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十三回(上)李傕郭汜大交兵

2020-12-22 與生活交朋友

上回說到曹操大破呂布於定陶,呂布收集眾將殘兵,準備再戰曹操。

陳宮勸呂布,大勢已去,不如先找塊根據地,再戰不遲。呂布想再投奔袁紹,派人去冀州打探消息。

袁紹在冀州聽說曹操和呂布打起來了,謀士審配說:「呂布貪心不足,得了兗州,肯定會來圖謀冀州。不如幫曹操攻打呂布,免除後患。」袁紹於是派顏良帶五萬兵馬去幫助曹操。

探子將這個消息報給呂布,呂布哪裡還敢去找袁紹,與陳宮商議,最後決定去投奔徐州劉備。

劉備聽說呂布來投,準備出城迎接。糜竺說:「呂布狼子野心,不能收留,否則後患無窮。」

劉備說:「之前如果不是呂布襲取兗[ yǎn ]州,怎麼解徐州之圍?如今他無路可走來投靠我,哪有別的心思!」張飛說:「哥哥心腸太好了。雖然如此,也要準備。」

劉備帶人出城三十裡迎接呂布入城。到了州衙廳上,相互施禮完畢。

呂布說:「我自從與王司徒設計殺董卓後,又遭傕[ jué ] 、汜[ sì ]之變,飄零關東,諸侯多不能相容。最近曹賊侵犯徐州,使君力救陶謙。我襲擊兗州解了徐州之圍。不料中了曹操奸計,損兵折將。現在投靠使君,共圖大事,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劉備說:「陶使君新逝,無人管領徐州,才讓我暫時管理。如今幸得將軍到此,合當相讓。」於是劉備將徐州牌印送與呂布。呂布伸手要接,卻見劉備身後關羽、張飛怒目而視。

呂布裝笑著說:「我呂布就是個勇夫,哪能做州牧呢?」劉備又讓,陳宮說:「強龍不壓地頭蛇,請您不要懷疑。」劉備於是設宴款待。

劉備再仁義,怕是也不想把一個諾大的徐州拱手讓人。劉備以牌印試探呂布,哪知呂布不按套路出牌,伸手就接,幸虧關羽、張飛壓陣,不然劉備就玩脫了。呂布、陳宮也看出劉備讓徐州是試探,剛剛到來也未必是對手,暫時先推辭了。劉備也只是讓了兩次就罷手,沒有讓第三次,估計也是怕呂布不客氣。

劉備本想呂布投靠自己,圖謀霸業,但不幸被糜竺言重,劉備這時候怕是腸子都悔青了,但又不願損自己仁義之名。劉備為仁義所累,否則像袁紹一樣,先使呂布放鬆警惕,再襲殺呂布就一勞永逸了。當然,這一段只是演義故事,演義一直都是無底線地突出劉備的仁義。

第二天,呂布回請劉備,劉備與關羽、張飛赴宴。酒喝到一半,呂布將劉備請入後堂,關羽、張飛跟隨進去。呂布令妻女出來拜見劉備,劉備再三謙讓。

古代講究升堂拜母,結為兄弟。呂布要劉備見家眷,也是想與劉備結為兄弟。關羽在此見到貂蟬,裡面又別有一番故事。

呂布說:「賢弟不必推讓。」張飛聽了,瞋目大叱:「我哥哥是金枝玉葉,你是什麼人,敢叫我哥賢弟!你來,我要和你大戰三百回合!」劉備連忙喝住張飛,關羽將張飛勸了出去。

劉備對呂布說:「我弟弟酒後狂言,兄長別放在心上。」呂布默然無語。

酒席散後,呂布送劉備出門。張飛躍馬橫槍而來,大叫:「呂布!我要和你大戰三百回合!」劉備忙讓關羽勸住張飛。

張飛是天不怕,地不怕,啥都敢說。雖然魯莽,但非常明確的幫劉備表明了立場,想打徐州的主意,沒門兒。呂布天下無敵,但偏偏有點怕張飛,一個是張飛確實能打,氣勢是相當唬人,二是張飛曾經罵呂布三姓家奴,搞得呂布抬不起頭來面對他。在氣勢上呂布已經輸了。

