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一首詠鷺詩,全文只有一個鷺字,卻寓意深遠,令人遐思

2021-01-11 品詩賞詞

白鷺是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它象徵著自由、高潔和悠閒自得。唐代張志和曾熱情地吟誦,「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白鷺飛行時從容不迫,姿態優雅挺拔,令很多詩人都非常喜愛。李白有詩讚美其為秋日添彩,「白鷺秋日立,青映暮天飛」;王維也喜歡白鷺為輞川的美景增色,「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下面這首詩雖然也描寫白鷺,卻很特別,先一起欣賞!

白鷺唐代:劉禹錫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劉禹錫被貶謫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心情一度非常鬱悶,但是在朋友的鼓勵下,並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他很快就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重新開始其詩歌創作。這首膾炙人口的《白鷺兒》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詩人尖銳地諷刺、抨擊了那些害人虐物的宦官權貴,同時也熱情地讚美了那些志行高潔的被貶逐者。

作者開篇就為要歌頌的對象定調,「白鷺兒,最高格。」白鷺生活在稻田、河岸、沙灘以及沿海溪流地區,它是一種十分美麗的水鳥,不僅天生麗質,身體纖長,而且身披潔白的羽毛,猶如一位高貴的公主。杜甫曾形象地描寫過它們的飛行姿態,「一行白鷺上青天」,不僅自在舒展,而且奮發有為。很顯然,詩人是以白鷺自喻,「最高格」也是最好的評價,樸素卻不誇張。

接下來具體刻繪白鷺的形象和氣質,「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新生的羽毛潔白無瑕,令白雪都感到害羞;周圍的眾多禽鳥都在大聲喧鬧,它卻獨自凝眸沉思。這兩句很富有寓意,「雪不敵」,襯託出白鷺的潔白無瑕;「眾禽喧呼」,暗指那些蠅營狗苟的小人,他們最喜歡攻擊和嘲笑別人。「獨凝寂」,更展現出詩人不願同流合汙,自清自潔,獨立不移的品性。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詩人竭力地為白鷺樹立高尚的形象,以補充「最高格」的評價。它所居之處碧草豐美,芳馨清麗;所立之石也在潺潺溪水之中,正像一位佳人喜歡寧靜和沉思。「孤眠」二字,表達出這位佳人的潔身自好;而「久立」二字,更突出了它的堅強不屈和意志堅定。   

最後詩人展望前途,「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當前山煙雲消散的時候,它將展翅翱翔於遼闊的藍天中。詩人想像豐富,也啟迪深刻,這裡的「雲」是雙關語,既是大自然的雲彩,也象徵著各種前進路上的阻力。作者堅信,雖然經過了萬千的挫折和艱難,但最終必將萬裡無雲,白鷺的眼前將是一片晴朗開闊的藍天。

劉禹錫的這首詠鷺詩,全文只有一個鷺字,卻寓意深遠,令人遐思。作者行文自然樸實,不事雕琢,卻令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嫻熟的詩歌描寫技巧,既有生動的白描,也有形象的擬人和豐富的想像,而最後兩句「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更是寄寓深遠,給人以無窮的力量,給很多在困境中奮鬥的人們以極大的鼓舞和召喚。

