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才子的一首絕句,開篇仿佛美麗畫卷,尾句更引人入勝

2020-12-12 品詩賞詞

暮春時節,很多花兒都逐漸地開始凋零,取而代之的是陰陰夏木、萋萋芳草,惹得很多詩人也有點傷感。不過山林裡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蔥鬱的林木參天聳立,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草叢中,沐浴其中的迎春花扭動著柔韌的腰肢,更引逗了粉蝶在四周飛舞。

中唐詩人白居易就曾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僅意境深邃,而且富於情趣。北宋詩僧志南更有名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更展現出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拂面的場景。

明代也有一位詩人,在微風細雨中獨行,卻心情暢快。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一首絕句,開篇仿佛美麗畫卷,尾句更引人入勝。

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楊基是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楊基詩風清俊纖巧,時人稱其為「五言射鵰手」,他與高啟、張羽、徐賁被時人稱為「吳中四傑」。

天平山在江蘇吳縣,蘇州市西南,是吳中名勝之一,山中林木秀潤,奇石縱橫,詩人自幼生活在這裡,熟悉山中的一木一石。元末為避亂世,詩人曾隱居於故鄉,這首詩便是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描寫江南山區春末夏初時的風光,極為動人。

詩人漫步在山林中,天空中雖然飄著細雨,更顯空氣清新。山裡的春天來得晚,也去得遲,草叢裡的野花開得芬芳,爭奇鬥豔。青碧的草兒更增添了生氣,既點綴了大山,又渲染了心情。

詩人悠悠前行,溪水也徐徐流淌,似乎也在默默地陪伴著詩人。綿綿春雨中,淡紫色的楝花沾上了雨珠,更顯嬌豔柔美。山風輕輕吹拂,詩人又驚喜地發現,蔥鬱的草叢中還不時點綴著金黃的枇杷。

作者在開篇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山林風景畫,細雨茸茸、微風陣陣,楝花含露、枇杷染黃。如此清新美妙的場景,如何不讓詩人心醉。「茸茸」二字,形容出柔細的雨絲,就是俗話說的毛毛雨。楝樹是一種高大樹木,多生長在江南,春末開淡紫色的小花。

枇把是常綠果樹,冬月開花,夏初果實成熟。果實黃色圓形,味道甜美,江蘇吳縣洞庭山一帶的枇杷很有名。

詩人心中愜意,腳步輕鬆,一邊觀賞著山林中的風景,一邊慢慢往前走,也不記得山路走了多遠,一路上還有黃鶯悅耳的啼聲伴送他到家。

山深淺,指山路遠近,這裡側重描寫路遠,也照應首聯的「樹樹」二字,傳達出一種視覺效果。「鶯啼」二字,又從聽覺角度,展現出山林裡的寧靜與野趣。這樣詩情畫意的美景,讓作者忘記了煩惱與愁悶,身心都融入了整個大自然中。

縱覽楊基的這首絕句,動靜結合、色彩鮮明,展現出一幅和諧美好的山林風景畫。首聯用兩個疊詞,突出了景物的觸覺特徵;而紫色的楝花與熟透的枇杷,則彰顯了山裡的繽紛多彩。

後兩句寫活了畫面,最後7字更引人入勝,淡化了時空的感覺,除了鶯啼,作者還可以想像出溪流、松濤等聲音,還有很多和諧的景物,都讓作者賞心悅目,流連忘返,而其悠然閒適心情也不言自喻。

