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壽司到了韓國變成醋飯?韓飲食文化揭密

2021-01-08 素說電影頻道

為什麼韓國人吃飯用「不鏽鋼扁筷」?原本「參雞湯」是由哪一種雞肉熬成的?韓國的炸醬麵和中華料理的「炸醬麵」有什麼不同?徹底了解韓國人與韓國料理徵服世界味蕾的路徑。以下介紹四種聞名國際的韓國料理

韓國的醋飯其實來源於日本的壽司。醋飯是日帝強佔期日本人帶到韓半島上的食物。戰後將壽司以韓語改稱為醋飯,直到1980年還會夾雜壽司的用語,顯示出韓國人不把醋飯認同為韓國食物的強烈心理。

把飯加入糖醋液攪拌,再將生魚片放上去,這是醋飯的原型。生魚片上加鹽和穀物使其發酵,就成為熟壽司(馴鮓壽司)。從熟壽司更進一步發展出押壽司(押し壽司),做法是將發酵的魚肉放在飯上面押緊。押壽司可說是今日壽司的雛型,這種做法可以使魚肉以新鮮狀態運送、保存,同時也就成為現在的壽司。從醋飯的系統來看,韓國也有類似的食物,那就是米漬魚醬(),將魚肉加上鹽和穀物使其發酵,這是兩者的相似點。米漬魚醬有加辣椒醬,這是壬辰倭亂時期辣椒粉進入韓半島後改良的結果。

韓國的醋飯是依照日式的做法,特別是愈高級的壽司店,以及被稱做壽司匠人的廚師,愈有這種傾向。甚至還有廚師將所有食材從日本空運到韓國,以做出和日本同樣的壽司而自豪。很意外的是消費者卻將這種事視為理所當然。一部分韓國人連醋飯的相關用語,都用日文表達。

韓國廚師及部分消費者對醋飯所顯示的「卑屈」,反而形成醋飯多樣化及韓國化的絆腳石。只關注在日本流行的主要食材,卻不利用韓國在地食材製作醋飯。

如果壽司無法融入韓國飲食文化裡,只是將名字改稱為「醋飯」,那又有什麼意義呢?還不如就叫壽司比較好。

韓國的紫菜包飯就是日本的海苔壽司

紫菜包飯源自於日本的海苔壽司——也就是源自壽司卷,吃法是在醋飯裡加入簡單的食材,然後用海苔包覆捲起來吃。韓半島的人雖然很久以前就開始吃海苔,但是海苔成為日常食物是在日本佔領韓半島的期間。日本人在南部海岸大舉建造紫菜養殖場,在此地加工為四方形幹紫菜後帶去日本。這種乾燥過的紫菜在韓半島也廣泛銷售,自然而然就發展出像日本一樣用紫菜包飯吃的習慣。

紫菜包飯雖然是流傳自日本,但是以飯的調理方式來看,卻和日本有所不同。日本的海苔壽司用的是醋飯,韓國的紫菜包飯使用的是拌過芝麻油的白飯。還有,日本的海苔壽司裡只會加鮪魚或一片漬物,味道相對單純;韓國的紫菜包飯則會加菠菜、魚板、雞蛋、醃黃蘿蔔、紅蘿蔔、牛肉等大概五種左右的材料,味道比較複雜。同樣都是用紫菜捲成圓形的食物,但在韓國與日本的味道卻截然不同。

韓國的紫菜包飯與日本的海苔壽司還有一點更大的不同,那就是在於食物本身的日常化程度。在韓國專賣紫菜包飯的店家很多,即使不是紫菜包飯的專門店,但是在麵食店家有賣,在簡單的日式料理店有賣,甚至在路邊攤也買得到。如果要從單一項目中找出韓國人最常吃的食物種類,紫菜包飯當然是第一名。然而在日本並沒有海苔壽司的專賣店,只有壽司店會賣一些海苔壽司。儘管源自於日本,但是紫菜包飯已經深入固著在韓國的飲食文化當中,因此可以稱得上是韓國食物的代表。