第二天,呂布來向劉備告辭,劉備順水推舟,讓呂布帶兵駐紮小沛安身去了。

歷史上劉備肯定是不會有這麼仁義的,更不會引狼入室。只是徐州的地理位置不好,四面環敵,形勢所迫,難以自守,演義也只能全劉備的仁義之名。

曹操平了山東,表奏朝廷,曹操被加封為建德將軍、費亭侯。這時李傕自封為大司馬,郭汜自封為大將軍,橫行無忌,無人敢言。太尉楊彪、大司農主俊秘密請奏獻帝說:「現曹操擁兵二十多萬,謀臣武將數十員。如果要他匡扶社稷,剿除奸黨,國之大幸。」

獻帝哭著說:「我一直被這二賊欺負,如果能殺掉他們,真的是大幸。」

楊彪說:「我有一計,可以先讓二賊自相殘殺,然後令曹操帶兵掃清賊黨,來保朝廷。」

獻帝說:「有什麼妙計?」

楊彪說:「聽說郭汜之妻妒忌心最強,可以令人到郭汜的妻子面前用反間計,讓二賊自相殘殺。」

這時候的曹操還是眾人眼中的能臣,朝廷對他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只是沒人能抵制權力的欲望,沒有哪個人會乖乖地交出手中萬人之上的大權。

董卓和呂布因連環計反目,看來李傕、郭汜要步後塵了,這對連美人計都省了,直接利用郭汜之妻的妒忌心施展反間計。

楊彪要夫人藉機去郭汜府上,告訴郭汜之妻郭汜與李傕的夫人有染,非常親密。郭汜之妻見郭汜總是夜不歸宿,信以為真,再三感謝楊彪的夫人。

過了幾天,郭汜要去李傕府中喝酒,最終被郭汜之妻勸住。到了晚上,李傕派人送酒食到郭府,郭汜之妻暗中在酒食中下毒,才給郭汜。郭汜正要吃時,郭汜之妻要先驗毒,將食物給狗先吃,狗立馬中毒身亡。從此郭汜對李傕起了疑心。

一天下朝,李傕邀請郭汜去府上喝酒,一直喝到晚上。郭汜喝醉回府,偶然感覺肚子痛。郭汜之妻忙說他中毒了,令人用糞汁為郭汜催吐。

郭汜大怒,於是先發制人,偷偷召集本部兵馬,準備攻打李傕。李傕也得知消息,也召集本部人馬,殺向郭汜。雙方數萬人,在長安城下混戰,趁機擄掠居民。李傕的侄子李暹[ xiān ]帶兵圍住宮院,劫持了天子和伏皇后,派賈詡、左靈監押車駕。其餘宮人內侍全都步行。

剛出後宰門,正好遇到郭汜兵,亂箭齊發,射死宮人不計其數。李傕隨後掩殺,郭汜兵退,車駕冒險出城,帶到李傕營中。郭汜領兵入宮,將宮中宮嬪全都搶掠入營,放火燒宮殿。第二天,郭汜知道李傕劫了天子,帶兵到營前廝殺。

兩大賊人反目,相互廝殺,遭殃的是百姓、宮女,最慘的還是天子。天子無價之寶,雙方開戰最先想到的就是劫持天子,最終李傕佔了先機。反間計雖然成功了,但是到這裡已經完全失控了,無時不刻都在死人。放眼長安城,除了李傕、郭汜,沒人能過安寧日子。

郭汜兵到,李傕出營接戰。汜軍不利,暫且退去。李傕將帝後車駕移入郿塢,讓侄子李暹監管,斷絕內使,吃喝不繼,侍臣們都餓得面黃肌瘦。獻帝派人找李傕要食物,來賞賜手下,李傕給了點腐肉爛糧就打發了,壓根就不能吃。獻帝無奈,淚盈袍袖。

