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你現在20多歲,已經得到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一切:每天西裝革履在高聳的辦公室工作,享有7位數年薪,擁有很棒的伴侶,按照規劃,32歲時你就會成為副總裁,45歲就能晉升CEO,5年後拿到豐厚的退休金,足夠你做任何想做的事。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完美?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擁有所有這一切,然而幸福並沒有如約而至。在生活的另一面,他被超過100千克的體重困擾,身邊的同事30歲時便發作了心臟病;收入越來越高,但債務同樣越堆越高;他擅長自己的工作,但擅長不是熱愛,他甚至不願意在生活中用「工作」這個詞;他記不得自己婚禮的日子,連蜜月期都在加班中度過;和妻子享受著超大的房子和精美的菜餚,但婚姻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越行越遠;童年陰影使他在20多年後仍然會在半夜全身痙攣、尖叫不止……
一切都在麻木中繼續,但沉重的打擊從來不給出預告。媽媽在臨終療養院去世,給喬舒亞留下了難以消散的愧疚和憤怒;就在同一個月,6年的婚姻走向了終結。他開始質疑他為自己建立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喬舒亞在生活的泥沼中找不到出路,他形容自己「就像系上項圈的狗,在自己的責任裡掙扎」。直到他意外地發現了一種被稱為「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這徹底改變了他。
喬舒亞花了7個月的時間審視自己的過往,慢慢刪減生活中不需要的一切。關於物質、金錢、工作與生活、安全感、愛與尊重、人際關係……在極簡主義的指引下,喬舒亞的困惑迎刃而解,人生目標豁然開朗。他同時幫助自己最好的朋友瑞安·尼科迪默斯走上了極簡的道路。他們放棄大部分物質財富,還清了沉重的債務,也放棄了年薪7位數的職業生涯。喬舒亞不再有健康問題,身體處在最好的狀態。喬舒亞和瑞安共同創建了網站,全世界有超過2000萬人得到了他們的幫助。
喬舒亞將自己的經歷、心理變化和方法總結到了《極簡主義:被保留的一切》一書中,深入討論工作、時間、金錢、自由、幸福等人生最重要的方面到底意味著什麼,思考用更少的東西過更有意義的生活,指導讀者認清人生中真正的優先級。瑞安則在書中對這些內容做了更詳細的補充和評註。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指出,極簡主義並不意味著不能擁有物質,而是去除生活中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從而使我們能夠專注於最重要的東西——對不同的人來說,它們往往有著不同的意味。當擺脫了生活中多餘的物質,被保留下來的將是更輕鬆、更自由、更幸福的生活。正如喬舒亞在書中所說,極簡生活「不是完美的生活,甚至不是輕鬆的生活」,但會是更有意義的生活。
宮本輝短篇小說集《燒船》中文版上市
近日,日本當代文學大家宮本輝的短篇小說集《燒船》中文版上市,九久讀書人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叢書「短經典精選」又添新品,這也是《燒船》首次翻譯引進國內。
宮本輝出生於1947年,1977年憑中篇小說《泥河》獲得太宰治獎,翌年又以《螢川》獲得芥川龍之介獎,從此成為日本當代文學界的中流砥柱。1995年,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拍攝了處女作《幻之光》,原作者正是宮本輝。
《燒船》是宮本輝的代表性短篇小說集。初版於1996年,收錄了《浮月》《燒船》《漣漪》《胸之香》《時雨屋的歷史》《釣深海魚》《在路上起舞》七則短篇小說。它們創作於1990至1996年間。此時的宮本輝已進入其創作生涯的盛年,不僅擁有成熟高超的小說技法,也有著深刻的藝術思考。
作家在本書《後記》中表示,正因為要把故事凝縮在幾頁之內,所以寫一篇短篇小說「就像把一滴血硬擠出來那麼辛苦」。但是,優秀的作品又不能顯露這些辛苦。他認為,「水隨器物而有形」,最好的短篇小說要像水一樣,失去自己的狀態,只會根據喝下它的人,顯得或濃或淡。
正是帶著淡雅如水的藝術追求,宮本輝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寫下了《燒船》中的七則故事。它們篇幅相當,質量也很平均。宮本輝將目光聚焦於日本中下層的普通百姓,寫重病的母親、寫破裂的婚姻、寫丈夫和私生子、寫畸戀和戰爭創傷……對筆下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們始終懷抱同情之心,賦予他們可貴的自尊,淡雅的敘事下又能感到咬緊嘴唇的顫抖和隱忍,顯示出他對人、特別是對女性的深沉關懷。
普利茲歷史獎得主再現探險史的高光時刻
為什麼在20世紀初,各國的探險家爭先恐後地向地球三極發起衝擊?歷史上第一個登上北極點的人有什麼爭議?那個年代的英雄主義對現在的我們有什麼啟發?
1909年,人類進行了三次大膽的探險。由羅伯特·皮爾裡、歐內斯特·沙克爾頓和阿布魯齊公爵分別率領的三支隊伍,同時衝向世界的北極、南極和第三極。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惡劣條件和死亡威脅,在地球的邊緣插上了旗幟。他們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所做的漫長努力,代表著人類在地球三極所達到的新高度。
皮爾裡凍傷並切掉了8個腳趾,以極強的韌性在52歲高齡時到達了北極點。沙克爾頓在絕境中用自己的領導才能將團隊緊緊團結在一起,並成功渡過多個難關。阿布魯齊公爵則用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一次次刷新著貴族模範的上限標準。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遭遇了極度惡劣的自然條件、經歷了極致的瀕死體驗,但依然一往無前。
《觸及巔峰》的作者是普利茲歷史獎得主愛德華·拉森,他通過艱苦的實地考察和查詢大量的資料文獻,將1909年前後的極地探險故事盡數展開。書中60張珍貴圖像資料和地圖原景再現當年的行進路線、驚險場面與榮耀時刻。此外,還有數十份私人珍藏的探險日記、信件、筆記首次公開。作者將這些事件編織成一系列精彩的冒險故事,揭示了探險家們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體現出的人類精神的極致。
《不吼不叫:博士媽媽高效教養法》
畫雲博士 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0年9月
這本書是在海外生活近30年的畫雲博士的教育手記。在書中,畫雲博士從一個媽媽的角度,一個老師的角度,一個科學家的角度,通過她教養和教學的經歷,結合她提出的「我際關係」的概念,為父母和孩子實現有效溝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具體的操作方法,令許多教育問題迎刃而解。
《青小豆故事花園·第2輯》
陳琪敬 鍾銳 吉葡樂 著
尹愛婷 賴茜 塗曼璐 等繪
中國中福會出版社2020年8月
「青小豆故事花園」叢書是青豆書坊青豆童書館策劃出版的原創橋梁書。這套原創優秀橋梁書文圖並茂、篇幅適中,幫助孩子從看圖畫書過渡到讀文字書。叢書匯集國內新銳兒童文學作家,聯袂當下活躍的實力童書插畫師,打造文圖皆優秀的故事書。本輯包括《貓先生的時間小鎮》《艾米鼠的箱子》《圓圓和熊百利》《大嘴巴皮皮》《小珠人找影子》。
《奇遇之年:每天一首古典音樂》
(英)克萊門西·伯頓-希爾 著
張婧怡 譯
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6月
對於「外行」來講,古典音樂有著晦澀難懂且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名聲。但作家、電臺主播、音樂家克萊門西?伯頓-希爾相信,古典音樂的狂歡隨時歡迎每個人的加入。書中甄選出超過225位作曲家的366首作品,每天一首,帶領讀者潛入一千多年的古典音樂深海。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