紫菜包飯之所以可以深入到韓國人的日常生活裡,主要是受到野餐習慣的影響。在韓戰後的那段貧窮歲月裡,每逢春、秋野餐時,韓國的母親們都會準備紫菜包飯。沒有辦法準備裝有多種菜色的豪華盒飯,至少也會做個紫菜包飯,裡面包個魚肉、香腸和雞蛋,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頓大餐。韓國會有這麼多紫菜包飯店,也是拜紫菜包飯所隱含的「在外吃的大餐」形象所賜。

韓國人心中拌飯的味道跟外國人稱好吃的拌飯味道不一樣。

拌飯是象徵韓國的食物,韓國人甚至將民族自尊投射在這一道食物裡,因此大家都熱衷於探討拌飯的由來。雖然拌飯的由來有王室食物說、祭祀食物說、戰爭食物說等等,但這些說法都一樣牽強。韓半島人吃飯配菜的食物組合,已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在飯上面加菜一起攪拌,就成為拌飯,這樣的食物還能找出什麼由來傳說呢?

拌飯,可說是在韓半島人一開始吃米飯的同時,就已經發展出來的食物。

韓半島人有時會吃些比較特別的拌飯。像在祭祀時,將準備好的各種豐盛食物加在飯上面攪拌,就成了美味加分的拌飯。尤其當人們發現,把祭祀桌上的素菜與飯一同攪拌後會特別美味,人們就把這種熟食菜拌飯視為美食大餐。安東的「假祭祀飯(譯註:指非祭祀時所做的祭祀飯菜。安東一帶有許多餐廳將這道食物取名為「假祭祀飯」,是為了方便平時也能吃到祭祀的飯菜。)」應該是這道食物的原型。在拌飯上再添加一些菜色口味及風味,就發展成當今華麗豐盛的拌飯,這種色澤華麗的拌飯大概是由全州某家餐廳所開發,後來成為全州拌飯的製作標準。

日本佔領時期,就有傳聞說全州的拌飯很好吃,但在當時還不是那么有名。那時的全州拌飯,是在放豆芽菜所煮成的飯裡再加入各種蔬食,顏色並不華麗。到了1970年,首爾新世界百貨公司開始販售全州拌飯,拌飯神話就此引爆。那個年代還沒有適合做為外食的韓國食物,光僅就百貨公司販售韓國食物這一點,就讓全州拌飯吸引了高人氣。1997年麥可傑克森來韓國訪問,報導提及他曾經說全州拌飯好吃,拌飯也同時成了韓國食物的象徵代表。

在海外其他國家的韓式料理店,最受歡迎的拌飯種類是石頭鍋拌飯。石頭鍋拌飯是1960年代全州一處餐廳所開發的食物,主要品嘗的重點不在於蔬食的味道,而是品嘗石頭鍋煮熟食物時所發出的聲響及氣味。所以在韓國人腦海中所刻畫的拌飯味道,與外國人所稱好吃的拌飯實體,兩者是不同的。

韓國的炒馬面加了大量辣椒粉,跟日本的不一樣。

一般說法認為炒馬面是在日本開發出來的中國料理,名字是來自日文,料理方法是來自中國。炒馬面需要先將蔬菜和海鮮炒過,再倒入高湯煮,所以被認為是中國食物。煮炒馬面必須要有中國的廚具炒鍋,因此來自中國的說法並沒有錯。和炒馬面類似的烏龍麵是日本食物,它的蔬菜和海鮮不需要炒過,直接加入煮湯。

炒馬面和炸醬麵一樣,都是在韓國的中國餐館裡賣得最好的餐點。到了2000年,甚至還出現炒馬面專賣店,一家店可以做出各種不同的炒馬面。韓國人常吃的炸醬麵並沒有專賣店,炒馬面卻有,這是很特別的事。即使炒馬面起源地的日本,也極少專賣店,大多只是把炒馬面視為拉麵的一種。

