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位於帕迪科沃的俄羅斯軍事歷史博物館發布了一條動態,慶祝即將到來的新年。
一個塑膠材質的小飛馬玩偶放在一挺自動榴彈發射器的上方,顯得非常俏皮。眼尖的軍事愛好者立刻發現,這個榴彈發射器與眾不同,在其他的俄羅斯博物館中從未見過。
這是標準的AGS-17型30mm自動榴彈發射器,發射管並不粗,上面有六條突出的散熱筋。考慮到其理論射速達到了350~400發/分鐘,這樣的設置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1月1日,成功達到節日慶祝和預熱效果的博物館方面,發布了更多細節照片。
可以看出,這個榴彈發射器就是AG-17,與旁邊的AGS-17相比,主要區別就是發射管有尺寸巨大的鋁製散熱套筒。
這個散熱套筒有11條散熱凹槽,不僅可以減重,還能夠增加散熱面積。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旁邊的紅色展臺上,擺放了一挺AGS-17自動榴彈發射器,以及它使用的30mm榴彈。
AG-17是AGS-17的改進型,主要用於安裝在車輛、直升機、艦船等載具上。
為了保持火力持續性,才安裝了這樣的散熱套筒。機匣尾部有一個蝶形拉環,向後拉動連接拉環的鋼絲繩,可以讓發射器上膛。
受彈機表面有生產日期1986年。右側是彈鼓,表面是彈鼓,其實是鼓形的彈鏈箱。
彈鼓可以容納30發(一說29發)榴彈,從表面可以看到彈藥在其中的排列軌跡。這個彈鼓製造工藝還是挺複雜的,裝滿實彈後,重約14千克。
射程調節採用搖動手輪的方式,左右調節則可以通過射手橫向轉動發射器完成。
以往見到的AG-17,安裝的鋁製散熱套筒表面都是光滑的,並沒有加工出散熱凹槽。
這是安裝在9-A-669通用吊艙中的AG-17自動榴彈發射器,發射管外面安裝了表面光滑的散熱套筒。
儘管AG-17是主要安裝在各種載具上使用的裝備,但由於接口相同,所以能夠安裝在AGS-17標配三腳架上使用。
不過,就是看起來有點怪異。
彈鼓前面可以打開,這樣便於補充彈鏈。
AGS-17戰鬥狀態(三腳架和實彈鼓)重量為45千克,AG-17加了這麼大的散熱套筒,想必還要更重。
不過,這樣一挺特別的AG-17自動榴彈發射器,作為俄羅斯博物館中唯一公開展出的特殊型號,肯定會吸引很多軍事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