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會政研室為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提17條建議

2020-12-24 中國綠髮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聯合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這是該《名錄》繼1989年首次頒行的第二次修訂。公開徵求意見的時間為一個月。

中國綠髮會作為一家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的基金會,對此高度重視。在徵求意見期間,綠會政研室廣泛徵求了綠會現有152個中華保護地及有關專家、志願者意見,特以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兩個部分向相關部委提出建議。其中陸生動物部分,綠會政研室共提出17條建議如下:

一、物種保護等級調整部分

一(1)、建議將部分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升為國家一級。

1.豺(Cuon alpinus)

建議理由:過去曾廣泛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新疆、陝西、甘肅、青海、江蘇、山東、廣東、廣西、西藏等地,由於棲息地喪失,以及人們觀念上習慣將之視為害獸,其種群在我國大多數傳統棲息地幾近消失,多年來野外很少有記錄。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為瀕危,被列入CITES附錄I,其保護等級應該與國際性保護公約對等 。

2.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建議理由 :自1979年以來,黑熊即已被列入CITES附錄I,在全球大多數有亞洲黑熊分布的國家,黑熊均被列為受保護動物,禁止獵殺;在國內,2009年統計數據認為野外種群已不足2萬頭,實際數量可能比這個更少,與此同時,由於受傳統入藥影響, 國內31個省市有12個省市建有活熊取膽場,飽受社會詬病。在1989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黑熊還被列為國家二級,但在今年新版《名錄》卻沒有出現,建議升為國家一級保護。

(小熊貓,綠會提供)

愛心捐贈

3.小熊貓(Ailurus fulgens)

建議理由:小熊貓主要分布在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等地山林,其棲息地在過去數十年迅速減少,近年雖有一定減緩或恢復,但小熊貓在野外亦非常少見。在有小熊貓分布的國家,其多被列入受保護動物,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瀕危,也是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I的物種。在今年2月中科院新發表的科學論文中,認為原分布在中國的小熊貓,可能是兩個亞種,一個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 ,一個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也有一個點在緬甸。這樣現有小熊貓野生種群將更加減少接近一半。

(論文地址: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9/eaax5751.full)

4.紅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

建議理由:在中國僅有少量迷鳥出現。受棲息地破壞影響巨大,在其傳統分布地的全球野外種群才約4萬隻左右。在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易危,也是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II的物種。

5.雪鴞(Bubo scandiaca)

建議理由:在中國僅有少量迷鳥出現。受棲息地破壞影響巨大,在其傳統分布地的全球野外種群才約4萬隻左右。在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易危,也是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II的物種。

6.棕頭歌鴝(Luscinia ruficeps)

建議理由:在我國主要分布於秦嶺、岷山北部,邛崍山系也有少量分布,自1905年在陝西秦嶺太白山採取樣本以來,野外記錄極其有限,分布也非常狹窄。

7.大壁虎(Gekko gecko)

建議理由:人工繁育技術不成熟,因大壁虎具有治療哮喘、支氣管炎、陽萎等傳統藥效,野生種群受藥用損害嚴重。從上世紀60年代和2003年國內收購大壁虎的藥材數據來看,年收購量從31.4萬對已下降到不足1萬對,到1998年前後,中國大壁虎野生數量已急劇減少,瀕臨滅絕。直到今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可以查詢到106條與大壁虎相關的國藥準字信息,涉及16種含有蛤蚧的藥品。

一(2)、建議新增升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1. 狼(Canis lupus L)

建議理由:曾經是我國廣布種,但受棲息地喪失影響,近年來原傳統狼的分布地,如北京、內蒙古、雲南、安徽等地幾乎已經很難再有野外記錄了。墨西哥野生狼群1976年左右就滅絕,歐洲亦僅有少量野生狼群。

2. 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建議理由:原為中國廣布種,但也是國內傳統皮毛資源動物,上世紀60年代年收購皮毛量達到20-25萬張,90年代其皮毛資源量已不足一半。近5-6年,全國野外種群僅有零星發現,種群已極度萎縮,建議提高保護等級。

3. 北京雨燕(Apodidae)

建議理由:由於舊城改造導致棲息地喪失、以及農藥大量使用等原因,北京雨燕由常見種迅速變得瀕危。2003年4月北京師範大學的「北京雨燕資源調查及其保護研究」成果顯示:研究人員2001年和2002年通過65個觀測點的多次觀測發現,北京雨燕現存的種群規模只有3000隻。而之前故宮的一項觀測顯示,1964年雨燕為360隻,1974年為410隻,但2000年僅發現64隻,種群衰減嚴重。

