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出現過反胃,吐酸水,「燒心」的現象,大多數人在生活中沒有把這些現象當回事,尤其是「燒心」,過一會就好了,感覺也沒什麼大事,其實這是一種消化道疾病的表現。
01「燒心」是怎麼形成的?
在人體結構的胸腔,胸部和腹部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肌肉——食管括約肌。當我們不吃東西時,它會收縮閉合,防治胃酸倒流,但偶爾機能失常,胃酸反流到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就會有「燒心」感。「燒心」就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現,這種病聽起來陌生,其實離我們很近。據統計超過一億六千萬國人受到胃食管反流困擾,相當於八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
02胃食管反流有哪些危害?
上面已經說了「燒心」是因為胃食管反流引起來,胃酸有胃黏膜產生,一般情況下不會損害胃黏膜,若是反流到食管就會損傷食管黏膜。症狀較輕只會引起「燒心」不適,但嚴重時會引起食管黏膜損傷的反流性食管炎,長時間會導致食管癌。
03導致「燒心」的原因:
1. 飲食不規律 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用餐時間緊張不僅吃得快還多、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用油不過關、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都會使括約肌鬆弛或胃酸分泌增多。
2. 不良的睡眠習慣 我們都知道剛吃完飯不能立即躺床上,會增大胃道的壓力,容易使食物反流至食管,胃酸也會跟著一起反流食道,長時間就會造成食道的灼傷而產生的「燒心」感。
3. 自身疾病 臨床上有很多疾病會引起「燒心」如: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燒心」不及時得到糾正,逐漸發展可能引起食管潰瘍、食管狹窄等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視。
04如何判斷「燒心」?
「燒心」、反酸、胃和胸口有灼熱感是典型的胃食管反流;喉嚨處及口腔深處感到酸辣辣、刺拉拉的感覺,容易打嗝、噯氣、咳嗽。偶爾出現在過飽、甜食、刺激性食物後是正常;長時間出現且體重減輕、吞咽困難、嘔血等就是病理性表現了,一定要早就醫治療。
05日常生活中怎樣減輕「燒心」?
1. 飲食 吃飯要慢、七分飽。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甜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
2. 飯後運動 飯後運動儘量避免劇烈運動。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散步,促進消化。
3. 不要空腹喝咖啡 咖啡因會令食道括約肌肌肉鬆弛,可加重或引發胃反酸;若是經常出現「燒心」症狀,應減少上述飲品。
4. 「燒心」是疾病,嚴重時需要就醫治療,切記不可亂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