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室到火星,「好奇號」帶你見證奇妙的宇宙探索之旅

2020-12-15 夏顏秋的小時光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和封裝。

這樣振奮人心的消息,總是能夠引起太多太多的關注。自古以來,人類對頭頂這片天空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隨著時代的進步,探索宇宙的歷程也從最初的肉眼看天空、望遠鏡觀察天體,轉變為探月、登陸火星、建立空間站等實際行動。

當人類探索宇宙的的每一個壯舉被載入史冊,就意味著我們對宇宙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想,人類之所以執著地探索不止,大概是因為和所有的孩子一樣想知道:在地球以外,究竟還有沒有其他生命存在吧。

在英國童書作家馬庫斯.莫圖姆創作的繪本《好奇號:一輛火星車》中,作者就以「好奇號」火星車的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向孩子們詳細地講述了從實驗室到火星的奇妙探索之旅。

「好奇號」火星車出現的歷史背景在科學家看來,人類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而除了月球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要屬火星了。它是太陽系由內而外屬的第四顆行星,儘管表面擁有著不同於地球的耀眼紅色,但是通過以往的探測可以發現,這個星球曾經有過湖泊、流動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擁有著和地球相似環境的火星,自然成為人類探索宇宙最有必要去的星球。然而,即使地球與火星看起來很近,人類想要去往火星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它們彼此之間相隔超過3億5千萬英裡。於是,不需要食物、水和氧氣的「好奇號」火星車應運而生了。

從「好奇號」的研發,到走出實驗室火星車的全稱為「火星漫遊車」,是人類發射到火星表面行駛並進行考察的探測器,就像如今正在進行月球考察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充分考慮到火星車順利使命所需要具備的一切條件,經過了數年的測試,才最終研製了比以往漫遊車更大、更靈活、更先進的「好奇號」火星車。

令人覺得意外的是,「好奇號」火星車的名字居然來自堪薩斯州的一名叫做馬天琪的六年級小學生。在我看來,這個名字倒是挺貼切的,而通過社會公眾競賽的這種取名方式無疑也讓更多人參與到宇宙探索活動中來,其中就包括擁有巨大好奇心的孩子們。

滿懷期望的「好奇號」火星探索之旅「要帶我進入太空的『宇宙神五號』正在佛羅裡達等著我。」經過無數人的共同努力,「好奇號」的火星探索之旅終於提上了日程。2011年11月26日,在進行最後的檢查後,「宇宙神五號」正式發射,「好奇號」也在其各種助推器的幫助下,經過漫長的太空旅行得以順利到達火星。

「好奇號」到達火星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向NASA傳達「確認著陸,平安到達」的信息。由於火星與地球之間遙遠的距離,這條信息直到15分鐘後才被控制中心接收到。之後,隨著「好奇號」的觀測和考察,人們才得以窺見火星的真面目,從而得到有關火星的更多更豐富的數據資料。

雖然「好奇號」是迄今為止發射到火星的最先進的漫遊車,但是她並不是唯一去探索過這個紅色星球的漫遊車。而我也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依然會有更多地漫遊車登上火星以及宇宙中的其他星球。

8開的精裝大繪本,宏大的手繪插圖,詳實的歷史資料,閱讀《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的過程,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它是一本優秀的科普繪本,可以讓小讀者們深入了解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進程,學習更多關於火星的知識,同時激發孩子對未知宇宙的探索精神。假如你家孩子對神秘的宇宙感興趣,那麼這本是絕對不容錯過!

