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

2020-12-22 李淵回

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

南懷瑾老師曾經嚴重的提到

他老人家說:我幾十年來,學變了一切法門。只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和禪mi 要法bai gu 觀bu jing觀是真的東西。其他的東西都是「騙」人的,由這兩個法門演變出來的。我準備放在guancai裡帶走。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嚴重的。因為,南懷瑾老師所說的語氣是前所未有的嚴肅。尤其是到了南懷瑾,老是晚年經常強調這個東西。所以,淵回也一直很重視這個東西。

有師兄提問,安那般那觀息法門那本書上是完整的?

@李淵回

這個問題比較大,比較嚴重。我們這一期的淵回說南,就詳細解決一下這個問題。這個視頻雖然沒有字幕,但是有相關文本資料的。文本資料可能會精確一點,大家可以配合視頻來看。直接搜索淵回說南,應該就能夠查到。下面我們步入正題。

佛家和道家都有相關的內容

南懷瑾老師曾經多次講到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安那般那是梵文音譯,在我們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佛教裡面,這些有關呼吸系列的法門通常被叫做觀息法門。現代人身體不好,yv 望複雜,不藉助觀息法門,是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的。這個法門是實打實的真東西。

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道家在打坐修行中,也有類似的方法。不過,根據淵回目前的見解,佛家有關利用呼吸修行實踐的法門,更為圓滿,更為深入一些。

南師相關講解系統部分

南懷瑾老師生前,曾多次講過安那般那觀息法門。這些講解的內容,大多數是南懷瑾老師領著學生們禪修實踐的記錄。這些講課講解的記錄,有些已經出版,有些則沒有出版。無論出版與否,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專門系統的匯集在一塊。出版的就買來看,沒有出版的,自己拿著文字資料去列印也行。

還有一部分是散落於南懷瑾老師所有著作的各處。

非常系統的一類:

1,禪與生命認知初講

2,呼吸法門精要

3,達摩多羅禪經講解

4,大安般守意經講解

這是南懷瑾老師非常系統講解,安那般那觀息法門的一部分經典。這裡面的內容可能不全,淵回目前只能想到這麼多。在南懷瑾老師已經公開的資料當中,以上內容也應該足夠用了。

其中需要注意,呼吸法門精要是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本書的精簡。有條件的可以兩本都拿來參考,沒有條件的可以先研究《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一本。他們兩個內容相差不大,其中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本書能夠包含呼吸法門精要這本書。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不知道的話,很可能會浪費時間。

達摩多羅禪經南懷瑾老師是在香gang講的,時間大概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個講解部分看過之後,一定要深入研究達摩多羅禪經那個經典。另外在網絡上,這個版本可能並不完全。可能是有些資料,還未能完全公開。如果後續能夠補上,淵回會更新出來。但是目前大家要珍惜這些版本,有多少咱們先看多少。

大安般守意經內容是比較晦澀的。南懷瑾老師的講解也只是講了一部分。還是上面的那句話,這些資料我們要珍惜,有多少我們先研究多少。

南師相關講解散落的部分

正是由於安那般那觀息法門的重要,所以南懷瑾老師才多次提到。很多提到的內容是在講其他傳統文化東西的時候,偶爾提上一嘴。這偶爾提上的一嘴,往往是一些關鍵的點。這些關鍵的點兒,散落於南懷瑾老師資料的各處。

比如說,有關阿含經安般品的講解,就散落於其他講解當中。這個安般品,是佛陀教自己的兒子羅候羅尊者修行實踐觀息法門時候,所記述的經典。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些藏在《答青壯年參禪者》,《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和《如何修證佛法》等諸多著作中。

這一部分內容散落於南懷瑾老師資料的各處,比較難以獲得。淵回以後會儘量抽時間把這些東西提取出來,匯總到一塊。

不過目前來說,大家有精力,先把系統能夠容易把握的地方,先閱讀研究掌握了。後續,有精力是一定要遍讀南懷瑾老師的所有經典的。

最後,還有《修行道地經》,《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上文提到的《達摩多羅禪經》《大安般守意經》和阿含經中的《安般品第十七》等。

這些佛經經典,大家都說要搞來,要非常熟悉的。因為南懷瑾老師的講解,是建立在這些經典基礎之上的。有些也只是做啟發性的點撥,真正修行,真正實踐,是要俯下身子,去一點一點死磕這些經典的。目前來看,這條路很難,是只有這一條路可走。這也是淵回一貫的觀點。

其中《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後期修行要配合呼吸和觀想,如何把觀息法門和禪秘要法配合,這部書裡面給我們指明了道路。如果把這本書讀懂了,就可以去看南懷瑾老師的一生。就會發現他老人家的一生行門,都在實踐這本書中的內容。這裡篇幅有限,有機會我們再詳細討論分析。

