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募資200億,3分鐘看懂中芯國際近千頁招股說明書

2020-12-22 電子信息產業網

6月1日晚間,上交所披露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招股說明書近一千頁,由6家證券公司擔任主承銷商,計劃募資200億元,如果成功上市,中芯國際將有可能成為科創板的「募資王」。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開啟第一步,科創板上市將為中芯國際帶來哪些變化?又將給中國的IC產業帶來哪些利好?

科創板募資幹什麼?

這次中芯國際發行股份的主承銷商為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另有4家聯合承銷商。保薦機構子公司海通創新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將參與本次發行的戰略配售。

從其股東情況看,大唐香港是中芯國際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為16.23%,其後的是鑫芯香港佔股有15.05%,紫光集團附屬公司作為中芯國際的第三大股東佔股7.39%,其他股東佔比為61.33%。

昨晚公布的招股書近千頁,根據招股公告信息,這次中芯國際計劃面向社會發行不超過168,562.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計劃募資200億元人民幣。

募資主要用於12英寸晶片SNI項目、先進集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和補充流動資金三個用途。其中募資40%(80億元)用於SNI項目,20%(40億元)用於先進集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40%(8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中芯國際實力如何?

上市必須要給股民交出家底,中芯國際實力如何?

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根據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中,中芯國際位列第五,營收實現26.8%的增長。

招股說明書顯示,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 0.35 微米至 14 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而這一切主要依賴於公司旗下的六條產線完成。

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實現 14 納米 FinFET 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代表中國大陸自主研發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最先進水平;在特色工藝領域,中芯國際陸續推出中國大陸最先進的 24 納米 NAND、40 納米高性能圖像傳感器等特色工藝,與各領域的龍頭公司合作,實現在特殊存儲器、高性能圖像傳感器等細分市場的持續增長。

除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外,中芯國際還打造了平臺式的生態服務模式,提供設計服務與 IP 支持、光掩模製造、凸塊加工及測試等一站式配套服務,並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上下遊合作,與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夥伴一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集成電路解決方案。

作為高科技公司,中芯國際長期堅持搞研發投入,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分別為16.72%、19.42%、21.55%。在專利方面,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登記在中芯國際及其控股子公司名下的與生產經營相關的主要專利共 8,122 件,其中境內專利 6,527 件,包括發明專利 5,965 件;境外專利 1,595 件,此外公司還擁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94 件。

在財務方面數據顯示,在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的2019年年度,中芯國際營收220億元人民幣, 2018年度的營收為230億元人民幣;2019年的利潤為12.68億元,2018年的利潤為3.6億元。營收略微下滑,而利潤大幅提升。研發投入高達21.55%。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給中國IC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中芯國際在科創版上市,就像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對記者所言,一定會給公司的發展帶來積極利好,因為科創版對半導體股很認可,比港股對半導體公司要認可得多,能夠募集到更多的資金進行產業升級、提升工藝,加大對員工和研發投入,毫無疑問能夠加快其發展進程,幫助突破工藝瓶頸。

對於中國的科創版而言,需要中芯國際這樣的優質科技企業提振影響力和號召力。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被稱為中國IC產業的「航母」。中芯國際家族龐大,子公司有37家,持有股份或權益的公司有26家。招股書顯示,中芯國際通過芯電上海持有長電科技股份14.28%,位列第二大股東。長電科技是A股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企業。中芯國際是鑫芯租賃的第三大股東,持股7.44%。此外,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持有中芯紹興23.47%股權、持有中芯寧波38.57%股權等。它的上市,募資突破新高,一定會給科創版帶來積極效應。