忽然聽說有人帶兵來救駕,獻帝有了一絲希望,忙問是誰,原來是郭汜。獻帝心中燃起的一絲希望瞬間落空,再次憂慮。

李傕在郿塢外迎戰郭汜,兩人叫罵半天,最終決定兩人單挑來定勝負,誰贏皇帝歸誰。兩人在陣前廝殺,戰了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楊彪騎馬過來講和,李傕、郭汜兩人各自回營。

楊彪與朱俊帶領朝廷諸臣六十多人,先到郭汜營中勸和,結果被郭汜給扣下,說:「李傕劫天子,那我就要劫公卿!」楊彪說:「一個劫天子,一個劫公卿,意欲何為?」郭汜大怒,要殺楊彪,被中郎將楊密勸住。郭汜最終放了楊彪、朱俊,其餘人都關在營中。楊彪、朱俊相抱而哭,朱俊回到家中就病死了。從此之後,李傕、郭汜每天廝殺,一連五十多天,死者不計其數。

朱俊能文能武,東漢末年名將,晚年無力救國,憂憤而死,實在可惜。黃巾之亂時期的小人物,袁紹、曹操跑到地方去混,反而有機會發展實力,成為地方諸侯。

李傕喜好妖邪之術,常讓女巫在軍中搞些旁門左道的東西。賈詡屢諫不聽。賈詡去見獻帝,獻帝摒退左右,求賈詡救命。賈詡心中還是存有漢室的,答應了獻帝。沒多久,李傕帶劍而入,嚇得獻帝面如土色。李傕說郭汜不臣,監禁公卿,還想劫持皇帝,幸虧被他阻止了。獻帝拱手向李傕稱謝。

當時有個叫皇甫酈的,能說會道,又與李傕是同鄉。獻帝派他去兩邊講和。皇甫酈奉詔,先去勸說郭汜,郭汜說:「如果李傕放了天子,我就放出公卿。」

皇甫酈又跑去見李傕說:「天子因我是西涼人,與您是同鄉,特令我來勸和你們。郭汜已經奉詔,您打算怎麼辦?」

李傕說:「我有幾百呂布之功,輔政四年,功績天下共知。郭汜不過是盜馬賊,居然敢劫持公卿,與我抗衡,我一定要殺了他。你看我有這麼多人馬,足夠戰勝郭汜嗎?」

皇甫酈回答說:「不一定。昔日有窮後裔善射,不思患難,以致滅亡。之前董太師的實力之強,您是親眼目的吧。沒多久就被呂布殺了,頭懸國門。所以實力強並不能有恃無恐。將軍身為上將,家族顯赫,深受國恩。郭汜劫持公卿,但您劫持天子,這罪過誰輕誰重呢?」

(有窮後裔是夏代第六任君王,不是射日的那個,妻子是大名鼎鼎的嫦娥。後裔篡位,自恃善射,作威作福,四處打獵,將朝政交給親信寒浞[ zhuó ] 。寒浞也不是什麼好人,八年後,後裔被寒浞篡位殺掉。傳說後裔得王母娘娘賜長生不老藥,但被嫦娥偷吃,飛上了月球,換來幾千年的孤獨寂寞。)

