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2防空飛彈退出戰備 生產數量過萬 曾擊落美國U2偵察機

2020-12-14 雛菊西瓜Peterpan

隨著最後一個紅旗-2地空飛彈營退出戰備任務,這款服役時間長達53年的地空飛彈系統開始退居二線。它最大的名氣莫過於擊落過美制U2高空偵察機,這也是世界上最後一次擊落U2。作為一款擁有多次實戰經驗的防空飛彈系統,紅旗-2除中國之外國外很多國家都有裝備並一直服役到今天,甚至還有過地對地飛彈的變種。它退出戰備標誌著中國防空體系迎來新的階段,紅旗-12和紅旗-22將全面接替紅旗-2繼續擔負戰備任務保衛祖國空域。

紅旗-2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蘇聯的S-75防空飛彈系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薩姆-2」。為了應對嚴峻的國土防空問題(主要應對臺灣空中力量的入侵和美國的大型機威脅),中國在1957年10月向蘇聯引進了S-75「德維納河」地空飛彈系統。由於S-75是蘇聯第一代實用化防空飛彈系統,所以在蘇聯裝備的規模非常龐大,自1958年開始正式列裝國土防空軍開始至1960年,蘇軍保有的S-75系統多達265個營,包含1000具CM-63單臂發射架和7220枚V-750系列防空飛彈。

當然S-75防空飛彈系統在當時性能確實是不錯,而且在中國手中將其發揚光大。1959年10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飛彈部隊第二營使用S-75在北京通縣擊落美制RB-57D高空偵察機,首開世界戰爭史上地空飛彈擊落飛機的先河。之後的1960年5月1日,蘇聯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使用S-75擊落美制U2高空偵察機,首開U2被擊落的記錄。1962年9月9日(二營,江西南昌)、1963年11月1日(二營,江西上饒)、1964年7月7日(二營,福建上饒),中國地空飛彈部隊先後三次使用S-75擊落美制U2,而蘇軍也在1962年10月27日在古巴擊落美國空軍U2。

但是進口的S-75防空飛彈系統價格極為昂貴,電視劇《絕密543》中提到過1枚飛彈就要花費當時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更為重要的是1960年8月中蘇關係惡化後蘇聯撤走專家並停止軍事合作,中國失去了兵器進口來源,只能在原有進口的S-75基礎上進行仿製,以一機部為主協同國防部五院和其他單位,代號紅旗-1。也就是說紅旗-1防空飛彈系統本質上是個「山寨品」,基本上原封不動照搬S-75,增加ECCM電子設備(針對第12預警系統開發),最大射高22000米,最大斜距29公裡。但不管怎麼樣能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1965年1月10日,空軍地空飛彈第一營在內蒙古包頭使用紅旗-1擊落美制U2偵查機一架,這是國產防空飛彈系統的首個戰績。

當然有朋友會說講紅旗-2為啥扯那麼多S-75和紅旗-1,這裡面有個傳承的關係,所以從外觀上這幾款飛彈和發射系統大致都差不多。因為紅旗-1存在機動性差,命中率低,易受電子幹擾等問題,單發命中率68%,低於原版75%。而且在東南沿海作戰中紅旗-1已經無法再應對嚴峻的電子戰形勢,所以迫切需要發展具有強大抗幹擾能力的地空飛彈武器系統,最終決定以紅旗-1為基礎開發全新的紅旗-2防空飛彈系統。在紅旗-2的研製中重點有兩個大的改進:

在紅旗-1的基礎上修改彈體結構,增加燃料艙容量,擴大作戰區域。在紅旗-1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系統的抗幹擾能力和操作性能,提高制導精度。在增大射程方面,利用二級剩餘空間增大燃料艙長度,從而增大燃料攜帶量。另外就是加大前翼面積,調整自動駕駛儀的參數,從而增加飛彈射高和斜距,通過這幾點增大飛彈的作戰區域,提高攔截範圍。當然重點問題是提高抗幹擾能力和飛彈制導方面,否則根本無法保證飛彈的命中概率。事實上紅旗-2在電磁環境下單發命中率已經達到73%,並且在之後的實戰中得到驗證。其實對於紅旗-2來說,其意義不僅僅表現在其本身性能的提高,關鍵在於為以後防空飛彈設計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整個紅旗-2的研製過程中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的彈道和空氣動力學計算分析、大型環路系統分析和仿真、飛彈微縮遙測系統設計,嚴格評估總體設計方向,所有子系統的技術進行針對性突破,將原有系統技術改進和新技術創新成果整合到一起組成一套完整的防空作戰系統。而在確定了攔截區域,編制了射擊規則,建立了單枚飛彈殺傷概率的理論軌跡,控制軌跡,數學模型和計算程序,為今後其他飛彈試驗的系統分析奠定了基礎。所以說紅旗-2防空飛彈系統對中國防空飛彈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開頭作用。

