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城小學一年級人教版語文換教材, 增加(圖)

2021-01-08 網易新聞

從網傳新版語文課本目錄可看出, 拼音被調整到第二單元。

  近日,朋友圈中一則文章提到,今年9月人教版

一年級

語文課本可能會用新

教材

了。濟南使用的正是

人教版語文

課本,濟南市教研室原小學語文教研員江洪春則表示,今年9月份濟南小學一年級語文會用新教材。相比以往教材,新教材最大的改動是將第一單元從拼音課改成了識字課。不少老師認為,這一改動會提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

  齊魯晚報記者李飛

  人教版語文教材

  新學期會更新

  還有一個月,新學期就要開學了,又一批幼兒園畢業的小朋友將邁入小學大門,成為一年級新生。這個暑假,不少準新生家長都準備讓孩子提前熟悉一下教材,尤其是語文和數學。

  而最近,省城不少小學老師都在朋友圈裡轉一則《新教材來了,一年級不教拼音?誤傳!》的微信,稱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將使用新教材。裡面提到今年9月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會用新教材,並貼出了新教材的部分圖片。由於濟南和浙江目前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語文教材,新學期濟南是否也會用新教材成了家長們關注的重點。

  「暑假前就聽說了要用新教材,但到現在也沒接到明確的通知,也沒見到新教材。」濟南市小辛莊小學語文老師劉雪婷說。記者就此採訪了省城多名小學語文老師,多數都表示聽聞可能會用,也有少數老師不知情。

  7月28日,江洪春給出了明確答案:濟南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要使用新教材,「初中一年級的語文也可能會用新教材。」江洪春表示,目前的語文教材有多個版本,有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等,濟南一直使用的是人教版。「凡是原來使用人教版語文教材的學校,新學期一年級都應該會使用新教材。」7月31日,齊魯晚報記者致電泉城路新華書店,工作人員肯定地表示,小學一年級語文確實要用新教材,但目前尚未到貨。

  識字量減少

  閱讀量增加

  新教材和現行的語文教材相比有何變化?

  現行的人教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目錄順序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教材的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現行教材是先學拼音,再學識字。新教材先安排一個單元的識字,需要大約十來天的學習時間,學完第一個單元的識字,再進入拼音的學習。學完拼音,再進行識字、閱讀的學習。」對此,江洪春表示,他接觸過新教材的送審稿,送審稿與現行教材相比,最大的變化的確是先識字再學拼音。

  「送審後,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或許還會進行修改,因此正式的新教材目前還沒有見到過。」江洪春說,「但正式版和送審版的差別一般不會很大。」

  上述微信還介紹了新教材和現行人教版語文教材其他的變化,比如第一冊識字量減少,由400字減少到300字;新增「快樂閱讀吧」欄目;新增「和大人一起讀」欄目;語文園地裡,新增一個「書寫提示」的欄目。

  江洪春也對這些改動表示認同,他介紹,一年級語文課本做了較大的調整,至少一半的課文進行了更換。「變化不小。思考練習題的設計也比原來更具體,指向也更加明確。除了識字量減少外,適當增加了閱讀量,每個單元都增加了閱讀的小短文。」

  老師點讚

  稱符合孩子的特點

  對於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的變化,江洪春老師和省城多位小學一線語文老師都很贊同和期待。「現在的一年級學生多多少少都有了學前識字的基礎,先從熟悉的漢字學起,再學習拼音,更符合當代兒童的認知特點,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也會更加感興趣。」江洪春說,原來學生剛入學,一上來就學拼音,比較頭疼。因為大部分學生對拼音不了解,比較陌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也不太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濟南市燕山學校小學部語文老師楊曉晨表示,原來一年級開學後的第一個月基本都是學漢語拼音,老師累學生也累。「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上來就面對難度較大的拼音,好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身上。先識字再慢慢過渡到拼音的學習,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更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從1997年開始教語文,就是這些課文內容,應該與時俱進。」楊曉晨也對課文的替換表示歡迎。

  對於減少識字的個數,多名小學語文老師認為這是為學生減負,這一變化也非常值得肯定。濟南市小辛莊小學語文老師劉雪婷認為,現行語文教材上冊400個字的識字量,平均到每節課十幾個字,對孩子們來說難度較大,「降低了一年級新生的識字難度,壓力小了,更有利於培養孩子識字的興趣和主動識字的願望,學起來會更加開心快樂。」

  劉雪婷認為,最讓人感到振奮的是,新教材大力倡導課外閱讀,有序列地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這樣也為老師、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

