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從現實主義文學的三種性質淺析影片的意義

2020-12-27 守護karrie

摘要:

2017年7月1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戰狼2》自開映以來廣受好評,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冷鋒在一場非洲國家叛亂中拼死救同胞和難民的這樣一個故事。文章通過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點來分析《戰狼2》,以此為基點研究《戰狼2》對文學創作的隱性推力。

關鍵詞:《戰狼2》 現實主義文學 文化自信 愛國情懷

引言:

現實主義在文學上是廣義的一種說法,它在文學概論中的主要特點被囊括成了三種,即細節上的真實性,形象上的典型性,描寫上的客觀性。這三種特點不僅適用於分析現代文學,也適用於對影視作品的分析,其實,《戰狼2》的布局構思,及其情節意義都體現了現實主義文學的特性,因此,《戰狼2》不但對文化自信有著影響力,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現實的三類特徵。

源於網絡

一、 《戰狼2》的真實性

類屬現實主義文學的作品都能客觀真實地再現社會狀態,即排除虛擬,回歸現實,基於社會百況進行反映。據了解,《戰狼2》中的撒橋事件,在我國歷史是確有其事,那便是2011年地利比亞撒橋和2015年的葉門撒橋事件。因此,基於這樣的歷史,《戰狼2》巧妙地融合了一些情節,將中國歷史的真實通過熒幕呈現出來,將大國風貌展現出來。

據了解,利比亞撒橋事件發生時,有1000多名中國人沒有護照,因此無法證實身份,不能出關,最後才選擇奏唱國歌以證中國人身份,這一幕,令國人熱血沸騰,驕傲不已。其中,《戰狼2》也有一幕令國人自豪的場景,那就是冷鋒揚著國旗帶領眾人駛出戰爭危險區域。《戰狼2》直觀,真實地反映了我國的日益強大,社會安泰,中國人自豪自信。

源於網絡

中國的強大即是中國的現實,《戰狼2》作為一部軍事戰爭題材的影片,不但真實地再現了戰爭場面,更很好地表現了中國現實中的真實性。國家強大了,在戰爭面前,國人從容而自信,儘管戰爭殘酷無比。

文學作品大多事件是為虛構的,但又是基於社會的真實性而被創作出來的。《戰狼2》的情節也不外乎如此,但只有它基於現實的真實,才能喚起那一份愛國情懷。《戰狼2》將一種真實表現出來,是讓眾人真切地感受到現實主義文學上的細節的真實性,為該特點的運用做出了一種鋪墊。

源於網絡

二、《戰狼2》的典型性

典型性在文學作品和影視片中一般都是體現在形象描寫上,即人物形象與事件的選擇。《戰狼2》所選取的典型人物的身份是一個軍人 ,其參戰事件是撒僑一事,這是最能有力地表現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的典型事件。

作為一個被撒軍籍的特種兵,他不忘軍人使命,在危險之時挺身而出救助同胞和難民。他愛恨分明,能戰鬥又有智慧,愛國又心懷仁慈。於千萬軍人中擇一個冷鋒作主角,這是影視中人物的典型性,也就是文學領域中所說的以小見大。

源於網絡

《戰狼2》中的撒僑事情既體現了真實性又涵蓋了典型性,中國之強大,國人之愛國心,唯心在危難之際,別國與中國的態度做法之對比,方能顯現出來。最是國旗飄揚之時,內心的愛國情懷溢滿屏幕,最是撒僑的迅速和妥善安排,最具有典型性。整個電影情節,最激動人心的恰恰是那些典型的片段,所以,文學與影視的選擇有著共同之處,兩者都深知,只有典型情節才深入人心,只有典型人物才最為觀眾喜歡。

影視內容本身就具有文學特點,現今更是以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徵為基礎來製作發展,影視製作立於社會現實,選取生活片段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來展現給大家看這現實世界,更為這典型性的傳播做推力。這是現實主義文學發展所需的特點,也是影視作品所要運用的手法特點。

源於網絡

三、《戰狼2》的客觀性

客觀性不單單指的是作者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客觀,具體的描寫,還指從作品的場景和情節自然而然地體現情感和思緒。