韓國的炒馬面和日本的炒馬面味道大不相同。日本炒馬面重視的是如何用蔬菜和海鮮煮出爽口且香氣四溢的湯汁。雖然有加山椒樹的果實——花椒或胡椒等調出微辣,但還不算是辣味食物;韓國的炒馬面則加了大量辣椒粉,變得又紅又辣,幾乎達到辣口的程度,而且為了中和辣味,連鹹味與甜味也一起加重。因為要趁熱喝湯,所以鹹味和甜味感覺更顯強烈。等炒馬面的湯汁變涼後再吃,就會發現湯汁的味道有多鹹、多甜了。

炒馬面專賣店旁邊常有雞腳、快餐拉麵、辣炒年糕等小吃店聚集。這代表愛吃這些食物的人常出入的巷子裡,也有炒馬面等著他們,消費者通常是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炒馬面、辣雞腳、速食拉麵、辣炒年糕有一項共同點,那就是都很辣,而且又鹹又甜,這些食物同樣都加了化學調味料。從辣炒馬面受歡迎的現象來看,這點也證明韓國人的味覺水平沒有那么高了。

相關焦點

  •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說過,「壽司的美味,關鍵就在醋飯」
    說起壽司的種類,那可是豐富多彩,僅僅是卷壽司 Makizushi,也就是在日料餐桌上是常見的海苔卷,就分為細卷,太卷,以及手卷等等。今天,美食翻譯家不打算和各位小夥伴們研究各種壽司的做法,而是向大家介紹 一種特殊的壽司--散壽司。散壽司就是在壽司醋飯上,放上生魚片、蔬菜、蛋皮等食材。
  • 為何關西鰻魚飯是脆的?壽司是方的?只有日本通才了解!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當我們說到日本料理,往往是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談,但其實日本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是迥然不同的。東京、京都、大阪似乎是去日本旅行的人,最常光顧的城市,然而在以東京為代表的關東地區,和以京都、大阪、神戶為代表的關西地區,你會發現,不只語言風格、民風截然不同,連飲食文化也有各自獨特的風格,甚至當你點上一份名稱相同的料理,也會發現關東和關西的演繹方式完全不同。比如說起壽司,我們往往會首先想到一小團醋飯,加上一小片海鮮等食材組成的握壽司。
  • 它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壽司
    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 韓國民眾搶購泡菜防病毒!淺談韓國的醃製品飲食文化
    」,那麼接下來就由Oria和大家一起聊一下韓國的醃製品文化吧! 早年間韓國因為跟中國交界,兩國交流頗多,飲食和各種生活習慣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古籍《韓條》中就有提到:「禽獸草木,略於中國同。」這句話可以看出韓國的大部分生物、植物都與中國類似,而飲食也有很多相同之處,中國既然已經出現了醃製這樣儲存食物的方式,那可以大膽推測韓國同時期應該也存在 [1]。
  • 日本壽司文化
    據說壽司來源於亞熱帶地區,那兒的人發現將煮熟的米飯放進乾淨的魚膛內,積在壇中埋入地下,便可長期保存,而且食物還會由於發酵而產生一種微酸的鮮味,這就是壽司的原型。而在江戶時代的延寶年間(1673年至1680年),京都的醫生松本善甫把各種海鮮用醋泡上一夜,然後和米飯攥在一起吃。可以說這是當時對食物保鮮的一種新的嘗試,是為壽司的雛形。
  • 沒有海苔,沒有壽司醋,也可以做出美味又漂亮的「壽司」