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明年全換新 舊教材不再逐年替代
    小學語文課文又陷一波吐槽》以及《被吐槽課文是否撤換還需專家組研判》的稿件。面對讀者和網友對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爭議大的課文,3月21日晚,人教社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其中提到本報曾報導的《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沒有被選進明年二年級將更換的新版教材中。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    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蘇教版、人教版的語文教材要停用,小學和初中新生都要使用部編教材。」
  • 小學新生語文教材變臉 傳統教育增多難度降低
    細心的老師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重新做了修訂,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拼音的學習時間也拉長,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也增多。昨天,記者了解到,除了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也做了諸多調整,它們的共同點是難度普遍降低,趣味性增強,傳統文化的元素增加。據了解,全國語文教材的有10多個版本,每隔幾年都會做一定程度的調整。
  •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年頭兒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 部編版教材全國推行,小學語文居然變化這麼大?
    它來了它來了,它帶著教材走來了!2019年秋季開學新學期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被要求統一使用部編版的教材。那麼,部編版的內容是變得簡單了還是變難了呢?用語文教材的總主編的一句話就知道部編版原來是「大魔王」,他說:「要讓高考的語文,有15%的學生做不完。」
  •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背錯了?人教社回應
    原標題:「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背錯了?人教社回應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 小學生先識字後學拼音
    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分量」。記者上午從北京部分學校了解到,相應科目老師已經在暑假中完成了新教材使用培訓。那麼,面對新教材,學生應該如何學好語文?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教材  浙江在線9月2日訊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學生們領到教材,翻開新學期學習的第一頁。  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舊教材有何變化?新教材有何特色?為此,本報記者特邀剛參加「2016年浙江省小學語文新課程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回來的黃巖小學語文教研員牟錫釗和有著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黃巖實驗小學老師鄭菊青,第一時間解讀新學期中新教材新變化。
  • 人教版語文教材又出錯啦!
    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220頁中,「庇蔭」的解釋疑出錯。12日,記者來到書店,翻看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發現,在教材中「庇蔭」一詞的解釋是「遮擋陽光的樹木等」。記者了解到,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出錯不止一次。七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課本錯誤一個接一個,而且很多錯誤都是標點、錯字等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錯誤。
  • ...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
    2020年秋季起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五個不變今年秋季學期起,我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全區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其他學科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不變
  • 小學語文考多少分為優秀,與教材版本無關
    有家長問:「現在教材變了,語文考多少算是優秀呢?」這明顯是不懂教育,這樣的家長可能還有很多,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為此寫一彷篇文章介紹一下。首先要指出,小學語文考多少分算優,這與教材版本沒有任何關係。在部編教材之前,也就是在2019年秋季之前,全國各地用的語文教材是不一樣的——這一點確實匪夷所思。比如我們江蘇省用的是蘇教版,其他地方還有人教版、湘教版、教科版、冀教版、西師版、滬教版等。
  • 小學語文第一課不學拼音了?老師朋友圈瘋傳的消息,真相在這裡
    這兩天,鹿姐姐在朋友圈裡看到許多語文老師轉發一條消息:《據說這是新一年級的教材,你還不趕快搶先了解!》,貌似有圖有真相↓↓↓  朋友圈熱傳的新一年級教材圖片  對此,教育主管部門的答覆是:  今年9月,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會更換教材了。
  • 小學語文教材古詩版本不一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有一篇古詩《石灰吟》,鄭州一位愛「挑刺」的老師彭幫懷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最新的蘇教版教材中,第一句是「千錘萬擊出深山」,人教版用的是「千錘萬鑿出深山」。孰對孰錯? 鄭州晚報記者張勤見習記者謝源茹熱線:「蘇教版語文教材三處古詩有錯」昨日,熱心讀者、關注中小學教材、愛給教材「挑刺」、曾經狀告教育部和人教社的彭幫懷老師給本報打來熱線:「我在最新的蘇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發現了3處詩詞的錯誤。
  • 小學一年級新生《語文》要換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課文篇數大減
    小學一年級新生《語文》要換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課文篇數大減  文/圖記者 徐鵬  「魯教版的語文教材要停用,小學和初中新生都要使用部編教材。」近日,淄博的不少家長在朋友圈轉發此消息,並給本報打來電話詢問新教材使用情況。8月18日,記者採訪了解到,9月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語文》科目將改用部編教材,新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做了調整。
  • 福廈等地小學語文率先「變臉」 先識字再學拼音
    昨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從今年秋季起,我省福廈等地中小學起始年段的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全部使用新教材,《歷史》、《道德與法治》也同時更換新教材。二至六年級小學生則仍使用舊教材。小學一年級 語文、道德與法治初中一年級 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新學期,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學生的三科教材將「變臉」: 首次使用「部編本」,其中,政治課連名字都改了。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始組織老師培訓新教材。從下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的歷史,都將使用「部編本」。
  • 聚焦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改革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以「天地人」開篇 糾「不讀書」傾向——聚焦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改革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胡浩  「天、地、人、你、我、他……」當今年9月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翻開嶄新的語文課本時,他們會發現,第一課將不再是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而是內涵豐富的漢字。
  • 廣州小學新版語文課本大變臉:不學拼音先識字
    昨日南都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廣州小學新生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再過渡到學拼音。此外,新版教材對識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識字量由舊版的400個減少到新版的300個,口語交際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 滬小一生將使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分為上下兩冊
    滬上幾位資深小學語文老師說,此次語文教材的變化,呈現出幾個鮮明的特徵:  ●從課文選篇來看,以一年級上冊為例,安排了14篇課文,分為「自然四季」「想像」「兒童生活」「觀察」4個單元,體現出人文主題的多樣性。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考試,全是100分,老師:即使題目簡單也不容易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考試,全是100分,老師:即使題目簡單也不容易。一年級小朋友在每個單元結束後都會有同步練習題和考試,雖然題目很簡單,但是要每次考100分,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第六單元的同步考試試題。
  • 四字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鉤,小學一年級語文考倒一幫家長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鮑亞飛以為自己做對了,對照一下小學一年級語文書,說不定就讓你徹底懵圈。被懵到的還有包括浙江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一幹知名高校的學霸。有些人吃驚:「是這樣的嗎?」有些人疑惑:「不會吧。」還有人比較自信:「是不是教材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