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陸小曼,人們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徐志摩和林徽因,並給她打上各種標籤。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陸小曼的詩詞造詣超凡,更是一位造詣很高的畫家。由千彩書坊主辦的「曼廬墨戲——陸小曼的藝術世界」展覽正在上海靜安區圖書館海關樓舉辦,觀者可以由此走進這位民國時期知性女性的精神世界。
陸小曼出生於1903年,江蘇常州人,出身名門,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中文紮實,精通英語、法語,擅琴棋書畫。她被時人稱為曠世才女,絕世容貌,胡適稱讚她是「北平城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鬱達夫評論她是「震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她的畫、詩、文以及廣泛的社交,使她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成為時代的印記。
陸小曼有著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她還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中國畫院首批36位畫師之一。她的繪畫師承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其山水畫受賀師影響更大,也受到吳湖帆等大家的指點,汲取宋代院體風格,居高臨下,氣息高古,似不食人間煙火,又融入了女性的柔美、細膩和秀逸,自成一格。她的書法娟秀、清逸,與繪畫相得益彰,自成一體。
陸小曼留存於世的畫作並不多,此次展出的作品可以說彌補了這一缺憾。展出作品主要來自陸小曼最後的遺存。1965年病故前,陸小曼將一批書畫、文獻全部贈送給與自己相依為伴的堂姪女陸宗麟,陸宗麟過世後由其子邱權先生保存。據邱權介紹,當年除吳湖帆的畫作和徐志摩的詩稿全部處理掉了以外,其餘分藏多處,歷經艱險,最終都保存了下來。這使人們今天還能比較完整地看到陸小曼畫作的面貌,也給收藏史留下一個驚喜。
與展覽一同亮相的還有由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曼廬墨戲》畫冊。該畫集主要收錄陸小曼自己所藏的自繪作品和上海中國畫院、浙江省博物館等機構所藏的陸小曼作品。陸小曼老師賀天健、錢瘦鐵等人的作品,也在其中佔有一定比例,還收錄了同時代上海女子書畫會畫友周煉霞、陳小翠、李秋君、龐左玉等人的作品。畫冊中還收有徐志摩、胡適、梁啓超、梁思成等人的少量詩稿、文字,以及陸小曼的部分手稿,包括臨書存稿和自用的碑帖,這些文獻為還原其時人物交往的細節提供了補充。
資深出版人祝君波為《曼廬墨戲》作序,上海中國畫院院長陳翔及海派文化研究學者淳子撰寫文章。畫冊首次全面地將陸小曼的繪畫作品展現在公眾面前,對於陸小曼及其相關歷史人物的研究,無疑提供了寶貴的物證。《曼廬墨戲——陸小曼的藝術世界》新書出版座談會與展覽開幕式同步舉辦。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上海中國畫院等機構的領導以及美術界、文史界50餘人出席座談會。
此次系列活動得到了靜安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靜安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由靜安區文化和旅遊局設立,旨在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激發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靜安文化建設,更好地滿足靜安人民對文化日益增長的需求,塑造靜安文化品牌、提升城區文化品質、集聚優秀文化人才。
展覽將持續至11月28日。(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顏維琦)
[ 責編:董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