《修行道地經》雖然是「道地」,但是他那個翻譯 不 「地道」。這裡不太地道,並不是說不好,也並不是說翻譯錯了,而是比較難讀難懂。反正這些都是問題,以後碰到了我們再逐一個去解決。

時間有限,以上內容會難免有錯誤,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如果有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另外,大家儘量不要發私信,私信太多淵回是精力有限,確實處理不完。評論區的話,一塊交流所有人都能看到。

最後大家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讚收藏,轉發推薦,讓有限的內容發揮無限的作用,幫助更多的人,謝謝大家,我們下期淵回說南再見。李淵回,合十。

@李淵回

相關焦點

  • 南傳大師|「安那般那」與「修行」!
    曾經看過南傳佛教大師的一個故事,有一次弟子跟他說,因生活太忙而沒有時間修行了,大師簡單地回應,問他有沒有時間呼吸呢?這個答覆非常簡潔,一針見血地指出,修行其實只是我們呼吸般的簡單,我們不用想得太複雜;但另一方面,卻指出呼吸之於生命是重要的,而修行對於學佛也如此。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生前多次示寂,臨終卻為何手書「平凡」?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生前多次示寂,臨終卻為何手書「平凡」?是真修為,還是假修行?他是在教育我們修行學佛,要腳踏實地,從做人做事開始。一、深夜難眠,憶念吾師現在的時間,是2020年的某個深夜。簡單算起來,南懷瑾老師已經離開有八個年頭了。打死淵回,也忘不了2012年的中秋節。
  •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辭世時間,到底何時?老師真的走了麼?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辭世時間,到底何時?老師真的走了麼?李淵回原創,國學,文化,儒釋道前言:大家好,我是李淵回,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淵回說南」。「淵回說南」還原歷史,幫助大家了解一個真正的南懷瑾老師。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是聖人,菩薩,隱士,國學大師,還是騙子?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是聖人,是菩薩,是隱士,還是騙子?當代「國學大師」的傳奇人生。一、南師懷瑾,一生傳奇南懷瑾老師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有些人說他是當代聖人,師承孔孟,復興文化。南懷瑾老師也曾定居海外,但他那思鄉憂國之心沒有一刻能夠平息。從浙江溫州的一個小漁村學習自修,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西湖拜師學武。從教武傳武的武術教官的習武救國,到靈巖山寺的維摩精舍裡袁太師門下頓悟法門。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前言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的「淵回說南」節目。淵回說南,還原歷史真相,為大家訴說南懷瑾老師傳奇人生。一隻喜鵲,不安分地站在南家宅子的屋簷上,向著院子裡「歡呼雀躍」。好像要向人們訴說著什麼喜事。哇,的一聲!嬰兒呱呱墜地。這裡還真有喜事。翁祥街道的地鹽村南仰周家裡,誕生了一位小寶寶。
  • 淵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金剛念誦解決
    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要金剛念誦來解決。修行安那般那出入息呼吸紊亂。師兄請教一下呼吸紊亂練習般就憋氣,如何才能改善?首先來說為什麼會呼吸紊亂?為什麼會憋氣?禪修打坐觀呼吸,覺察呼吸,修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容易憋氣。淵回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的影響:1.打坐時候太緊張了。打坐禪修,剛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放鬆的過程。一定要慎重起來,好多人為了方便直接就去坐。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說基本沒有,其實不太準確。準確的說法,就是壓根沒有。只有南懷瑾老師,算是一個既重視理論修行,又重視實踐研究的一位師父。其他修行有成就的,有所心得的,可能也有。但是根據回多年來的觀察,目前來說只有南懷瑾老師一位。
  • 南懷瑾先生:修行必須先轉「種子」,轉化習氣
    ◆◆◆ ◆◆01修行要把業識轉化了所以修行要從種子這裡入手,修行就要改變心行,要從心行去轉變。所以「轉識」是如何修行把它轉過來,修行就是把這個業識轉了。有許多同學,很多朋友,男女老幼,你們大家都是我的朋友,你看每人個性不同,有時候我勸你們的話,也改變不了你,我也只好笑一笑,也不會生氣。心裡感嘆,你的習氣多生累劫帶來,今天你叫我南老師,我一句話能把你改變得了,那就奇怪了,那是很難改變的。要修行的話,如果你不認識自己,自己不去改,佛也把你改變不了。
  • 南懷瑾:「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宜文盲村夫看
    ▲李敖的批評,見於《李敖笑傲江湖》一書讀南懷瑾,要注意他的「佛學家」身份,與「通人」的自我定位南先生論身份,嚴格地講,只能算是佛學理論家,是修行人。他留下著作近60部,都是以佛學為中心展開的,是為「白衣說法」。
  • 南懷瑾:人修行到一定階段,身體會有些變化,但是別害怕
