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羨慕美國農業?中國農業不走尋常路,這次連日媒都點讚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在美國加州一望無際的農場上,並排行駛著正在作業的巨型聯合收割機和穀物裝載車,等收割完之後,自動打捆機又開始上場進行打捆作業,互相協作的農機不一會就把上百畝的麥子收割完畢。

當時就對美國高度規模化、機械化的農業感到震撼,一個農民只需要駕駛農機按部就班地作業,就能短時間內完成上千畝大農場的收割工作,省時省力不說,作業精度還高。

這才明白,為什麼美國農業從業人口僅200多萬,佔比不到總人口的2%,不但能養活全美3億多人口,還能搶佔全球1/4的糧食交易市場,把美國農業推上全球第一的位置。

不過,縱然美國規模化、機械化農業令人羨慕,但中國農業潛心發展這麼多年,也不見得比美國差。新疆、黑龍江等地勢坦蕩的地區,農業規模化搞得如火如荼,每年農忙時節,地面上農機呼嘯,天上無人機翱翔。

甚至連北鬥定位系統都運用到農業生產中,不僅在平時可以檢測作物的生長情況,還能在作物種植和收穫的時候輔導農機作業,把作業精度提高到釐米級!

而且,中國還將目光放到了智慧農業上來。比如,今年7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指導下,中國農業大學聯合拼多多成功舉辦的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這次比賽,將國內頂尖農人和全球頂尖農業專家邀請到雲南昆明,PK種草莓。

前不久,這次競賽還受到國外媒體的關注。日本一家經濟媒體就刊文稱,在中國昆明舉行的這場農研大賽上,中國專家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草莓智能化種植,加速中國農業數位化進程。

據悉,經過三個月的角逐,這場競賽的第一賽季已經在10月15日圓滿結束,人工智慧隊伍依靠產量暫時領先。值得一提的是,參賽隊伍在短時間內,就成功突破高原氣候限制,把雲南草莓產季提前60天,填補了雲南夏秋草莓鮮食的空白。

人工智慧隊伍在比賽期間探索新技術,幫農人實現「一鍵種植」的同時,還通過多種算法把作物規律挖出來學習,以期建成一套標準化草莓種植智慧決策系統,幫助農民實現更「聰明省力」地種地。

不難發現,這場比賽的目的不是決出勝者,而是旨在實現人工智慧和農人經驗的碰撞,找到一批可以輸出到多個產區的種植方案,加速中國農業智能化。

特殊問題特殊對待,中國在地勢坦蕩地區搞規模化、機械化農業,在山地、丘陵地區大力發展數位化農業,這也正是中國特有的發展智慧。

可以預見,接下來中國能探索出更多屬於自己的農業發展路子,大跨步走向農業強國!

