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

2021-01-13 品詩賞詞

歌詠山水田園是古詩詞中的常見題材,唐代的王維和孟浩然都是這方面的高手。古代的洞庭湖又稱夢澤,很多詩人都曾來此遊玩賦詩。比如李白就曾在一年秋天登巴陵望洞庭,留下了一首名作。後來杜甫也在歲末泊舟洞庭湖畔,深情地抒寫了一首《歲晏行》。

後世還有一位書生來此遊賞,也留下過名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而另一位詩人雖然也寫的是同樣題材,卻充滿了寓意。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

夢澤

唐代:李商隱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時刻苦勤奮,詩文都很有水平。此後又拜文學家令狐楚為師,更得到了長足提高。可是由於後來他又成為了王茂元的女婿,而最終陷入牛李黨爭之中,仕途上便再難突破。

唐宣宗大中二年,作者離開桂州北歸,在湖南觀察使李回幕中短期逗留,這年的秋初又繼續出發,途經夢澤。夢澤在春秋時是楚國屬地,當年楚宮輕歌曼舞,而今卻是荒草顫動,滿目悽涼景象。對比之下,作者不由感概萬分,遂寫下此詩。

很久以前,在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密布著無數的大、小湖泊,這些就是古代雲夢澤的遺蹟,其中最大的是自古號稱周長八百裡的洞庭湖。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大淡水湖,起著調節長江洪水的作用。

每當夏秋長江漲水時,江水倒灌入湖,洪水過去後,湖水再流入長江,在防止長江下遊水患上起了一定的作用。洞庭湖物產豐富,沿湖一帶更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詩人來到此地,一邊觀看迷人風景,一邊回顧滄桑歷史,起首就描繪了夢澤的荒涼景象,「夢澤悲風動白茅」。詩人極目四望,到處都是一片茫茫的湖澤荒野;曠野秋風更吹動著夢澤上一眼望不到邊的白茅,耳畔間也不時傳來蕭蕭悲聲。

夢澤荒涼、北風呼嘯,白茅搖晃、聲聲悲愁。如此肅殺之景,不由得勾起詩人的身世之感,他四處漂泊、歸計無望,不知何時才能有一處安穩的歸宿。而「白茅」二字,又讓人聯想到,楚國向周天子進貢包茅的故事,也為下文蓄勢。

詩人飽讀詩書,熟悉歷史,曾經寫過很多詠史詩,此時此刻他又想起楚宮細腰的傳說,於是感慨地寫道,「楚王葬盡滿城嬌」。就因為楚靈王喜歡婀娜苗條的女子,以至於不僅王宮中到處效仿,而且讓楚國都城的滿城上下都是細腰一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就像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春天的大花園需要多姿多彩,美好的人間也不能千篇一律。作者不說自己的厭煩心理,讀者早已看出義山的心思。

一個人的嗜好如何,別人沒有必要評價。可是當其影響和決定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風氣時,就該值得深思了。「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後兩句就抒寫了詩人的感慨,無數女孩們心甘情願地節食減膳,以便在楚王面前輕歌曼舞,便競相呈現出纖柔的腰肢,雖然博得了楚王的垂青,卻完全喪失了自我。

義山雖然不發一句議論,但其憤慨之情卻溢於言表。聯想到晚唐逐漸衰落的局勢,很顯然詩人是借古諷今。楚王不務正業,不愛江山愛美人,這也就罷了。可是那些可憐的姑娘們為了前途,竟然不顧摧殘自己的身體,最後又有幾人可以得到寵幸。而且楚王朝三暮四,她們的好日子豈能久長?

李商隱的這首絕句描寫含蓄,寓意深遠。詩人善於擷取歷史素材,並從中發掘出深刻內涵,並描寫細膩生動,令人感想頗多。

作者首先從夢澤的環境入手,展現了一種悽冷清寂的氛圍,其實也象徵著一種衰落和頹廢。接下來「葬盡」二字,語氣強烈,抒寫了詩人心中的悲憤。不僅這些佳麗如此,自己又何嘗不是被封建制度坑害了!作者選擇了一個小題材,卻闡述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大道理,可謂用心良苦!

