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轉會期,也是足協和俱樂部準備期。各支球隊都在引援,足協也是在召開各種大小會議,各種新政出爐。在最近的中國足協職業聯賽政策研討會上,足協高層組織中超和中甲俱樂部的多名管理層參加了會議,其中足協秘書長成為全場最搶眼的一人。
一、足協領導又出奇葩言論,土炮不行怪恆大買人?
在這次會上,足協秘書長劉奕談到了很多跟中國足球有關的加話題,他談到了新政和聯賽平衡性的問題,也談到了中國本土球員在聯賽進球不行的話題,最終他將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點:那就是不好的東西,都是恆大帶來的。
談到聯賽平衡性,劉奕說道:「足球比賽就是真人秀,如果知道李宇春永遠贏,這個秀就沒有意思了,英超能成功,就是競爭力平衡做得比較好。」而新政的出爐,就是為了平衡聯賽實力差距的,言外之意恆大一家獨大沒啥意思,需要政策平衡一下。
談到土炮進球能力逐漸下降,劉奕現場展示了一個圖表,他表示:「2012年是一個分水嶺,原因是恆大買進了孔卡等高水平外援,在孔卡、穆裡奇這樣級別的外援到來之後,本土球員就開始習慣了讓外援來支配比賽。」
神奇的言論,神奇的腦洞,這就好比雷劇:子彈能拐彎命中敵人一樣,拉不出屎怪茅坑。作為一個足協秘書長,居然將中國球員進球能力不行,怪罪到了高水平的外援身上。而這已經不是足協領導第一次點名批評恆大了,此前足協某領導就說:「恆大拿那麼多冠軍有啥用?中國足球也沒有變強。」
二、足協高層專業水平差,拿恆大當靶子太業餘
從足協主席到足協秘書長,拿恆大當靶子,紛紛喊出這些讓人笑掉大牙的言論,也讓媒體球迷質疑他們的專業性,他們能說出這樣的話語,已經暴露出他們不配帶領中國足球前進,因為格局小的可憐,不去做事實,只是盯著恆大來針對。事實上,我們揭開這些人員的從業經歷,就能知道他們說出這樣的話,根本就不意外。
足協主席陳戌源最開始上任的時候就有媒體質疑,非專業運動員出身,外行管理內行,唯一的成績是2018年帶領上港奪得中超冠軍,但他的這一個冠軍水準,何嘗不是金元足球的代表了?是奧斯卡、胡爾克這些外援剝奪了本土球員進攻機會,而在看看2018年上港的表現,上港製造的矛盾還少嗎?典型的「管理不到位。」當初球迷就質疑:一個俱樂部高層當任足協主席,這未免有點不公平。
至於足協秘書長劉奕,那是陳戌源一手提拔上來的,劉奕何許人也?他是經紀人出身,1998年正式進入這個行業,曾經擔任孫繼海、李章洙、米倫等人的經紀人,是典型的足球門外漢,如今在相關領導的提攜下,進入到了足協管理層,一個沒有任何足球經驗的人,居然跟著足協主席一起,公開DISS恆大,也是一個神奇景象。
中國足球很亂,中國足球經紀人更亂,這個圈子裡的人,其人品及球品都讓人質疑。所以,當足協秘書長劉奕說出這樣針對恆大的話,也就能知曉其中的原因了。
三、中國足球差足協該反思,自身業務不行才是關鍵
中國足球差,跟一支俱樂部是沒有關係的,足協管理者將中國足球差怪罪到恆大身上,真是天方夜譚,成為世界足壇的笑話。中國足球差,足協業務能力不行是主要因素,青訓不行是根本因素,看看隔壁的韓國足協、日本足協,他們的領導水平這麼厲害,最終他們成為亞洲強過,世界盃常客。
足協管理層應該反思自己的業務能力水準,是自己管理差才導致了中國足球水平差,一個沒有足球文化、科學管理、青訓基礎的足球聯賽,試問怎麼能夠有進步了?而這些因素的養成靠什麼?靠的是合理的政策、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長遠的規劃。
然而,我們的足協領導層有嗎?根本就沒有,只有政績足球,一個領導班子一個政策,這幾年中超聯賽已經淪為試驗田了,一年幾個政策,根本就沒穩定性,而在這些政策背後,也不是為了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純粹是為了政績足球,為了奧運會,為了亞運會,為了世界盃。
揠苗助長的U23政策已經證明是失敗的,是缺乏考察的拍腦袋思想,如果我們還不去抓青訓,而是在中超瞎折騰,未來10年,20年,會比現在還差,90一代已經成為中國足壇笑話,沒有一支國家隊進入世界大賽,而00一代,在足協的管理下,只怕又要成為人禍犧牲品,亞少賽、亞青賽已經證明是失敗的了。
四、青訓,青訓,青訓,重要事情說三遍
在足協主席、足協秘書長不去認真思考中國足球差的原因,而是將中國足球差、中國本土球員進球能力差的原因怪罪在恆大身上的時候,這真是讓人反胃,我們更應該實事求是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足協業務能力,主抓青訓才是中國足球發展關鍵。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曾說過中國足球水平不行,其實是青訓不行。這樣的問題已經說了很多次了,然而中國足協管理者就是置若罔聞,因為足協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誰都不會去做這些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有結果的事情,只為了眼前政績,不會為中國足球未來著想。
好消息是,在中國足協置青訓於不顧的時候,恆大、魯能、申花、國安等俱樂部在青訓上大投入,2012年恆大足校成立,如今已經有7年時間了,2014年設立恆大西班牙分校,堅持走出去留洋,如今投入超過26億,據恆大足校官方統計,辦學以來,恆大足校已獲75項重大賽事冠軍,398人次入選中國國青、國少隊,入選各年齡段恆大俱樂部梯隊的球員近百人,輸送各層級青少年人才超3000人。
在國足層面,俄羅斯世界盃40強賽,是黃博文一腳世界波讓國足殺進12強賽,在1-0擊敗韓國隊的比賽,首發11人有5人來自恆大,2011年到2019年這十年時間裡,是恆大撐起了中國足球的臉面,2奪亞冠冠軍,挺進世俱杯賽場,是恆大無數國腳撐起國足這艘巨艦,才不至於輸掉遮羞褲。
如果足協領導管理能夠更專業一些,那麼中國足球鐵定不會是現在這個落魄樣。中國足球這麼這麼多年發展不起來,足協管理層是罪魁禍首,而從目前新任足協管理層來看,足協主席、足協秘書長說出的這些奇葩言論,只怕更讓人看不到中國足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