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炮不行怪恆大?足協高層言論暴露業餘水平,管理糟糕還不抓青訓

2021-01-09 代古龍

中超轉會期,也是足協和俱樂部準備期。各支球隊都在引援,足協也是在召開各種大小會議,各種新政出爐。在最近的中國足協職業聯賽政策研討會上,足協高層組織中超和中甲俱樂部的多名管理層參加了會議,其中足協秘書長成為全場最搶眼的一人。

一、足協領導又出奇葩言論,土炮不行怪恆大買人?

在這次會上,足協秘書長劉奕談到了很多跟中國足球有關的加話題,他談到了新政和聯賽平衡性的問題,也談到了中國本土球員在聯賽進球不行的話題,最終他將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點:那就是不好的東西,都是恆大帶來的。

談到聯賽平衡性,劉奕說道:「足球比賽就是真人秀,如果知道李宇春永遠贏,這個秀就沒有意思了,英超能成功,就是競爭力平衡做得比較好。」而新政的出爐,就是為了平衡聯賽實力差距的,言外之意恆大一家獨大沒啥意思,需要政策平衡一下。

談到土炮進球能力逐漸下降,劉奕現場展示了一個圖表,他表示:「2012年是一個分水嶺,原因是恆大買進了孔卡等高水平外援,在孔卡、穆裡奇這樣級別的外援到來之後,本土球員就開始習慣了讓外援來支配比賽。」

神奇的言論,神奇的腦洞,這就好比雷劇:子彈能拐彎命中敵人一樣,拉不出屎怪茅坑。作為一個足協秘書長,居然將中國球員進球能力不行,怪罪到了高水平的外援身上。而這已經不是足協領導第一次點名批評恆大了,此前足協某領導就說:「恆大拿那麼多冠軍有啥用?中國足球也沒有變強。」

二、足協高層專業水平差,拿恆大當靶子太業餘

從足協主席到足協秘書長,拿恆大當靶子,紛紛喊出這些讓人笑掉大牙的言論,也讓媒體球迷質疑他們的專業性,他們能說出這樣的話語,已經暴露出他們不配帶領中國足球前進,因為格局小的可憐,不去做事實,只是盯著恆大來針對。事實上,我們揭開這些人員的從業經歷,就能知道他們說出這樣的話,根本就不意外。

足協主席陳戌源最開始上任的時候就有媒體質疑,非專業運動員出身,外行管理內行,唯一的成績是2018年帶領上港奪得中超冠軍,但他的這一個冠軍水準,何嘗不是金元足球的代表了?是奧斯卡、胡爾克這些外援剝奪了本土球員進攻機會,而在看看2018年上港的表現,上港製造的矛盾還少嗎?典型的「管理不到位。」當初球迷就質疑:一個俱樂部高層當任足協主席,這未免有點不公平。

至於足協秘書長劉奕,那是陳戌源一手提拔上來的,劉奕何許人也?他是經紀人出身,1998年正式進入這個行業,曾經擔任孫繼海、李章洙、米倫等人的經紀人,是典型的足球門外漢,如今在相關領導的提攜下,進入到了足協管理層,一個沒有任何足球經驗的人,居然跟著足協主席一起,公開DISS恆大,也是一個神奇景象。

中國足球很亂,中國足球經紀人更亂,這個圈子裡的人,其人品及球品都讓人質疑。所以,當足協秘書長劉奕說出這樣針對恆大的話,也就能知曉其中的原因了。

三、中國足球差足協該反思,自身業務不行才是關鍵

中國足球差,跟一支俱樂部是沒有關係的,足協管理者將中國足球差怪罪到恆大身上,真是天方夜譚,成為世界足壇的笑話。中國足球差,足協業務能力不行是主要因素,青訓不行是根本因素,看看隔壁的韓國足協、日本足協,他們的領導水平這麼厲害,最終他們成為亞洲強過,世界盃常客。