這一過程非常迅速,從概念確定到完成認證測試,全程僅用了一年時間。1966年7月-12月紅旗-2防空飛彈系統進行定型飛行試驗並在次年投入批量生產,由此拉開了半個世紀保衛祖國藍天的序幕。紅旗-2最大射程37公裡,最大射高27000米,最大飛行速度3.5馬赫。飛彈採用二級布局,一級為固體燃料助推器,二級液體燃料,半主動雷達制導,戰鬥部重量200公斤,飛彈全重2300公斤。作戰單位以營為基本建制,每個飛彈營包括6部發射架、24枚飛彈以及一個制導站(1輛收發車、1輛顯示車、1輛指令車、1輛配電車和3輛電源車)組成。1967年9月8日,地空飛彈14營在浙江海寧使用紅旗-2擊落U2高空偵察機1架,攔截高度20500米,這也是最後一架被擊落的U2偵查機,側面也驗證了紅旗-2的抗幹擾能力。

當然我們現在服役的紅旗-2已經不是上世紀60年代的那種,因為這期間進行過多次重大改進。所謂重大改進包括紅旗-2A、紅旗-2B、紅旗-2F、紅旗-2J、紅旗-2P等等。就拿紅旗-2B來說,它由半固定式發射架發射改為履帶式半機動發射,機動能力大大提升。引信和戰鬥部更換為新型大威力,新的發動機改善了彈道特性以使用作戰空域的擴大和攔截更高速目標。而且飛彈的抗幹擾電路更換為數字電路,信號傳遞更加穩定。制導站整個指令系統和運算部分都計算機化,提高系統反應速度。整個指揮系統採用大屏幕圖形化操作臺,戰鬥指揮過程更加清晰。釐米波202相控陣雷達可以指揮一個飛彈營的6發飛彈攻擊三個不同目標,而以前是只能指揮3發飛彈攻擊一個目標,對抗能力大大提升。採用複合制導模式以對付低空高速有幹擾目標。針對反輻射飛彈的問題,紅旗-2B可以正面直接攔截來襲的反輻射飛彈,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之後還有更新的發射車發射的紅旗-2J、紅旗-2P等等大改進型,紅旗-2J的最大飛行速度突破4倍音速。所以我們說現在還在服役的紅旗-2雖然外形差不多,但已經完全不是以前的那種紅旗-2了,數位化、信息化已經成為新紅旗-2的標籤。

由於紅旗-2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我國唯一能夠自產並改進的中程防空飛彈,所以裝備數量非常龐大,建制最高達到防空飛彈師一級,巔峰時期常年保持戰備的數量達到4000枚。由於還有不少出口型,所以紅旗-2防空飛彈產量超過1萬枚,是中國產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的防空飛彈,在國土防空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本身紅旗-2進入21世紀後平臺就逐步落後,本身超大的彈體和較弱的機動性註定要淘汰,隨著最後一個執行戰備任務的營級單位退出,紅旗-2系列就轉入二線進行後備或訓練,也有部分改成靶彈用於其他的測試。未來則由紅旗-12和紅旗-22繼續擔負原紅旗-2的戰備任務。

另外,紅旗-2在某一段時間內改裝過短程對地飛彈,廠方代號B610,出口代號M7,曾經出口給伊朗。這種飛彈的整體思路其實是和美國的防空飛彈打擊固定目標是一樣的,比如美國「黃銅騎士」就曾經進行過靶船打擊試驗。而M7就是紅旗-2去掉無線電指令制導系統,增加慣性制導系統,全程飛行都在大氣層內,最大速度4倍音速,戰鬥部200公斤炸藥,最大射程150公裡。不過M7似乎並沒有參加過實戰,因為交付後兩伊戰爭已經結束,伊朗在M7基礎上自行仿製了「通達爾-69」,包括現在胡塞武裝使用的應該也是伊朗的仿製版。

