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的定義是什麼

2021-01-20 蝦讀

認為輕小說只和營銷有關係,和小說內容一點關係都沒有,是典型的庸俗決定論的陳詞濫調。難道小說內容和營銷沒有關係嗎?因為輕小說的目標受眾(主要)是中學生和高中生,我把《萬有引力之虹》送給輕小說編輯,難道他們不會考慮這本小說內容的晦澀程度不適合目標觀眾的問題嗎?或者說,如果我寫了一篇巴斯式的後現代式拼貼小說,沒有內容,沒有開頭,沒有結尾,沒有人物,我會把這樣的書送到輕小說編輯那裡嗎?這樣的書如何讓插圖師作畫?這樣的書有誰會買?

再或者,我寫一個超短篇小說:200字。那應該也是能出版的,反正和內容一點關係都沒有。對吧?我把中文的現代詩投過去應該也能出版,反正和內容無關,對吧?

你內容不符合一個標準,誰給你營銷?

下面說一下輕小說的定義,關於這個問題,日本的亞文化研究圈早就有了很多討論,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誕生了很多有說服力的定義/討論。

以下的內容摘自泉子老師的《輕小說表現論》。

輕小說作者的新城(2006),將輕小說定義為「為了讓讀者更快地理解角色,所以使用插畫等表現手法的一種小說技巧」

另一方面,業內大佬(2008)本(他的輕小說指南書非常有名)是這樣總結輕小說的特徵的:

1帶著輕小說的標籤出版

2使用很多動漫風的插圖

3主角是故事的中心

4含有幻想的要素

兩者的記述中共通的輕小說特徵在於,插畫和角色的重要性。這兩點的重要性,反映在了輕小說讀者向的雜誌《這本輕小說真厲害!2011》裡,這本雜誌的排行榜分成了四類,有作品部門、男性角色部門、女性角色部分和插畫部門。這顯示了在輕小說愛好者的眼中,插畫和角色的比重有多大。

指出輕小說上述特徵的本,也認為想要正確地把握住輕小說作品群總體的特徵是很困難的,他提出,倒不如用「面對初中高中生的娛樂小說」這個廣義的定義也許更好。但是近年來輕小說的讀者群眾30歲-40歲的讀者明顯增多。並且輕小說的讀者以前是以男性為主,但近10年來,女性的讀者也有增長。

並且,通過最近的作品傾向,我們也可以發現,現在的輕小說越來越注重故事性。

如上所述,輕小說的定義和它的讀者層未必明確。事實上,新城(2006)在定義輕小說之後,還加上了一句「輕小說也許不應該作為一個種類存在,倒不如作為一種表現手法而存在」

在『ライトノベルめった斬り』裡,大森和三村(2004)指出輕小說有以下特徵(輕小說度):

1裝幀:文庫版,帶有二次元圖的封面

正文裡有插畫

三百頁以內

2故事:迴避很快結局,系列化(5卷以上)

3舞臺:游離於現實之外的世界觀(幻想、帶有SF性的異世界等)

4登場人物:

通過對話使角色突出(キャラ立ち)

記號性、非現實主義

5跨媒介性:

有例如動畫、漫畫、遊戲、TV、電影等先行作品的存在

6文體:換行很多

多用擬聲詞

非現實主義

7主題:社會性話題的缺乏

本書將輕小說定義為「帶有二次元插圖的、以初中高中生為消費主體同時也被成人閱讀的一種娛樂文藝作品群」,並且輕小說一般的特徵,有以下幾點:

1在遊戲現實主義中誕生的作品

2以角色為中心的作品

3存在著角色的資料庫

4視覺情報被統合起來

5故事被系列化

6通過複數的媒體,形成一種帶有流行文化性質的娛樂文化

就像經常被指出的那樣,輕小說並不是一種全新的現象。我們可以舉出:在日本的歷史中,早就有重視角色的娛樂性故事《源氏物語》以及重視插圖的江戶時期黃表紙,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輕小說是對過去的文學/文藝的一種回歸。