足協管理層應該反思自己的業務能力水準,是自己管理差才導致了中國足球水平差,一個沒有足球文化、科學管理、青訓基礎的足球聯賽,試問怎麼能夠有進步了?而這些因素的養成靠什麼?靠的是合理的政策、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長遠的規劃。

然而,我們的足協領導層有嗎?根本就沒有,只有政績足球,一個領導班子一個政策,這幾年中超聯賽已經淪為試驗田了,一年幾個政策,根本就沒穩定性,而在這些政策背後,也不是為了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純粹是為了政績足球,為了奧運會,為了亞運會,為了世界盃。

揠苗助長的U23政策已經證明是失敗的,是缺乏考察的拍腦袋思想,如果我們還不去抓青訓,而是在中超瞎折騰,未來10年,20年,會比現在還差,90一代已經成為中國足壇笑話,沒有一支國家隊進入世界大賽,而00一代,在足協的管理下,只怕又要成為人禍犧牲品,亞少賽、亞青賽已經證明是失敗的了。

四、青訓,青訓,青訓,重要事情說三遍

在足協主席、足協秘書長不去認真思考中國足球差的原因,而是將中國足球差、中國本土球員進球能力差的原因怪罪在恆大身上的時候,這真是讓人反胃,我們更應該實事求是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足協業務能力,主抓青訓才是中國足球發展關鍵。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曾說過中國足球水平不行,其實是青訓不行。這樣的問題已經說了很多次了,然而中國足協管理者就是置若罔聞,因為足協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誰都不會去做這些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有結果的事情,只為了眼前政績,不會為中國足球未來著想。

好消息是,在中國足協置青訓於不顧的時候,恆大、魯能、申花、國安等俱樂部在青訓上大投入,2012年恆大足校成立,如今已經有7年時間了,2014年設立恆大西班牙分校,堅持走出去留洋,如今投入超過26億,據恆大足校官方統計,辦學以來,恆大足校已獲75項重大賽事冠軍,398人次入選中國國青、國少隊,入選各年齡段恆大俱樂部梯隊的球員近百人,輸送各層級青少年人才超3000人。

在國足層面,俄羅斯世界盃40強賽,是黃博文一腳世界波讓國足殺進12強賽,在1-0擊敗韓國隊的比賽,首發11人有5人來自恆大,2011年到2019年這十年時間裡,是恆大撐起了中國足球的臉面,2奪亞冠冠軍,挺進世俱杯賽場,是恆大無數國腳撐起國足這艘巨艦,才不至於輸掉遮羞褲。