相關焦點

  • 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詠史是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題材,作者借古諷今,希望後世讀者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唐代很多詩人都寫過詠史詩,比如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還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劉禹錫很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是開篇10字,便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便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的一首詠月詩。顧名思義,劉禹錫詩中的月亮,不是尋常日子的月亮,而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夜的月亮。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詩有百解、詞無達詁。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而杜牧的作品貌似曠達不羈,其實又暗喻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貧女唐代: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 劉禹錫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感人肺腑,最後10字更流傳千古
    唐代開成元年至會昌二年之間,年過花甲的劉禹錫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當時他正在患病,卻收到了白居易的《詠老贈夢得》的詩作,便寫了此詩作答。白詩寫得較為消極低沉,劉詩則比較曠達樂觀。末二句完分表達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感情。
  • 中唐大詩人劉禹錫性格剛毅,這十首詩境界高揚,含有濃厚的哲理
    其一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劉備,其二是唐中期的大詩人劉禹錫。後者被冠以「詩豪」的稱號,他在中唐與「韓孟」、「元白」分庭抗禮。劉禹錫的詩含蓄自然,境界高揚,尤其山水詩極有特色,半虛半實,每一首都是詩壇佳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劉禹錫的十首詩,體會文字背後詩人高揚的內心力量以及詩文中的哲理思想。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元稹就有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令人讀之落淚。盛唐時期的王維也寫過懷念孟浩然的詩篇,而後來王維離世後,杜甫更加思念這位詩壇大家,於是便賦詩解悶。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 唐詩中很經典的一首懷古詩,只有短短4句,便令人拍案叫絕
    這類詩的感情基調一般比較蒼勁悲涼。如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韋莊《金陵圖》:「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烏衣巷》,便是唐詩中很經典的一首懷古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劉禹錫之手,是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正由於劉禹錫一直被貶,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在這首著名的《烏衣巷》一詩中,那就是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這樣的作品如果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劉禹錫詩題名為《竹枝詞》,可詩中卻不見「竹」字,讀完長知識了
    今天要欣賞的這首詩,是唐代詩豪劉禹錫的詩,頗讓人不解的是,題目明明說是詠竹,可詩中不見一個」竹「字,那麼詩人到底要寫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 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 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
    而另一位詩人雖然也寫的是同樣題材,卻充滿了寓意。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夢澤唐代:李商隱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時刻苦勤奮,詩文都很有水平。此後又拜文學家令狐楚為師,更得到了長足提高。
  • 王維最美的詩,標題只有一個字全文僅20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古代中國以詩歌著名,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詩歌開始層出不窮的出現,尤其是到了唐代,帝王也開始對詩歌越來越關注,一首好詩不僅承載著詩人的愛恨情仇,也向世人傳遞了一個朝代的繁榮與衰敗。王維在15歲就已經去京城考試,唐玄宗開元十九年中進士,開元二十三年擔任右拾遺一職,在人生的上半個時期,他的詩大多為山水田園類,借景抒情,流露出自己一腔熱血,仿佛在詩中可以看到作者意氣風發的風姿,但在開元二十三年,這一切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成為了王維的人生轉折點,奉命出塞、安史之亂、種種的事情降臨到了王維的身上,在這個階段,他的詩大多為邊塞詩,體現出自己對當時封建制度的憤慨以及自己無能為力的悲哀
  • 第一首詩就曲高和寡,詩人志向已成
    提起古代詩人的第一首詩,您第一反應想到的是誰?一、以駱賓王做鋪墊對比莫衷一是,大家最熟悉的,駱賓王的《詠鵝》將脫口而出。並且人們回答完這個問題後,還會情不自禁、興致盎然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駱賓王放歌雕像別看此詩小巧,但清新明快,形象生動,聲情並茂,其中的寓意也非常深刻。「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為讀者勾勒出一幅溫暖熟悉、生機盎然又遐思深遠的純美畫面。
  • 詩詞大會為什麼說劉禹錫竹枝詞裡是「唱歌聲」而非「踏歌聲」?
    劉禹錫的愛情詩可以說是不寫則已,一寫驚人。這首《竹枝詞》後兩句一語雙關,看似寫天氣,實則將戀愛中少女懷春的婉曲心事寫得精妙絕倫,一詠成經典。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中,有一道題就與這首詩相關,當時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讓選手在「聞郎江上唱歌聲」與「聞郎江上踏歌聲」中划去一個錯誤選項,答案給的是前者正確,後者錯誤。
  • 十七首敦煌藏經洞中的李嶠詠物詩,你會背幾首?
    你可能不熟悉這位詩人的名字,但肯定背過他的詠物詩。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十七首李嶠詠物詩:《羊》《兔》《鳳》《鶴》《銀》《錢》《錦》《羅》《綾》《素》《布》《硯》《墨》《紙》《酒》《扇》《月》。你會背誦幾首?相信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背過這首《風》吧。全詩如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妙趣橫生,意境深遠的數字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數字詩是中國古詩詞中一個有趣的存在。詩歌因為有了數字而變得意境深遠,搖曳多姿,一起來看一下。《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是宋朝詩人邵雍寫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數字詩。全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卻巧妙的包含了從一到十十個數字,渾然天成,意境優美。離這裡兩三裡遠的地方,有一個炊煙嫋嫋的小村莊。村裡住著四五戶人家,分布著六七座亭臺。一路行來還可以看到不少盛開的花朵。有多少朵呢?大概八九十枝吧!《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 劉禹錫一首描寫相思的詞,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
    那麼說起唐朝的詞,個人是非常的喜歡劉禹錫,他詞作同樣的寫得非常優美,不亞於他的詩歌。他的很多詞作,不僅在當時就很有名,而且對於後世,也是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他最為經典的詞作,那便是他的《瀟湘神·斑竹枝》,這首詞可以說把人們的相思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令人感傷不已。《瀟湘神·斑竹枝》唐代:劉禹錫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 李商隱10首詠物詩:穠麗詩風下的別樣情懷!
    在歷代詩詞大家中,李商隱的詩風是很有特點的一個。他在詩的美感上顯得尤為「刻意」,構思清奇,纏綿穠麗,尤其是廣為流傳的《錦瑟》和五首《無題》,內容隱晦,涵義迷離。他還有一類詩稍顯小眾,但也非常值得我們品讀,那就是詠物詩。
  • 看古人這六首詩歌,是如何詠桃花的
    唐詩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巔峰,那裡面有大量的詩歌是吟詠桃花的。有說桃花鮮豔美麗的,有說桃花輕薄的,有說桃花隨流水的,有說桃花象徵著友情愛情,象徵著如意吉祥的。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幾首小詩。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 物是人非的無奈,劉禹錫政治夢想破滅,最終寫出這首獨孤之詩
    而在唐朝中後期的詩人裡面,劉禹錫可以說是被貶次數最多的一位,主要原因是因為「永貞革新」的失敗,少年時的劉禹錫也是一位懷有抱負的年輕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柳宗元、王叔文等志同道合的人合力政治改革。卻因為不敵宦官勢力而失敗。這次的改革失敗便成為了劉禹錫潦倒一生的開始,劉禹錫先後被貶到四川、湖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