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偵大視野微信訂閱號的宗旨是聚焦生態保護,普及法律知識,解析環保熱點,破解執法難題!!!
本訂閱號自今年2月創辦以來,得到了各位網友的持續關注、支持和厚愛,在此對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致以最衷心地感謝!!!
本訂閱號此前推送帶有原創標識文章均系編者本人原創,全部是個人結合執法工作實踐總結的具有實用性、針對性,也非常嚴謹的辦案指引和普法教育文章,不是從網絡上抄襲拼湊,也不屬於他人原創的具有公共公開性質的內容。
近期編者推送的相關原創文章接二連三遭到個別網友惡意投訴,因引用部分法律名稱和法條被平臺管理認定為「涉嫌違規使用原創聲明功能」,並給予相關處罰。編者對平臺管理的武斷和苛刻深感無奈和遺憾,也提請大家今後多理解包容,有問題及時留言交流。
基於存在的問題,近期筆者刪除了平臺絕大部分原創文章,現取消原創聲明並修改後重新推送,供網友們參考借鑑,也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本平臺推送的文章,僅供網友個人參考借鑑,非因本人授權,謝絕轉載!
★★★★★★★★★★★★★★★★★★★★★★★★★★★★★★★★★★★★★★★★暹羅鱷,學名:Crocodylus siamensis,俗稱泰國鱷,爬行綱鱷目鱷科野生動物,是一種中型鱷魚,原產於越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汶萊、馬來西亞等地,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
尼羅鱷,學名Crocodylus niloticus,爬行綱鱷目鱷科野生動物,是非洲最大的鱷魚,也是所有鱷魚種類中被人類研究最多的一種鱷魚,原產於非洲尼羅河流域及東南部地區和馬達加斯加島,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除被列入附錄二的種群)。
灣鱷,學名Crocodylus porosus,俗稱河口鱷、鹹水鱷、馬來鱷、裸頸鱷、食人鱷,爬行綱鱷目鱷科野生動物,是一種大型鱷魚,也是世界現存最的大爬行動物,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和印度,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除被列入附錄二的種群)。
暹羅鱷、尼羅鱷、灣鱷均系外來物種,在我國沒有自然分布,但近年來在我國的人工繁育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在一些地方有較大規模的人工繁育。那麼暹羅鱷、尼羅鱷、灣鱷的人工繁育種群在我國是否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筆者根據相關名錄和規定解析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公約禁止或者限制貿易的野生動物或者其製品名錄,由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制定、調整並公布,列入該名錄的野生動物,經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准,在野生動物保護法適用範圍內可以按照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管理。按照這一規定,暹羅鱷、尼羅鱷、灣鱷在國內的保護級別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准。農業農村部是我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
二、根據農業農村部2018年10月9日發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水生動物物種核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暹羅鱷、尼羅鱷、灣鱷僅野外種群核准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由此可見暹羅鱷、尼羅鱷、灣鱷人工繁育種群未被農業農村部核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三、根據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2020年6月2日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關於鱷魚管理有關問題的答覆意見》,暹羅鱷、尼羅鱷、灣鱷僅野外種群被核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種群未被核准,可以依法養殖和上市流通。
四、暹羅鱷、尼羅鱷、灣鱷列入國家林業局2017年6月28日發布的《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列入農業農村部2019年7月29日發布的《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二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野生動物的人工種群,不再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實行與野外種群不同的管理措施,但應當依法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和專用標識。綜上所述,暹羅鱷、尼羅鱷、灣鱷未核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執法辦案過程中應區別情況依法處理。
請點擊閱讀----經典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