相關焦點

  • 美國農業強大秘密被曝光:過去我們羨慕不已,如今中國也正在實現
    在美國阿肯色州,有一對夫妻經營著66000畝土地,他們的大兒子經營著24000畝土地,也就是說,這一家人管理了90000畝土地。放在中國,這種事情想都不敢想。但美國農民不是這樣,他們經常躺在地裡聽音樂、坐在車裡吹空調,即便如此也不影響美國農業的蓬勃發展。過去看到這樣的報導,有些中國老百姓都會羨慕不已,同樣是農民,差距卻不是一點半點。其實美國農業強大和美國農民輕鬆能夠「並存」,得益於智慧農業的領先,換句話說就是科技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解放了農民的雙手,實現了農業現代化。
  • 中國農業觀光旅遊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
    中國農業觀光旅遊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觀光農業作為新興的行業,像火箭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從十五年前起,旅遊觀光農業就已經在大眾的視野中出現。大眾對農業旅遊和新興旅遊業的關注熱情不斷加溫。全市道路發展觀光農業發展加快,一級觀光農業的市場需求要迅速發展。面對規模化施工和旅遊客流的衝擊,旅遊觀光農業產業發展將處於生長發育期。觀光農業將開啟新的發展機遇,享受新機遇的發展紅利。觀光農業像火箭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製造業迅速發展,大學生就業率增加,服物業發展迅速,城鎮化加快。
  • 美國農業為何強大?秘密終於被曝光,如今中國也正實現
    可在美國,卻有一群農民每天坐在駕駛艙裡吹著空調,聽著音樂幹農活。同樣都是農民,差別不是一點半點。其實,這還是因為美國數字農業強大,是科技解放了農民的雙手。所謂的數字農業,簡單點說就是運用一系列的高科技手段,實現農業現代化。
  • 【資訊】揭開美國農業的畫皮——談美國農業為什麼不值得效仿以及...
    03 褪去「勞動生產率」這個光環後重新審視,我才發現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高風險、高補貼的美國農業問題嚴重,正緊隨美國走上這條路的中國農業也須儘早改弦易轍。 首先,高投入、高消耗。
  • 從美國、日本農業發展,看中國各地農業未來怎麼搞!
    日本、美國,一小一大,一東一西的兩個國家,他們國情不同,農業資源也相差很大,但有一點相似的是,他們在農業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從美國和日本農業發展的模式,或許我們可以借鑑,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 美國農業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因素。
  • 為何中國農業落後美國百年之久?農業人才的差距,如何才能彌補?
    從古至今,中國一直以農業大國自居。農業見證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也是推動朝代更替,是歷史發展的原動力。但從近代開始,工業革命後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拉大了不同國家差距,這點從農業的發展水平就可見一斑。中美農業的差距將近百年之久,農業人才差距是核心美國的科技農業得益於大規模的機械生產我國是擁有幾千年農業歷史的大國,為什麼卻在農業現代卻落後發達國家「百年之久」呢?這裡並不是危言聳聽,從近幾年大量進口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糧食來看,就能一探究竟。
  • 都是農業強國,日本為何不能像美國一樣發展規模農業?
    提到日本,我們不得不提日本的農業,日本的農業發達,農業早就實現了高度機械化,現代化,在農業的發展上,歐美與日本走的農業發展模式是不同的,日本的農業我們普遍看到的是精益求精的精耕細作,農業規模化小。這就決定了,日本難以形成像美國的規模農業。而對於美國來說恰恰相反,美國國土面積廣大,人少地多,平原面積廣大,土壤肥沃,這就為規模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隨著工業化推進,現代技術的應用,美國逐漸形成了農業規模化。
  • 大而不強,中國農業與美國差距在哪裡?科技化將是必由之路
    很多朋友肯會覺得我們完全已經戰勝飢餓了,但是實際情況呢,我們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仍然不能說是一個農業強國。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我們國家的農業狀況,還有就是世界公認的農業強國美國。他們的農業到底比我們強在什麼地方?最後咱們也來說一說中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 農業版「人機大戰」來了!從「一顆草莓」看中國智慧農業的未來
    當地時間凌晨 5 點,遠在 8000 多公裡外的荷蘭,閔錢希曦通過遠程視頻向中國國內數百名 「特殊聽眾」 講述著她對傳統農業生產者的認知。無疑,這也是大多數人對農業生產者的固有印象。儘管通過這種 「粗放」 的方式,中國用不到世界上 10% 的土地資源養活了世界上 20% 的人口,但如今供給與需求矛盾正變得愈發明顯,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美國僅僅用 1% 的勞動力就可以創造出相當於中國 77% 的糧食產量,中國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口有 1.9 億,但其中大部分是老人。」
  • 中國小花廖慧佳坎城搶眼 「花路之行」不走尋常路
    中國小花廖慧佳來到坎城電影節,不僅在期間參加電影試鏡、參與坎城紅毯走秀,還「不走尋常路」進行街頭實驗、曝光紅毯幕後辛酸事,被網友譽為不一樣的「真少女」。「花路之行」主動曝光辛酸事 被贊「真少女」中國小花廖慧佳在坎城電影節期間可謂收穫滿滿,不僅參加坎城電影節走秀,向昆汀·塔倫蒂諾交流取經,還參與了兩部國際重量級影片試鏡。
