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日本古董槍店上架了一支M16A2步槍,同時配備了M203榴彈發射器。
根據日本法律規定,這支步槍和榴彈發射器都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因此不具備發射能力,但可以進行模擬操作,槍機可以在彈匣的作用下實現空倉掛機功能。實測長度為1002mm,售價8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5434元。
作為M16A1的改進型,1982年12月開始進入美軍服役,取代了之前的試用名稱M16A1E1。M16是柯爾特公司製造,由美國設計師尤金·斯通納(Eugene Stoner)設計,1962年開始成為美國陸軍的標準步槍。最初名稱為M16,柯爾特公司內部型號為AR-15 / M601。
1967年,M16A1開始列裝美國陸軍,並取代了之前的XM16E1(柯爾特編號M602)的臨時名稱。M16A1在柯爾特公司內部型號為M603,加裝了槍機輔助閉鎖裝置,即使槍機無法閉鎖也能夠手動進行閉鎖。另外,M16A1還在彈匣卡榫周圍增加了突起,防止錯誤操作,同時增強了內部零件,如槍機的強度。
除柯爾特之外,M16A1還由通用汽車公司變速箱部門和哈靈頓-理查森公司(Harrington&Richardson)生產,以滿足越南戰爭擴大帶來的巨大需求,同時還批量生產,這些出口的M16A1在柯爾特的內部編號為M613。
M16A2改用了5.56×45mm北約彈藥SS109,美軍彈藥編號為M855,用來取代M16A1使用的.223雷明頓彈藥,美軍彈藥編號M193。M203下掛榴彈發射器的同樣由柯爾特公司生產,安裝到位後,兩個柯爾特商標距離非常近。
由於彈藥的關係,纏距由M16A1的1:12,改為了1:7,同時改用了重型槍管,提高了連續射擊能力。取消了全自動射擊模式,改用三發點射模式,從保險上可以看到「點射(BURST)」字樣,而非常見的「自動(AUTO)」。
槍託表面有使用留下的劃痕。
不過,看起來不算嚴重。
大多數M16A2都採用了伸縮槍託,不過這支依舊是固定槍託。M16A2另一個改進就是在拋殼窗後方增加了一個「彈殼偏轉器」的突起。
槍身金屬部分有明顯的使用痕跡,部分突起和邊緣部分露出鋁合金的銀白色。
由於安裝M203下掛榴彈發射器的原因,改用了金屬護木,上面有多個散熱孔。可以看到M203護木上有圓形鉚釘的尾部,這是身管內部插入的橫梁,這樣也是無害化處理的一部分。
經過處理之後的M203是無法裝填40×46mm低速榴彈的。
M16A2採用重型槍管,外徑明顯比M16A1要粗。
槍管上方有C MP 5.56 NATO 1/7字樣,C表示柯爾特生產,MP表示通過強度檢測,5.56 NATO表示發射M855彈藥,1/7表示纏距為1:7。
金屬護木頂部有摺疊的立框式照門,用來瞄準和發射40mm榴彈。
M16A2提把上有一個旋轉瞄準裝置,用來發射40mm榴彈時瞄準較遠目標。
這個瞄準裝置通過一枚螺釘固定在提把上。M16A2採用覘孔照門進行瞄準,照門可以調節射程和風偏。
聚合物槍託外觀良好,沒有老化的跡象。
上下機匣結合有少許鬆動,會發出咔咔的聲音。
M203榴彈發射器裝彈演示,將身管向前推動即可裝填。發射機構進行了打孔,有一個大的孔洞。
身管底部靠前位置還有一個銷釘。
由於M16A2與M203的組合具有非常特殊的外觀,加之廣泛出現在「海灣戰爭」中,在日本有很高的知名度。
槍託底板細節,可以看到有一個附件倉蓋板,內部容納清潔工具。
鳥籠形槍口裝置底部是封閉的,防止激起地面的塵土暴露目標。
隨槍配備一個30發鋁合金彈匣。
這個彈匣同樣有使用痕跡。
託彈板是綠色的,可以實現空倉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