李傕大怒,拔劍大罵:「天子派你來羞辱我的嗎?我先殺了你!」

騎都尉楊奉勸諫說:「如今郭汜未除,卻殺天子使者,那郭汜就師出有名了。天下諸侯肯定都會幫他。」賈詡也出來力勸,李傕才消了點怒氣。

賈詡於是將皇甫酈推了出來,皇甫酈大叫說:「李傕不奉詔,欲弒君自立!」侍中胡邈急忙制止他,避免禍從口出。

皇甫酈大罵:「胡邈,你是朝廷之臣,為何歸附賊人?君辱臣死,我被李傕所殺,這是我的本分。」皇甫酈繼續不停地大罵,獻帝知道了,忙令皇甫酈回西涼。

東漢末年雖然皇室大權旁落,仍然不缺忠義之人。皇甫酈就是其中一個,為了漢室,一點兒都不怕死。皇甫酈是名將皇甫嵩的侄子,早前就勸過皇甫嵩以董卓抗旨不尊為由,起兵討伐董卓,皇甫嵩不從。如今面對二賊亂政,皇甫酈敢站出來,也不足為奇。漢獻帝讓皇甫酈回西涼,一方面是愛惜人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怕惹禍上身。皇甫酈不怕死,死了也一了百了,漢獻帝就只能生不如死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李傕郭汜到底有多厲害?他們兩人結局如何?
    三國演義中,王允在誅殺董卓後,不僅沒有使得東漢中興,反而是被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二人擊敗,使得東漢局勢徹底崩壞了,導致天下大亂。那麼董卓的這兩個手下李傕郭汜到底有多厲害?他們的最終結局又如何呢?
  • 李郭之亂(上):在董卓死後,李傕和郭汜是如何引起長安大動亂的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第三次濡須口之戰時,東吳名將朱桓是如何將曹魏著名大將曹仁擊敗的。那麼這一期我們就把時間線推回到公元192年,來看看在董卓死後,李傕和郭汜是如何引起長安的大動亂的吧。李傕等人進城後大肆搶掠,在一天之內,一萬多官民被殺,街市上一片狼藉,屍體堆滿街道,衛尉種拂戰死;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人也從而遇害。呂布戰敗逃出城外,而漢室的大忠臣——王允保護漢獻帝劉協在宣平門樓上。李傕、郭汜等包圍門樓,都要求王允出來,問他:「太師(董卓)有什麼罪?你為毛線一定要殺他?! 並且還不讓我們投降!你給老子下來!」
  • 李郭之亂(中):李傕郭汜是如何因為一個女人,而互相掐起來的?
    上一期我們講到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等人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縱兵大掠,處死了王允不說,還挾持天子,當面索要官爵,漢獻帝只好封李傕為車騎將軍、池陽侯,封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二人同假節鉞,把持朝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上一期的結尾,我們也講到了,楊彪用計使李傕郭汜二人反目成仇,於是,一場因為妻子吃醋而引發的內亂就開始了。
  • 曾經控制東漢天子的李傕、郭汜,為何會失去劉協,並且產生矛盾?
    在李傕和郭汜拿下長安之後,李傕曾想封賈詡為侯,賈詡說「我的計謀是為了保住自己和大家的命,哪有什麼功勞」,堅決不受,李傕又想封他為尚書僕射,賈詡依然不受。可以推知,比起高官厚祿,賈詡更傾向於明哲保身和發揮智計。
  • 毀滅漢廷的真正兇手李傕郭汜
    1989年CAPCOM出品的著名街機遊戲《三國志之吞食天地》第一代中,他二人也在第五關,作為BOSS同時出場(都是小boss,跟著呂布這個大boss)……這說明,李傕郭汜兩人,真可謂是形影不離,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事跡和經歷,也算得上是高度重合。
  • 董卓死後,王允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舊部李傕、郭汜等人?
