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改版已小半年,這些差異你真的懂了嗎?

2020-12-22 學而思輕課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古至今,語文都是學生們的必修課,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以前全國各地使用的語文教材是不一樣的,有人教版,蘇教版,滬教版等,多達十幾個版本。但是從2019年之後,這些版本都將不再使用了!以後只有一個統一的版本,那就是部編版!所謂部編版,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2019年秋季,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啟用了。這個版本從2017年開始走入課堂, 在2019年實現全國覆蓋。

雖然部編版全國推廣已半年之久,但你們真的看懂了嗎?與以往的版本比較,部編語文教材究竟有哪些變化?

一、新舊版本教材大對比

1、新的教材更注重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化的培養

新的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詩詞的內容,一到六年級古詩詞從原來的69篇變成現在的128篇。

初中的語文教材古詩詞增加了51%。

高考的古詩詞也是從以前的要求背誦60篇到了70篇,增加了10篇。

另外,大量的古文下沉到低年級,孩子在一年級就已經要開始學習《論語》了!

2、拓展課外知識和閱讀面

語文的學習是日積月累的,課下的閱讀和學習也是很重要的,名著閱讀已經成為了必考內容。

因此這項變化在小學,初中階段尤其明顯,就是增加課外閱讀量,老師會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中給出了指定的閱讀書單,每天保證30分鐘以上的閱讀時間。

3、注重培養學習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的學習方法應該從小培養才會受益終身。從三年級開始,新版教材注重培養孩子掌握寫作方法,啟發孩子去觀察和思考生活。

正如在研討會上,小學語文教材的主編之一說,之前,我們注重要學習仿寫句子,而現在我們更注重讓學生先積累好詞好句之後,再試著去摹寫去創造。

二、眼光要放長遠,家長和孩子要著眼於高考

語文正在逐漸成為拉分王。

從小學,初中到高中,語文都是三大主科之一。它是母語,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課。

現在的高考,語文的難度在逐年上升,2018年更是難出新高度。有人統計發現,高考語文的卷面字數已經從以前的7000字上升到9000字,不久之後還會增加到10000字。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閱讀對於學習語文來說越來越重要。如果再不閱讀,將來很有可能連卷子都做不完。同時高考閱讀的覆蓋面也越來越廣。

溫儒敏強調:「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很多老師和家長已經意識到只看四大名著和課內教材將很難應付中高考。

因此,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小就要重視,多讀書,讀好書,以避免將來吃大虧。

教材是體現國家意志,是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載體。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部編版教材最重視的就是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所謂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重點培養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除此之外,新教材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創新性人才和複合型人才是我國21世紀主要培養和市場急需的人才。

在基本功紮實的基礎上,新教材從「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教學。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多方面綜合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僅局限於課本知識,有助於學生全面發展。

三、語文這麼重要,究竟要怎麼學?

通過教材的改革,我們可以看出將來中高考中的語文將會出現三大變化。

第一、古詩文的考試內容的增加。

第二、文字的增加和題量的增多。

第三、高考閱讀面的擴大。

語文對中小學生這麼重要,那麼要怎麼去學呢?

大量的閱讀是學好語文最好的方式。讀好書,讀經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學生的知識儲備積累的足夠豐厚,才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同時也可以將更多的素材運用到寫作當中。

面對新的語文課本,學而思輕課全面上線新的語文學習產品系統。

課程緊貼大綱,根據學習場景細化為同步課和素養課。

同步課能為一至六年級的孩子提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素養課可以擴展孩子的課外閱讀量,進行知識的積累。

兩個課程相輔相成,可以幫助孩子從易到難的掌握基礎的識字,看圖說話,再到簡單寫作。以這種逐漸遞增的方式教學,循序漸進,力求達到與學生的完美融洽。

內容來源:綜合自網絡

關注學而思輕課,成長一路相伴!