參考文獻

泉子Kメイナード(2012)『ライトノベル表現論』 明治書院

相關焦點

  • 輕小說寫作,如何定義?
    有小夥伴問,什麼是輕小說?起點中文網上也有輕小說的分類,但其定義還比較模糊。輕小說受日本動漫、漫畫、電玩和遊戲等領域影響,讀者偏年輕化。如果想真正了解輕小說,還得從「輕」這個字來進行闡述。甚至有人認為,鎖定初中生、高中生的小說,都可稱之為輕小說,諸如校園、青春、戀愛等少年小說。比如起點的《高中生物語》《精靈掌門人》就是寫給高中生、青少年看的,少不了考試、升學、愛戀懵懂的劇情。但要慎寫未成年和初中生,容易出現什麼後果,你懂的。
  • 輕小說在中國有市場嗎?
    輕小說在中國有市場嗎?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或許需要更加明確一點:輕小說是什麼?參考飯田一史《ベストセラー ライトノベルのしくみ キャラクター小説の競爭戦略》的定義:—輕小說是一種商品分類,是營銷層面的概念,和「體裁」沒有聯繫。簡單來說,就是「出版社說是輕小說就是輕小說」。
  • 來吧,聊聊關於輕小說的那些事兒
    但是大眾文學以及更傳統的純文學圈又把輕小說不當成自己人,這就導致輕小說的身份定性著實有些尷尬,很多二次元愛好者更是接觸了很多小說卻依然不知道該如何怎樣像別人安利或解釋說明輕小說是個什麼東西,著實難受得很…我們今天就簡單地來談一談,輕小說,到底有哪些特性,以及,我們究竟該如何最終定義它?
  • 輕小說推介|和青蛙一起遊歷世界,追尋幸福定義的故事
    (PS:輕小說《二四零九層的她》推介)今天帶來的是輕小說《二四零九層的她》推介,作者是西村悠老師,這本也應該是西村老師的出道作,至於質量如何,依稀記得西尾維新老師在作品中說過,一個作者真正的作品只有出道作,因為這一本才是真正天馬行空不被其它東西所拘束的作品,雖然這句話肯定存在爭議所以無法佐證什麼,不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中國輕小說該何去何從?
    輕小說對於廣大中國人而言無疑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畢竟它是從日本傳來的「舶來品」。儘管輕小說在日本混的風生水起,其圖書市場也已經開拓海外,但是關於國產輕小說的發展卻一直不盡人意已成不爭的事實。 輕小說是什麼?
  • 輕小說改編成動畫很難嗎?
    其實輕改動畫的改編難度最大。從純文字改成動畫(小說封面只對角色設計有幫助,對24分動畫怎麼演根本沒任何實際幫助),漫畫本來就是作為電影的分鏡,gal也是有大量的角色表情和背景鋪墊用畫面表現出來,因此純文字的輕小說改編無疑難度最大。
  • 從日本起源的輕小說,為什麼在國內如此水土不服?
    全現在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你知道什麼是「輕小說」嗎?如果你是ACG的深度用戶,這明顯是一道送分題,ACG有時又會被擴展成ACGN,這個N,指的就是輕小說。 墨熊對輕小說的定義是:在閱讀時會給人一種觀看「動畫片」的感覺,相比之下,普通小說讀起來更像是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 墨熊認為,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的不同是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網絡上,能找到很多惡搞輕小說表達方式的段子,比如用輕小說的語氣寫《亮劍》:「吶,團長,聽我說哦,我呀,團長什麼的,最喜歡了。」
  • 漫畫和輕小說能救二次元嗎?
    有輕小說愛好者告知,由於天聞角川的存在,正版和盜版的界限在國內一直較為明晰,但即便如此,長期以來,盜版漢化輕小說卻並未有衰落的趨勢,「輕小說和漫畫不同,輕小說的文字漢化工作量較大,比起野生漢化組的周更甚至日更有著先天劣勢,而出版周期進一步在時間上減弱了正版漢化輕小說的吸引力」。
  • 可能……我們對輕小說一直存有誤解
    這兩天對輕小說感興趣,於是便查了相關資料。最初把它當作一種題材,看百度百科數遍依舊是一頭霧水,百度上也顯示定義不好把握。之後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指出輕小說是營銷層面的概念,和題材無關,方恍然大悟,並認可文中的大部分的觀點。加之手中正好有兩本輕小說,在此可以做舉例說明。
  • 國產漫畫、輕小說IP兩重天:手遊市場如何突圍