    呂布在這件事上處理的方式比王允更加穩妥,但王允盲目自大,居功自傲,把好不容易得來的形勢弄得一團糟,體現了王允政治上的短視和愚蠢。以李榷、郭汜為首的西涼軍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到了公元192四月,董卓被王允、呂布謀殺的二個月後,牛輔也被殺,李傕、郭汜等人歸來時無所依託,本欲解散部隊逃歸家鄉,又怕仍得不到赦免,賈詡當時在李傕軍中任職,賈詡對李傕說:"聽說長安中有人打算把涼州人士趕盡殺絕,各位如果棄軍單行,則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抓住你們了。不如率軍西進,攻打長安,為董卓報仇。
  • 再讀《三國演義》:第十七回(下)曹孟德會合三將
    袁術大驚,召文武商議。楊大將說:「壽春連年都是水災、旱災,一直在鬧饑荒。不如留軍堅守壽春,等對方糧盡,必然生變。陛下先帶御林軍渡淮河,暫避鋒芒。」袁術於是留李豐、樂就、梁剛、陳紀四人分兵十萬,堅守壽春,其餘人帶著金銀寶貝過淮河去了。曹兵有十七萬,消耗巨大,又遇饑荒,糧草不濟。曹操催促部隊速戰,李豐等閉門不出。
  • 李傕挾持漢天子劉協,完全是情急之下的昏招,導致內部的叛變
    馬騰失敗,被打回了涼州。樊稠追擊韓遂的時候,被韓遂說動,放了韓遂一馬。這導致李傕對樊稠產生了猜疑。於是在次年興平二年,李傕刺殺了樊稠。這個舉動導致涼州軍閥內部人人自危;另外李傕經常款待郭汜,郭汜的妻子擔心李傕會送給郭汜小妾,導致自己的地位降低。於是對二人施展反間計,有樊稠的前車之鑑,郭汜內心也非常不安。這就給李、郭二人的分裂打下基礎。
  • 三國殺打擊感最強原畫,李傕郭汜決戰長安,手殺專屬OL玩家太眼饞
    同時還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細節,比如散亂的頭髮和馬鬃毛的方向是一致的,在龐德的雙手上還有纏繞的繃帶,周圍的流矢以及刀上的鮮血體現出戰場的殘酷,是衝擊感相當強的原畫。李傕郭汜-禍亂長安這張皮膚原本是李傕郭汜兩個武將同時出現在一張原畫中的,但是被官方拆開售賣了。
  • 60個三國演義人物測試題,你還記得多少?
    15、李傕、郭汜要見王允,王允從什麼門樓上跳下?16、李傕、郭汜殺了王允全家,又要弒帝,被哪兩人勸阻?17、李傕等人想把董卓葬在哪裡,卻被霹靂劈開棺材。幾次改葬也都失敗,最後董卓的皮骨被雷火全部毀滅?18、馬宇、種邵、劉範三人密奏獻帝,封哪兩人為徵西將軍和鎮西將軍,各受密詔,并力討賊?
  •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為何會被李傕,郭汜趕出長安?呂布:錯殺一人
    董卓喺涼州經營多年,牛輔更加系涼州翻嘅猛將,呂布非但得唔除掉牛輔,反而遭遇李傕,郭汜嘅反撲,呂布就算再勇猛,都抵擋唔住,成千上萬涼州兵如潮水般嘅進攻,最終王允被殺,呂布倉皇幾難逃出長安城。究其失敗羅有三:首先王允與呂布唔團結,二人各懷鬼胎,都想將涼州兵掌握自己手,咪嚟互相畀對方玩小心思;其次呂布以為殺咗董卓就完事大吉,可董卓在長安至西涼安排咗大量軍隊,董卓系個謹慎小心嘅人,佢一旦出現咗問題,佢啲手下大將都會前嚟救佢;最後呂布手下冇謀士,當時李傕,郭汜手下嘅大謀士正系毒安士——賈詡,李郭二人反撲長安,正系賈詡嘅意見。
  • 《三國演義》中的武將單挑是真實存在的嗎?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現代許多人對古代戰爭的印象是兩軍交戰前主將先單挑,然後士兵衝鋒廝殺,結束一場戰鬥。然而戰場上從來不缺好勇鬥狠的猛將,只要有單挑的機會,他們也會欣然接受挑戰,爭取擊敗敵將,提高本軍士氣。在真實的三國時代,猛將倒是不少,著名的有關羽在白馬之戰中單騎殺入袁紹陣中,斬獲顏良的首級;張遼在合肥之戰中單騎殺入孫權陣中,差點兒生擒孫權;文鴦在樂嘉之戰中單騎殺入司馬班陣中,如此六七次,斬殺數百員魏軍,擊退司馬師的追兵。
  • 「三國演義解說」第14回 天子幸許都 呂布襲徐州
