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好處和各種名人效應自不必多說,但冥想對於多數人而言,其實就是坐著發呆。什麼都不想是件基本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冥想大師也很難達到這個級別,恰恰相反,你越是想「什麼都不想」,越是天馬行空的的各種「想」。
我是通過這個方法真正體驗到冥想的感覺的,所以也想分享給想要冥想又不得法的小夥伴,做個嘗試,也許你也從此擁有了真正的冥想初體驗。
先介紹5個基本點,1.肚臍向內的中心點(身體是一個立體的存在,所以一定是看不到摸不著得點哦)。2.頭顱中心點。3.頭頂正上方的點。4.頭頂上方12指的位置的點(即四指併攏,豎著放,疊三次)。5.頭頂上方12指位置的點以外的區域。
再介紹一個閉眼的小技法,髖部高於膝蓋的舒適坐姿,安靜且有清新、流通空氣的地方,端身正坐,先關閉眼睛到一半,再關閉剩餘的一半,再關閉剩餘的一半,直到眼睛全然關閉。在關閉的過程中,任何一個位置停留都會有眼皮抖動或眨動,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不用多慮。
最後說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軟顎,軟顎是和外界信息交流的平臺,在硬顎的後方、喉嚨上方、兩個內耳(即耳道)高度的中心(立體觀想哦),是中脈的頂端,再向上是大腦、腦下垂體。
把專注力集中在這個位置,練習(不局限於冥想,體式也一樣)的輕盈(不費力產生的動作)就會發生,放鬆、擴張、飽滿,像小帳篷,呈現有空間的向上的狀態,盆底會有自然上提的感受,手臂會有雨水衝刷般的清涼感,所有這些都是是內在的感受,而非外在的動作。
現在萬事俱備,就差固定時間開始冥想了。每次呼吸從下向上觀想每一個點,從1到5一直循環,靜下心、放鬆下來會很容易找到感覺。但前提是不抱有任何希望,只是給自己創造條件體驗,有沒有感覺都是很好的。因為目的性太強,倒不易於經驗,放鬆,你會在某天有意外的收穫。
小夥伴也可以在評論去分享下你的初體驗感受,也許你不認為是的感受,就是真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