    說到壽司第一反應就是用海苔包裹的米飯,中間夾了一些喜歡吃的食材,如黃瓜、調味蘿蔔,肉鬆等,米飯裡還會用壽司醋辦好,最後擠上一些沙拉醬,對於我們來說,一般家裡不會配備這麼多食材,尤其壽司醋,難得做一回,還要買一瓶,用不完又浪費,海苔的話,用不完可以當零食吃什麼的,到還可以,這次我做的「壽司」,就直接沒有用這
  • 你對壽司有什麼看法?簡易的壽司你會製作嗎?
    關於壽司的起源眾說紛紜,在古代東南亞、中國沿海都有和壽司製作工藝相似的食品,但形態卻不同。日本壽司以紫菜或海苔卷米粒與生魚片、黃瓜、肉鬆、焦蔥為主,配上芥末、辣根、醬油、醋。。而在中國沿海有一種利用糯米、蛋黃、脆皮、花生、蔬菜、熟蝦仁做成的圓柱形飯糰,叫做餈飯棒,用一層熟麵皮包裹,方法和握壽司有點像,但是材料和形狀不同。
  • 教你如何在家做壽司:壽司飯和加州卷
    然而,我姐姐去年聖誕節吃了一頓壽司課讓我感到驚訝。我們去了(大約一年前現在!)並了解壽司飯,以及如何製作一些不同的流行卷,包括加州卷,金槍魚卷和炸藥卷。在我想拍照之前我吃了加州卷,但下面是我們班的金槍魚和炸藥卷,禮貌的手機相機:令人驚訝的是,在我們上完這堂課之後,我直到現在才使用我們在家學到的東西!對我感到羞恥!
  • 日本有壽司,美國有牛排,韓國有泡菜,老外:中國有啥?
    日本有壽司,美國有牛排,韓國有泡菜,老外:中國有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像我們中國一直都是美食大國,尤其是我們中國本來就地大物博,每一個小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驕傲,不過很多沒有來過我們中國的外國朋友,就會很疑惑中國到底有什麼好吃的,也從來沒見過沒吃過啊,甚至有些外國朋友還會懷疑,中國的美食之國的名頭是不是真的,畢竟他們有最好的牛排,中國有什麼?
  • 啊本壽司家的口味怎麼樣?好吃到扶牆!
    在豐富多彩的世界裡,美食也是多樣的資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飲食文化日益融合。壽司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之一,經過壽司醋、醬油、芥末等調味的飯糰,加上魚生海鮮、蔬菜水果、雞蛋、海苔等配菜,是簡單中的美味,自然中的美味。
  • 美食大比拼:日本我有壽司,韓國我有飯糰,中國人:看好了
    美食大比拼:日本我有壽司,韓國我有飯糰,中國人:看好了米飯,主食,南方人基本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米飯不止在中國盛行,與我們相鄰的國家他們也是非常愛吃米飯的。不過他們對於米飯有不同的吃法,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文化導致的。
  • 食在日本,吃過那麼多次壽司,你了解日本的壽司文化嗎?
    而日本料理中最有名的就是壽司了。壽司(日語:壽司、鮨、鮓、壽し〔壽司〕/すし)(sushi)是一種日本料理,主要材料是用醋調味過,以肥小而稍帶甜味的日本珍珠米所煮成的飯,加入醋、糖、鹽等調味,降溫後加上魚肉、海鮮、蔬菜、雞蛋或其他肉類等作配料。日本的壽司和中國的餃子一樣,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 國際壽司日丨在時代中進擊的壽司
    吃時把變成糊狀的米飯刮掉,把魚肉切成薄片,能做下酒菜和下飯的小菜。鮮熟成壽司:作為小吃的美食在「鮮熟成壽司」出現的15世紀之後,日本壽司完成了不同於亞洲其他地區的獨特發展。混合鹹魚和米飯,壓上重石,經過幾天到一個月左右就吃的是鮮熟成壽司。在這種情況下,米飯帶有淡淡的酸味,還沒有變成糊狀,仍然是顆粒狀,魚肉也保持著新鮮狀態。這時,不去掉米飯,和魚一起吃。
  • 韓國壽司VS日本壽司,如果讓你選擇一盤免費吃,你會選哪個?