如果足協領導管理能夠更專業一些,那麼中國足球鐵定不會是現在這個落魄樣。中國足球這麼這麼多年發展不起來,足協管理層是罪魁禍首,而從目前新任足協管理層來看,足協主席、足協秘書長說出的這些奇葩言論,只怕更讓人看不到中國足球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得足協政策力挺,名嘴暗示山東足球春天到了,或取代恆大重現輝煌
    如今,在中國足協出臺的一系列限投限薪新政後,金元足球在中國足壇應該是走到了盡頭。靠著金元足球起家的廣州恆大等土豪球隊,無一例外其競爭力要下降幾個檔次。畢竟,根據相關規定,外援的年薪被限定在300萬歐元,而國腳與本土球員的年薪也被限定在500萬人民幣以內,全隊的平均薪資不得超過300萬。
  • 足協業餘球員31人被終身禁賽
    足協業餘球員31人被終身禁賽 裁判可以說在球員中的地位可以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現在他卻成為了高危職業人群!
  • 足協杯恆大上港雙雙出局,折射中國足球青訓之殤
    北京時間11月26日,足協杯第2輪的兩場比賽率先開打,上港與恆大先後出戰,不過兩隊都是二隊出戰,在沒有外援且以年輕球員為主的情況下,兩支球隊的劣勢還是比較明顯,上港0-4慘敗給中甲冠軍亞泰,而恆大0-3輸給了中甲球隊崑山FC,中超兩大豪門的失利,也折射出目前中國足球青訓的真實現狀。
  • 恆大退市真因揭曉!開啟戰略轉型之路,或有大手筆運作
    北京時間12月19日上午,新三板上市公司恆大淘寶發布退市公告,這一消息一時間引發了外界譁然。這則消息讓不少不理解「新三板」具體意思的球迷以為,退市是否意味著恆大準備不玩足球了?事實上並非如此。「恆大退市」對於未來中國足球或許是件好事情。
  • 何為中國足球青訓?前恆大翻譯質疑董路,「足球小將」實力引爭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足壇最近真是有吃不完的瓜,于漢超事件還未塵埃落定,知名體育人董路就登上了熱搜。董路近些年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業,就是發起了中國"足球小將",希望以此來推動中國足球青訓,全面提升中國足球的實力。
  • 重慶足協攜手當代力帆推出青訓共建模式
    今後,市足協將與當代力帆一起,挖掘更多具備足球天賦的青少年,開啟他們的足球生涯。    據介紹,該梯隊為市足協原擁有的01、02兩個年齡段的第十四屆全運會集訓隊,一直在重慶輔仁中學進行文化課程學習。隊伍註冊隊員37人,湧現了黎本傑、王政、胡興雨等一批入選國少隊伍的優秀隊員。
  • 恆大退市真因揭曉!已開啟戰略轉型之路,或有大手筆運作
    北京時間12月19日上午,新三板上市公司恆大淘寶發布退市公告,這一消息一時間引發了外界譁然。這則消息讓不少不理解「新三板」具體意思的球迷以為,退市是否意味著恆大準備不玩足球了?
  • 足協改名建議成耳旁風,廣州恆大領銜中超豪強,拒絕為他人做嫁衣
    在不久的將來,當足協審核完畢官宣各隊名稱後,各隊球迷就都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的主隊,去建立新的球迷文化(助威口號及隊歌的變更)。當然,近日來各大媒體也提前爆料了不少球隊的新名稱,尤其是中超球隊的命名基本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比如像廣州恆大改名為廣州隊,廣州富力改名為廣州城,上海上港大概率改名為上海隊,江蘇蘇寧和天津泰達也可能鎖定江蘇隊和天津衛。
  • 2017年至今 足協收到轉會調節費高達15億 將全部用於青訓發展
    在2017年,中國足協對中超聯賽的外援標準進行了改革,為了維護職業足球聯賽市場秩序,促進職業足球健康、穩定發展,足協推出了調節費政策。自從調節費政策被頒布以來,中國足協已經累積獲得了15億的調節費,而根據足協的官方文件報導,這些錢款將全部用於中國足球的青訓建設發展。
  • 戰勝恆大的日本高中聯賽走出的球員——鄉家有太
    在25日亞冠聯賽小組賽比賽中,恆大1-3不敵神戶。昔日巴薩巨星36歲伊涅斯塔一傳一射一漏把足球的魅力展地得淋漓盡致。而在比賽中和伊涅斯塔並肩搭檔中場21歲小將鄉家友太同樣受到了球迷的關注。又一位通過日本高中聯賽走進職業聯賽的球員。
  • 亞冠官員道破足球發展的規律,國內青訓三大困擾,何時能破解?