#宇宙#

相關焦點

  •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好奇號」的火星好奇之旅
    1、宇宙探索排頭兵,我,好奇號的使命沙,黃沙。黃昏,黃昏後。酸雨起,輻射來,車孤寂。能夠在人類探索宇宙的徵途中,在星辰大海的目標裡,做一個排頭兵,這就是我,好奇號的使命。再就是2011年11月26日,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發射升空,這是人類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陸的最精密移動科學實驗室。4、「好奇號」的誕生歷程《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中提到,為了建設這個有史以來最精密的火星車,美國宇航局在洛杉磯附近的噴氣推進實驗室開始對火星車進行研發。
  • 好奇號帶我們了解火星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火星作為人類星際殖民第一站,以探測達四十多次,其中水手號峽谷為我們揭開了火星的獨特歷史觀測數據顯示那裡有著明顯的洪水侵蝕痕跡而這些痕跡似乎也為我們揭開了遠古的火星之謎。為了更加了解火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人類派出了有史以來最強的一輛火星探測器,好奇號。並於二零一二年八月成功登陸火星。並且給人類傳回了一張對人類影響深遠的照片。好奇號為我們帶來一張擁有著十八億像素的火星照片。他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火星大陸從這張照片之上。
  • 認知宇宙星空,就從好奇號探測車所工作的火星開始吧!
    帶著這個大的出發點,我在兒子面前攤開了這本由英國著名畫家、插畫家馬庫斯·莫圖姆根據事實編繪的童書繪本《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作為引導兒子認識火星的第一課,這本繪本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研製的一臺探測火星任務的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
  • 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乘坐好奇號火星車,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吧
    為什麼是火星而說起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不得不提的就是火星了。在《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繪本中,給出了比較詳盡的答案。比如人類探索宇宙的最大動力,就是想知道除了我們地球在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體。而經過科學家們的仔細觀測認真推理,認為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比如火星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之一,無論是前期的發射探索衛星探索器,還是後期的人類真實探索,難度相對而言都是比較小的;比如火星還是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既然構造相似,那麼火星上的所有物體都具有了極大的研究價值,對於我們探索宇宙走出地球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如何工作的?天文學家為您解惑
    「好奇號」的雷射是一種可調諧的光譜儀,用於識別有機(含碳)化合物並測定關鍵元素的同位素比率。最重要的是,它久經考驗的核能系統——長期用於衛星、宇宙飛船和搭載在阿波羅任務上的月球設備,保證不會讓你在沙塵暴中滯留。 是的,美國宇航局為它重新設計了一個分體模型,將精選的緊湊科學設備壓縮到儘可能小的空間中。
  • 90天壽命的「機遇號」在火星工作了14年,「好奇號」還能工作多久?
    儘管機遇號已經結束了它的旅程,它的科學探測之旅卻由好奇號延續了下來,在六個月的太空飛行後好奇號終於在2012年8月6日抵達火星表面,載有大量先進設備的它決定在有限生命中探尋火星氣候以及地質過程的新發現。到達火星後好奇號把主要焦點放在蓋爾隕石坑上,這也一直是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片區域。很快的好奇號就發現了隕石坑內存在水的強有力證據。
  • 探秘火星七年後,請看「好奇號」分享火星七大奧妙
    「好奇號」漫遊火星七周年,關於火星你一定沒它知道得多!請看「好奇號」揭曉火星七大秘密經歷了六個月史詩般的宇宙旅行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探測器「好奇號」於2012年8月6日終於抵達了它在火星上的新家。不幸的是,「機遇號」於今年早些時候被宣布在一場巨大的風暴中失蹤了(需要指出的是「洞察號」不是「好奇號」和「機遇號」那樣的探測器,而是一個靜態著陸器。)。不過,「好奇號」正在經歷一段驚人的旅程。這個核能驅動的探測器在設計之初只是計劃執行兩年任務,但是由於它表現出色,探測火星的任務也在2012年12月被無限期延長。
  • 漫畫圖解:「毅力號」今年7月飛往火星,好奇號發現疑似生命證據
    好奇號探測器通過將化合物分解成碎片來分析化合物, 而今年7月即將發射的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可以用它的火星有機分子分析儀(MOMA)來進一步分析,它不像好奇號那樣使用破壞性技術。除了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外,美國宇航局同樣也在今年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生命跡象的探索之旅對於火星車的命名,NASA 有個慣例——向兒童和青少年徵名。當地時間 2020 年 3 月 5 日,NASA 正式公布,新一代火星車名為 Perseverence(意為「毅力」),這個名字來自維吉尼亞州的一位初一學生 Alexander Mather。
  • 火星上的「好奇號」現在在幹嘛?
    好奇號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抵達火星展開探測,首要的目標是在火星的蓋爾撞擊坑展開探測。從圖片中看,好奇號火星車就像是一個「小傢伙」,其實好奇號火星車高度2.1米,寬度2.8米,長度3米,車輪的直徑就有半米,機械臂長達2.1米,整個車身在地球上重0.9噸,看吧,這可不是一個小傢伙。
  • 畫面清晰,好奇號拍攝到像「塑料」異物?