4.建議將黑尾塍鷸(Limosa limosa)、紅腹濱鷸(Calidris canutus)、斑尾塍鷸(Limosa lapponica)、大濱鷸(Calidris tenuirostris)、小濱鷸(Calidris minuta)、彩鷸(Rostratula benghalensis)、澤鷸(Tringa stagnatilis)、磯鷸(Actitis hypoleucos)新增為國家二級,以加強對水鳥的保護。

建議理由:這些鷸屬物種多為遷徙性水鳥,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除了彩鷸、澤鷸、磯鷸、小濱鷸為無危外,其餘均為近危和瀕危種,但由於受地溼地喪失等影響,這些水鳥種群下降厲害,比如大濱鷸,在過去20多年裡,野生種群下降了77.8%,而目前IUCN紅色物種名錄評級為無危的小濱鷸,90年代以後,在東亞、東南亞能見到的野外記錄僅數百隻,已不足1000隻。提升這幾種鷸類保護等級,有助於對整體水鳥及溼地保護的重視。

(遺鷗,志願者提供)

(東方白鸛,志願者提供)

二、建議《名錄》慎用「僅限野外種群」

建議理由:「僅限野外種群」通常意味著只要能證明其來源合法,沒有野生動物飼養證也可以飼養,因此該標籤應該慎用。比如眼鏡王蛇,後邊不適用標註此標籤,眼鏡王蛇的人工繁殖技術並不成熟,加上此標籤後,將直接影響其野外種群;此外,《名錄》兩爬和魚類保護名錄中,也應該刪除「僅限野外種」標籤,因為這兩大物種領域普遍養殖技術不成熟,加上野生種與繁殖種難以鑑別,造成大量野生種群被濫捕瀕危,出於保護,寧可更嚴格,而不是標註「僅限野外種群」後,為大量非法養殖開綠燈。

三、建議同步調整國家三有保護名錄

建議理由:現實保護中,很多野生動物既非國家一級、二級,也未被及時納入國家三有保護名錄,所以應根據物種變化,同步及時調整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名錄,讓一些亟待保護的物種得到保護。如野生蚯蚓,眼下正在遭受電蚯蚓產業的嚴重打擊;豐年蟲野生種群也正隨著棲息地喪失迅速瀕危、以及螢火蟲等,可以將之及時納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予以保護。

四、建議修改部分物種名稱。如將普氏野馬,改為準格爾野馬;普氏原羚,改為中華對角羚。

建議理由:文化自信。

五、格式方面的錯誤

(黃胸鵐,志願者提供)

1、黃胸鵐的新增保護級別,《名錄》與《說明》前後不一致。究竟是一級,還是二級,應該統一。

2.P6頁的夜鷹目錯誤,應該為「雨燕目」,建議修正。

3. P9頁,鴟鴞科的毛腿漁鴞,錯寫成了「毛腿雕鴞」。物種的屬不同,雕鴞屬與漁鴞屬並列於鴟鴞科。

整理/Gone 審/summy 責編/angel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相關焦點