相關焦點

  • 痛打U-2偵察機,紅旗2飛彈服役53年,生產數萬枚,至今寶刀未老
    中國的紅旗-2地空飛彈系統,服役53年來一直是中國防空飛彈的象徵性武器,該彈以蘇聯S-75/薩姆-2型地空飛彈為基礎改進而來,增加了燃料艙容量,加大彈翼面積,使得飛彈的射高和射程均有所增加,改進了更靈敏的無線電指令制導系統,擴大了作戰區域,後期生產的紅旗-2還改進數字式火控。
  • 曾被紅旗飛彈擊落5架,U-2偵察機為啥還敢來,不怕送經驗嗎
    8月24日,美國一架U-2高空偵察機擅闖海軍演習禁飛區。事實上U-2算是我們的老對手了,上世紀美國曾利用這種偵察機對我們發起上百次偵查。此外U-2偵察機也見證了冷戰時期很多重要的場景,美國首次見識到蘇聯的彈道飛彈就是用U-2偵察機偵查到了拜科努爾發射場。而當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也正是U-2偵察機發現了蘇聯部署在古巴的核設施。
  • U2偵察機和紅旗2飛彈不服老,卻沒機會再對決
    冷戰開始後,北約多種特殊的電子戰飛機和偵察機都曾被蘇聯防空部隊擊落,所以美軍急需一種可以讓對方戰鬥機無法攔截的特殊高空偵察機,1954年洛克希德公司最終擊敗了三個競標對手開發了U2。該機最大速度為830千米,最大升限27千米,直線航程可達7000千米。
  • 紅旗-2防空飛彈全部退役!存量超過萬枚,怎麼做可以發揮餘熱
    二戰後,蘇聯和美國獲得了德國防空飛彈的研發資料,紛紛研發出了自己的第一款防空飛彈,其中是蘇聯的薩姆-2防空飛彈最為著名,根據資料,薩姆-2防空飛彈是蘇聯第一代防空飛彈,上世紀五十年代研發成功,主要用於取代大口徑高射炮,攔截敵方的轟炸機,其威力非常巨大,戰鬥部重達195千克,殺傷半徑最遠達到250米左右,單發殺傷概率70%,三發達到95%。
  • 北京軍博館邀請美軍參觀U2殘骸,細數解放軍5次擊落U2過程
    1962年9月9日,伴隨著薩姆2飛彈的一聲長嘯,我人民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成功擊落在江西上空偵察飛行的U2高空偵察機。U2又來了U2外號蛟龍夫人,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一種單座單發動機的高空偵察機。服役時間是1956年,至今已經服役60多年了,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老爺機。
  • 這款地空飛彈非常有名,不僅戰功赫赫,也曾擊落U-2偵察機
    說起世界上擊落敵機最多的防空飛彈,可能有一些小夥伴不知道,但是說起薩姆-2防空飛彈,大家肯定不陌生,畢竟我國擊落RB-57D高空偵察機的武器裝備就是它。薩姆-2防空飛彈是蘇聯20世紀50年代研製的第一代中、高空全天候防空飛彈。
  • 上海駐軍是怎樣擊落U-2偵察機的?
    這支部隊成立後轉戰南北,先後擊落U-偵察機5架。自此以後,美蔣的U-2高空偵察機再也沒敢侵擾中國大陸。「竹竿」捅下敵機1966年,應中央指示,上海防空部隊組建地空飛彈14營。部隊成立伊始,無論人員還是兵器,都尚處於磨合期,想要進行有效打擊,絕非易事。相比之下,U-2偵察機則是高科技的代名詞。
  • 當年我軍擊落5架U2 既靠技術更靠戰術
    ,當時美軍曾高調宣布沒有武器能擊落U2。人民解放軍地空飛彈部隊首次開戰,在19000米高度將其擊落,飛行員王英欽斃命。這一時間比蘇聯擊落U2早7個月,創下了世界防空作戰史上地空飛彈首次實戰擊落戰果。U2進入蘇聯領空後,蘇聯當時最先進的米格19型戰鬥機曾起飛多批攔截,沿途部署的防空部隊也先後發射14枚薩姆2地空飛彈,終將U2擊落,飛行員鮑爾斯跳傘後也被活捉。但這次行動很難說是圓滿成功,因為己方的一架米格19型戰鬥機也遭到防空飛彈誤擊,飛行員犧牲。
  • 美國U-2偵察機曾五次被我國擊落,有什麼可豪橫的?
    U-2偵察機自1956年服役以來已經有64年的歷史,在服役期間共被擊落15架,其中在我國就被擊落了5架。今天的李涵說歷史,我們就來聊聊U-2與我國的淵源。 自1958年2月28日,一架RB-57A型飛機在山東半島地區被我海軍航空兵擊落後,國民黨空軍不敢再使用這種飛機。於是美國親自出馬,由美國飛行員駕駛U-2型飛機入侵中國內地偵察。在中國政府多次提出抗議後,美國便改變方式,用2架RB-57D型高空偵察機武裝國民黨空軍。1959年1月14日,國民黨空軍首次使用這種偵察機,對大陸沿海地區進行偵察活動。
  • 紅旗-9B,陸海通用防空利劍
    首開地空飛彈擊落敵機先河地空飛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德國率先問世的,納粹德國發明並研製了「瀑布」和「龍膽紫」等多種地空飛彈,但這幾種新式防空武器由於技術不成熟未用於實戰,相關技術淪為蘇聯和美國等同盟國的戰利品。
