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為何犯人總是要按手印畫押?

2020-12-22 玉鏘侃史

前言

以質劑結信而止訟。——《周禮》

眾所周知,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不同人的指紋有著不同的形狀,大小粗細和生長走向都不一樣。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兩個人指紋重合的概率為150億分之一,如此小的概率幾乎可以說明人的指紋是能夠準確識別一個人的身份信息的,所以指紋在刑偵破案中都是查找嫌疑人的關鍵線索之一,基本上找到了對應指紋之人,也就確定了嫌疑犯。

根據指紋的獨特性,如今指紋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支付、防盜系統和手機領域上,方便快捷。但指紋的特殊意義的發現卻並不是在現代,遠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便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但犯人犯了事伏法總會籤字畫押按手印,這又是為何呢?

指紋在古代的意義

在各類古代破案影視劇和文獻記載當中,我們總是對犯人行刑前的一幕十分熟悉,當知縣大人準備行刑之前,總會讓犯人們籤字畫押按手印,對自己所犯之事有個了結,但有的人就會有疑問了,這古代並沒有指紋識別的技術,如此興師勞眾的讓犯人按手印是為何呢?指紋的紋路如此的細微,用肉眼是看不出其中的區別的,而且即便畫押之後都很容易偽造一份,畢竟沒有高科技的輔助,那麼這蓋手印或是按指紋的意義何在呢?

照理說,籤訂契約或是認罪伏法的確需要本人確認,那麼籤字畫押便成為了其中的一個憑證了。但由於古人的教育十分落後,不少人根本就沒有念過書,根本就不識字也不會寫字,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那當需要他們籤字畫押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辦法。之後人們便準許那些不會寫字之人以畫圈的形式來認罪伏法或是籤字等等,但隨即這個方法便出現了問題,這圈誰都可以代畫,沒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所以很快這個方法便被淘汰了。之後人們便想出了按手印按指紋的方式,加上自己的籤字畫押,雙重保險,雙重保證。

指紋的發展

事實上,人們早在周朝時便已經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存在於各個方面,其中有一個便是人們的掌紋和指紋的不同了。所以每當要籤訂什麼契約的時候,人們便會按上手印。我們的老祖宗都是智慧過人之人,他們早就想到了出現偽造的結果會是怎樣,所以他們指的按手印是將整個手的手印按上,有的時候還會加上腳印,最少都要按一個手指的紋路,以此來區分人與人之間的指紋。有了多根手指紋路的保障,檢測人的準確性也提高了很多。

古人早已知曉如何來判斷人的指紋不同之處。首先,可以觀看人的鬥紋和箕的紋路,其次可以觀察人的指紋走向和生長形態。當蓋的指紋很清晰的情況下,用蓋的兩個指紋放在陽光下重疊對比便會知曉是否為同一人所為。

指紋的應用

在籤訂契約和認罪伏法這樣嚴肅的事情前,古人自是會謹慎處理,在唐代,人們為了保證契約的真實性便用了三種方式來一同檢驗。第一種是畫紙為信,即在名字上按上自己的三個指頭,根據三個手指之間的距離來作為相關憑證。並且契約上會同時按有當事人、保人和知見人的三個手指。第二種便是用四個手指的指印來作為憑證。第三種便是最為熟知的蓋手印的方式,簡單又快捷明了,也是準確性最高的一種方式。

在《周禮》中便有所提及,書籍記載漢朝時候人們便已經掌握了「下手書」的方式來作為契約交易的憑證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紋來進行刑偵破案的國家了,雖然當時收到技術的限制,但能夠運用想出此等方式,也實屬不易,再次證明了古人的智慧所在。在TVB影視劇《洗冤錄》中,仵作宋慈在診斷分析案情的時候便想到了用採集指紋的方式來查找確認兇手,而宋慈這一號人物也並不是杜撰出來的,而是歷史上的的確確存在的有著超高智慧的仵作,他的斷案方法也為後世提供了重要的幫助,為偵查鑑別界做出了突出貢獻。

