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婷婷
資本市場改革、市場回暖等多重因素並行,使得2019年券商業績整體向好。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至2月初,共有30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或者業績快報,半數券商歸母淨利潤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5家增幅超3倍,全行業業績整體向好,僅1家券商歸母淨利潤可能同比下滑。
中信證券以122.88億元歸母淨利潤蟬聯行業第一,海通暫居第二。就目前淨利潤披露數據來看,華泰證券(601688,股吧)可能超越國泰君安成為行業第三。
15家券商淨利增幅超1倍
根據法律規定,上市券商已根據各自情況披露業績快報或預告,有30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了2019年業績情況。
就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來看,興業證券(601377,股吧)以超過10倍、最高12倍的增幅排名第一,國海證券(000750,股吧)、長江證券(000783,股吧)、光大證券(601788,股吧)、西南證券(600369,股吧)的歸母淨利同比增幅超3倍,財通證券、華安證券、東北證券(000686,股吧)、東吳證券(601555,股吧)、西部證券(002673,股吧)、紅塔證券、南京證券、山西證券(002500,股吧)等歸母淨利均超1倍,此外太平洋(601099,股吧)為扭虧。
值得一提的是,天風證券是唯一歸母淨利潤可能出現同比下滑的券商。據了解,2019年該公司自營和投資銀行等業務收入同比均有提升,但部分股票質押業務的違約或者履約保障比下滑,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導致公司2019年度淨利潤同比變化不大。
此外,30家券商中,有9家券商公布了業績快報,其全年營收情況也得以公布,且全部同比有所增加。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全年營收431.77億元,同比增16%;國泰君安為298.56億元,同比增31%;中國銀河(601881,股吧)和中信建投全年營收均超10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70%和25.5%,中國銀河也是目前全年營收增幅最大的上市券商。
華泰或躍居行業第三
行業龍頭地位初定。中信證券以122.88億元歸母淨利潤位居行業第一;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歸母淨利潤在93.8億至96.93億之間,暫居第二;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目前分列第三、四名,據業績情況來看,華泰證券2019年歸母淨利潤有可能超越國泰君安成為行業第三名,最終以年報披露為準。
華泰證券發布的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35.23億元到42.78億元,上一年度為50.33億元,也就是說,華泰證券全年歸母淨利潤將在85.56億至93.11億元之間;國泰君安披露的全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86.26億元。
業績增長三大支柱:
經紀、投資、投行
經紀業務收入普遍增幅明顯,是各家券商業績向好的共性原因。2019年市場行情整體回暖,上證綜指從2440點漲至3000點以上,整體漲幅23.71%;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全年漲幅更分別達到44.08%和43.79%。作為判斷市場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兩融餘額在2019年末重新突破萬億大關,年內增幅約35%,約2600億元槓桿資金湧入股市。在階段性行情中,A股量價齊升。
記者梳理發現,至少有25家券商在業績預增原因中都表述,經紀業務或財富管理業務盈利增幅較大, 比如華泰證券表示,A股市場整體回暖,滬深股票市場主要指數上行,兩市交投活躍,融資規模顯著增長,通過堅定推進科技賦能下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財富管理、機構服務、投資管理以及國際業務等主要業務線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
受證券市場整體回暖影響,證券公司的證券投資業務收入也普遍增幅較大。有20家券商在業績預增原因中提到此項,比如中信證券、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東方證券、興業證券等。全年淨利潤大增10倍以上的興業證券表示,證券投資業務取得良好收益,分公司轉型發展成效顯著,經紀業務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
2019年在資本市場改革開啟和IPO發行常態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券商投行業務深受利好,有14家券商在業績預增原因中提到投行業務表現良好。比如中信建投、廣發證券(000776,股吧)、長江證券、財通證券等。據Wind數據,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002736,股吧)、國泰君安、華泰聯合2019年主承銷收入均超5億元,這8家證券公司主承銷收入合計佔據55%的市場份額。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