  • 綠會政研室為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提17條建議
    原標題:黑熊保護、「僅限野外種群」是在為非法養殖開綠燈?|綠會政研室為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提17條建議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聯合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
  • 不服請來電|綠會徵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意見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前言:6月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聯合公布了第二版更新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這是野保界的大事兒!哪些野生動物保護升級?哪些保護降級?還有哪些以前未被納入國家保護之列,這次已經被明令列入?如果您有相關建議或意見,請在7月16日前,向中國綠髮會政研室反饋。
  • 建議閉殼龜屬、東亞江豚等升國家一級,並加大對長江黃河本土魚的保護
    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聯合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這是該《名錄》繼1989年首次頒行的第二次修訂。公開徵求意見的時間為一個月。中國綠髮會作為一家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的基金會,對此高度重視。
  • 關於修改野生動物法,禁食所有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修改野生動物法,禁食所有野生動物,修改制定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建議」復文「關於修改野生動物法,禁食所有野生動物,修改制定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7605號)關於您提出的將蝙蝠、鼠類、鴉類、果子狸、蛇類等傳播疫病高風險物種增加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保護名錄)的建議,鑑於專家評估論證認為上述物種不符合該名錄相關標準,尚不宜列入該名錄。我局將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後,對這些物種依法實施管理。穿山甲經專家評估論證符合相關標準,已經國務院批准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我局已予發布。
  • 野生植物應享有與野生動物同等的保護地位:綠會BASE就《重點野生...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關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原則篇)(來源/國家林草局官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植物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綠水青山的底色。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增百餘種鳥類,雲雀等籠養鳥在列
    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澎湃新聞注意到,《目錄》鳥綱新增了百餘種鳥類,其中,畫眉、紅脅繡眼鳥、相思鳥、鷯哥、蒙古百靈、雲雀等國內主要的籠養鳥種類都被列入其中。
  • 暹羅鱷、尼羅鱷、灣鱷人工繁育種群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那麼暹羅鱷、尼羅鱷、灣鱷的人工繁育種群在我國是否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筆者根據相關名錄和規定解析如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公約禁止或者限制貿易的野生動物或者其製品名錄,由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制定、調整並公布,列入該名錄的野生動物,經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准,在野生動物保護法適用範圍內可以按照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管理
  •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26年未修訂 到底卡在哪兒?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自1989年農業部和原林業部共同發布至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施行26年未系統更新。長江的江豚已不足1000頭,但在法律地位上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龜類中最瀕危的斑鱉,中國僅存兩隻,尚未被列入保護名錄……近30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名錄內外物種資源均已發生很大變化。
  •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江江豚等野生動物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禿鷲、孟加拉巨蜥、藍鯨、長江江豚等許多野生動物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建議將小熊貓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共同發布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其中小熊貓仍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變。遺傳研究為物種分化第一次提供了全面的證據,證明它們其實是獨立的物種。這就使得,原來以為他們的種群數量,進一步減少——全球的野生小熊貓總數量加起來不到1萬隻,如果又將小熊貓分為兩個物種的話,單一物種的數量可能會更少,繁殖延續族群也會受到影響。[1]已經是IUCN紅名單上的瀕危物種,也是CITES附錄1的物種。
  • 保護野生動物 共生和諧家園
    6月15日-17日,省人大常委會一行在通執法檢查,了解我市涉野生動物「一決定一法」及《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貫徹落實情況。本報記者隨行採訪。 保護棲息地 就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家 雨中的軍山蒼翠欲滴。
  • 委員代表接力籲江豚保護升級:保護動物名錄修訂到底卡在哪?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律師蔡學恩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關於將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稱:升級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去年兩會期間,14名全國政協委員曾聯名提案:提升長江江豚的保護級別,將其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更新 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魚蛇類大量列入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日前,全新編制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以下簡稱《植物名錄》)開始向全社會公示並徵求意見。 列入名錄物種數量大幅增加 「總體而言,此次名錄更新工作,對我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會產生深遠影響,也有利於國家的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遺產地保護以及全國生態環境的修復。」蔣志剛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參與了此次《動物名錄》中有關哺乳動物的研究工作。他介紹說,國家進行動植物名錄更新的工作,凝聚了全新的科技智慧。
  • 雲南將對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進行本底調查
    雲南將對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進行本底調查 2014-11-13 15:38: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昆明11月13日電 (記者 史廣林)記者13日從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獲悉,該園將於16日對區域內5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開展本底調查,這是國內首次對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現狀進行深入調查。
  • 釋新聞|穿山甲為何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意味著什麼?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穿山甲調整保護級別的公告(2020年第12號):為加強穿山甲保護,經國務院批准,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意味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的保護。
  • ...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宣判涉案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700...
    據法官介紹,這些野生保護動物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野生保護動物19隻,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野生保護動物552隻。今年3月19日,陳某某因犯走私珍貴動物罪被成都中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五萬元。劉某望背後,是一條完整的販賣野生動物鏈。被告人黃某政、餘某、張某等人相互聯繫或單獨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劉某望及他人手中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及製品200餘只,其中一級野生動物7隻。
  • 兩會聲音|聖輝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
    建議擴大《野保法》適用範圍至所有野生動物,通過立法全面禁止和嚴厲懲罰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生產、經營、購買、運輸、攜帶、寄遞、利用、食用所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而不限於現行法律中規定的瀕危、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松鼠刺蝟烏龜……「三有」動物被納入野生動物保護範圍
    擴大保護種類和範圍據調查,本市共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1種,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22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種,如褐馬雞、黑鸛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6種,如斑羚、大天鵝、灰鶴、鴛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