結語

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根據指紋的特性擴大了應用範圍,在如今的高科技年代,指紋的應用更是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令人嘆服,為後世的發展做出了很多借鑑的意義,事實上,不僅僅在指紋上,在其他許多方面都能看到古人的智慧,許多也成為了我國的傳統特色文化。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沒有指紋、DNA和攝像頭的古代,是如何抓住兇手的?
    雖然追劇追得很開心,但是一個案子接著一個案子,其中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疑點重重的現場痕跡,匪夷所思的作案動機,真是令觀眾的腦子都不夠用了呀~但是好在現代刑偵技術都有高科技輔助,比如DNA檢測技術、攝像頭、網絡追蹤、犯罪心理師和測謊儀等等,兇手是無處可遁。
  • 聯手京東方,高通努力復活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在這幾種接觸式的指紋識別技術中,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由於受手指與傳感器之間介質的介電常數影響很大,不能在潮溼或水中環境使用,但超聲波指紋識別技和屏內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卻不受潮溼或水中環境影響。  所以一直以來,研發超聲波指紋識別技和屏內光學指紋識別技術的廠商,都想以這方面更好的用戶體驗來打敗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成為真正的市場應用主流技術,直到蘋果推出了FACD ID非接觸式人臉生物識別技術為止。
  • 揭開京東方全屏指紋識別技術神秘面紗
    北京時間07月3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解密京東方全屏指紋識別技術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731/57899.html現如今,屏下指紋識別逐漸成了流行趨勢,最近不久推出的OPPO、小米等手機都搭載了屏下指紋識別
  • LCD屏下指紋識別來了 小米又要「吃螃蟹」
    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我們應該都不陌生,全面屏手機時代之前,幾乎所有的手機指紋識別技術都是電容式指紋識別,比如之前的老旗艦iPhone8和三星S9,都是採用的電容式指紋識別。最初應用光學指紋識別的手機品牌是Vivo, 從2018年1月,第一款量產屏幕指紋技術的手機――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發布,之後針對用戶體驗,光學屏下指紋技術不斷改進,獲得了長足發展,截止目前在電商上我們能搜索到上百款搭載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技術的手機。
  • 鮮奇博物館 指紋博物館:小小指紋,除了破案、識別身份,還可以「玩」
    撒上粉末,拓下一枚完整的指紋,對比資料庫,鎖定罪犯......大眾對刑偵劇中利用「指紋」破案的場景已見慣不怪,但鮮有人知曉「指紋」背後也藏著大學問。江蘇警官學院有一個國內唯一以指紋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館內,觀眾可以溯源指紋文化的歷史,了解指紋學的發展狀況。
  • 古代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醜,為何還能抓到犯人?因為電視劇在騙你
    常常關注社會新聞的朋友就會知道,警方在捉拿在逃犯人時,通常都會發布通緝令,在逃罪犯的照片也會被公布出來,讓民眾保持警惕,同時儘可能為公安部門提供有效線索,協助捉拿罪犯。通過發布通緝令來捉拿犯人的方式不僅僅存在於現代,我國古人早就用過這種方式了。
  • 「專利解密」全屏指紋識別技術之低調魅族
    【嘉德點評】魅族發明的全屏幕指紋解鎖技術,通過外置的超聲波收發器來採集指紋信息,就避免了只能在屏幕的局部來採集指紋的弊端,從而做到真正的全屏幕指紋解鎖。而對於屏下指紋,目前上市銷售的智慧型手機當中,使用了這一技術的產品基本都是以「點」的形式實現,即消費者需要在特定的位置才能實現指紋識別,這樣也會給用戶帶來不便,影響用戶體驗。
  • 一文看懂三大指紋識別原理 光學屏幕指紋強在哪
    如果要挑一下當前智慧型手機幾大前沿技術,那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一定在列。之所以說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重要,是因為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解鎖交互方式,而且還影響著全面屏手機的形態變化。你或許會說蘋果的Face ID人臉識別方案不也同樣方便麼,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在向更高屏佔比延伸上會遭遇瓶頸。
  • 國產屏幕製造商崛起,LCD屏幕指紋識別技術新突破,網友:點讚
    LCD屏幕之前一直沒有辦法在高端機型上標配除了成本和顯示效果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LCD屏幕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沒有辦法用上屏幕指紋識別技術,而屏幕指紋識別技術,在全面屏時代又是旗艦機的標配,所以大部分廠商還是會上OLED屏幕。
  • 法國公司推多手指全屏幕指紋識別技術:最多支持4根手指同時識別
    雖然如今智慧型手機搭載的指紋識別功能已經非常安全了,但肯定是越安全越好。法國公司Isorg就展示了一種可以支持多手指的全屏幕指紋識別技術,同時可以讓4隻手指同時觸控識別。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錄入四根手指的指紋信息,然後解鎖的時候需要把四根手指摁到屏幕上,只有四個指紋完全匹配才能夠解鎖手機,顯然這要比一個指紋更加安全。因為在過去有單指指紋辨識被破解的事件,因此Isorg才推出多手指的全屏幕FoD感測器模組,希望在今年可以達到量產,以增加用戶們使用手機的安全性。