    中超亞軍恆大亞冠小組墊底出局、國足40強賽出線形勢嚴峻,無論是俱樂部還是國家隊似乎總是逃脫不了,經歷短期內的爆發便進入長期的蟄伏之中。02年日韓世界盃國足歷史性地打進世界盃,但將近20年過去了國足需要在歸化球員的幫助下,為40強賽出線而苦惱;恆大2013年、2015年2奪亞冠冠軍,但5年過後剛剛拿到中超亞軍的恆大,僅僅在缺少保利尼奧以及40歲的老將鄭智的情況下,便慘遭小組墊底淘汰。
  • ...風暴」下的恆大青訓:中超三小虎搶眼,20人活躍職業聯賽「練級」
    「青春風暴」下的恆大青訓:中超三小虎搶眼,20人活躍職業聯賽「練級」
  • 觀點:足協新政為何遇到巨大阻力?暗流湧動的輿論在阻撓什麼?
    近期,中國足協發布了最新的政策條例和限薪規則,力度空前之大,也獲得了不少球隊官方的響應和支持。但是,這一年多來,新任足協主席陳戌源的反對聲始終無法得以平息,仔細看也會發現始終是那麼幾家媒體和部分球迷自媒體抓著幾個點不放。這也不禁讓人無限遐想,為何這屆足協領導班子會遇到如此之大的阻力?
  • 明確青訓發展目標理念!中國足協發布青少年訓練大綱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9日訊 (稿源 山東電視體育頻道)《中國足協青少年訓練大綱》(以下簡稱《青訓大綱》)26日在北京發布,中國足協副主席高洪波向與會媒體詳細介紹青訓大綱要點並回答記者提問。會議由中國足協男足青訓部部長郭炳顏主持。
  • 青訓之思:寫在均齡19歲的廣州恆大0-3不敵崑山FC之後
    首發11人,平均年齡19歲,除了黃光亮(21歲)之外,其餘球員全都是00後。青訓凋敝,原因不外有二:1994年足球職業化後,傳統業餘體校退出歷史舞臺,專業化五級培養體系崩塌,應聲而起的市場化青訓機構卻良莠不齊,師資力量、培養模式落後封閉;足球亂象頻出導致聲譽掃地,絕少有家長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踢球,原本就屈指可數的足球苗子又缺乏精英培養,形成惡性循環。
  • 中超轉會總結:足協新政鑄成冷窗 恆大一超領五強
    中小球隊買人不容易,冗員較多的豪門又有緩解薪資壓力的打算,租借便成為了冬窗轉會的主流模式。  新冠疫情的爆發衝擊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中國足球也未能倖免,南非球員查巴拉拉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如果沒有新冠疫情,他本有機會去中超踢球,雖然這樣的言論真實性令人懷疑,但也能夠說明外援在此時面對中超聯賽的報價會有諸多的顧慮。值得一提的是,中超聯賽因為疫情的影響也陷入了無限期停擺的狀態,足協此前公布新賽季中超將增加一個外援名額,但並不是所有的球隊都用滿了五個名額。
  • 3名重慶足球小將入選中國足協德國夏令營,他們都來自重慶足球青訓...
    其中,黎瀚陽,戴世林還曾於5月18日入選由中國足協舉辦的第二期全國優秀球員訓練營。教練要求他們堅持訓練,直到前往德國之前。「希望他們能夠通過訓練保持狀態,到時候和德國那邊的小隊員踢比賽,能夠發揮出正常水平。」重慶足協技術部主管韓濤說。韓濤當年曾入選健力寶隊,到巴西留學。而對於這三名小球員能夠入選,韓濤認為對重慶來說不容易,「全國12個青訓中心,一共才16個名額,我們就佔了3個!
  • 恆大發布新隊名:足協已點頭,富力新名隨後曝光,與恆大遙相呼應
    恆大發布新隊名:足協已點頭,富力新名隨後曝光,與恆大遙相呼應 2020賽季已經接近尾聲,亞冠賽場只剩下北京國安一支
  • 恆大落入俗套也學國安放空炮 摸不準足協命脈砸自己腳
    中國足球不缺錢!缺的是對專業的尊重!請學習一下高水平聯賽的球隊管理!五年內拿亞冠冠軍?如果你沒把它當句笑話那你腦子一定進水了!」不過謝暉的這番話,在2013賽季恆大登頂亞冠之後,就立馬被翻出來「打臉」。恆大以土豪形象介入中國足球,但沒有重複中國足壇過往那些土豪球隊一兩年就垮的歷史。
  • 一場0-3,揪出中國青訓數十年頑疾!如何破局?恆大這樣走
    而昨天這支出戰足協杯1/8決賽的恆大隊,連「二隊」都算不上: 首發11人,平均年齡19歲,除了黃光亮(21歲)之外,其餘球員全都是00後。吳俊傑、張昱傑只是18歲的毛頭小子,布格拉汗是唯一有中超、足協杯替補出場經驗的球員,而且出場次數連一個巴掌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