對於國內半導體產業而言,中芯國際的上市必將帶動整個上下遊供應鏈的整體升級。作為晶圓代工龍頭,近年來與國內設備、材料、設計廠商有大量合作。在這次招股書顯示的三項主要資金用途中,兩項都與其技術進步和工藝提升有關。中芯國際的技術升級,將會充分激發上遊設備及材料端快速升級和發展,而下遊終端應用客戶將擁有晶片製造端有力支持,同樣中遊封裝端將獲得來自上下遊雙方的需求升級。就在中芯國際公布招股書之後,已經有一些分析機構開始分析上下遊哪些相關的IC供應鏈有可能訂單增加。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都將對中國IC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利好。

不過招股書也談到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中芯國際表示,需要重點關注技術分享、技術人才短缺或流失的風險、技術洩露和經營風險等因素。招股書還談及了國際市場變化的風險。按照中芯國際給出的說法,目前,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受到衝擊,國際金融市場震蕩,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給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市場預期帶來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00981)登陸科創板 千頁招股書透露重磅信息
    公司 中芯國際(00981)登陸科創板 千頁招股書透露重磅信息 2020年6月2日 06:30:00
  • a股中芯國際概念股 閃電回A股、募資創紀錄
    按照中芯國際發行價27.46元/股,發行16.86億股計算,本次的募資金額是462.87億元,不但比此前招股書規劃的200億元高出一倍多,也創下了科創板上市公司募資金額的最高紀錄。在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後,發行總股數擴大至19.38億股,融資規模超過530億元,成為科創板當之無愧的募資王。
  • 3天閃電問詢創下IPO審核新紀錄!中芯國際或成為首家「A+H」科創板...
    據上交所官網顯示,6月4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國際)科創板IPO即進入問詢環節,公司首發申請於6月1日提交並獲正式受理,期間僅間隔3天。中芯國際也因此超過此前申報科創板後4天收到問詢的嘉元科技,創下科創板審核新紀錄。6月3日,科創板上市委在當日召開了兩場審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四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
  • 18天,中芯國際科創板「閃電過會」_周刊雜誌_經濟網_國家一類新聞...
    6月1日晚間發布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中芯國際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新股,預計募資200億元,計劃分別投入子公司中芯南方正在進行的12英寸晶片SN1項目(80億元),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4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80億元)。中芯國際作為國內最大、實力最強的晶圓代工廠,其登陸科創板的歷程可謂是一路綠燈。
  • 獨角獸柔宇科技將登科創板:斯坦福學霸創業 募資僅次於中芯國際
    斯坦福學霸創業,募資僅次於中芯國際繼中芯國際(688981.SH)之後,又一隻半導體大型「獨角獸」柔宇科技走向科創板,擬IPO募資高達144億元。柔宇科技是全球柔性科技行業的先行者,頂著「柔性屏幕」的光芒誕生,也是深圳的明星企業,最近幾年最耀眼的公司之一。
  • 中芯國際A股最高募資532.3億元 發行市值達2000億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在此次發行中行使了綠鞋機制,即超額配售選擇權。中芯國際表示,公司授予海通證券超額配售選擇權,海通證券將按本次發行價格向投資者超額配售初始發行規模15%(2.53億股)的股票,若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預計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為532.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7.27億元(含稅),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525.03億元。
  • 聯姻A股:中芯國際的國產「芯」夢
    多重利好:中芯國際回歸A股在中芯國際回歸A股之前,中芯國際已經先後在美股、港股上市,其募資渠道相對寬廣。不過,中芯國際於2019年5月宣布從美股退市。於中芯國際而言,從美股退市有著深層的考量。首先,國際貿易波雲詭譎,這給美股上市的中芯國際帶來了額外的經營風險,而國內科創板的融資環境對其更加誘惑。
  • 如何讀懂IPO上市招股說明書
    招股說明書定義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是供社會公眾了解發起人和將要設立公司的情況,說明公司股份發行的有關事宜,指導公眾購買公司股份的規範性文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必須製作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是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 募資210億,創業板最大IPO來了!這家公司獲「閃電問詢」,比螞蟻集團...
    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這比此前科創板螞蟻集團從受理到問詢間隔5天還快,僅次於中芯國際3天的間隔。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
  • 中芯國際引爆A股,離臺積電還有多遠?
