歡出去享受一下,吃一些美食,去一些地方逛一逛,散散心。這天,小新一家人正在發愁中午到底吃什麼,最終還是決定出去下館子,但是到了午飯的時間,有人氣的餐館都排起了長龍般的隊伍。小新一家人希望找一家不排隊的店。這時,小新發現了一家麵館,但是這家麵館好像非常的冷清,就像沒有開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