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年頭兒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版本曾頻繁更換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編寫或修訂的中小學教材出版,在全國正式使用。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版」)第一套全國通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套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較為簡單,內容中很多是關於毛澤東的,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第二套小學課本出版,但這套教材只使用了兩年——1958年「大躍進」之後,在「教育大革命」的影響下,有關部門停止了這套教材的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開始向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此後,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進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準備工作。1963年秋,新編各科課本的第一冊在全國正式供應。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76年到1978年間,國內的中小學教材使用較為混亂。

    最長使用壽命十幾年

    1977年,教育部決定以十年制為中小學的基本學制。1978年秋,中小學各科課本的第一冊同時在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粉碎「四人幫」之後,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此後的教材使用也相對的穩定。其中有些小學語文教材的使用年限超過10年。

    1982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出版的十二年制中小學教科書開始向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六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87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新頒布教學大綱,對中小學教材進行全面修訂、改編後開始陸續出版。這是人教版第七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86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施行。1988年國家教委據此制定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學大綱初審稿。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出版。這是人教版第八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92年8月,國家教委發布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共24科教學大綱(試用)。199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新大綱重新編寫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開始供應全國。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前後共使用了十幾年。

    教材編寫權放開了

    現行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被稱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這也是人教社編輯出版的第十套教材。該教材根據2001年5月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和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稿)編訂。2001年開始使用,由一年級開始,逐年推開。

    2001年1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發布《關於啟動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通知》,全國的基礎教育開始實行「課程改革」。此後,國家放開了教材的編寫權,過去的教材是圍繞教學大綱,必須使用人教版教材;實行「課程改革」後,各出版社都可以編寫教材,各地也可以選用不同的教材教學。

    目前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除了人教版外,還有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鄂教版等多套教材。

    (實習生沈凊彧 本報記者 來揚整理)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教材古詩版本不一
    原標題:小學語文教材古詩版本不一 教師稱交給學生求證《石灰吟》這首詩是「千錘萬擊出深山」還是「千錘萬鑿出深山」兩種小學教材版本不一,引來讀者「挑刺」老師:對有爭議的字詞,交給學生去求證
  • 山東省城小學一年級人教版語文換教材, 增加(圖)
    近日,朋友圈中一則文章提到,今年9月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會用新教材了。濟南使用的正是人教版語文課本,濟南市教研室原小學語文教研員江洪春則表示,今年9月份濟南小學一年級語文會用新教材。相比以往教材,新教材最大的改動是將第一單元從拼音課改成了識字課。不少老師認為,這一改動會提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
  • 部編版教材全國推行,小學語文居然變化這麼大?
    它來了它來了,它帶著教材走來了!2019年秋季開學新學期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被要求統一使用部編版的教材。那麼,部編版的內容是變得簡單了還是變難了呢?用語文教材的總主編的一句話就知道部編版原來是「大魔王」,他說:「要讓高考的語文,有15%的學生做不完。」
  • 雲南作家的兩篇散文作品入選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
    吳然的作品入選小學教材。記者餘蘇晏攝「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裡,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這段充滿雲南風情的文字出自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
  • 小學語文考多少分為優秀,與教材版本無關
    有家長問:「現在教材變了,語文考多少算是優秀呢?」這明顯是不懂教育,這樣的家長可能還有很多,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為此寫一彷篇文章介紹一下。首先要指出,小學語文考多少分算優,這與教材版本沒有任何關係。評定中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依據的是《語文課程標準》,而不是教材。所有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據《語文課程標準》進行編寫的。現在全國通用部編教材,這個教材因為是國家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所以也叫統編教材。
  • 小學新生語文教材變臉 傳統教育增多難度降低
    細心的老師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重新做了修訂,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拼音的學習時間也拉長,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也增多。昨天,記者了解到,除了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也做了諸多調整,它們的共同點是難度普遍降低,趣味性增強,傳統文化的元素增加。據了解,全國語文教材的有10多個版本,每隔幾年都會做一定程度的調整。
  • 周杰倫《蝸牛》或入選小學語文 出版社稱新教材脫胎換骨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最新修訂的語文出版社版(下稱語文版)小學語文課本中,臺灣著名歌手周杰倫的勵志歌曲《蝸牛》有望被收錄進三年級的延伸閱讀,而大陸著名歌手韓紅演唱的《天路》則以詩歌的形式被選入二年級上冊第二課
  •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明年全換新 舊教材不再逐年替代
    小學語文課文又陷一波吐槽》以及《被吐槽課文是否撤換還需專家組研判》的稿件。面對讀者和網友對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爭議大的課文,3月21日晚,人教社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其中提到本報曾報導的《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沒有被選進明年二年級將更換的新版教材中。
  •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背錯了?人教社回應
    原標題:「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背錯了?人教社回應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統編語文教材(以下簡稱教材)在課文中對生字詞的數量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字詞的梯度比較大,主要強調教學識字方法和學生自主識字。本文希望通過梳理統編語文教材識字的編排,為「三區三州」語文教師有效進行識字教學提供支撐。 統編語文教材強調漢字的根本地位和重要性,重視識字方法的訓練,強調學生自主識字以及在生活中的積累與應用。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教材  浙江在線9月2日訊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學生們領到教材,翻開新學期學習的第一頁。  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聚焦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改革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以「天地人」開篇 糾「不讀書」傾向——聚焦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改革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胡浩  「天、地、人、你、我、他……」當今年9月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翻開嶄新的語文課本時,他們會發現,第一課將不再是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而是內涵豐富的漢字。
  • 南寧市小學4-6年級換部編版教材 需要注意些什麼?-廣西新聞網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學4~6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成了統編版。為應對版本銜接,家長和學生需要注意些什麼?  語文:重視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  南寧市教科所小學語文教研員盧耀珍說,新的語文統編版教材採用雙線組織單元,一個是人文主題,一個是語文要素。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 小學生先識字後學拼音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趙穎彥) 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版」語文教材。據介紹,部編版教材編寫歷時5年,經過了30多輪評審最終面世。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 9月1日起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 語文】  先認字再學拼音  翻開小學語文新教材,原本佔據第一課的「a oe」被「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取代,9月1日上小學的孩子們將先認漢字,開學一個多月後再學拼音。
  • ...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被逐步取代——
    根據國家語文、歷史、德育三科教材統編統用、3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這是一項涉及義務教育階段1.4億在校學生的「大工程」。新教材什麼樣?今後學生怎麼學?以後考試怎麼考?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一一解答。
  • 人教版語文教材又出錯啦!
    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220頁中,「庇蔭」的解釋疑出錯。這位任教近30年的語文老師說,這處錯誤在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220頁的註解5。「我翻閱字典,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庇蔭』一詞的解釋有兩個,而這兩個解釋都是動詞,其中一個解釋是(樹木)遮住陽光,另一個解釋是比喻尊長照顧或祖宗保佑,而教材中的註解『庇蔭』卻成了名詞。」該老師說。
  • 揭秘:與新中國一起誕生的中小學教科書
    從小學、初高中到大學,我們從課本汲取知識。小小課本,學校教育的知識載體,也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你有沒有想過,新中國第一套課本是什麼時間誕生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圖片:人教社第一套中小學通用教材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又如,邊讀邊列提綱、把各部分的內容寫出來再連起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不同的文章可以綜合運用不同的方法把握主要內容。教師教學時,需要知曉前面教材相關內容是怎麼安排的,學生在不同年級掌握了哪些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相關能力發展水平又是怎樣的,從而避免六年級語文教學目標虛化、教學內容泛化。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    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蘇教版、人教版的語文教材要停用,小學和初中新生都要使用部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