相關焦點

  • 明代詩僧的一首絕句,充滿閒情逸緻,尾句更像是神來之筆
    例如蘇軾的《望湖樓醉書》中有詩句,「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蘇軾泛舟西湖,臥船看山,只見山巒起伏,忽俯忽仰;畫船飄蕩,仿佛懂得和月亮一起徘徊。再如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中有「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一幅繪畫本來是靜止不動的,然而詩人卻能發揮想像,不僅描繪出變化的瞬間,將其動態展現得活靈活現。
  • 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
    晚唐有一位才子就非常善於寫詩,下面介紹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白鹿洞唐代: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反映了他讀書非常專心,更彰顯出詩人勤奮好學的精神。白鹿洞在廬山五老峰南麓,此處青山環抱、碧樹成蔭。雖然名為「白鹿洞」,實際只是山谷間的一個坪地。詩人在此幽靜的環境中讀書,不僅沒有喧囂和幹擾,而且還能在大自然中得到很多啟迪。開篇就顯得有些突兀,「讀書不覺已春深」。
  • 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
    而宋詩多議論,常用典故和傳說,北宋的江西詩派還追求無一字無來處,南宋楊萬裡的誠齋體詩風更極具理趣。比如,同樣是描寫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展現出瀑布的具體情形,透露出詩人對其喜愛之情。而蘇軾的《題西林壁》則側重於感悟哲理,令人啟迪深刻。
  • 杜牧的一首絕句,極少人讀過,尾句非常值得細思
    下面介紹杜牧的一首絕句,極少人讀過,尾句非常值得細思。江南懷古唐代:杜牧車書混一業無窮,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過,惆悵閒吟憶庾公。先來看前兩句,作者在開篇就抒寫了自己在金陵的強烈感受,這兩句大意是:自古及今,城鎮山川沒有太多的變化;而國家的統一和治理,卻需要消耗無窮的經歷。車書混一,意思是說車同軌、書同文,表示國家統一。井邑山川,則指城鎮和山河。
  • 王士禎的一首絕句,開篇描繪了壯美畫面,最後7字卻盡顯悠閒
    清代就有一位詩人,在一次危急關頭卻悠然自得,下面介紹王士禎的一首絕句,開篇描繪了壯美畫面,最後7字卻盡顯悠閒。大風渡江清代:王士禎鑿翠流丹杳靄間,銀濤雪浪急潺湲。布帆十尺如飛鳥,臥看金陵兩岸山。詩的開篇就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江景圖,詩人注意到江岸兩邊的各種建築物,綠窗紅閣,金碧輝映,都被迷濛的雲煙籠罩,顯得若隱若現。作者化用杜甫與王勃的詩句,展現出金陵古都的不凡風韻。「杳靄間」三個字,體現了霧氣飄散過程的渺茫景象。接下來詩人將視線從遠處移到近處,開始描寫江上的風浪。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不論是他洋洋灑灑的《阿房宮賦》,還是他「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自我感懷,又或是《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暗諷,無不充斥著傷感的滋味。
  • 王安石的一首詩,首句很令人費解,尾句卻更含蓄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詩,首句很令人費解,尾句卻更含蓄。州橋宋代:王安石州橋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覺遙。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王安石曾經懷想過沭浴在月光下的鐘山,那從山谷流出的溪水發出的悽切哀音,仿佛就在耳畔,並不覺得遙遠。開頭兩句從彼時彼地著筆,再由彼及此。作者此刻身居金陵,故次句用「回首」。「今夜重聞舊鳴咽」,寫此時此地情景。由於過去在州橋踏月時仿佛聞過「哀湍」,故說「重聞」和「舊鳴咽」。 哀湍,指聲音悽切的激流,這裡指鐘山的溪流。
  • 庾信的一首五言詩,音節諧美,與唐人的絕句已無差別
    晚唐絕句冠冕人物當推李商隱,前人評論義山的七律最佳,其實他的絕句更加含蓄雋永。比如他的《夜雨寄北》,可謂一唱三嘆、餘音嫋嫋。而另一位晚唐才子杜牧也擅長絕句,他的懷古詩也多有佳作,比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就道出了振聾發聵的警示。
  • 宋代才子的一首五律,寫作技法高超,尾聯更值得咀嚼
    宋代就有一位詩人,在歲末時感懷頗多,下面介紹宋代才子的一首五律,寫作技法高超,尾聯更值得咀嚼。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宋代:潘閬久客見華發,孤棹桐廬歸。新月無朗照,落日有餘暉。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但時間久了,不僅感到孤寂,更思鄉心切。首聯就抒寫了這種無奈的心情,久客他鄉、漸生華髮,一葉孤舟、漂泊無助。華發,表達出詩人已經年過半百,更體現出一種愁情;孤棹,不僅指形單影隻,更蘊含著仕途遇阻、命運多舛的遭遇。詩人獨自在江上漂泊,無人搭話,只好觀賞江景和天色變化。傍晚時分,夕陽西沉、新月東升。
  • 清才子一首風景詩,祖國山河美麗富饒,讀完令人神往,好想去看看
    在我國古代既有許多美麗的景色,也有許多美麗的城市。古代真州就是一個風景如畫的美麗城市。真州早在宋朝時期就已經非常繁華,由於環境十分的優美,也使得很多文人墨客爭相到來,描繪真州美麗景色的詩篇也是不計其數,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首來自清朝詩人王士禎筆下的《真州絕句》,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真州的美麗之處。