  • 劉奇: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十大困境
    中國如果農業這條短腿不能加長,那麼實現農業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基於人類文明繼起性的特點,文明的發展不可倒序。我們今天走的是劉易斯外延式擴張,把工業、把城市做起來,然後反哺農業的路子。美國的家庭農場平均3500畝,我國每戶不足十畝,美國3億多人,我國比美國多10億人,但是美國的耕地差不多比我國多10億畝。世界上有兩種類型的農業:人多地少型和人少地多型,我國顯然是人多地少型的,在人口稠密的廣大農村走美國式的大型農場規模化之路顯然是不可行的。況且,土地規模化經營超過一定程度,效益就會下降。到目前為止,日本2公頃以上的農戶也僅佔15%左右。
  • 美國頻傳農業危機,中國這邊卻迎來重大利好!
    前段時間,中國人民為美國操碎了心,卻沒想到,美國人自己心大的完全不當回事。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過去7天美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5天超過2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也正逼近30萬例。嚴重的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人命,就連活著的人,都無法確定死亡和破產哪一個先來。疫情"重擊"之下,美國的失業率一度飆升。失業導致沒有了收入來源,加上食品價格的上漲,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負擔不起基本的生活開銷。食品價格上漲,美國農業應該爽一波了吧?然而並沒有!受疫情影響,美國最古老的農業博覽會Topsfield Fair決定取消2020年博覽會。
  • 點讚最美人物|新型農業農場主,給村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每年都有許多的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他們在青春最美的年紀裡,懷揣著對生活的熱情與希望,開啟人生新的篇章。他們是紮根基層的脫貧能手、是奉獻農村教育的楷模、是深入社區群眾的貼心人、是向夢想發起挑戰的創業先鋒…… 他們,就是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
  • 報告稱亞洲農業食品業最大機遇或在中國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美媒稱,近日發布的《亞洲糧食挑戰報告》指出,亞洲需要在未來10年再投資8000億美元才能生產更多糧食,滿足本地區的需求。而這部分投資中大約一半可能流向中國。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1月27日報導稱,這份報告由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荷蘭合作銀行和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編纂。
  • 「厲害了我的國」農業這筆帳!美國算一算就應該心慌
    大家都知道,我國目前的農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國人的需要,依然有30%以上的量需要進口。糧食安全是我國的核心問題,這件事情做不好,我們就等於沒有未來,中國要超越美國,就必須實現農業現代化,並實現農業與工業的整體結合。
  • 美國農業發達程度高於中國,為什麼中國糧食的產量會比美國還高?
    根據權威的數字統計,中國糧食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大約為6億噸美國糧食的產量為5億噸左右。美國每年可利用耕地約為25億畝,中國的耕地面積大約為18億畝。美國的農業人口大概是200多萬,中國的農業人口大約是兩個億。
  • 美國作為頭號經濟大國為何推崇農業,而中國卻遍地是樓房?
    提起美國,很多都會想起美國帶給世界的特有文化和發達繁榮的國力。也確實如此,美國不僅僅是科技大國,軍事大國,在農業領域也絲毫不處在下風。美國擁有廣闊的土地和人口,可是人均耕地佔有率卻排名世界前列。按理說,美國農業的發達和廣闊的人均耕地佔有率和美國特有的農業生產模式是分不開的。那麼,美國和中國同為世界大國,為何兩國的農業看起來卻存在很大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國的農村耕地多,中國的農村房子多。這是為什麼呢?或者說這中間存在怎樣的差異呢?
  • 驍話一下:有地都不讓種,為什麼日本農協破壞農業?
    知道的朋友們可以劇透在公屏上,不知道的朋友們跟著我這邊走,各位看過CCTV7耕戰頻道沒?看過應該都知道,現代化農業是門科學,系統活動包括育種肥料,技術指導,金融銷售等等,這裡沒有男耕女織,田園牧歌,有的只有專業知識。自耕農生活的難度不是一包金坷垃就可以解決的,面對的都是實打實的問題,比如無法獨立負擔現代化農機,販賣農產品時缺乏議價能力等等。
  • 「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農業:五種新型農業種植技術!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眼下,我國正在朝著現代化農業的方向發展,大棚種植類的這種都屬於常規的現代化農業了,但是我們現在又出現了很多種新型的農業種植技術。
  • 農業大國和農業強國的差距有多大?這個數據值得警惕
    中美農業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之前,知乎上有個特別火的話題,說是1個美國農民可以頂1000個中國農民。他是這麼算的:美國農民僅佔美國全國人口的1%,只有300萬人,2017年糧食總產出為4.4億噸。這就是說:美國每個農民可以產出146噸糧食,人均出口創匯49666美元。中國現在人口14億,農民數量包括農村的流動人口,如果這樣算有9億農民。2019年糧食從產出為6.6億噸中國每個農民可以產出0.47噸糧食。