    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40多年,也才超過225億公裡,連太陽系都還沒飛出去。如果到達數光年、數十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所需時間將會非常漫長,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法接受的。幸運的是,在我們太陽系內,其實還有一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那就是火星。和N光年外的系外行星相比,火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探索火星難度相對低得多。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了迄今為止解析度最高的全景圖
    我們真的要移民火星嗎?火星到底是什麼樣的?讓好奇號帶我們看看全景圖吧。除了不帶流動站的近18億像素全景外,NASA的好奇號還拍攝了含漫遊者本身的6.5億像素的全景圖。圖片來源 | NASA / JPL-Caltech / MSSS兩幅全景圖都展示了「格倫·託裡登」Glen Torridon,這是一個位於夏普山一側的地區,好奇號正在探索。
  • 好奇號在火星挖到寶貝,科學家興奮不已,離改造火星又進了一步!
    「好奇號」在服役的這段時間裡,為人類帶來了很多珍貴的圖片,現在火星上發現很多痕跡,比如說古老的河床、甲烷成分等等。很多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是存在過生命了。只是不知道因為什麼,導致火星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02為了找到火星地表之下水分,「好奇號」曾經在火星上鑽洞,因為土壤如果含有水分的話,挖出來的土就會很溼潤,如果沒有水分,挖出來的只能是沙。於是乎,「好奇號」便在火星上鑽了兩個洞進行觀察,最終有了新發現。
  • 好奇號又拍到了!火星表面出現人臉雕塑,或與「摩艾雕像」有關!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選擇,昨天我國成功發射天問1號進入太空,正式開啟向火星進軍的新曆程。在科技發展的幾十年間,有很多國家都曾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大都以失敗告終。人類對火星的好奇,還是在於它的環境,通過傳回的照片數據顯示,火星在很久以前也許擁有著與地球相同的環境。
  • 「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
    自2012年以來,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就一直在探索蓋爾隕石坑,並且已經證實有一個湖泊——或者說是一系列湖泊和流動的溪流——在幾十億年前存在於那裡。更多的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比現在更溼潤,更適宜生命存在。在蓋爾隕石坑的夏普山丘陵。圖片中的顏色經過增強,變得更像地球,使科學家更容易看到山上的各種分層。
  • 火星或存在生命?好奇號發現,火星湖泊與地球海洋有相似之處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尋找外星生命、宜居行星,是我們探索宇宙的主要目標之一。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找到宜居的行星、外星生命,但是發現了一些疑似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天體,如離我們地球較近的火星,還有泰坦星、歐羅巴等。
  • 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十大精彩瞬間
    「這絕對是一場工程奇蹟,將把科學帶往人們從未想像過的方向,」當時的NASA火星探測計劃負責人道格·麥克奎斯遜(Doug McCuistion)在「好奇號」升空不久後說道,「我甚至不敢想像我們將獲得怎樣的發現。」 著陸
  • 好奇號的自拍照,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表面,會是什麼樣子?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四顆是類地行星,除了水星離太陽比較近不在宜居帶,其它三顆行星都處於宜居帶。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太陽系宜居帶的三顆類地行星,將它們放在一起對比,你能夠一眼看出哪一個更加亮麗奪目。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金星,地球和火星一進行對比,我們就看到了地球美麗奪目的藍色風採。
  • 好奇號從火星上傳回一張照片,看到的人都驚嘆不已,終於看清它了
    筆者:三體-小遙宇宙無比遼闊,人類能夠看到的空間顯得十分有限,即便我們如今已經能夠藉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它展開探索,但探測器活動的範圍仍局限在太陽系之內。現在人們最重要的目標是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而前者相對來說比較現實,因為相關部門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一些探測器,它們正在幫助人類收集更多的信息,爭取早日實現移民火星的目標。在這其中,「好奇號」火星探測器近年來一直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傳回的大量數據不僅為人們研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提供了論據,也為人們的移民計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好奇號」 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火星上真的 有生命嗎?
    我是A微說科學,今天我們講講關於「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的一篇報導,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發現了遠古大洪水衝刷過該地區的證據。從而得出了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發現古代大洪水痕跡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