立根於現實,戰爭仍然不斷,仍舊殘酷。《戰狼2》中講述的戰亂是關於非洲的,而今真實的非洲也仍是戰亂不已。影視中所展示的遠不及現實中的悲慘,但確確實實地客觀將戰爭場面帶了出來,沒有刻意的渲染,只有揪心的呼喊,真實的哭泣。

情節是指事件的安排,《戰狼2》有幾處情節最為客觀地體現社會現實,如主角戰友戰死,但其親人卻在此時受搞事情拆遷男的威脅,冷鋒為此被軍隊除名,這是真真實實的客觀事實,拆遷主和被拆遷者之間的矛盾,在軍人這一身份的加入下,更加具體,客觀地體現作者對此類事情的反感。

源於網絡

再則,《戰狼2》對打鬥場面的描寫,以及揮國旗,海上軍艦開火的那幾幕很自然地表露作者的愛國心,也正因有了這份客觀性,才引起國人共鳴。平凡之中見真實,真實中見社會,這種客觀性就是如此地表現真實。

影片的客觀意義就在於它是另一個微觀社會,簡縮版的現實,有作者本身的情思,也帶動了觀眾的情思,以客觀性帶動主觀情感。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情節,情感也是,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都有著一份客觀性,只要這個世界仍是客觀的,這一種客觀性就不會消失。

源於網絡

結語

影視作品一直都在為文學的傳承做出努力,承載這現實主義文學的三種特點,將它們隱性展現,《戰狼2》更是秉承著這種傳承,將我國的文化自信展現給世界看,不僅推動著影視產業的發展,更是推動著文化特點的發揚。

參考文獻:

[1]蒲雯.法國近代文學中現實主義特點分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6,7(05):171-172.

[2]前斌.電影《戰狼2》中冷鋒人物形象及其現實意義[J].西部廣播電視,2018(23):90-91

原創勿盜,盜文必究!!!

