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11月13日電 (記者 史廣林)記者13日從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獲悉,該園將於16日對區域內5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開展本底調查,這是國內首次對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現狀進行深入調查。
野生動物本底調查工作是一項研究野生動物的基礎性工作。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本底調查包括三個大項,一是對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轄區的雲南太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雲南太陽河森林公園的野生動物的種類、分布、數量進行調查,包括組織科考隊尋找珍稀野生亞洲野牛,用以了解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動物分布現狀;第二項是對固定棲息地的野生動物身體數據進行採集,用以今後了解、研究野生動物提供數據支持;三是對國內唯一的犀牛種群重建基地7頭犀牛的身體數據進行採集,與原生地同齡犀牛的生長情況進行對比,對犀牛繁育的時間、難易等要素進行分析,在今後必要的時候進行科學的人工幹預。
據了解,第二、三項工作將於11月16日正式啟動,預計一周內可以完成。第一項工作難度非常大,將在一年內完成調查。
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數據採集拒絕一切不利於動物自身的方法,如麻醉、限制自由、強制動物等行為。考慮到動物自身原因,在不讓動物受到驚嚇的同時收集動物的身體數據。如採集正在進行「保護與繁育」研究的犀牛的體重,採取打破常規的採集方式,不再用限制犀牛自由來稱重的傳統,而是在犀牛經常出現的地方擺放好「另類」的稱重工具,讓犀牛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自動走上體檢稱,順便把體重「告知」。這樣不僅不會讓犀牛受到驚嚇,還能順利採集到寶貴的數據。還有更多的野生動物採集項目,如給長臂猿採集血壓、聲音分貝、臂力、智力等;給黑熊採集體重、體長和身高等;給蜂猴、白鷺等膽小的野生動物採集身高、體重,自衛、捕食能力等,都是依照動物自身情況採用「另類」的方式來採集數據。
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位於普洱市思茅區東南28公裡處,總面積為32萬4329畝,由雲南太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雲南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大尖山—老金田河南部森林區域三大部分組成。其中,雲南太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已知野生動物有41目159科812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7種,有爪哇野牛、金貓、雲豹、金錢豹、水鹿、獼猴、菲氏葉猴、平頂猴、紅面猴、熊猴、蘇門羚、大靈貓、穿山甲、原雞、白鷳、冠斑犀鳥、雙角犀鳥、蟒蛇等。
2000年4月至12月,雲南省林業廳、中荷合作雲南省FCCDP辦公室、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曾聯合組織了第一次本底調查。此後在2011年12月,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再一次對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進行了資源調查。這兩次調查涉及面比較寬泛。此次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是國內首次對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