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中,殲敵最多的1個師,戰績超過了6個軍

2020-12-11 騰訊網

1979年初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歷時28天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這是一次熱帶山嶽叢林地形上的進攻戰役,陸軍步兵師作為戰鬥的核心力量,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為勝利作出了最大的貢獻。此次作戰,解放軍共有29個陸軍師參戰,其中野戰軍下轄陸軍師27個,省級軍區獨立師2個。

打完仗統計戰績,殲敵最多的師既不是43軍127師這樣的老牌紅軍師,也不是在衡寶戰役中腰斬鋼7軍的54軍162師,也不是在對印反擊戰中威震敵膽的50軍149師,而是此前沒有什麼顯赫名聲的55軍163師。163師作為軍的主力師,擔負了從友誼關方向出擊,奪取同登、諒山地區的主攻任務。全師指戰員在師長邊貴祥、政委吳恩慶的指揮下,英勇頑強、連續奮戰,勝利攻克越北重鎮諒山市,造成了在戰略上威逼河內的態勢,圓滿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

從2月17日至3月12日,163師共斃敵5293人,傷敵66人,俘敵38人,繳獲坦克1輛,裝甲車2輛,火炮64門,各種機槍195挺,各種步槍1036支,40火箭筒70具,各種槍彈上100萬餘發,各種炮彈16萬餘發。僅就擊斃敵人一項,163師不僅在參戰的29個陸軍師中獨佔鰲頭,就是放到參戰的9個野戰軍中去比,也足以超越43軍(斃敵4991人)、42軍(斃敵4605人)、54軍(斃敵4265人)、14軍(斃敵3875人)、11軍(斃敵2826人)、50軍(斃敵2128人)這6個軍,排在41軍之後,名列第四位。

1個師擊斃的敵人,竟然超過了6個軍,這在解放軍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樣的驕人戰績充分證明,163師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戰術運用得當,既能打得猛也能打得巧。部隊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及時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根據越北地形特點和越軍打法特點,靈活運用戰術手段,從而將勝券穩操於手。

在作戰之初,163師根據以往解放戰爭的經驗,以大規模殲滅戰為指導思想。但是真正和越軍交手之後,才發現他們的打法和國民黨軍根本不是一回事。越軍擅長利用所熟悉的山嶽叢林和石山洞穴等有利條件與我軍周旋,在戰鬥中,每當正面作戰失敗後,就迅速化整為零,分散潛藏,利用洞穴、樹叢等有利條件向我軍打冷槍冷炮,或者利用夜暗結夥襲擊、伏擊我後續梯隊和後方保障分隊。第一階段遭越軍冷槍冷炮射擊造成的傷亡佔整個傷亡人數的36%。

163師及時地總結了經驗教訓,採取攻擊與圍剿相結合的戰法,攻佔一個地區,肅清一個地區的殘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87團在攻打扣馬山戰鬥中,當兩翼穿插分隊切斷敵退路,正面攻擊部隊佔領表面陣地後,迅速組織後續部隊對鑽入山洞、樹叢中的越軍,採取以小群對分散、圍困對固守、搜剿對潛藏、伏擊對偷襲的戰術手段,逐山逐洞搜索、清剿,取得殲敵470餘人的戰果。進攻諒山時,炮兵陣地和後勤分隊均配置在扣馬山東北地區,沒有發生被越軍散兵遊勇和特工人員襲擊的情況。

越軍在其所防守的堅固築壘地域內,利用巖洞、坑道、水泥碉堡、A字型工事等築成交叉、側射、倒打火網,使我軍不易接近和將其殲滅。163師在達成對敵合圍之後,先採取佯攻和火力偵察等手段誘敵暴露目標,然後在火力掩護下,採取小分隊加強40火箭筒、噴火器、直瞄火炮、坦克編成火力突擊隊,利用夜暗和有利地形,秘密接近、突然勇猛,連續突擊,以神速的動作,迅速將其殲滅。

