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凍食品行業,提到速凍豆腐的廠家,繞不開的就是典發食品(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典發食品」)。它不僅開創了「千頁」豆腐單品,還帶動了速凍豆腐快速成長為一個有著數十億元規模的細分產業。
丨原料丨
採購價中等偏上,只用單方
2005年,當臺灣人李文俊來大陸投資食品時,他選擇的目的地是蘇州,並且給自己的企業取名為典發食品(蘇州)有限公司。「要做出好食品,乾淨的水源是非常重要的。」典發食品董事長李文俊說,落子蘇州,主要原因是這裡屬於太湖水域,水質好。
當然,有了好的水資源,只是滿足了基本條件,還要有一流的原料才可以製作出優質的產品。市場上做速凍豆腐的企業非常多,品質參差不齊,每件貨從60元到140元不等,價格懸殊,原因之一就是使用的原料品質差別很大。而典發「千頁」豆腐的售價一直保持高位,與其採用優質原料有著密切關係。
速凍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蛋白粉、大豆油、木薯澱粉。以原料中佔比最大的大豆蛋白粉為例,20公斤一包的產品貴的可達600多元,便宜的則只需100多元,典發選的是中間偏上的價位,其中還有典發食品原料用量大、有採購成本優勢的因素。
「董事長對這個非常堅持,不允許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去買便宜的原料,那樣就做不出我們產品的口感和品質,會砸了自己的品牌。」典發食品財務長張朝文說。
據李文俊介紹,典發食品採購的大豆蛋白粉全部都是東北的,是非轉基因的。同時在原物料的採購上,「我們只用單方,不用複方,因為我們不知道複方原物料會添加什麼東西進去」。李文俊說。
李文俊表示,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及產品質量,付出較高的成本是值得的。「作為食品企業,堅持使用好原料,就是對消費者健康的最大承諾。」
丨設備丨
自主研髮長約160米的生產線
三年前,中國食品報·冷凍產業周刊曾以《千頁豆腐熱銷背後隱憂多》為題,報導了速凍豆腐產品紅火之後的市場亂象。除了利潤高、市場容量大之外,技術難度低、投入成本低、投入成本少也是眾多企業相中這款產品的原因。
在設備商歐波看來,傳統速凍豆腐生產設備的弊端很多,但出於投入成本的考慮,如今95%以上的速凍豆腐生產廠家仍在使用傳統的半自動化設備。「這種半自動化設備幾萬塊錢就可以做出來。」歐波介紹,一套全自動速凍豆腐生產線至少在200萬元左右,而且線的長度可達百米,費用高、佔地面積大使得許多企業望而卻步。
「這是我們目前最先進的生產線,整個長度約160米,2014年開始投入使用。」走在典發食品生產車間的參觀走道上,張朝文向記者介紹說,這樣的生產線典發食品有好幾條,除了前端設備是從瑞士進口的,生產線的其他組件都是典發自主研發的,一條線的成本高達1000多萬元,相對應地,生產效率也比較高。
「一條傳統的生產線,一個班的標準是25人,一天需要50人,產能在20噸左右。」張朝文說,「這個新生產線,一天需要34人左右,產能大概增加了10%。」
「設備自動化程度非常高,這也是我們跟其他廠家競爭的利器。這幾年,典發的員工人數基本沒有增加,但產能是在提升的。用工工資每年都在上漲,只有不斷提高自動化程度,才能降低人力成本上漲的影響。」張朝文說。
李文俊則表示:「對員工來講,自動化程度高,環境好,工作輕鬆,心情就好,工作質量和幸福指數都會較高。這也是企業健康良性發展的一大基石。」
蘇州市汾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有個食品產業園,佔地約100畝的典發食品新工廠就坐落在這裡。新工廠規劃最大產能為年生產10萬噸,共有24條現代化速凍生產線,3000多噸低溫冷凍庫。
丨打假丨
防偽條+噴碼,精確追溯
好原料加上好設備,造就了典發「千頁」豆腐的好品質。用張朝文的話來講,越是精深加工,典發的「千頁」豆腐越能經受住考驗。比如香菇炒「千頁」豆腐,將「千頁」豆腐切成薄片,用快火炒,豆腐不會碎,入味清淡,又能品到「千頁」豆腐特有的Q勁。
「千頁」豆腐受歡迎,也引來了許多不良企業的仿冒。多年來,「典發食品」、「千頁」以及產品包裝、裝潢等被屢屢仿冒,已經不是新聞。「不只損害我們企業的形象,而且仿冒品大多價低質劣,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李文俊感慨道。
怎樣確保消費者買到「正版」典發「千頁」豆腐呢?
典發食品在每一盒「千頁」豆腐的包裝上都加了特殊的防偽條。記者從典發食品生產線上看到,藍色的防偽條呈卷狀,產品進入包裝環節後就會自動打上去,而且是打在外包裝上,不會接觸到產品本身,在細節上杜絕了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據李文俊介紹,防偽條採用的是類似印鈔票的防偽線。
不只如此,在最後的封箱、打包環節,封箱旁邊設有一個噴碼器,每一箱貨都會噴上某年某月某日幾點幾分幾秒、第幾條生產線上當天的第幾箱產品,所有信息一目了然。「無論是食品安全問題,還是竄貨、仿冒問題,有了這些措施,我們就可以很快往下遊追溯,查出問題所在,儘快處理。」李文俊說。
「每24小時歸零一次,重新計算。」張朝文介紹,在實際出貨的時候,第幾箱至第幾箱產品是發給哪個客戶的,也會有明確記錄,以便客戶後續的追蹤。據了解,典發「千頁」豆腐目前在全國都有銷售,除了青海、西藏之外,其他區域都有直接代理商。
近兩年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速凍豆腐產品的整體增速明顯放緩。不過談及「千頁」豆腐的發展前景,李文俊仍然頗有信心:「雖然市場相對有點飽和,但中國市場這麼大,這個產品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對廠家來講,關鍵是怎樣把自己的產品銷售到更多的空白區域去。」
點擊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選文章
· END ·
編輯丨任小明
— 合作丨爆料 —
小編微信丨774030047
聯繫電話丨1593627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