    說起壽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日本壽司,畢竟日本有個壽司之神呢,但是除了日本,韓國也有他們的壽司,不同的國家,口味也都不一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韓國壽司和日本壽司的製作方法吧!韓國壽司VS日本壽司,選擇一盤免費吃,你會選哪個?
  • 自製壽司醋和什錦壽司的做法,手把手教你做,關鍵是省錢又好吃
    每次去超市買菜,回頭望去總有不少顧客在挑選,滿足了想吃壽司,又不想去日料店裡的人。雖然味道不及日料店,但偶爾買一盒,還是可以滿足一下口腹之慾的。畢竟價格比日料店裡便宜很多,自然而然也就對味道沒有太高的要求了。在超市我只買過一種壽司,是最基礎款的什錦壽司,15.8元一盒。相比超市裡的其他壽司,不僅價格最便宜,也是銷量最好的壽司。
  • 早餐想吃壽司也不是難事,沒有壽司醋和壽司米也能做,半小時搞定
    早餐想吃壽司也不是難事,沒有壽司醋和壽司米,一樣可以做出口感獨特的壽司,做法簡單,半個小時搞定在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女兒說她想吃壽司了,想吃就做唄,在冰箱翻了翻,找出一瓶去年的壽司醋,已經過期了,趕緊扔掉,沒有壽司醋就只有自已動手做,味道不比買的專用壽司醋味道差,壽司醋的問題解決了,可沒有專用壽司米,這個也好辦,家裡有糯米就成,這個時候,家中肯定有備糯米,要過端午節了嘛,得準備糯米做粽子吃,有糯米搭配大米就能做壽司,大米不用說,家中一年四季都不會缺,今年囤得最多的就是大米,前段時間見大家都在囤大米,我也趕囤了幾袋大米在家裡慢慢吃,沒有專用壽司米,用糯米和大米就行。
  • 日本壽司文化與正確吃法了解一下
    壽司作為日本料理的代名詞之一,其鮮美的口感吸引了不少朋友的喜愛。但是關於正宗的日本壽司吃法,大家又是否了解呢?芥末是否與醬油一起攪拌?壽司是否直接用醋飯沾上醬油?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在日本品嘗壽司時的一些小禮儀以及正宗的吃法。
  • 做壽司必須放壽司醋嗎?沒有怎麼辦?
    小編以前是開壽司店的,所以關於壽司的秘密會通通告訴大家,這兩天有人私信我說做壽司沒有壽司醋怎麼辦?必須要放嗎?這期我將詳細介紹關於壽司醋的問題,歡迎關注木木美食料理。首先說壽司醋要不要放,答案是肯定,壽司醋是製作壽司時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做好的壽司米吃起來有一點酸甜味,口感更豐富,如果不加的話,味道非常單一。一般情況下,小編建議大家在網上購買成品的壽司醋,如果暫時買不到,又要嘗試做的話,可以嘗試以下配方。
  • 古早日本壽司,原來有這麼多品種?
    各地的很多做法以不同的形式保留至今,比如現在在日本北陸地區還能看到的蘿蔔壽司、鹿兒島地區還存在著的酒壽司等。這些壽司,被叫作「改良型熟れ鮨」(改良型熟成壽司)。將酒引入壽司的製作後,酒精在空氣中的醋酸菌的作用下變成醋酸,於是人們受到啟發:想要得到酸味,只要在製作之初加醋即可。
  • 我們不知道的日本壽司秘密
    其實日本人有兩種做法能方便地讓魚肉蘸到醬油。一種是單獨把魚肉夾起來,蘸了醬油再放回壽司飯上,然後一口吃下。還有另一種方法,是把壽司先左翻九十度,讓它平躺在盤子裡,然後用筷子平行桌面夾取,蘸了醬油,吃下。還有個要點明的是,用筷子垂直夾壽司的中部,也會散的。    握壽司不是簡單的事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做做壽司啊,紫菜卷啊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