489團2、3營在攻打諒山城南文廟、428、391高地時,將坦克、152加榴炮、 85加農炮、高射炮,高射機槍,利用夜暗推進距敵300至400米處,以2到3門炮對敵一個洞口,突然開火,連續射擊,步兵分隊則小群多路,在炮火掩護下,以抵近射擊、爆破、噴火等手段實施攻擊,不到一天,就攻佔了越軍所吹噓的不可逾越的防線,殲敵248人, 繳獲履帶牽引車4輛、57和37高炮11門,高、重、輕機槍6挺,汽車2輛。擊毀坦克裝甲車各1輛、高射、重機槍8挺。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第14軍老山輪戰4個月,擊敗越軍精銳部隊4個步兵師
    1984年4月28日至5月15日,解放軍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一舉收復雲南邊境重要騎線點老山地區,攻佔大小60多個陣地,重創越軍步兵313師122團,殲敵1300餘人,勝利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最倔師長:寧可被罷官,也絕不放過一個俘虜!
    圖|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前動員談到這支「常勝之師」,就要先從它所屬的第55軍談起,55軍的骨幹組成部分有48軍第144師。圖|許世友將軍和周德禮參謀長視察55軍1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準備階段,作為主要戰區的廣州軍區迅速備戰。同時,作為擁有著豐富實驗經驗的55軍,被上級劃歸到東部集團軍,接到命令的55軍迅速開赴前線備戰。
  • 對越反擊戰的29個師中,這個師打得最艱苦,傷亡團級軍官最多
    在整個對越反擊中,打得最艱苦的是高平方向,而在高平方向打得最辛苦則是121師,說起來真的挺心酸。 121師接到的任務就是在北線穿插,首先就必須撕開邊境當面越南莫隆地區的突破口,這裡南北縱深約10公裡,到處都是山林,邊境僅兩條隘口相通,能行走的基本都是小道,重裝備與車輛無法通行。
  • 對越反擊戰:許世友善用火力覆蓋,我軍48個團群毆越軍炮兵9個團
    前言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雙方主要參戰部隊為陸軍。為此炮兵的火力覆蓋,便成為這場戰役的關鍵!「打進去就是戰術」1979年對越反擊戰,是分為東西兩個戰場來進行的。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便負責東線廣西方向。許世友的作戰風格便是剛硬,這從他的軍事思想便可得知。許世友將軍有句名言:「什麼叫戰術?打進去就是戰術。」
  • 果斷後撤,留下一個軍打阻擊,擋住美軍4個師,殲敵1.5萬餘人
    1951年4月21日,志願軍鑑於第3、第19兵團、以及休整完畢的第9兵團陸續抵達前線,兵力上佔據優勢,因此聯合朝鮮人民軍共同發起五次戰役,殲敵8萬餘人,不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美軍總指揮李奇微上任後,採取了「磁性戰術」,重點針對我後勤不足的缺點進行進攻,導致了志願軍的傷亡也非常大
  • 解放戰爭中,一野殲敵51萬,四野殲敵188萬,都比不上這支部隊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越打越弱,解放軍則是愈戰愈強,終於解放了全中國,讓蔣介石不得不黯然地帶兵敗退到了臺灣。解放軍有四大野戰軍,分別是一野、二野、三野和四野,那麼殲敵數量最多的是哪一支呢?
  • 對越反擊戰,中國「小鋼炮」威力超強,打得越軍片甲不留不敢動彈,真...
    當時他們獲得美越偽軍大量先進軍備,就狂妄自大自稱自己的兵器裝備是世界第三,第一第二自然指的是美俄了。那麼他們第三的水平給他們帶來什麼戰績呢?中國的小鋼炮又有多厲害呢? 對越反擊戰中的中國小鋼炮 另外此炮還有拉發和迫發兩種發射方式,初速達到250米/秒,最小射程170米,最大射程4750米,射速每分鐘15至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師長的一項發明使越軍屢陷深潭,他是誰?
    一九七九年的對越反擊戰中,張萬年以過人的作戰指揮能力,帶領我軍與越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張萬年對越南的地形情況非常熟悉,他結合了越南的地形特點,加上自己以前作戰的經驗,靠一次發明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讓無數越南士兵一去不復返。這究竟是什麼樣的發明讓張萬年戰功無數?
  • 對越反擊戰,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分別是什麼職務和軍銜?
    參戰部隊數十萬指戰員,在越南北部的山嶽叢林裡經受了殘酷戰鬥的鍛鍊和考驗,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轉戰,攻克了包括老街、高平、諒山3個省會城市在內的24個越南主要城鎮,摧毀了越軍在邊境地區的軍事設施和防禦體系,勝利完成了軍委賦予的作戰任務。 據戰爭結束之後的的不完全統計,我軍在兩個作戰方向上共計殲滅越軍57169人。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打開越軍監獄,看見了什麼?氣的渾身發抖
    1979年2月17日,對越反擊戰打響,128師直偵連奉命深入敵後偵察敵情,旨在為後續大部隊提供準確情報,但在偵查過程中,128師直偵連的解放軍,卻在途中發現了越軍的監獄,打開一看,氣的渾身發抖。
  • 固輝上將: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參加過對越反擊戰
    固輝上將: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參加過對越反擊戰42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英模部隊,帶有第四野戰軍的血統,並在長津湖附近中單獨面對美陸1師。到了對越反擊戰中,42軍更是單獨攻打越南北部軍事重鎮諒山。