  • 不用記密碼:自帶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安全功能的銳龍本
    並且這些檢測措施也不總是有效。Windows Hello中的人臉識別是近幾年筆記本電腦新增的科技配置,其原理同手機中的3D結構光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結合了IR紅外攝像頭和普通攝像頭捕獲的圖像來識別人臉並解鎖Windows,安全性高並且不受環境光線的影響。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搭載人臉識別或指紋識別的銳龍本。
  • 人類為啥會有指紋?祖先又不用指紋解鎖,為何會進化出指紋?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自己指紋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多人上下班要按指紋、辦身份證要錄指紋,平時生活中解鎖手機、行動支付也都用指紋。這得益於每個人指紋的獨特性,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人的指紋會完全相同。
  • 東芝筆記本如何使用指紋識別器註冊
    1、必須首先確認你的帳戶是否已設置好密碼,如還沒有設置密碼的,需預先設置好密碼。  4、顯示檢驗用戶名和密碼,輸入密碼,進入選擇手指的視窗,根據圖解,選擇要識別的手指,並點擊下一步。如之前已註冊過的指紋會有綠色打勾標記顯示。當前正要註冊的指紋會有紅色打勾標記顯示。如果之前已註冊過的指紋又被選定,那麼將會註冊最新的信息並且覆蓋先前的信息。建議您首次使用時,先點擊練習,嘗試一下。  5、顯示獲取指紋視窗。
  • 華為手機黑科技,全屏指紋識別、屏下攝像頭,很快要來了
    不久之前,華為對媒體透露了其正在研究的一種新指紋解鎖技術:全屏指紋識別。從字面上來看,這是一種支持觸控螢幕幕任意位置以解鎖手機或者啟動特定程序的技術。而且,我們了解到的信息是,還有一種內置在顯示屏下的前置攝像頭技術很可能與全屏解鎖同時在開發當中。據華為給出的時間表,這種全屏指紋解鎖的手機離我們不會太遠了,預計在下一代或者下兩代手機中就會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年底的Mate 40系列會不會給我們驚喜呢?全屏指紋識別的實現原理其實並不複雜,但實現的技術難度要高很多。
  • 古代押送流放犯人時,為何獄卒都搶著押送女犯人,原因太現實
    古代針對犯人制定了嚴苛的刑罰在古代,每個王朝都會制定一系列嚴格制度以及刑法。一方面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百姓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穩定的事情出來。這些刑法出現的同時也是在告誡人們不要做出違反制度的事情,倘若做了一些違反制度的事情,就會遭受到嚴厲的懲罰,在這些處罰中最嚴重的莫過於死刑以及酷刑。
  • 古代通緝令那麼抽象,還能抓住犯人?別急,看看最後一句寫的啥
    文/行走天涯古代通緝令那麼抽象,還能抓住犯人?別急,看看最後一句寫的啥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規章立法制度的,如果觸犯了國法,是需要承受一定的法律懲戒的。但古代的科技文明比較落後,古代沒有指紋,也沒有攝像頭,因此古代的很多犯人可能根本沒有犯罪,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有可能鋃鐺入獄。事實上,這不僅在古代,哪怕是在現代都是常有發生的事情。不難發現,很多以古代背景為題材的電視劇中,經常有官府在市井街頭張貼通緝犯的畫像。這張畫像上繪畫著犯人的長相以及上面還會記錄這個犯人犯了什麼罪。往往都能引來很多百姓們圍觀。
  • 李蘭娟院士按下金手印
    昨日,李蘭娟院士在辦公室裡按下手印。手印將收入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慶輝)2020年是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了給歷史留下寶貴記錄,廣州日報聯合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一起發起了「手印銘記」大型紀念活動——請所有馳援醫護留下金色手印,這些手印連同醫護資料一起收入廣州市國家檔案館。據介紹,鍾南山院士的手印為1號手印。12月21日,李蘭娟院士在她的辦公室裡也按下了她的手印支持此次活動。
  • 廣州「手印·銘記」活動持續 2400餘白衣戰士按下金手印
    5個金色印泥,因為鍾南山院士要提前按下「1號手印」。「我記得,當時鐘南山院士按下手印的現場還有點曲折。作為活動的第一位參與者,大家都沒經驗,鍾院士最初按下手印時力度不夠,還好我們有備用印泥,最終收集的是他第二次按下的手印。」  在鄭重按下手印的同時,鍾南山坦言:「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中國廣大醫務人員從來都是白衣天使,而且是非常敬業的,他們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承擔責任!
  • 天馬發布LCD屏內多點指紋方案,支持全屏幕識別
    隨著全面屏技術的不斷發展,此前的實體指紋識別方案如今已經基本在中高端機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也已經成為了主流。但由於屏幕指紋識別技術此前僅能用於OLED屏幕,因此也使得LCD因此失去了不少的市場份額,而在日前,天馬方面發布了全球首款LCD屏內多點指紋解決方案,也意味著未來搭載LCD屏幕的機型同樣將能夠配備屏幕指紋識別功能。
  • 斑點貓信息技術指紋可虐iPhone6s能門鎖體驗
    斑點貓信息技術指紋可虐iPhone6s能門鎖體驗 斑點貓信息技術 發表於 2020-02-17 1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