  • 美軍U2偵察機再臨東海,小心飛彈不長眼
    美軍的這種舉動,真的是「記吃不記打」,難道他們忘記了之前的四架U-2殘骸,現在還作為戰利品,被收藏在我國的軍事博物館中嗎?U-2A高空偵察機是美國U2偵察機的改進型號,作為美軍當中服役的一款老牌偵察機,U-2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
  • 紅旗飛彈有多強!從防空到反導,專打美機,多次粉碎美帝戰爭政策
    這支部隊成立不久,就五下江南、六進西北,將要地防空用的蘇制薩姆-2地空飛彈系統動起來,採用機動設伏的方式進行國土防空。1959年10月7日,三枚飛彈騰空而起,片刻之後,北京東南方向傳來了輕微的爆炸聲,一架竄入內陸的美制RB-57D偵察機被擊落了,在世界防空史上首創地空飛彈擊落戰機先例。
  • 一根竹竿的傳奇,世界上擊落敵機最多的SA-2防空飛彈
    如今的它雖已老邁,但仍劍指蒼穹,守望著它戰鬥過的天空。首開記錄1959年10月7日,臺灣國民黨空軍上尉飛行員王英欽駕駛一架RB-57D偵察機竄入北京上空。這是他第三次駕機對北京進行偵查了,憑藉RB-57D的2萬米飛行高度,前兩次他都避開解放軍戰鬥機的攔截,而這一次,等待他的是解放軍的新武器。
  • 史上最變態戰機,6倍音速飛彈累吐血追不上,各國防空飛彈成擺設
    美軍SR71黑鳥偵察機的不滅神話,一直備受各國軍迷追捧,幾乎沒有哪個戰機能像黑鳥一樣,再服役期間從未被擊落過。甚至在某些對它有著狂熱愛意的軍迷眼中,SR71就代表著不可擊落。如今美國臭鼬工廠又研製出了新一代超級黑鳥SR72,那SR系列能否再續黑鳥神話,就要看新一代武器的實力了。
  • 中國無法攔截美軍U2偵察機,怎麼辦?美媒:有辦法將其擊落
    目前,美國空軍正在服役的U-2偵察機有30架,平均機齡高達36.6年。圖為曾被擊落的U-2偵察機不過,美軍現役的U-2是U-2R的改進型,整體體積增大了將近一半,採用的是F118引擎,也就是B-2的引擎,使其各種飛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更值得注意的是,
  • U2來犯,二營長不拿義大利炮,連發三枚地空飛彈,6秒擊落敵機
    U-2偵察機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的一款高空偵察機,其造型特殊,結構簡單,而性能卻非常優越,能夠飛到22000米高空,遠遠超過了當時戰鬥機和截擊機的作戰高度,最大航程超過11200千米,其偵察範圍包括了整個蘇聯和中國。
  • 擊落U-2偵察機的功臣:我軍空前絕後的「大校營長」嶽振華!
    國民黨的美制偵察機被成功擊落。「事後查明,是傳遞命令的中間環節出了問題,我們的上報參謀誤會了指揮所的指示。幸好嶽振華頭腦清醒,有擔當,冒著違抗命令的風險下令發射,才沒有把撞到槍口上的鴨子放跑了。這是一個在世界防空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世界上首次運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嶽振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地空飛彈擊落飛機的人。
  • 大陸一共擊落了五架U2偵察機,飛機上飛行員各自有什麼結局?
    U2偵察機是高空偵察機中的佼佼者,這種飛機因為善於高空飛行而被廣泛裝備於美國空軍。上世紀60年代,臺灣專門成立了一個組織,名字叫黑貓中隊。黑貓中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駕駛U2偵察機偵察機前往大陸偵察。雖然U2偵察機性能出色,但是大陸依然擊落過五架U2偵察機。那麼,這五架U2偵察機被擊落後,飛機上的飛行員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 中國防空反導飛彈水平如何?紅旗-9B排名全球第五 還有更強兩款
    紅旗-9B防空飛彈系統戰力更強了 近日,美國媒體排列出全球最先進的五款多用途防空飛彈,中國紅旗-9B上榜,但僅列最後一名,而俄羅斯則有三款飛彈擠入前三甲
  • 中國靈異部隊543:60年代成立,曾擊落美國U-2偵察機
    雖然真實的「中國靈異部隊543」並不能解決靈異怪事,但他們卻有著非常卓越的戰績,比如屢屢擊落了60年代時期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空偵察機RB-57D以及美國「蛟龍夫人」u-2偵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