  • 中越戰爭秘聞: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使用陰險狡詐的戰術!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第一階段作戰中,中國陸軍某部僅用3天的時間就攻克了越南黃連山省省會城市老街市以及其他一些越軍據點,在連續的對越作戰中,中國軍隊徹底切斷了越北8號公路和7號公路以南地區,完成了對越軍王牌345師、316A以及其他地方武裝的合圍之勢。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軍隊著實領略到越軍的狡猾。
  • 金城反擊戰,抗美援朝最後一戰,創奇襲白虎團光輝戰例,180師勇打...
    戰役準備期間,志司特給20兵團加強了炮兵第2師28團、30團一個營,火箭炮兵201團,高射炮兵601團,反坦克炮兵3個連,工程兵4個營。加強後的金城正面我軍(含24軍)共有82迫擊炮以上地面火炮1100餘門,坦克20輛。敵我兵力對比為1∶3,火力對比為1∶1.7。這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歷次戰役中,火炮數量第一次超過敵人。
  • 對越反擊戰,50軍被俘人數高達200多人,連長指導員率全連投降
    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各支部隊中,很多都有著光輝的歷史,50軍就是當時比較特殊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滇軍60軍,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眾多歷史事件,在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支部隊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 「對越自衛反擊戰」五個焦點問題大詮釋!
    中國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發兵打擊越寇的囂張氣焰。雲南邊境參戰的官兵,統一由熟悉越軍兵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邊境的作戰,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出動9個軍29個步兵師、兩個炮兵師、兩個高炮師、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在約500公裡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
  • 南京軍區第1軍的老山輪戰回憶錄,一個步兵團殲敵2600人
    在1984年至1989年曆時5年多的老山輪戰中,解放軍先後組織多軍區部隊赴雲南前線進行輪換作戰,包括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第11軍,南京軍區陸軍第1軍,濟南軍區陸軍第67軍,蘭州軍區陸軍第47集團軍,北京軍區陸軍第27集團軍,成都軍區陸軍第13集團軍步兵第37師,以及加強上述軍、師的各軍兵種部隊(含炮兵、高炮、工兵、防化、通信、汽車等兵種,15個偵察大隊,空軍航空兵
  • 對越反擊高平戰役,解放軍一個師四路穿插,包圍殲滅越軍5個連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在東線高平戰區,解放軍廣州軍區陸軍第42軍126師在軍的編成內,執行打開布局關至東溪通路的任務,上級要求3個小時內必須攻佔東溪,保障軍主力向高平實施快速穿插的作戰行動。 東溪為越北高平省石安縣縣城,是連接高平、諒山兩省的交通重鎮,距邊境布局關口約32公裡。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作戰總結評價越軍,進攻有四個特點
    經過3600多個日日夜夜的生死較量,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解放軍積累了同越軍作戰的豐富經驗,在內部總結中對越軍的作戰特點進行了系統、全面、深入的研究。其中,越軍的進攻作戰特點是總結的重中之重。  我軍繳獲的越軍資料顯示,越軍認為,山嶽叢林地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在這樣的地形上實施進攻,應該充分地利用地形的有利條件,採取多路、多方向而有重點的圍攻部署,實施夜間近距離的連續攻擊;大膽的滲透、穿插、分割,各個殲敵;密切協同,果斷指揮,獨立作戰。
  • 對越反擊戰期間,他孤身斃敵18人,轉業後遭惡霸威脅時,他說了6個字
    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期戰鬥中,我軍許多將士為祖國南疆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邊防部隊中湧現出了無數作戰英雄。在這些作戰英雄中,楊啟良是其中之一。楊啟良是戰鬥英雄。對越作戰時,他帶傷孤身作戰,打退了越軍從班到排的多次進攻,斃敵18人,榮立一等功。
  • 對越自衛反擊戰6大英雄 第一身中19顆子彈 第二年僅17歲
    當然,第三個含義才是最具體也是最能夠體現這個時代精神的。畢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平凡的人,但是只要忘我奉獻,英勇奮鬥,都可以稱為英雄。本期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六大英雄,他們中有的年紀僅僅才17歲,還是上高中的年紀,卻已經為國家做出貢獻和犧牲,他們才是這個國家最可愛的人、最該銘記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