    42017-2019年,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5.76億元、44.71億元、47.44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6.72%、19.42%、21.55%。近3年,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率顯著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 其中募資13億投向氫能燃料汽車
    這意味著,在H股上市15年後,東風集團的距離A股上市越來越近了。     東風集團,全稱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材料顯示,東風集團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擬募資210億元,按此金額,將打破由今年上市的金龍魚創下的139億元的募資紀錄,成為創業板史上最大IPO。
  • 每經熱評|中芯國際超募不是洪水猛獸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賈運可每經評論員 胥帥中芯國際科創板首發結果出爐,若採取「綠鞋」機制,中芯國際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為525億元,遠遠超過招股書計劃的200億元。從中芯國際的科創板IPO最快過會時間到超募發行,這足以看到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程度。港股和A股市場對此都作出了積極回應,中芯國際(00981,HK)7月6日大漲20.60%,滬矽產業等聯動股集體漲停。
  • 柔宇科技商業化遇阻三年半累虧32億 擬IPO募資144億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報告期),柔宇科技累計僅實現營收5.17億元,而虧損高達近32億元,並且,公司稱上市後存在繼續大額虧損的風險,甚至可能觸發科創板強制退市條款的規定。此次IPO,柔宇科技擬募資144.34億元,巨額募資中近半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三分之一用於擴張產能。
  • 最前線 | 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首日高開245.96%,成為科創板首家同時...
    此前,2004年3月,中芯國際在紐交所和港交所同時掛牌上市;2019年5月,中芯國際宣布從紐交所退市。 中芯國際此次初始發行股票數量為16.86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數的23.62%。若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新發股本將擴大至19.38億股,約佔發行後總股數的26.23%。
  • 中芯國際發行市值達1960億
    (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中芯國際科創板IPO再獲新進展。 7月5日,該公司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公告》,確定發行價為27.46元/股。按本次發行16.86億股計算,其IPO融資將達462.87億元;若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其募集資金總額為532.3億元。 由此,其不僅將成為科創板最大的IPO,也將是A股10年來最大的IPO。
  • 亨通光電持續剝離資產「解渴」 多年募資超200億僅分紅12億
    原標題:亨通光電持續剝離資產「解渴」 多年募資超200億僅分紅12億   近年陸續布局了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商品貿易等多個領域,為了打造這些品牌
  • 明微電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
    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承諾本招股說明書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公司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保證招股說明書中財務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 螞蟻平衡術:80%戰略配售創紀錄 投資者打新約200億
    《華夏時報》記者檢索港交所資料發現,截至10月23日21點,港交所僅於10月21日更新了螞蟻集團「聆訊後資料集(第一次呈交)」,而該資料集顯示,H股發行方案中的戰略配售比例尚未公布。此外,A股招股書中並未包含H股戰略配售比方面的內容。A股戰略配售約13億股意味著,螞蟻集團留出了3.34億股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打新」。
  • 醫渡雲招股說明書分析(上):燒錢率32%,股東權益-37億,毛利率卻很低!
    醫渡雲發布了其港股的招股說明書,點開厚厚的文件,Dr.2團隊來分析一下這家行業內最神秘的公司! 損益表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號止,年度經營虧損近6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表也顯示股東權益總額為-37億元人民幣。當然財務報表並不是用來衡量企業的公允價值的工具,他們只告訴你公司的帳面價值是多少。從估值的角度來看,這些會計信息的主要問題在於其會計規則局限於記錄過去的交易。因此,財務報表會遺漏很多關於公允價值的信息。
  • 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首日上漲201.97% 產業鏈四細分領域或藉機升溫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徐一鳴承載科技夢的中芯國際7月16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總股本為71.3642億股,發行價27.46元,發行價對應市盈率109.25倍,其中10.4023億股15日起上市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