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曲阜師範大學課程改革 "雞肋"選修課變身搶修課
在很多在校大學生看來,選修課食之無味、棄之又湊不夠學分。再加上大課教學及開卷考試等授課、考核方式的使用,「混學分」成了上選修課唯一的目的。
日前,曲阜師範大學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首先盯上了這個「雞肋」,每個專業都開設了數門與就業緊密相關的選修課。開年後,「新課」剛掛上網就受到學生們的青睞。那麼,這種向求職教育傾斜的選修課能否真正打動學生的心並促進就業呢?
課程設置更吸引人
「我認為,選修課的『上座率』和老師的『帥度』是成正比的,這裡的『帥』一指長相,二指講課的迷人程度。」3月19日,記者在曲阜師範大學校園中隨機採訪,一位女同學笑稱,要是老師們都像《來自星星的你》裡的都教授一樣帥就好了。
選修課上不上全看老師帥不帥,看似一句玩笑話,卻透露出大學生的種種不滿。不實用、不生動、不開放,使選修課飽受學生們詬病。
「有的老師把本該活躍的選修課上成了死板的必修課,悶頭念書、讀PPT;也有的學生選課動機不純,專挑交論文而不考試、上課而不點名的課選,擾亂課堂秩序。」在2011級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研究生韓光耀看來,課程設置、授課方式、考試方式等多方面的問題,共同導致了選修課「老師不疼、學生不愛」的尷尬狀況。
在前些年的文學院選修課表上,「《紅樓夢》選讀」、「《三國演義》解析」等名著研讀課程還是常客,後因選課的人少逐漸被學生市場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上的「編輯與採訪」、「秘書學」、「廣告學」、「辦公室工作」等等,就業指導屬性的加入讓很多學生重拾起了對選修課的重視。
提供更豐富、更具實踐性的課程,讓學生的選擇空間更大,正是曲師大選修課改革邁出的第一步。
「既然沒有那麼多能靠『刷臉』吸引學生的老師,我們就把選修課的功能向解決就業難題方面作傾斜。」曲師大教務處副處長闞景忠表示,學校要求每個專業至少開發5門新選修課,課時可以控制成10學時或18學時的小課程,開課的標準只有一條,就是緊密結合用人單位需求。如今,實用型選修課佔比在各院系均有了量和質的大幅提升。
「一堂課」連起校園和社會
同樣的白大褂、同樣的出入門牌、同樣拿著瓶瓶罐罐地搞實驗、作記錄,在曲阜弘利化工有限公司的實驗室,曲師大2011級材料化學專業在校生李偉強只有身份和普通化驗員不同。而之所以能獲得這樣的一線實習機會,與學校開設的新實驗選修課有很大關係。
「在絕大多數高校,化學專業的本科生幾乎沒有接觸大型實驗儀器的機會,而常規性的實驗課又滿足不了學生到企業一線實習的要求,所以,我們將大型儀器實驗分解成若干小的實驗,供學生選擇。」曲師大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丁養軍稱,這種「大型儀器本科生化」的嘗試在全國都不多見。
提到這種創新舉措的成效,丁養軍舉例說,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是一種科研機構和企業實驗室都會用到的大型儀器,為幫助學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學院圍繞它開設了「藥物分子量測定」、「常規化合物分子量測定」等三門選修實驗課。想進藥物分析相關企業工作的可以選擇前者;想要繼續深造、從事科研工作的可以選擇後者,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未來的發展定位按需選課,學院教學也在側重就業的同時,兼顧了科研培養。
學生掌握了參與社會實踐的基本技能,還需學校利用各方資源搭建交互平臺。如今,濟寧市多家媒體都掛上了曲師大實習基地的牌子,每年定期接收學生實習,而實習生中多數來自學校開設的相關選修課。
「我們現在是依託課程建實習基地,儘可能多地把課堂搬入社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技能、發展技能。」闞景忠說。截至目前,學校掛牌教育實習基地有102處、教學實習基地有129處,每年可供2000多名學生實習,「一堂課」就把校園和社會聯繫在了一起。
教師轉型亟待加速
本以為能到聯通公司好好實踐一下自己的課程所學,結果卻被安排打掃衛生、蹲辦公室整理材料。一提起這事,物理工程學院2011級通信工程專業的秦曉雷就顯得很抓狂。他說,「學技術的幹起文秘的活,毫無用武之地啊。」
實習崗位不需要技術、技術崗位不接受實習。很多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都遇到過和秦曉雷類似的狀況,尤其在講究技術和紀律的企業,表現更為明顯。
「企業有著嚴格的規章,尤其像生產型企業,大都不願意讓實習生接觸和技術有關的環節。一來怕出危險,二來涉及行業機密,擔心學生介入影響正常生產。」曲師大教務處處長張良才表示,如何在不打擾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讓學生更深入地開展實踐,至今仍然是個難解的問題。
除與實習單位存在對接上的困難外,課程改革也開始倒逼教師轉型,這對有著數十年師範教育底子的曲師大而言並不容易。很多教授上了一輩子傳統課,本身就缺乏實踐經驗,現在課程風向一轉被搞得很不適應。
為加速推進課程改革,校方要求年輕教師跳出理論課的教育思維,摒棄「滿堂灌」的老做法,探索新的授課方式。而對於一些實踐要求高、技術難度大的選修課,在校內教師難以勝任的情況下,允許各院系聘請相關單位、企業的一線工作人員兼任,以確保教育的有效性。
「『選修課』的變化是我們在探索高等教育課程改革上所作的嘗試,下一步,我們會向基礎類課程延伸,減少理論課的比重,增加應用類課程,從而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張良才說,目前,曲師大現已將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兩個理科專業改為工科,大量課程設置附帶變動;每一級學生也都有了量身定製的教學規劃……這些探索都是有益而富有成效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7—3366066,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