    今天我們繼續解析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漢獻帝上一回我們講到漢獻帝和文武百官經歷李傕、郭汜之亂,一路從洛陽被劫持到郿塢,最後流落山林夜宿瓦礫,一路擔驚受怕,差點丟了性命。好容易太僕韓融說服李、郭罷兵,賊寇李樂又謀劃劫持天子,上一回看下來真是替漢朝天子捏一把汗,我估計他能把古往今來所有皇帝受過的罪加起來都受了一遍。話說楊奉、董承、韓暹欲護送天子回洛陽,李樂引兵來追,詐稱李傕、郭汜,大叫到:車架休走!李傕、郭汜在此!嚇得漢獻帝和百官戰慄不已。楊奉派遣徐晃出馬,斬李樂於馬下,這才使得一眾人等平安到達洛陽。
  • 《三國演義》中呂布被稱為第一猛將,那麼歷史上呂布是怎麼樣的?
    真實的三國歷史和《三國演義》完全是兩回事。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一個秒天秒地秒空氣的存在。但真實歷史上中的呂布實際上並沒有演義的那麼厲害。實際上真實歷史中的呂布並沒有和很多人交過手。比如演義中最能凸顯呂布勇武的三英戰呂布,實際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歷史上張飛確實和呂布有過交手。但關羽和沒和呂布有過交手記錄,這個還真就不明確。而且呂布的個人勇武和他的領軍作戰能力是絕不成正比的。
  • 三國演義第一猛將呂布,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肯定不是第一
    ,也是羅貫中瞎編的,歷史上同樣沒有這事,呂布在三國演義中以一敵多而不敗的形象全是虛構的,沒一件是真的,這樣的呂布能算三國第一猛將嗎?說完了呂布的為人,再說呂布在三國歷史上的軍事才能和武力。呂布在三國正史上,唯有一次是真正的單挑行為,這就是與郭攻破長安城之後,呂布與郭汜在長安城北相約單挑,呂布用長矛刺中了郭,也就是說呂布贏了,他的武力是比郭汜強的,但是長安城卻被李傕與郭的軍隊攻下,呂布是贏了武藝,卻丟了長安城,因小失大。
  •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因何敗亡?離不開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李傕的胸襟和頭腦,和曹操比差遠了,明知自己入主關中,自己根基並非深厚,同時還有郭汜、樊稠等人和自己不是一條心,自己只不過表面上是實力最強的人而已,他急需拉攏漢獻帝,鞏固自己的地位,逐步實現滾雪球,讓自己成為真正實力最為強大的人,可是李傕沒有。
  • 三國演義中的108將,其他國人物
    他不顧大臣們反對,決定把漢獻帝和上百萬人口遷到長安,自己留在洛陽附近對付聯軍。獻帝被迫離開洛陽的時候,董卓放了一把火,把宮室、官府、民房,全部燒掉。洛陽周圍二百多裡以內,被燒得雞犬不留。老百姓被迫離開洛陽,路上有餓死的,被踩死的,打死的,倒在路邊的屍體不計其數。
  • 三國演義中,很多武將單挑是虛構的,真正載入史冊的僅有4次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知道三英戰呂布的情節,當時呂布作為虎牢關的守將,劉關張三兄弟只是反董聯盟裡面的小人物,呂布在連續斬殺3個聯軍名將,聯軍士氣全無。這時候張飛突然出戰呂布,兩人交戰五十個回合後關羽加入戰局,又過了二十個回合劉備再加入戰局。
  • 三國志平話:銀槍名將,雷聲大雨點小,金甲戰神,隔著鍋臺上炕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接著聊《三國志平話》的故事,上一次說到呂布被王允和貂蟬「聯手」送上了一頂有顏色的帽子後,衝衝大怒,直接殺了董卓出氣。這個故事比起《三國演義》中王允連環計的設定,就顯得過於簡單粗劣了,但更粗劣的內容在後面。
  • 呂布在《三國演義》武將排名第一,正史只能排名第六,高還是低了
    呂布在《三國演義》武將排名第一,我想恐怕沒有人會有異議吧。畢竟三英戰呂布而不敗,其戰力可想而知。但那是演義小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張飛戰呂布五十回合而不敗,兩人戰力相差應該也不是太大。後面又加入關羽和劉備,劉備的戰力先不說,單就關羽的戰力,和張飛在一起會打不過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