    可以說,南懷瑾的書是認識、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條捷徑,對無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而言,扮演了一個難以替代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南懷瑾書中對於人生的理解,更是精闢。在南懷瑾看來,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場修行,人來到世上,並不是為了享受人生,而是通過活著的機會進行修行。有的人一生之中雖然沒有做過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卻一直在修行。
  • 心理學秘籍:南懷瑾說只有兩種人適合學佛,首先要明白佛的真義
    誠然,下愚誠敬這一群人若能遇上好的導師,憑著一股笨勁與虔誠,歷經幾番實修,千轉百回,也是能逐漸見悟佛的禪機。充滿智慧的人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會圓滿的融合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具備強大悟性的資質。而在這中間的一群人,不上不下,沒有智慧的圓融,也無下愚者的堅定信念,很難在利益面前不為所動,這種人即便學佛,學來學去繞來繞去難免一味只掉進世間法中,反而誤己誤導大眾,誤解了佛學的真正內涵。
  • ——再讀南懷瑾先生的《圓覺經略說》
    為此,得空還是上來爬一下格子,想著要對得起各位的關注。今天寫寫我的一點小體會。再讀南懷瑾先生的《圓覺經略說》此書我25年前上大學的時候讀過一遍,已沒啥具體文字印象,只有非常優美舒服的感覺。修行本來就是一個由渾到清的過程,多久沒人知道,每個人都不同,但取決於自己。有句話「不忘初心」。也許你會說開始誰看得這麼清楚、誰有這麼大的心啊?那就發願吧:現時也許自己無法發這樣的大願,希望經過不斷的修行能夠利益更多的人,比如自己的家庭、朋友、鄰居等等。
  • 大師還是騙子,充滿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到底算什麼?
    三年閉關期間,南先生穿上僧衣,齋戒素食,日夜苦讀經、律、論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經典,以經為法,印證個人修持所得,終生受益無窮。1945年,南先生出關以後,在神通俱足的風了和尚陪同下,遠走西康、西藏,參訪密宗各宗各派。
  • 南懷瑾: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之前,就已在中國本土流行
    南懷瑾先生曾言:佛法在中國本土的流傳中,顯教與密教都有經典可作為依託證實兩個學派的傳承過程,唯有禪宗的傳承缺乏考據。所以很多人對於達摩是其開山鼻祖的說法存在質疑。梁武帝與達摩論佛禪宗法門存於世人的了悟之中曾經有人向南懷瑾先生討教禪宗修行的法門,先生直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 南懷瑾: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金剛經》在所有的佛教經典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往今來有無數的人因為讀金剛經而悟道,因為讀金剛經而得感應,佛祖在金剛經中也多次強調讀誦金剛經的的功德,甚至念誦四句偈的福德就會遠勝「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可見念誦金剛經的殊勝。
  • 佛說,如果制心一處,那將無事不辦
    我們要明了、要接受,才能得這個利益。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樁事情也被現代的物理學家證明了。現在的量子力學家,他們說,我們如果有能力把我們的念頭集中在一點,會產生很大的能量,這個能量足以改變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的軌道,這麼大的力量。
  • 南懷瑾為何說:年輕人不要去鑽研佛學與易經
    他將佛法視為自己的終身愛好, 與其說是學習,更像是一次修行 ,他先後兩次出家又還俗,身邊包圍著無數的青年才俊和達官顯貴,他喜歡講故事,一生的開過不少次講座,他的追隨者,有年輕的少年,也有蒼白的老者,他就是用自己的一生講述了一段國學發展的故事。
  • 學佛者最容易犯這三個毛病,南懷瑾因此幾十年都不講真正的佛法
    南懷瑾先生曾說:「我從離開臺灣之前到現在,差不多十年時間,不講真正的佛法。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佛法沒有人修的,包括你們諸位。儘管標榜自己在學佛,都不是真的,都是自欺、欺人、被人家欺。沒有真正學佛的人。」
  • 讀書筆記:金文《心靜的力量:和南懷瑾一起讀禪》
    南懷瑾的書看過很多,都是悠悠然、不緊不慢的敘說,可讀性甚強,言語、典故、經詩應用出神入化,這是大家高人舉重若輕的特點,大音希聲,大道至簡,此之謂也。南懷瑾講《金剛經》時說,佛說法是真實的,不說假話,說的是老實話,實實在在,是什麼樣子就說什麼樣子。實語、真語,都容易了解,但什麼是如語呢?不可說不可說,閉口不言,其聲如雷,這個就是如語。
  • 南懷瑾生前秘書:12年8月初他明確說自己不留了,下決心要走了
    據南懷瑾先生生前的秘書馬宏達回憶:"在先生逝世前一個月,他曾告訴我說不留了,下決心要走了"。當時秘書還以為這是先生的一句戲言,誰知僅僅一個月後,南懷瑾便駕鶴西去,空留原地一縷氣韻迴腸。南懷瑾生前秘書馬宏達而對自己的孩子,南懷瑾則更多的也是扮演著老師的角色,他最小的兒子南國熙說,他更習慣稱父親為"南老師",因為在他的一生中,父親就像是一位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的老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