    有輕小說愛好者告訴網易科技,由於天聞角川的存在,正版和盜版的界限在國內一直較為明晰,但即便如此,長期以來,盜版漢化輕小說卻並未有衰落的趨勢,「輕小說和漫畫不同,輕小說的文字漢化工作量較大,比起野生漢化組的周更甚至日更有著先天劣勢,而出版周期進一步在時間上減弱了正版漢化輕小說的吸引力」。
  • 輕小說是新的純文學?批評家發現的時代脈絡
    她的觀點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輕小說,是令和時代的純文學。優秀的輕小說作家,可以與夏目漱石、太宰治相提並論。「輕小說」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90年代。具體定義很模糊,一般指那些使用動漫風格的插畫,劇情以對話為主,易於閱讀的娛樂小說。
  • 診脈二次元(4):漫畫和輕小說能救二次元嗎?
    有輕小說愛好者告訴網易科技,由於天聞角川的存在,正版和盜版的界限在國內一直較為明晰,但即便如此,長期以來,盜版漢化輕小說卻並未有衰落的趨勢,「輕小說和漫畫不同,輕小說的文字漢化工作量較大,比起野生漢化組的周更甚至日更有著先天劣勢,而出版周期進一步在時間上減弱了正版漢化輕小說的吸引力」。
  • 輕小說跟普通小說有什麼根本的不同麼?
    寫作風格大不一樣,輕小說的內容有一大半是角色的對話,腦補能力好的的人甚至可以直接腦補出對應的場景,小說的話更偏文學一點,講究章法,角色對話比輕小說少得多更多的是讓人體驗文字文學之美。其實就是傳統文學和商業小說的區別。
  • 2019輕小說銷量排行出爐啦,動畫改輕小說戰鬥力驚人!
    輕小說在日本整個動畫體系中的地位,大家現在也算是有目共睹了。每個季度的新番必有輕改動畫,且輕改動畫裡成為當季佳作的也有不少。除此之外,也有優秀的漫畫和動畫作品改編輕小說的情況出現。在公信榜的這份2019輕小說銷量榜單中,就涵蓋了以上情況,並且根據動畫改編的輕小說,戰鬥力竟然十分驚人,比不少改編了動畫和漫畫的輕小說還要強!
  • 《這本輕小說真厲害》,輕小說推薦導讀書,更是業內風向標!
    日常看輕小說以及某些介紹輕改動畫和輕小說文庫的文章時,我們總是能看到類似「這部作品獲得了《這本輕小說真厲害》的XX名次」這樣的話。每年11月發表新一年的關於輕小說榜單的時候,總是能在圈內看到關於《這本輕小說真厲害》的討論。雖然總看總聽,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輕文輕小說主站關閉,輕小說行業迎來小規模洗牌
    作者/遊城十代9月23日,輕小說平臺輕文輕小說發布公告,稱因不可抗因素,主站自9月23日起停止運營。目前,輕文輕小說APP端並未受到影響。根據啟信寶數據,輕文輕小說主體為武漢空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網站主要作品有《一派之長為老不尊!》
  • 日本第一青春小說將被翻拍,日式輕小說究竟有何魔力?
    因輕小說產業近幾年來的迅猛發展,華語圈中也有了ACGN(N即為Novel,這裡特指輕小說)的說法來指代二次元。為什麼是叫輕小說?莫非還有「重小說」麼?輕小說一詞譯自和製英語「Light Novel」,是一種源於日本的小說體裁,主要以年輕人為閱讀主體,書中常配有插畫,可供人輕鬆閱讀。對於輕小說現在尚未有一個準確、公認的定義。
  • 書鄉觀察:輕小說能夠「重」起來嗎? 「二次元」文化在中國日益流行
    什麼是輕小說?輕小說「輕」在哪兒?人們為什麼喜愛閱讀輕小說?輕小說能夠承載「重量」嗎?作者: 曾子芊不少資本開始注意到了輕小說和二次元文化的發展潛力,試圖打造出完整的二次元產業鏈,如騰訊在2015年新增了輕小說頻道,愛奇藝輕小說分區也於近期上線。去年國內二次元領域內的最佳案例當屬《全職高手》。一派熱鬧之餘,到底什麼是輕小說?輕小說「輕」在哪兒?人們為什麼喜愛閱讀輕小說?輕小說能夠承載「重量」嗎?
  • 還沒搞懂輕小說和網文的區別,輕小說行業就已經洗牌了
    事實上,白熊閱讀並不是今年唯一一家出問題的輕小說類平臺。9月23日,輕文輕小說突然宣布關閉主站,此前,並沒有任何信息表明這家頭部輕小說平臺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不少輕小說讀者開始擔心起國產輕小說行業的未來。
  • 業界加妹系輕小說的興亡,或許比想像的還要短
    輕小說中某一題材的興亡是一件十分模糊的事情,因為沒人能準確定義什麼時候某個題材的輕小說變火了,什麼時候某個題材的輕小說開始沒落,但客觀的看,某一時期內很容易出現同類型輕小說扎堆的情況,當一部作品成為熱門之時,往往會吸引其他作者競相模仿,而讀者的口味也會隨之改變,這種狀況在業界是無法避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