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質劑結信而止訟。——《周禮》
眾所周知,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不同人的指紋有著不同的形狀,大小粗細和生長走向都不一樣。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兩個人指紋重合的概率為150億分之一,如此小的概率幾乎可以說明人的指紋是能夠準確識別一個人的身份信息的,所以指紋在刑偵破案中都是查找嫌疑人的關鍵線索之一,基本上找到了對應指紋之人,也就確定了嫌疑犯。
根據指紋的獨特性,如今指紋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支付、防盜系統和手機領域上,方便快捷。但指紋的特殊意義的發現卻並不是在現代,遠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便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但犯人犯了事伏法總會籤字畫押按手印,這又是為何呢?
指紋在古代的意義
在各類古代破案影視劇和文獻記載當中,我們總是對犯人行刑前的一幕十分熟悉,當知縣大人準備行刑之前,總會讓犯人們籤字畫押按手印,對自己所犯之事有個了結,但有的人就會有疑問了,這古代並沒有指紋識別的技術,如此興師勞眾的讓犯人按手印是為何呢?指紋的紋路如此的細微,用肉眼是看不出其中的區別的,而且即便畫押之後都很容易偽造一份,畢竟沒有高科技的輔助,那麼這蓋手印或是按指紋的意義何在呢?
照理說,籤訂契約或是認罪伏法的確需要本人確認,那麼籤字畫押便成為了其中的一個憑證了。但由於古人的教育十分落後,不少人根本就沒有念過書,根本就不識字也不會寫字,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那當需要他們籤字畫押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辦法。之後人們便準許那些不會寫字之人以畫圈的形式來認罪伏法或是籤字等等,但隨即這個方法便出現了問題,這圈誰都可以代畫,沒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所以很快這個方法便被淘汰了。之後人們便想出了按手印按指紋的方式,加上自己的籤字畫押,雙重保險,雙重保證。
指紋的發展
事實上,人們早在周朝時便已經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存在於各個方面,其中有一個便是人們的掌紋和指紋的不同了。所以每當要籤訂什麼契約的時候,人們便會按上手印。我們的老祖宗都是智慧過人之人,他們早就想到了出現偽造的結果會是怎樣,所以他們指的按手印是將整個手的手印按上,有的時候還會加上腳印,最少都要按一個手指的紋路,以此來區分人與人之間的指紋。有了多根手指紋路的保障,檢測人的準確性也提高了很多。
古人早已知曉如何來判斷人的指紋不同之處。首先,可以觀看人的鬥紋和箕的紋路,其次可以觀察人的指紋走向和生長形態。當蓋的指紋很清晰的情況下,用蓋的兩個指紋放在陽光下重疊對比便會知曉是否為同一人所為。
指紋的應用
在籤訂契約和認罪伏法這樣嚴肅的事情前,古人自是會謹慎處理,在唐代,人們為了保證契約的真實性便用了三種方式來一同檢驗。第一種是畫紙為信,即在名字上按上自己的三個指頭,根據三個手指之間的距離來作為相關憑證。並且契約上會同時按有當事人、保人和知見人的三個手指。第二種便是用四個手指的指印來作為憑證。第三種便是最為熟知的蓋手印的方式,簡單又快捷明了,也是準確性最高的一種方式。
在《周禮》中便有所提及,書籍記載漢朝時候人們便已經掌握了「下手書」的方式來作為契約交易的憑證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紋來進行刑偵破案的國家了,雖然當時收到技術的限制,但能夠運用想出此等方式,也實屬不易,再次證明了古人的智慧所在。在TVB影視劇《洗冤錄》中,仵作宋慈在診斷分析案情的時候便想到了用採集指紋的方式來查找確認兇手,而宋慈這一號人物也並不是杜撰出來的,而是歷史上的的確確存在的有著超高智慧的仵作,他的斷案方法也為後世提供了重要的幫助,為偵查鑑別界做出了突出貢獻。
結語
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根據指紋的特性擴大了應用範圍,在如今的高科技年代,指紋的應用更是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令人嘆服,為後世的發展做出了很多借鑑的意義,事實上,不僅僅在指紋上,在其他許多方面都能看到古人的智慧,許多也成為了我國的傳統特色文化。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