相關焦點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而杜牧的作品貌似曠達不羈,其實又暗喻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貧女唐代: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 王士禎的一首絕句,開篇描繪了壯美畫面,最後7字卻盡顯悠閒
    清代就有一位詩人,在一次危急關頭卻悠然自得,下面介紹王士禎的一首絕句,開篇描繪了壯美畫面,最後7字卻盡顯悠閒。大風渡江清代:王士禎鑿翠流丹杳靄間,銀濤雪浪急潺湲。布帆十尺如飛鳥,臥看金陵兩岸山。詩的開篇就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江景圖,詩人注意到江岸兩邊的各種建築物,綠窗紅閣,金碧輝映,都被迷濛的雲煙籠罩,顯得若隱若現。作者化用杜甫與王勃的詩句,展現出金陵古都的不凡風韻。「杳靄間」三個字,體現了霧氣飄散過程的渺茫景象。接下來詩人將視線從遠處移到近處,開始描寫江上的風浪。
  • 孟浩然的一首詠懷經典,只是開篇10字就感動了千年,堪為千古絕唱
    這首詩是孟浩然早期的一首代表作,寫得非常好,只是開篇10個字就感動了千年,堪為千古絕唱。當時,詩人尚在襄陽老家歸隱讀書、整日寫詩自娛。有一天,他約了幾個好友登上峴山遊玩,看見了羊公碑。由此,他便想起了羊祜曾經在此說過的幾句話,一時感慨不已,寫下了這首詠懷名作。
  • 劉禹錫的一首詠鷺詩,全文只有一個鷺字,卻寓意深遠,令人遐思
    下面這首詩雖然也描寫白鷺,卻很特別,先一起欣賞! 白鷺唐代:劉禹錫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劉禹錫被貶謫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心情一度非常鬱悶,但是在朋友的鼓勵下,並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他很快就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重新開始其詩歌創作。
  • 陸遊的一首謝池春,開篇就壯懷激烈,最後7字卻令人唏噓不已
    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謝池春,開篇就壯懷激烈,最後7字卻令人唏噓不已。謝池春·壯歲從戎南宋:陸遊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弔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
  • 李商隱最深奧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讓人迷糊,千百年來備受推崇
    「李」指的是李商隱,「杜」則是杜牧,就是寫「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哥們。李商隱自稱具有皇族宗室身份,即使他的話可信,應該也只是旁支,血緣關係比較遠,因為祖並沒有人做過大官。李商隱命運多舛,原本父親當過縣令,只是在李商隱十歲時,父親就病中去世,家庭狀況瞬間改變,城裡生活成本太高,母親只能帶他回到農村老家。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王昌齡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語言淺顯,卻寓意深遠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聞名,人稱其為七絕聖手。王昌齡28歲進士及第,雖然才華超凡,但一生仕途坎坷。他曾經被流放到嶺南,後來又擔任江寧丞,這期間他與李白、孟浩然、岑參等著名詩人都有詩歌唱和。
  • 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
    在晚唐鹹通至天祐時期眾多的作家中,才氣橫溢的皮日休自拔於流俗,矯首高歌,以其憂國憂民的傑出詩文,成為當時的冠冕。皮日休所處的時代,內憂外患、戰禍頻仍,作者經常在其作品中同情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難。下面介紹皮日休的一首絕句,通俗易懂,構思精妙,後兩句更是寓意深遠。
  • 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
    而蘇軾的《題西林壁》則側重於感悟哲理,令人啟迪深刻。不過宋代也有很多詩作極具唐人風採,下面介紹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湖上宋代:徐元傑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花開紅樹亂鶯啼」,首句用鮮花、綠樹以及黃鶯,描繪了西湖的盎然生機。春意正濃、花開奪目,黃鶯亂啼、氣氛熱烈,作者先描寫近景,一個「亂」字,就展現出鳥兒上下翻飛、高低蹦跳的靈動場景。詩人又將視線轉向遠處,「草長平湖白鷺飛」。