  • 明代才子的佳作,清新自然,構思新巧,後兩句更充滿理趣
    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佳作,清新自然,構思新巧,後兩句更充滿理趣。詠菊明代:丘浚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字仲深,別號海山老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景泰五年進士,歷官國子臨祭酒、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等職。丘浚學問淵博,熟悉當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覽不輟,著述甚豐,同海瑞合稱為海南雙璧。詩人自幼好學,學識深博,他喜歡藏書,還精通醫術,也是嶺南著名醫家。
  • 明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任運自然,充滿禪鋒和機趣
    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一首禪詩,任運自然,充滿禪鋒和機趣。山寺偶題明代:袁宗道漢時城郭梁時寺,日炙風吹秋又春。六代風流煙暝暝,三分舊恨水潾潾。袁宗道是明代文學家,萬曆年間進士,曾經在殿試中二甲第一名進士,可惜最後竟以憊極而卒,終年只有40歲。他與弟袁宏道、袁中道並稱「公安三袁」,其詩文創作不事模擬,率真自然。袁宗道欽慕白居易和蘇軾,還將自己的書齋命名為白蘇齋,他的作品大多涉及閒情逸興和說理談禪。
  • 宋代三流詩人的一首絕句,明麗清新,不愧為傷春佳作
    下面介紹宋代三流詩人的一首絕句,明麗清新,不愧為傷春佳作。晚春途中宋代:張公庠一年春事又成空,擁鼻微吟半醉中。夾路桃花風雨過,馬啼無處避殘紅。張公庠,字元善。春天裡奼紫嫣紅、桃紅柳綠,春風和煦、萬物生機,美麗的風光也讓遊客們心花怒放。可是暮春時節,花兒凋零、綠肥紅瘦,也讓人心悲。開篇就直抒胸臆,「一年春事已成空」,作者先點出暮春時節。「春事」,指春天裡的一切自然物事和美景風光。一個「已」字,表明春色逝去、春光不再。
  • 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絕句,水平高超,其中一句更是妙語雙關。雪幹北宋:王安石雪幹雲淨見遙岑,南陌芳菲復可尋。換得千顰為一笑,春風吹柳萬黃金。他更喜歡描寫湖光山色,其詩歌也體現出雅麗精絕的特點。但荊公經過長期的藝術追求,文學創作水平終於顯得水到渠成。詩人晚年安居在金陵的鐘山腳下,這裡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既沒有塵世的喧囂,也沒有朝堂的煩惱,荊公可以在此靜心養性,也能安心創作。
  • 冬去春來,分享楊萬裡的一首絕句,恭祝大家新春開懷
    而宋詩則更有一份婉約和細膩之感,在春天即將來臨之際,也可以欣賞到一種美麗和嬌柔。比如蘇軾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花兒清香、月兒朦朧,令人心醉;再如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春光明媚,恰與落寞情懷構成了鮮明的對照。冬去春來,分享楊萬裡的一首絕句,恭祝大家新春開懷。
  • 作者是清末傑出的文學家,一首七絕雄渾奔放,更充滿哲理
    比如李白的名作《夢遊天姥吟留別》,就是詩仙一時興起,胸中仿佛有一股激情正在燃燒,於是不吐不快,作者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反而令人感覺充滿了浪漫和神奇。不過李白畢竟是詩仙,那是千年等一回的大文豪。不過他的詩歌風格卻引得後世紛紛效仿,只是大多數人都難望其項背。
  • 明代才子唐伯虎最銷魂的一首《一剪梅》,結尾流傳千古,深入人心
    比如,明代著名才子唐伯虎的這首《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唐伯虎因為科場案受到牽連,鋃鐺入獄後,他的生命軌跡便脫離了傳統士大夫的階層,唐伯虎風流多情,時常出入於聲色犬馬的場合,這樣的風流才子,又會寫詩、又會作畫,自然筆下有很多以女性為題材的作品,這首《一剪梅》便是他寫閨怨的名篇之一。
  • 賞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名作賞學mingzuoshangxue葵杜甫《絕句二首》其二說二、寫作時間和背景根據杜甫同時寫作的《絕句二首》其一來看,燕子飛來這一物候表明這首絕句寫的應該是春分時節。杜甫自從躲避兵災,逃離成都,經歷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當時正有家難回。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絕句》,便是杜甫詩風沉鬱頓挫的代表作之一。不過與杜甫的「三吏」和「三別」等詩不同,這首《絕句》的沉鬱頓挫並不明顯。即整首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所描繪的大自然風光也都美如畫卷,但是它的背後,尤其是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裡船」卻有著深意,細細品讀,你會發現都是杜甫的辛酸淚。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
    仕途受到打擊、前途沒有希望,如果還沒有生計,就更顯得彷徨無助。思鄉念親,成為特定環境下的一種典型心態。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九日唐代:李商隱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