相關焦點

  • 這部現實主義電影,憑什麼打敗《戰狼2》,成為當年豆瓣最高分?
    縱觀大陸電影票房排行榜,《戰狼2》還是遙遙領先,這部中國版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可謂燃爆了國人的愛國之心,不過4個月後上映了一部《嘉年華》,票房平平卻榮獲多項大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當年唯一一部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華語片,還有最佳影片,最佳女主等多項提名,榮登當年豆瓣電影榜單之首,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 美國人如何看中國愛國主義影片《戰狼2》?
    作者|一 一編輯|李春暉美國愛國主義影片我們中國人是看得多了。主流好萊塢大片基本都是這個套路,反正我們就是圖個爽。那美國人又是如何看中國愛國主義影片的?也是看個爽?當他們看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時,又是啥樣感想?《戰狼2》憑藉在內地6天狂掃15億票房的驚人成績,成為上周末的全球票房冠軍,也成功引起了美國媒體的注意。
  • 影評分析:獨家《戰狼2》
    影片立足於個人話語,營造了多種衝突、幽默的氛圍。《戰狼2》此戰,一戰涅槃。美國的軍事類型影片向來都圍繞著裝備精良、戰士英勇這個核心,推崇其「個人英雄主義」,在世界各國的銀幕上塑造了忠誠勇敢、秉持正義、戰無不勝的完美軍人形象,打造了一部部經典的好萊塢軍事類型大片。而長期以來,中國未來軍隊形象在銀幕上基本屬於缺失的狀態。《戰狼2》在人物形象構建上擁有好萊塢超級英雄氣質的特種兵冷鋒,其極強的單兵作戰能力、能打善戰的英雄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後的文學發展——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資產階級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產生它是十九世紀上半期最重大的文學現象,包括了巴東扎克、斯丹達、梅裡美、福樓拜這一系列光彩奪目的名字以及一大批長久以來以不朽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千萬讀者的傑作。它的意義顯然不限於十九世紀上半期,它是資產階級時代文學中最有分量的一部分,是整個法國文學發展過程中迄今為止仍高高居上的頂峰;並且它還具有全世界的意義,在人類文學遺產的寶庫裡佔有顯著的重要地位。它在法國出現後不久,就受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重視,他們給予它崇高的評價,把它的偉大的代表巴爾扎克視為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典範。
  • 跟風《戰狼2》的影片,上映第一天10萬票房,第二天慘遭下架
    最近幾年來,國內的影視圈可說熱鬧的很,既有很多創造了票房奇蹟的影片,也有純粹是蹭熱度的爛片。例如吳京導演的《戰狼》系列,沈騰的《西虹市首富》等等,都創下了當時的票房最高峰。《戰狼》也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連成龍大哥都忍不住的讚揚起吳京的拼搏精神,認為只有這樣的影片才能讓中國電影市場繁榮不息,同時也嚴厲指責那些只知道跟風的導演。老實的說,現在的中國市場就是這樣,只要某一部作品火爆網絡之後,總會有大批的模仿者立馬效仿,這也導致了為什麼國內的電影市場越來越沒落,反而轉向國外的影視圈。
  • 吳京《戰狼3》恐無法延續《戰狼2》的票房神話,原因至少有三
    在華語電影近百年發展史上,由吳京自導自演的動作大片《戰狼2》絕對是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影片,該片不僅創造了56.8億元華語電影最高票房紀錄,而且也讓華語動作大片首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而更為重要的是,《戰狼2》讓國人重拾民族自信,也正因為如此,「戰狼」已成為一種精神符號。
  • 從《失戀33天》、《戰狼2》等4部影片,解析「爆款影片」熱詞
    爆款影片:以小博大的影片,憑藉良好票房及口碑成為檔期內最熱賣的票房黑馬。投資方都希望參與投資的影片能夠成為爆款。國產最早的「爆款影片」來自於2011年,後續爆款影片一直在不斷湧現。一部起初並不太被業界看好的小妞電影,憑藉精彩的愛情故事這就樣成為了「爆款」,最終取得3.2億元的優異票房成績。影片憑藉優良製作先後斬獲「百花」、「金雞」、「華表」、「金像」、「金馬」、「大學生電影節」等24項大獎。從此以後那些以小分博大的票房黑馬們,都被冠以「爆款影片」的標籤。
  • 別叫我魔幻現實主義:拉丁美洲的科幻文學
    這是當時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比較文學博士、科幻迷範軼倫發表在2016年《科幻世界》雜誌文章中的一段話,也向我們提示著科幻這一文學體裁所承載的超出「想像」的意義。在看似完全架空的科幻世界,隱藏著作者對於人類、技術、性別等等問題的思考,那些天馬行空的想像中有溫情也有冷酷,讓人反思又讓人著迷。
  • 《俄國文學》19世紀浪漫主義,20世紀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
    其他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還包括《生理學者》、《大綱》以及《三海之旅》等等。這些作品都是口頭傳播的民歌體,融合了基督教和異教的精神。中世紀的俄國文學具有非常顯著的基督教特色,語言也以教會斯拉夫語為主,融合了很多南部斯拉夫民族的特徵。以通俗的現代俄語寫成的第一部文學作品是著名神學家阿瓦庫姆的自傳,發表於17世紀中期。