  • 李商隱和杜牧同寫《登樂遊原》,兩首都是經典,但是高下立判!
    其實兩個人也是寫過相同的題材,李商隱寫了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那麼杜牧也寫過一首七言絕句,名字都是一模一樣,我們來讀一讀這兩首詩,看看到底誰的更好。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
    下面介紹,兩首詠史詩,劉禹錫與李商隱華山論劍,高下難判。蜀先主廟唐代:劉禹錫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這首詠史之作立意在讚譽英雄,鄙薄庸碌,也是一首傳誦較廣的律詩。詩人寫先主廟堂威勢逼人,「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起句就境界雄闊,囊括宇宙,貫串古今,極寫英雄之氣萬古長存。曹操曾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也說他是蓋世英豪。詩人面對先主塑像,肅然起敬,更表現出劉備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
  • 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
    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九日唐代:李商隱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李商隱因為父親去世太早,家貧無助。但是他自小聰慧,又勤奮苦學,所以鄉裡鄉親都很敬佩他的才華和志向。李商隱弱冠無名之時,令狐楚慧眼識英才,有意將其留在身邊,與自己的孩子一起讀書習文,體恤關照之情,無異於親人。由於有恩師的厚愛與資助,李商隱終於金榜題名,榮為進士。
  • 王安石夏日午休,這首絕句意境優美,清新明朗,更令人神往
    這期間他經常閉門不出,卻潛心從事文學創作,也讓其詩歌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詣。葉夢得就曾評價說,荊公晚年造語用字渾然天成,意與言會。南宋詩人楊萬裡也讚揚荊公擅長抒寫絕句,很有唐人風採。王安石晚年詩歌重在吟詠山水,抒發閒適恬淡的情感。他在藝術上還專門模仿李商隱的風格,注意形象描繪,克服之前喜歡發表議論的毛病。
  •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李商隱,字義山,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其中我們最熟悉的便是他的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讀起來纏綿悱惻,優美動人。除此之外,李商隱也有一些冷門但很美的詩,例如《細雨》。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蘇軾西湖暢飲,這首絕句意境悠然,後兩句卻令人追憶似水流年
    聚散匆匆、來去不定,這本是生活的常態,卻又令人感到奇怪,為何世人總是如此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下面介紹的是蘇軾西湖暢飲,這首絕句意境悠然,後兩句卻令人追憶似水流年。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宋代:蘇軾到處相逢是偶然,夢中相對各華顛。
  • 賞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名作賞學mingzuoshangxue葵杜甫《絕句二首》其二說二、寫作時間和背景根據杜甫同時寫作的《絕句二首》其一來看,燕子飛來這一物候表明這首絕句寫的應該是春分時節。杜甫自從躲避兵災,逃離成都,經歷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當時正有家難回。
  • 明代才子的一首絕句,開篇仿佛美麗畫卷,尾句更引人入勝
    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一首絕句,開篇仿佛美麗畫卷,尾句更引人入勝。天平山中明代:楊基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元末為避亂世,詩人曾隱居於故鄉,這首詩便是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描寫江南山區春末夏初時的風光,極為動人。詩人漫步在山林中,天空中雖然飄著細雨,更顯空氣清新。山裡的春天來得晚,也去得遲,草叢裡的野花開得芬芳,爭奇鬥豔。青碧的草兒更增添了生氣,既點綴了大山,又渲染了心情。
  • 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
    不過,李商隱一生寫了大量無題詩。在《全唐詩》中,一共收錄了李商隱16首無題詩。這其中既有耳熟能詳的篇章,也有大家比較陌生的篇目。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