相關焦點

  • 中小學舊版教材,統一改版為「部編本」,增加語文重要性
    19年初,教育部有通知,我國中小學生的歷史、語文、道德和法治統一編寫了「部編本」是指教育部直接組織製作的教材,這是對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從之前的教科書「一綱多冊」轉變為現在的統一編著,在發揮模範作用的同時,可以統一教材的質量,不會因為教科書的不同而使學生的學習重點不同,進一步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    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蘇教版、人教版的語文教材要停用,小學和初中新生都要使用部編教材。」
  • ...聲音 最標準的有聲教材——「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第二季...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是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廣標準普通話的有聲教材,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部、國家語委合作,集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百多位優秀播音員、主持人和頂級錄音師錄製完成,董卿、尼格買提、任魯豫、小草、曉婷等參與了第二季工程的錄製,任魯豫父子還一起錄製了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孫悟空打妖怪》。此次發布的第二季誦讀庫作品也是在歲末送給全國中小學生的新年禮物。
  • 語文教材改版,有的詩文改變讀音,有的名篇被移除:遺憾這些詩詞
    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們就會開始接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古文。隨著語文改成部編版之後,網友發現,有些詩文裡的文字改變了讀音,有些讀了十幾年的文言文名篇被移出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本裡收錄有杜牧名篇《山行》。其中一句詩是「遠上寒山石徑斜」裡的「斜」,一些資料裡還標讀成「xia」,但在語文課本裡已經統一規定成「xie」音。當時確定這個讀音改變後,很多語文老師皺眉:沒想到學生「讀對了」。
  • 中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教材新變化,多讀傳記的孩子成績不會差
    輕鬆快速了解名人事跡,掌握歷史知識  另外贈送5本價值109.5元的電子書  ▼  很多細心的媽媽發現,在新高考模式下,全國中小學生開始逐步使用部編版新課標教材,越來越側重孩子的閱讀積累和語文整體素養了。
  • 小學語文教材古詩版本不一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有一篇古詩《石灰吟》,鄭州一位愛「挑刺」的老師彭幫懷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最新的蘇教版教材中,第一句是「千錘萬擊出深山」,人教版用的是「千錘萬鑿出深山」。孰對孰錯? 鄭州晚報記者張勤見習記者謝源茹熱線:「蘇教版語文教材三處古詩有錯」昨日,熱心讀者、關注中小學教材、愛給教材「挑刺」、曾經狀告教育部和人教社的彭幫懷老師給本報打來熱線:「我在最新的蘇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發現了3處詩詞的錯誤。
  • 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時代終結!聯著實業「國學e站」助力...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這是教育部春節前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可靠信息。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
  •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版本曾頻繁更換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編寫或修訂的中小學教材出版,在全國正式使用。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版」)第一套全國通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套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較為簡單,內容中很多是關於毛澤東的,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
  • 中小學語文課本被刪除課文大盤點,有你們的童年嗎?小心哭著看完
    老教授指出,某版本的語文教材上刪掉了太多優秀作品,除了《誰是最可愛的人》,還有《黃繼光》、《劉胡蘭》,這些都是好文章啊!老教授的觀點很明確,入選《愛迪生救媽媽》等國外文章沒有問題,文章主旨本身值得孩子學習。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刪除那些有教育意義的文章,現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作品,這是不對的。
  •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明年全換新 舊教材不再逐年替代
    小學語文課文又陷一波吐槽》以及《被吐槽課文是否撤換還需專家組研判》的稿件。面對讀者和網友對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爭議大的課文,3月21日晚,人教社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其中提到本報曾報導的《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沒有被選進明年二年級將更換的新版教材中。
  • 9月起中小學將用新教材 「一綱多本」時代終結
    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如此規定,首先受影響的便是學校教學——不僅要面臨近40%的全新教學內容,教材中更有一項近乎專為教學設定,那便是:要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
  • 山東:「新課標」卻用舊教材 語文咋教引關注
    按照教育部安排,開學後山東省中小學將執行「新課標」——《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2011年版)》。然而,21日記者從多方了解到,新學期語文、思想品德和歷史課雖將依照「新課標」教學,但仍將使用舊教材,原因是「新教材未能在新學期開學前編寫出來」。  下周山東省中小學將迎來新學期。從新學期開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執行「新課標」。「新課標」涉及語文、數學、英語及音樂、美術等全部科目。
  • 小學新生語文教材變臉 傳統教育增多難度降低
    蘇教版教材自然類課文增多   淺藍色背景內插有江南水鄉的建築,3個小夥伴背著書包攜手進校園,大小則接近A4紙那麼大,這便是青島小學新生拿到的修訂後的蘇教版語文教材,教材封面右上角則標有教育部2016年審定的字樣。 2001年教育部審定的蘇教版教材尺寸比新教材小,顏色則以綠色調為主。
  • 臺灣中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圍繞這一話題,新華社駐臺記者走訪了島內教育管理單位、一線教學工作者以及學生家長。
  • 人教版語文教材又出錯啦!
    被指詞語注釋有誤此前曾就多處錯誤致歉並勘誤「七年級語文課本出錯了!」近日,一位任教近30年的語文老師告訴記者,在人教社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29課《馬》中,「庇蔭」一詞被解釋為「遮擋陽光的樹木等」,的這個注釋弄錯了。
  • 教育部:2025年三科統編教材將覆蓋中小學所有年級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2月24日訊(記者 王家源 趙秀紅)「中小學語文、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和歷史三科統編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決策。『十三五』期間,1到12年級全部完成了三科教材的統編統審工作。接下來還有一個『統』,就是統用的問題。」
  • 周杰倫《蝸牛》或入選小學語文 出版社稱新教材脫胎換骨
    「因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中原來就有一篇文章叫《蝸牛》,這次是打算放幾篇跟蝸牛相關的文章,作為延伸閱讀,所以選了周杰倫的這首歌詞。」  提及語文教育,他認為,現在最大問題就是假,一定要樹立正確語文觀,才能編輯出好教材。  語文出版社小學語文部主任鄭偉鍾則表示,「此次教材修訂是脫胎換骨的,對於所有參與編寫的人員來說是思想觀念的一次衝擊和扭轉。」
  • 一張高考語文試卷引發的「悲劇」!我終於相信「得語文者得天下」
    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語文能力都很強!小學語文教材連年改革,2019年的一年級新生,已經開始使用統一的部編版教材,而這版教材普遍被語文老師認為是最難的一版!從孩子們平時的學習中,以及這些年的高考試卷中,我們發現,語文的學習已經不是以前的背背,抄抄,總結中心思想就可以了。
  • 部編版教材全國推行,小學語文居然變化這麼大?
    它來了它來了,它帶著教材走來了!2019年秋季開學新學期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被要求統一使用部編版的教材。那麼,部編版的內容是變得簡單了還是變難了呢?用語文教材的總主編的一句話就知道部編版原來是「大魔王」,他說:「要讓高考的語文,有15%的學生做不完。」
  • 山西省中小學教材、教師用書及部分教輔電子版免費開放下載
    按照山西省教育廳《關於全省中小學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絡教學的指導意見》(晉教辦〔2020〕12號),山西出版傳媒集團作為山西省中小學教材、教師用書及公告教輔的官方出版發行單位,在省教育廳的指導和安排下,積極履行國有文化企業社會責任,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加快數位化教材教輔資源匯集和平臺建設,為疫情防控大局貢獻出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