  • 《戰狼2》影評
    近日,電影老廝雞本人借著此次假期觀看了《戰狼2》這部電影,說實話,雖然這部電影放映時間比較早,但一直是沒有時間去觀看,本人還是比較熱衷於動作片電影的觀賞,尤其喜歡乾淨利索的打鬥場景,這種電影也會讓我看得更加酣暢淋漓!好了,話不多說,就說說我觀看完這部超高票房的神劇的感受吧!
  • 《江湖兒女》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
    在影片前半段,巧巧身為大哥的女人,想過卻是普通夫妻的平淡小日子,在參加萬二勇哥葬禮歸來的路上,兩人平常的談話,巧巧將斌斌歸為家屬,想買個大房子將父親接出來生活,無不說明巧巧理想的生活是平淡。可是這個想法註定是無法實現的。槍,作為江湖的象徵,當斌哥在山上教巧巧打槍時,巧巧心中已對「江湖」、「江湖人」擁有了認同感,成為了象徵意義上的江湖人。
  • 沒等來《戰狼3》吳京新電影來襲,給張譯做配,上映期有重大意義
    但自從吳京的《戰狼》系列火了,《戰狼2》一下子竄到了華語電影票房之首,至今還高高在上,無人能超越,從那個時候開始同類型的電影開始井噴。 這類主旋律電影一下子成為影院不可或缺的影片類型,還有了漸漸超越其他影片的勢頭,可以說吳京功不可沒。 也不是知道是吳京成就了這類電影,還是這類電影成就了吳京,自從《戰狼2》火了之後,吳京更是成為了娛樂圈中的香餑餑。
  • 《戰狼2》、《復聯》系列等影片將重映,你還會去看嗎!
    而從3月中旬中影公司發布的通知來看,近期將發行第一批影片,並且以公益的發行方式上映。言外之意就是:從此前43%:57%分帳比例調整為0%:100%,即電影的票房全部讓利給影院,電影製作方的發行公司不參與分紅分成。
  • 戰狼2票房超金剛狼3成全球第八好萊塢震驚!戰狼2最終票房55億?
    近幾日《戰狼2》自上映的幾周以來,拿下7.2億美元的驚人票房。連電影帝國的好萊塢,也進行了專門報導。好萊塢媒體人稱:好萊塢不用也不應對中國票房最高几部電影為中國國產影片感到擔心憂慮,這說明已經對進入影院看電影,已形成習慣,對於我們打入好萊塢影片,也是有利的。
  • 兩部全球現象級電影——《戰狼2》與《敦刻爾克》比較談
    《戰狼2》則創下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多項紀錄:首映4小時後票房突破1億元;上映4天後票房破10億元;上映8天後票房突破20億元票房,並成為華語電影中最快破20億元票房的影片;上映11天後超越《美人魚》創下的33.92億元的內地電影票房最高紀錄。至10月28日下線,《戰狼2》的中國內地總票房為56.78億元,觀影人次超過1.5億人。
  • 《戰狼2》等5部影片重返大熒幕《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內地重映
    3月18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往全國院線的第一批影片曝光,包括五部影片:《中國合伙人》(最初上映2013.5.17)、《狼圖騰》(最初上映2015.2.19)、《戰狼2》(最初上映2017.7.27)、《流浪地球》(最初上映2019.2.5)與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最初上映
  • 沒等到《戰狼3》,卻迎來吳京另一新電影,上映時間有重大意義!
    張譯,在各種影片中演軍人已經演成了一絕,並且和導演管虎在《八佰》這部影片裡就有過合作,這次的合作肯定也是非常愉快。在我看來好像張譯就是為戰爭片而生的,他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毫無違和感,將角色飾演的淋漓盡致面對著「演戲就是個死」的評價,張譯用勤奮和努力證明這自己,與他合作過的導演和演員,都用「敬業」「認真」「高要求」來形容他。
  • 專訪|弗洛雷斯:拉美文學的魔幻現實主義時代已經過去了
    出版方供圖「拉美文學不僅僅只有魔幻現實主義,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保麗娜·弗洛雷斯說。這位出生於80年代末的智利年輕作家如是說道。她穿著一件寬大的白色T恤,上面印著她喜愛樂隊的LOGO;金色的頭髮藏在帽子裡,手臂上則布滿了玫瑰、月亮、弓箭的文身,還有伍迪·艾倫電影《曼哈頓》的女主角頭像。
  • 為什麼現在所有的電影都是現實主義?被專業詞彙強行解讀的電影
    這一點從他們當時創作的影片名字就可以窺見——《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盧米埃爾的影片創作風格可以說是現實主義的鼻祖。從他們的作品我們可以找到現實主義在影像風格上所存在的特點,現實主義的電影會主張在拍攝的時候抹殺掉創作者的主觀性,在操控素材的過程中,努力讓其可以呈現出真實世界的本貌。
  • 《戰狼2》,不只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
    《戰狼2》是2017年由吳京執導並主演的動作軍事電影,除吳京外,還有吳剛、張翰、盧靖姍、弗蘭克·格裡羅等一眾實力演員加盟。該部影片在當年創下影史最佳的56.8億人民幣的票房,並先後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2018年)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提名、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2018)最佳故事片提名、以及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2018)優秀故事片獎(獲獎)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